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致大海/零距离名家笔下的灵性文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中外百位优秀作家的百篇关于山水自然主题的精彩散文。这些散文语言简朴,富有灵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与热爱之情。收入本书的散文都是这方面最为优秀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美文”。相信,本书不仅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还给人以精神的陶冶,情感的熏陶。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是成长中人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成年人而言,也可以相互勉励,相互慰藉。

内容推荐

一套荟萃中外现当代名家散文精华之作的“零距离”散文系列丛书,近日由学林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共分两辑十卷。第一辑“社会编”,包括:致父母、致师长、致爱人、致孩子、致友人五卷;第二辑“自然编”,包括致高山、致大海、致森林、致小鸟、致故乡五卷。整套丛书以中国现当代的名家名作为主,兼顾新锐佳作,同时还收入部分外国名家的作品,在时间跨度上达到了一百年。本书是其中的致大海一书。

目录

现代作家

邓拓/令人怀恋的漓江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

冯至/在赣江上

冯牧/澜沧江边的蝴蝶会

成仿吾/太湖纪游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刘思慕/威尼斯的水和“水”

刘海粟/多变的莱梦湖

冰心/海上

孙伏园/丽芒湖上

孙福熙/红海上的一幕

沈从文/桃源与沅州

沉樱/我们的海

周立波/黄河

周瘦鹃/绿水青山两相映带的富春江

柯灵/桐庐行

钟敬文/西湖的雪景

俞平伯/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夏丐尊/白马湖之冬

高缨/又临黄河岸

菡子/香溪

鲁彦/我们的太平洋

谢璞/珍珠赋

雷加/江河行

靳以/黄浦江的早晨

臧克家/镜泊湖

管桦/奔

蹇先艾/濛渡

当代作家

于坚/秋天我在泸沽湖

门瑞瑜/乌苏里江抒情

马力/星湖心影

马及时/海老人

王本道/凝望红海滩

王充闾/湖上有余情

王蒙/海的颜色

从维熙/雨雾漓江图

卞毓方/洪湖水,浪打浪

石英/那夜,感觉地中海的月亮

叶文玲/乌篷摇梦到春江

叶延滨/青海湖

尧山壁/母亲的河

朱鸿/悠悠渭水

刘真/望截流

刘湛秋/海上的幻影

许淇/我思念的一条河

杨志军/妖媚的那棱格勒河

李木生/微山湖上静悄悄

李元洛/日月潭记

李国文/冲浪者的乐趣

吴然/多依河

余光中/黄河一掬

张三元/雪落倒水河

张守仁/鼓浪屿的节奏

张抗抗/感悟珍珠港

张爱华/黑龙江,从我瞳孔里流过

阿丹/鹿岛听潮

阿超/圣湖羊卓雍措

陈原/站立海边

陈嘉农/向晚的华尔腾湖

罗大林/运河上的船夫

周佩红/我记住的这一条江

宗璞/湖光塔影

赵丽宏/在风中

拾风/抚仙湖天然成趣

赵翼如/倾斜的风景

重阳/看江

素素/湖殇

贾平凹/四月廿三日游太湖

徐刚/海边·烤灼

郭秋良/山庄湖色

郭鹤鸣/幽幽基隆河

桑新华/到黄金海岸去看海

黄裳/新安江之雾

萧复兴/楠溪江

梁衡/长岛读海

斯好/在海边

舒婷/达赉湖畔

廖静仁/在拉纤的日子里

熊召政/东湖两品

澹晴/哭泣的河流

外国作家

[英国]贝慈/十月湖上

[荷兰]布洛魁仁/海的坟墓

[日本]东山魁夷/听泉

[日本]芥川龙之介/大川之水

[德国]伯尔/莱茵河

[美国]怀特/再到湖上

[俄国]契诃夫/河上

[奥地利]茨威格/日内瓦湖畔的插曲

[美国]海明威/塞纳河畔人

[俄国]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试读章节

令人怀恋的漓江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这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写的一首著名的律诗。他只用了寥寥的八句,就把广西桂林漓江两岸的风光,充分地描绘出来了。特别是其中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一联,更是受到人们普遍传诵的名句。

的确,桂林山水的秀丽,所以闻名于天下,是与漓江分不开的。漓江别名桂江,或称海阳江。它的水源就在广西和湖南交界的海阳山。从发源地往北流入湖南境,便是湘江;往南流入广西境,便是漓江。

整个漓江流域风景最美丽的地方是在桂林到阳朔的一段。所以,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关于阳朔的风景,唐代另一位诗人沈彬的诗写道:“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碧莲峰耸立在漓江岸畔,可以当做阳朔山水的标志。它像一朵含苞未放的莲花,青翠欲滴,许多人家环绕在这个山峰的周围,并且有许多商店形成了一条街道。在这山峰的半腰,就是有名的唐代“鉴寺”的遗址。现时有“鉴山楼”建立在那边,可以眺望周围的美丽景物。这个碧莲峰是来到阳朔的游人们必经之处,所以人人都可以直接感受到碧莲的芬芳。而实际上整个阳朔也正如一朵碧莲,在它的四周,翠绿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许多花瓣抱住了阳朔城。

从碧莲峰顺着漓江向下游去,不多远就到了书童山。这座山的侧影特别好看,也特别像个书童,我们在画家的作品中常常看见它的形象。宛如一个恬静而秀慧的书童兀坐吟诗。也有人说,它的样子像是垂手拱立在那里,等待着接受新的任务。不管说它是坐着或是站着,它像一个书童是肯定的,于是它的身份和称呼就被人们所公认了。  

在书童山对面,那两个并列着的山峰,乃是有名的“铁岭双狮”。你看它们两个很像雌雄一对,蹲在那里,十分幽闲。它们的形象非常魁伟,但是样子并不凶暴,看上去倒还比较驯良似的。

这一带江水澄澈,清可见底。而水底完全是由天然的岩石所构成。可以想见在地球发展的初期,在所谓“造山运动”的过程中,这一带的岩层两侧隆起,中间下陷,因此形成了现在的山峰和河床。当地的群众传说,这一带有“九龙竞渡”的故事,至今还留下了遗迹。我曾亲自去细看,果然在江底的岩石上面,有蜿蜒曲折的九道石脊,俨然是九条龙的样子。它们由江底横穿过去,大有竞渡之势。

再向下游,江流出现一个大曲折,两岸山峰峭立,迎面又有一山,水从夹谷中流去。在高处眺望,前面有一片白色的岩壁,名为白壁山;紧接着又有一片红色的岩壁,名为赤壁山。在周围葱翠碧绿的群山之中,夹杂着这些白色和红色的岩壁,真是太好看了。

还有兴坪的一段风景也非常有名。那里有五指山、画山等动人的景色。所以,也有人说:“阳朔山水在兴坪”。这些话自然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为什么美妙的风景都集中到漓江岸畔来呢?这就因为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喀斯特地带,千百座石灰岩的山峰掩映在清碧的流水中,四时烟霭迷蒙,群峰临流倒影。无论是多远的山峰,只要游人的眼睛看得见的,它就一定会在水中留下了倒影。如果坐在船上,静静地泛游江心,俯看水底的卵石和游鱼荇藻,一一可辨,这时候你会觉得连远山的倒影也和真的山峰一样,水底如同天空,水天溶而为一了。

怪不得我国历代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学者,都以游历漓江流域为平生一大快事。唐宋几大家,如韩愈、柳宗元、黄庭坚、米芾、范成大等人都到过这里。明清以来的文人和旅行家来过的更多得很。如明代的解缙到阳朔的时候就曾徘徊吟诗。他曾写道:“阳朔江城据石头,唐碑独自枕寒流。素王庙貌临闽上,晓日苍苍照画楼。”由此不难想见古时阳朔山城的面貌。有的书上记载阳朔一带山岚瘴气很厉害,其实瘴气是可以防除的。明代钱一斋的诗便是证明,他说:“莫言岚气能为瘴,一道清风即扫除。”而且,他对于这一带的人文发达的程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可以与山水相媲美。所以他说:“县仍隋代名阳朔,岩自唐人号读书。十室有贤吾足取,千峰横碧画难如。”

显然,这个地方的经济和文化都是相当发达的。特别是解放后的今天,我们到处可以看见,漓江之美不仅在于山水,更重要的是如此美妙的山水问,生活着可爱的人民。现在,在人民公社化的优越条件下,这里的人民生产建设积极性日益提高。他们进行农业、林业、渔业和各种副业生产,一年四季都可获得丰富的收成。因为这一带气候温暖,特别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你即使在严寒的季节到桂林阳朔一带去,也能看到漓江两岸和春天一样。各种生产照旧进行。江上渔民仍然在水里来来去去,驾着渔船捕鱼,这里有一种四五根竹子编成的竹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由于漓江两岸到处生长着茂密的竹林,所以这一带的人们习惯于以竹筏为水上运输工具,载着农、林、牧、副、渔的各种产品,运到各处去支援国家的建设。

在这样美丽的地方,有这样可爱的人民,进行着这样巨大的劳动,这就使人们对于美好的未来增加了无限的信心,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P3-5

序言

情感,是人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关系,是人因为客体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源于欲,生于感,至于情,甚至渗入了理。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或追求某种社会性目标的过程中被诱发出来的带理性的情感经验,形成人的社会性情感,具体表现为推己及人,即能把情感移向社会,推广到社会。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情感,这些情感又具有共通性,甚至模式。

抒情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主要动因。刘勰《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发而为文,则可以咏,可以觞,可以兴观群怨,从而产生了我国文学史上许多著名的篇章。成功的作品在于能以新颖的方式表达出独特的情感,相比较于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是最适合抒发情感的文体。今天,当我们面对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藤野先生》、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面对冰心的《寄小读者》、巴金的《怀念萧珊》、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文章时,总能感觉到这些优秀的散文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和饱含的情感打动着我们的心。

因此,我们策划组织了这套“零距离——名家笔下的灵性文字”大型散文系列丛书,以大致相同的描述对象将作家们特色各异的情感表述分门别类,以期传达出人类对于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不同事物的情感,也可用以比较面对同一客体时各位作家不同的情感表达与写作风格。

“零距离”散文系列丛书共分两编十卷,三百万字,其中“社会编”包括《致父母》、《致师长》、《致爱人》、《致友人》、《致孩子》五卷;“自然编”包括《致大海》、《致高山》、《致森林》、《致小鸟》、《致故乡》五卷。在每一卷题材的划分上,我们都作了较大的延伸,如《致大海》,除了大海,还吾有江、河、湖、潭、溪,只要和水联系在一起就一并收入。再如《致爱人》,爱人不单指夫妻双方,还包括恋人、情人。在每一卷的具体内容选择上,我们不仅考虑作家的代表性,还考虑所写对象的多样性,比如《致小鸟》,我们尽可能地实现百位作家写百篇动物。同样,在《致大海》、《致高山》等卷中也大致体现了这样的想法。

我们提倡作家写灵性散文,其核心就是作家要用简练朴实的语言来书写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与热爱。收入本丛书的散文都是这方面最为优秀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美文”——一种人们之间相互传达情感的特殊文体。我们相信,它不仅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还给人以精神的陶冶,情感的熏陶。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是成长中人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成年人而言,也可以相互勉励,相互慰藉。文学一直在发展,而人类的情感却永恒。我们希望,本丛书所传达的美好情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我们也希望,永恒和共通的人类情感能使本丛书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致大海/零距离名家笔下的灵性文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红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00960
开本 32开
页数 3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12.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5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