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台梭利早教全书(家庭实用版)/影响世界亿万母亲的早教经典
内容
试读章节

你也许从来没有真正意识到穷人的生活有多困苦。也许你只是从文学艺术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类贫困的苦难;或者只是从演员演绎的悲惨生活中感受到贫困的恐怖,你的灵魂为此震撼。

现在,我来带你去看一看那些贫困家庭的生活吧。你将看到他们在贫困区也拥有了自己理想的家,他们拥有幸福、和谐的生活;一场道德拯救工作正在开展,人们逐渐从对罪恶的麻痹和愚昧无知中走出来,远离邪恶和犯罪。孩子们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家,他们正步人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人们不再为贫困和不幸而悲痛的新时代。

第二个“儿童之家”建立在圣洛伦佐贫民区。这里条件虽然简陋,但有真正美好的东西,它就像一个母亲专门为孩子开辟的小空间。

事实上圣洛伦佐是一个出了名的贫民区,每天报纸上都会报道这里发生的恶性事件。圣洛伦佐区居住的都是低收入、失业的工人,刑满释放的犯人在被监管期间也会到这里居住。

这里所谓的房子,只是在地面上用砖块简单堆砌起来的墙,既不符合安全标准也不符合卫生标准。1888~1890年大风暴爆发时期,这些房子长期无人租住。风暴过后,这些房屋又开始被出租。本来就是不符合标准的烂房子,加上投资者不愿意再投资修缮,因此,这里逐渐成为了城市最贫困阶层的居住地。

这些房子每套有5~7间房子,虽然它的房租相对于其面积而言相当便宜,但是,对穷人来说,还是太贵了。于是有人租下一套房子,然后整套房子被分成若干个小区域,再转租给其他若干个住户,这样其中的一个房间、一个角落都有人居住了。

一个套间本来应该只住三四个人,而现在却要挤二三十个人。在一个成员比较多的大家庭中,成年男孩和成年女孩挤在一个房间里,而房间的角落里却住着一个外人——个每晚都接客的妓女。孩子们很容易看到她的举止,邪念在孩子们的心头萌生,于是犯罪和流血事件就发生了。而这只不过是大量悲惨生活的一个小细节。

任何人第一次进入这类屋子,都会感到惊讶和恐惧,这是一个真正悲惨的世界,并不是夸张的虚构情景。这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即便是正午,也很难看清房间里的摆设。孩子们的生活笼罩在阴暗有害的环境中。

那天我们给他们送互助金,当我们适应了昏暗后,勉强看到了一张床的轮廓,上面蜷缩着一个人,可能是病了。当我们在数钱和签收据的时候,不得不点起蜡烛。

我们常常满怀热情地讨论孩子的家庭学习问题。然而,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家意味着是什么呢?只是一个黑暗简陋的房间,角落里铺着的稻草垫子。我曾经想建立一些流动图书馆,送一些书给穷人的孩子,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家里阅读。我们希望这些书籍带给他们积极的影响,使他们懂得卫生、道德和文化方面的知识,通过书的力量让他们逐渐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但是,这恰恰反映了我根本不知道他们迫切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在那些黑暗的屋子里,孩子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照明条件来阅读!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和改善穷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去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这里的孩子,他们不能“一睁开眼就看到光明”,这里是阴暗的,这些孩子脏是必然的,原本该三四个人用的水,现在有二三十个人用,几乎连饮用水都不够啊!

意大利语中的“家”(casa)和英语的“家”(home),本是人们充满温馨、充满亲情关爱的殿堂。但是这里,许多人没有“家”(casa),只有破败、灰白的墙壁。这里没有隐私、没有谦逊、没有亲情,连阳光、水和空气都很紧缺!而我们还在这里大肆宣传我们的观念:家,是普及大众教育的必要条件,它是必要设施,是社会唯一坚实的基础。我们成了不切实际的改革者、爱幻想的诗人。

贫民区里存在着各种罪恶。人们大张旗鼓地把穷人视为危险而隔离他们。穷人被驱赶出他们的居住区,不给他们房子住,他们只能在绝望中互相折磨、摧残。我们原本希望建造一个美好、光明的城市,但结果刚好相反,我们制造了一个严重危害城市的污染区。

当第一次走过那些街道,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刚经历过大洪水或大地震的灾难后的城市。这里如同死一般的寂静。我们深深感到人们所受的苦难并不是由于自然灾害,而是由于与罪恶密不可分的贫穷!

其实每种苦难都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通过慈善工作来缓解贫穷的惨况。罗马住宅改善协会成立后,协会取得了城市的房产权,又对其进行重建改造,改善这里的居住条件。协会按现代的卫生标准对这些房子进行重建,改善通风条件和采光效果,房屋有了足够的阳光和空气。改造计划消除了不少坏的影响,男女混杂居住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成千上万的人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

协会还美化了周围的环境,在院子里种上了花草树木。人们对新社区的热爱和对新房子的爱护也很明显,人们细心地照顾房子,用爱心和协会一起建造洁净、美丽的家园。他们再也不能容忍脏的家具放在整洁的房子里,他们还特别关注个人卫生,这样就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当协会和居民都在努力维护居住大楼时,那些因父母外出工作而整天单独留在家里的学龄前儿童又给我们增添了新的麻烦。他们喜欢捣蛋,在墙壁和楼梯上乱涂乱画。于是我们又有了另一项计划。

我们用住户上缴的房屋维护费,办起了“儿童之家”。白天,母亲可以很放心地把孩子寄托给我们,然后可以安心地外出工作。但是如果住户不交“爱护房屋”和“善意”税,他们就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我们的“儿童之家”制度规定:

母亲有义务把孩子干干净净地送到“儿童之家”。与教员一起教育孩子。P10-12

书评(媒体评论)

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西方教育史》

玛利亚·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贾米·托里斯·博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英国教育家

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

——美国教育家

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

——德国教育家

目录

前言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第一章 蒙氏教育之路

 第二章 孩子们的理想家园

 第三章 自由是纪律的前提

 第四章 适应生活

 第五章 孩子的饮食

 第六章 体操练习

 第七章 亲近自然

 第八章 增强感知力

 第九章 感觉和智力

 第十章 语言教育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第一章 蒙台梭利系统的发展

 第二章 观察产生的方法

 第三章 全新的教育

 第四章 帮助孩子做运动

 第五章 引导孩子准确地使用语言

 第六章 充满热情的书写

 第七章 开心算算术

 第八章 蒙台梭利教育大纲

童年的秘密

 第一章 成年人应该反省

 第二章 换个心态迎接新生命

 第三章 儿童敏感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章 神秘的秩序感

 第五章 儿童的智慧

 第六章 理解儿童的需要

 第七章 学会走路

 第八章 让孩子动手

 第九章 尊重儿童的节奏

 第十章 不可小视儿童所受的暗示

 第十一章 运动和感知同样重要

 第十二章 爱是孩子的天性

 第十三章 偏离正轨的表现

 第十四章 身心健康

 第十五章 两种工作

 第十六章 儿童的权利

发现孩子

 第一章 心灵构建

 第二章 3岁是人生的里程碑

 第三章 打开孩子的注意力之门

 第四章 意志力的训练

 第五章 天才的思维

 第六章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第七章 家庭中的新式教育

有吸收力的心灵

 第一章 成长的各个阶段

 第二章 心灵的成长

 第三章 重视孩子的感觉

 第四章 在文化中展开的想象

 第五章 孩子的占有欲

 第六章 儿童的社会性

 第七章 有效地控制错误

 第八章 服从有一个过程

序言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的思想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的家长。

玛利亚·蒙台梭利完成学业后,开始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儿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她在精神病医院教授的智障儿童可以和正常儿童通过同样的考试。此后,她又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并创办了“儿童之家”,她在儿童之家教授的孩子们4岁就能读和写甚至会计算,而在传统的教育中,这些只有6岁的孩子才能做到。不得不承认,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创造了奇迹。另外,她还提出“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极富革命性的幼儿教育理念,为我们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奥秘。

同时,她对现有的和以往的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反思,指出儿童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源于成人对待儿童的错误方式和对他们产生的压抑,蒙台梭利毫不留情地向成人提出了警示。

蒙台梭利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已经被翻译成37种语言,它们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和地区的儿童教育。在中国,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认可和推崇她的教育方法。她在实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多部著作,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有教育家说,如果当代早教中没有蒙台梭利的体系,就不算完整;也有人说,蒙台梭利是20世纪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有人还说,除了蒙台梭利以外,没有第二个人能让教育超越国家、价值观和宗教差异……

如果蒙台梭利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能够被家长运用到家庭教育当中必然会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教育不仅是教育者的事情,更是家庭的责任。蒙台梭利发现了早期教育中的本质,她指出对幼儿的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她把儿童看作是和成人一样的独立的个体,尊重儿童的独立发展;她认为儿童会在环境中吸取营养,进行自我塑造,最终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内在的塑造;她认识到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敏感期,顺应孩子的敏感期进行教育,可以取得惊人的成绩。她不断地重申,教师和家长扮演的应该是一个观察者的角色,而不能直接干预和指导孩子,孩子完全会根据内在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因为他们有一个有吸收力的心灵。

尽管时间过去了一个世纪,人们仍然需要从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中吸取其精华,对自己的下一代进行有益的教育,抛弃那些陈腐和压抑孩子心灵的教育方式。本书就是针对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家庭教育部分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和重新编写,并引入了现代家庭教育中会出现的问题,给各位家长参考。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是只有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能出现教育奇迹,而是在每个中国家庭都可以做到。

(编者注: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译者对原文进行了适当删减。)

内容推荐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又被称为“幼儿园的改革家”。她于1896年毕业于罗马大学,是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907年1月6日,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建第一所“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将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培养成了有才华、有教养的英才少年。儿童的心智发生了超人想象的变化之后,这一惊人的成果使“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火一样迅速蔓延”。于是,模仿蒙台梭利的教育模式建立的“儿童之家”在欧美如雨后舂笋般地多了起来。

蒙台梭利结合“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形成《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著作。《蒙台梭利早教全书(家庭实用版)》从五本经典著作中,选取适合中国家庭教育的精华部分,向中国家长介绍极富革命性的早教理论。

《蒙台梭利早教全书(家庭实用版)》每节内容后配以典型的“案例连连看”,精辟的“专家解读”,以及科学的“教育要点”表格分析。

编辑推荐

20世纪畅销欧美的最科学、最先进、最完美的育儿经典。被译成20多种文字,改变千万儿童的命运。享誉全球的“儿童之家”的创建者的代表作集锦取“特殊教育”的精髓以奉献给中国的父母。

《蒙台梭利早教全书(家庭实用版)》从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五本著名的早教经典著作中,选取适合中国家庭教育的精华部分,向中国家长介绍极富革命性的早教理论,如“敏感期”,“有吸收力的心灵”等。此外,每节内容后配以典型的“案例连连看”,精辟的“专家解读”,以及科学的“教育要点”表格分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台梭利早教全书(家庭实用版)/影响世界亿万母亲的早教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蒙台梭利
译者 杜福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70885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1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