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布尔加科夫中篇小说狗心(附光盘俄汉对照)/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
内容
编辑推荐

俄汉对照读本为高校学生和广大读者提供了两种可供阅读的文本,解决了读者受到外语水平限制可能造成的对原著语义误读和智慧误读的双重难题。本书既可让读者品尝俄罗斯文学真品原汁原味的全部魅力,又能让读者欣赏到经编者严格选择的译家精品。本书既为丰富读者的人文精神提供了食粮,又可提高读者的外国文学修养,还为他们外文水平和翻译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绝好的媒介;陆续推出的丛书将精当而又概要地为20世纪俄罗斯经典文学的系统化学习提出一个作家与篇目的范例。

内容推荐

俄罗斯文学对中国读者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慧源泉,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塑造曾经起过、并仍将继续起着重要作用,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地位也不会因为俄罗斯社会的转型而受到影响。中国中老年读者对于俄罗斯文学始终有着一种难以排遣的“情结”,有着一种梦牵魂萦的神往,而对于人生历练缺乏、亟须建设性人文观照的青年读者来说,她也不啻是珍贵的文化读本之一。俄罗斯文学始终是一种独特的梦幻组合,一方绝妙的艺术圣地。

《狗心》是一篇荒诞不经的讽刺小说。一次人狗之间的器官移植手术实验,意外造就了一个人脑狗心的怪物。怪物驾轻就熟地适应了社会底层的暴力、色情、娼赌、贩毒等一切罪恶,并将其推到极致。最后,医生只得将狗脑移植回怪物身上,终止了一出荒唐的闹剧。

目录

总序

布尔加科夫与他的创作

狗心

试读章节

二、《狗心》

《狗心》和上面谈到的《不祥之蛋》,在主题和写作方法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表面上看来,《狗心》也很像一个科幻故事,但是实际上却有着反乌托邦小说的关于哲理和社会的深邃思考。

国际知名的医生菲利普·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为了进行改善人种的优生学试验,把一个刚刚死去的行窃的酒鬼的脑垂体和睾丸移到一只叫沙里克的狗身上。沙里克竟变成了“还处于最低发展阶段的”人——沙里科夫。这个能讲人言、衣食如人的衣冠禽兽,一天天显示出是一个怀着“一颗最为卑鄙龌龊的心”的败类:酗酒、偷窃、说谎、告密、无耻下流,直至栽脏陷害、用手枪威胁要强占教授的住宅。更有意味的是,这个狗“出身”的沙里科夫竟然被政府赏识而任命为莫斯科公共卫生局清除流窜动物科科长。他穿上了皮夹克(这是当时文学作品里革命者的形象模式),出入有专车——尽管是卡车。幸而两位“造物主”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和博尔缅塔尔大夫及时用手术把沙里科夫还原为沙里克,才没酿成惨祸。

在这篇小说里,布尔加科夫力究天人之际,思考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能力限度以及人对于整个自然界的责任。实际上,布尔加科夫继续阐释着一个重大的主题:人不应该僭越,不应该觊觎全能的上帝的位置。这个上帝便是自然、社会的客观法则。试图超越社会、自然的进程,把科学变为破坏客观规律的迷信,狂热蛮干地“创造历史”,是不能不受到惩罚的。正如小说《不祥之蛋》中,佩尔西科夫教授虽然掌握了科学,却缺乏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最后死于疯狂的群众的乱拳之下;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可怖的厄运的洛克,急功近利而智力低下到根本谈不上什么责任感问题,却“带着官家的公文”,则是更为可怕的。

而在《狗心》中,国际首屈一指的名医菲利普·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空前绝后的完美手术只能创造出险些置其于死地的社会败类。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经受了自作自受的“科学实验”之后,终于觉悟道:

“看吧,如果一个研究者不是摸着大自然的脉搏,与之共进,而是想加速问题的解决,揭开那神秘的帷幕,那么,就给你个沙里科夫尝尝,还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看来,人要充当上帝——造物主的角色,结果只能是对上帝的讽刺性模拟。干扰世界的客观进程最终只能落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下场。

布尔加科夫在1930年致苏联政府的信中谈到:

“我对于在我的落后的国家所进行的革命进程深有疑虑;与之相对,我提出了更合人意的、伟大的进化论。”

这也正是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对最直接的社会现实的见解。作者借小说主人公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之口,提出不论是对待动物还是对待人都要“用爱抚。这样就能够和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打交道。恐怖对于动物一点儿不起作用,不管它们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我以前这么断言,现在也这么断言,将来还是这么说。他们毫无根据地认为,可以借助于恐怖。不对,不对的,恐怖,无论是白色的,还是红色的,甚至是褐色的,对于他们,都无济于事。”

作者还借小说主人公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之口,语重心长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要去做犯罪的事情,不管这犯罪是针对谁的。到老至终一双手都要干干净净的。”

在小说里,沙里科夫和施翁德尔两个人物是值得注意的。可以说,沙里科夫是流氓无产者的写照。他的先天的劣根性受到以施翁德尔为代表的社会官僚势力的调教而恶性膨胀,成为狗仗人势的社会恶势力。更值得深思的是,这个流氓无产者的种种议论恰恰反映了当时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庸俗观念,比如照沙里科夫的意思,社会主义就是:“有什么,都拿来,一块儿分分就得了呗……”沙里科夫嘴里不时吐出什么“无产阶级”、“反革命”、“正当权利”之类堂皇之词,但掩盖不住他为了达到其庸俗、专横的目的,所表现出的难以容忍的粗俗、野蛮,甚至残酷。

而施翁德尔则是布尔加科夫对当时苏联某些官僚的狂热的青年人的讽刺性描写。他们的浅薄无知、骄横狂妄不仅总是让自己陷于尴尬可笑的窘境,而且也严重损害了“革命”的形象。而可悲的是他们恰恰成为沙里科夫的后台和支持者。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位社会政治立场趋于保守的艺术家在小说中表露出对十月革命初期状况的不满和不理解,比如有些主人公的话语中表现出对革命的反感情绪。对布尔加科夫这种创作态度,我们应该历史地、批判地加以认识。

另外,布尔加科夫在包括《狗心》在内的许多作品中,也表现出对普通人民的某种藐视的情绪。从《汗宫之火》中的赤臂的革命斗士安东诺夫,到《不祥之蛋》中包括洛克及其战友在内的浑浑噩噩、浅薄无知的芸芸众生,以及《狗心》中的沙里科夫、施翁德尔,乃至这些作品中的看门人、女用人等等平民百姓,都反映出布尔加科夫对非知识分子阶层的人群的奚落、嘲讽态度。比如说,这些人大都是“喻于利”的,而只有那些教授、学者才是想到“科学”和人类而可“喻于义”的。这种片面性的态度实际上一直保持到他的《大师和马格丽特》。

当然,这里面也显露出布尔加科夫对人类自身的弱点的独特的反省。这就是为什么他在思索一只可爱的狗沙里克竞变成了“还处于最低发展阶段的”人——沙里科夫时,借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之口说出:“这一切的可怕性正在于,现在他长的不是狗心,而恰恰是一颗人心。这是一颗在天底下各种各样的心里,最龌龊的心!”而在谈到自然选择时,又说出人类“为了实现进化,它每年都会对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进行汰选,创造出几十个杰出的天才,来给地球增色”这种“伤众”的话。

这篇小说当时不仅未被允许发表,而且还成为搜查布尔加科夫住宅的缴获品。小说直至1987年才在苏联正式发表。而从发表至今,《狗心》不仅成为国内外脍炙人口的家喻户晓的读物,而且还被搬上舞台,拍成电影,畅演不衰。

《狗心》不仅奠定了布尔加科夫讽刺、怪诞的艺术风格,而且也完整地表现出了他对社会人生的观点和政治观点。

在21世纪到来的今天,我们应当从对20世纪现代性进行批判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篇小说,这样就会发现,这位社会政治立场趋于保守的艺术家,对正在走人现代化的世界早已投出了深深的怀疑的目光。他对科学主义(《狗心》、《不祥之蛋》)、对唯理论、决定论、逻各斯中心主义(《大师和马格丽特》)的揭露和批判已经远远走在前面。

吴泽霖

PⅧ-Ⅻ

序言

身处新世纪,展望新时代,需要吸取新知识,时尚的阅读是必要的,但这远不应成为阅读的全部。要成为与时俱进的具有高精神品质的文化人,我们是无法不别转身去回眸人类已经取得的灿烂的文化成果的。读书必须以经典为核心,其中当然包括经典文学。

不同民族的文学经典从来就是民族的和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经典的品格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是经历了时间反复淘洗与磨砺的文化结晶。经典文学是民族文化中最为深邃、最为精华的组成部分。它总寄托着作家们深刻而又广博的对历史与现实的关怀,总会发掘出人性永恒的光辉,同时也在创造着巨大的审美愉悦。在青年学生的知识汲取、身心成长与思想探秘的过程中,收获文学经典之中的人类发现,实在是一条认识生活、社会与自己的捷径,这正是构成经典文本最具阅读价值的所在。

阅读经典,了解经典,感悟经典,探究经典,认知经典背后隐藏着的极为丰富的文化蕴涵,人类的生命体验,生存的情感哲理,是让人获取智慧,丰富并完善精神,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文化品质的有效手段。一句话,阅读经典是所有人,特别是青年人提升精神文化品质的重要途径。

外国文学的经典各具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厚重为特点的俄罗斯文学意味着什么?

她意味着包容了政治、历史、哲学、美学、宗教、道德等的一道俄罗斯文化大餐。俄罗斯文化是以文学为中心的文化,文学在俄罗斯的文化拼盘中从来就占据着一个核心地位。俄罗斯文学从来就不单单是文学,她蕴含着社会变革、生命沧桑、生存理想、思想睿智、宗教精神、人文情怀、人格操守。

她意味着数不清的熠熠闪光的名字,精英荟萃的文化园地,一片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星空。作家从来就兼有史学家、哲学家、美学家、人学家的品格。她意昧着历史与现实、拯救与自救、探索与追寻,意味着忧患与感伤、凄苦与无奈、人性与理智,意味着传统与前卫,恪守与神往、传承与创造。

她意味着充满激情的生命,叛逆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合乎人性的生活。俄罗斯文学历来将民族众生的苦难拥进博爱的胸怀,她的艺术世界始终弥漫着对辛酸生活的抚慰温情。作家始终充满着对主流话语的“异见性”,激发着对自由意志的向往,弘扬着圣洁、高尚、幸福与理想。

俄罗斯文学对中国读者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慧源泉,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塑造曾经起过、并仍将继续起着重要作用,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地位也不会因为俄罗斯社会的转型而受到影响。中国中老年读者对于俄罗斯文学始终有着一种难以排遣的“情结”,有着一种梦牵魂萦的神往,而对于人生历练缺乏、亟须建设性人文观照的青年读者来说,她也不啻是珍贵的文化读本之一。俄罗斯文学始终是一种独特的梦幻组合,一方绝妙的艺术圣地。

诚然,厚重的俄罗斯文学并不需要她的读者们在读完之后踏上拯救世界的祭坛,或者成为一个社会的反叛者,但她却能展示一种理想的人生,启发读者如何造就一个善良的自我,寻找自我而又能幸福地生活。

对于渴望提高自己俄语水平的读者来说,俄汉对照译本无疑是一个十分有用和有效的媒介。外语水平的提高是无法单纯通过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言语技能的操练获得的。在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之后,语言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自身的语言修养来达到的,而大量的阅读是必要的。因为此时外语水平的高低已经不取决于语言知识的多寡与言语技能的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语言文化水平的高低了。学习经典文学中最纯正的语言、最深邃的思想、最丰富的文化,恰恰是提高语言文化水平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有着很高思想品位和对外语教学与研究有着丰富经验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领导与编辑们,看到了当下并非强势的俄罗斯文学中深厚的人文资源,也力图为俄语教学与研究做出卓有成效的实际贡献,于是在出版社编辑与编者的共同策划下就有了摆在我们面前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俄汉对照)第一套四本书。

俄汉对照读本为高校学生和广大读者提供了两种可供阅读的文本,解决了读者受到外语水平限制可能造成的对原著语义误读和智慧误读的双重难题。丛书既可让读者品尝俄罗斯文学真品原汁原味的全部魅力,又能让读者欣赏到经编者严格选择的译家精品。丛书既为丰富读者的人文精神提供了食粮,又可提高读者的外国文学修养,还为他们外文水平和翻译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绝好的媒介;陆续推出的丛书将精当而又概要地为20世纪俄罗斯经典文学的系统化学习提出一个作家与篇目的范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布尔加科夫中篇小说狗心(附光盘俄汉对照)/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建华
译者 吴泽霖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054018
开本 32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59.4:I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