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醉乡记/中华食趣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食趣文丛”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以漫谈随笔的形式,生动有趣的笔调,作系统而重点的阐述。如徐海荣先生的《菜羹谈》,阮浩耕先生的《品茶录》,吴国群先生的《醉乡记》,分别以名肴、清茶、美酒,阐发其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而周新华先生的《调鼎集》,则义从各种独具特色的饮具食器,表现出社会各个层面多样化的审美要求;张科先生的《老饕赋》,生动记述历代名人对饮食生活的情趣与感受,使看似平淡的生活散发出富有诗意的真味。

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整体,它是由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和社会文化所组成和融汇而成的,这也使得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套《中华食趣文丛》既生动传播多门类的饮食文化知识,又能提高和丰富当今读者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素质,当也可促进传统文化史的综合探索。

内容推荐

酒,作为一种精神的物化产品,从形式上看是物质的东西,但透过其物质形式却能反映出人类的文化演变发展状况。

从纵向视角看,首先是一切历史悠久的传统名酒从偶得天然到人工酿造,历经能工巧匠的技艺改进,直至风格定型、名扬天下的过程,均反映着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科学技艺、科学美学、营养保健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等方面的演变发展历史,因而具有其本体文化价值。

本书为“中华食趣文丛”之一,分别以名肴、清茶、美酒,阐发其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

目录

一握琼浆论价值 文化尽在超然中(代序)

养生已有确证在药性尚待作深研/1

 “液态蛋糕”非虚言/4

 水好酒醇宜养生/6

 酒事尚须夫人虑/8

 屡作国礼意在“和”/9

上品必具“本体美” 赏、品、酌、饮均相宜/11

 “融和、谐调”宜品赏(酒体美)/14

 “豪饮、细酌”辨刚柔(酒质美)/20

 “雄放、超然”妙不同(酒调美)/28

佳境渐入贵有度 “酒思美”在微醺时/35

 感知致敏酒初时/35

 酒中联想孕“兴会”/37

 酒酣快感得超然/39

好酒尚须美器斟奇盅趣杯巧夺魂/46

 酒器入诗成大观/52

 自古酒具奇趣多/56

 令筹剑壶增酒兴/58

生命律动得酒时 无往不在礼俗间/6l

 闻名即醉“女儿红”/66

 巾外罕见酒润发/67

 造屋竞用酒浇梁/68

 远古风度“稳笃公”/69

 耕读必以酒敬师/71

 人鬼未了“社戏”情/72

千古悲情生死恋 一樽苦酒和血饮/74

 樽前悲情泪阑干/75

 干古绝唱《钗头凤》/76

 相思人比黄花瘦/77

座中高朋樽常满共将诗酒趁年华/80

 雪夜访戴王徽之/80

 金龟换酒两诗仙/84

 元白唱和醉乡近/87

 劝君莫棹酒船回/89

 辛帅诗酒交挚友/9l

 酒行如泉声如潮/93

 名士荟萃白马湖/94

 总理用酒贵有道/96

 惊酒劝梁胡适之/98

最是乡思萦羁旅 离情别绪寄酒中/99

 饮水而醉汉郑弘/102

 稽山无“贺”酒船同/103

 浊酒一杯家万里/105

 酒人酒诗咏酒乡/106

 每饭必酌“泰斗”情/107

 把酒沦世悼故人/108

以酒成礼藏心计酒中谋略载汗青/110

 用酒如神越君臣/111

 酒令亦能杀佞人/112

 剧郎佯醉行反间/114

 辨才失宝诗洒中/115

 杯酒竞可释兵权/117

 周韶借酒得从良/118

唤来“酒神”壮自我 豪勇陡增气如虹/120

 借酒神功少年侠/123

 醉后刺虎陆放翁/124

 犴鼓醉成千古骂/125

 刃颈不画陈洪绶/126

 焦大训主酒作胆/128

 貂裘换酒亦堪豪/129

 醉题反诗一书生/130

幽默惯与樽作伴 酒激潜智灵感生/132

 曲水流觞出书圣/133

 阮囊羞涩一钱看/136

 瞬间即成“颠倒令”/136

 “天”诗换船斗太守/139

 因酒强志挫讹诈/141 

 执觚评书“讥”似“谐”/143

 酒化横财为义举/144

 把盏调侃可解颐/145

 巧对师爷同乡乐/148

 师爷谑指酒羼水/149

 雁冰赌酒背“红楼”/151

 巧妇吟“杜”穷作乐/152

 赖酒亦须会“对课”/153

且借“杜康”释悲愤 人间路窄酒杯宽/156

 一腔悲愤姿特秀/159

 醉巾百态阮步兵/160

 谪仙恃才傲权宠/161

 辛帅醉里看吴钩/163

 奇才尽显犴酒中/164

 读《骚》饮酒歌残阕/166

 “辛酸”蘸酒写“荒唐”/167

 把酒论世酒微醺/168

 浪漫狂飙借酒起/169

酒中自有真趣在物我两忘是至境/17l

 盗饮被缚毕吏部/176

 酒会唱和乐群饮/178

 对酒自羞二知音/179

 诚斋月下得奇趣/180

 以人评酒称精辟/181

 醉画之“神”即洒神/182

试读章节

酒中联想孕“兴会”

酒不仅有感知致敏作用,而且有能激活联想,使由灵敏的感知所形成的大脑皮层上旧有的神经联系重新组合而形成“联类不穷”的新的神经联系的奇妙作用。酒的妙处,就存于它对饮者神经的渐刺激特性,而且,这种缓慢的作用过程,又恰是伴随着饮酒者对酒体、酒质的色、香、味的美感而逐渐演进的,常常是在酒色宜人、醇香扑鼻、口感柔韧细腻幽雅、爽而不渴、通体柔和舒适的美感享受中进入感知致敏和联想激活阶段的。

唐代大诗人元稹,曾写过一首长达200多行的《有酒十章》,详尽地捕述了从“鸡初鸣”到“日将落”长长一昼日一边饮酒一边联想驰骋的过程,由宇宙的生成、天地始分、陆海成形、日月运行、文字初创、尧舜汤武之出、战国秦汉之理乱,到自然怪异之突变、四时花树荣落、大自然之神秘莫测,直到衷心祝愿天泰地宁、人康年熟、天从人欲。可以算得上一篇联想的极至、连缀的“天问”。

陆游对于自己的草书是颇为得意的,但他写草书常得神于酒后联想的飞动:

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

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

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

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

此时驱尽胸中愁,捶床大叫狂堕帻。

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

(《草书歌》)

酒的这种激活联想的奇功、不惟在古代如是,即使是在现代,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还是在同难当头的抗战时期,有一批来自浙东的作家存沦陷区的上海租界上办起了《鲁迅风》。那时柯灵、屈轶(王任叔)和风子(唐瞍)等人就常在老正兴聚餐:

说到酒酣耳热的时候,总是兴会淋漓,几欲击破唾壶。

在这亡国之痛重压心头的年头,要不是酒,何来如此的兴致?

一身是正直和才华却常遭人误解的郁达夫极爱绍兴酒。被鲁迅戏称为“诗孩”的著名作家孙席珍曾忆起学生时代与陌生的郁达夫途中邂逅,被邀至正阳楼吃蟹谈诗的往事。正宗绍酒,佐以螃蟹,两位忘年之交,纵谈中外诗人,从道生到黄仲则、苏曼殊,陶醉在共鸣之巾(孙席珍《怀念郁达夫》)。郁达夫饮酒常自解忧始而以浮想联翩吟成佳句终。他的那些在现代作家中出类拔萃的旧体诗词大都就出于酒后。

酒不仅与郁达夫的身世、创作相关,且与他的牺牲紧相牵连。1942年,郁达夫避难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岛时,为救济从新加坡逃出来的文化难友,曾在华侨中集资500盾开了爿酒厂,用糯米酿酒,每月居然有数百盾的盈利。这爿由郁达夫任老板,张楚琨任经理的酒厂,本可成为亚洲和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段佳话,但因其联系着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的惨事,人们往往不忍道及。

P37-39

序言

一握琼浆论价值文化尽在超然中

(代序)

酒,作为一种日常的饮用食品,一般人只知其有嗜好的、营养保健的、或是作为商品的经济价值,而对酒之与“文化”之部相关联,因而具有文化价值,难免觉得茫然。说来也不奇怪,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文化”这一概念一直是歧义时出,未能取得一致的界说。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等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统计,仅从1871年至1951年的80年间,西方有关的定义就不下于164种。惟其内涵过于宽泛,常易使人无所适从,此其一:中围古代“文化”一词又历史相沿惯指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与今天的“文化”概念同词而异义,作为一种传统观念,亦易影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此其二。而我们这里所指的却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但仍是一个从集合的角度确定下来的弹性较大的广义概念,即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义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酒,作为一种精神的物化产品,从形式上看是物质的东西,但透过其物质形式却能反映出人类的文化演变发展状况。

从纵向视角看,首先是一切历史悠久的传统名酒从偶得天然到人工酿造,历经能工巧匠的技艺改进,直至风格定型、名扬天下的过程,均反映着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科学技艺、科学美学、营养保健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等方面的演变发展历史,因而具有其本体文化价值。

其次是传统的历史名酒,从家酿户藏、自制自饮至作坊酿造、网络运销以至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和世界性销售的发展过程,以及其中的起伏兴衰,无不感应着民族和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财政、法制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以及礼会的整合、变迁和流动的状况,凶而可以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透视点,浓缩着巨大的广义历史文化价值。

再次,凡传统名酒的酒名、酒装、酒具、酒格(色、香、味、性)及饮酒方式等又都与其产地、消费地域人民大众的特定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和传统义化意识紧相关联,因而义具有民俗学等方面的文化价值。

其四,酒的色香味和酒精综合作用于人的感官和神经,能使生理快感和情感愉悦并生,体力劳动者用来解乏,脑力劳动者用来释烦,因心力劳顿而积淀潜藏于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中的睿智奇思、精论灼见、真知挚情源源而出,把盏酬唱,隔阂顿消,灵感忽来,妙语连珠,或对酒当歌,或即席挥毫,名人、名酒生出无数名诗、名书、名联、名曲、名画,留下无限丰富的卓具文化价值的审美感受和文学艺术遗产。

从上述意义上说,历史传统名酒史不啻是其产地或消费地域的一部“液态”文化史。

从共时视角看,酒的品种是多层次性的,酒的价值也是多层次同时存在的。共处同一社会或世界的人们,由于经济状况、生活习俗、义化修养不同而形成的酒需求的层次性差异,足以反映出同时代人的价值观念,尤其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层次结构和演变趋势。

每一时代都存在着酗酒、嗜好性饮酒、保健养生性饮酒、交际性饮酒或品尝欣赏性饮酒等不同层次的酒需求:取其刺激价值者,或因落后愚昧,或冈精神空虚自轻自贱、自暴自弃,嗜烈性,爱高“度”,置伤身害群于不顾,惟求一醉方休:取其养生价值者,追求消忧解乏,平衡身心,显示了科学意识和“人”的价值的自重;取其交际、审美价值者,既求适度的生理快感,亦求情感满足,更求美感享受,视酒为艺术食品、工艺精品,重于酒的文化价值。

从这一意义上说,或一时代的酒的层次结构,无异是这一时代文化价值观念的“液态”透镜。

如果说,价值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肯定与否定的关系,那么,酒的价值奥秘,是否在于它既积淀、浓缩着无比深厚的时(历史的)、空(地域的)文化内涵,又外延着越来越具魅力的超越时空的(美学的、交际的)文化价值。其多层次的价值系统,恰能满足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层次需求主体各取所需的要求,因而也就能与之建立起牢固的“肯定”关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醉乡记/中华食趣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国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97806336426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00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