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访老影星
内容
编辑推荐

昨夜星辰的寻访,影坛往事的追忆,银色岁月的回顾。

本书53篇文章,追忆了上世纪中国影坛的五十多位著名影星的生活、工作历史。

全书语言通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我们了解老影星的最佳读本。

内容推荐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原想在2005年推出,作为向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献出的一份薄礼,由于几经周折,才延误到今天得以问世;虽然错过了献礼的时机,但却承载着我对中国电影的一片热诚——要为祖国的电影事业添砖加瓦,是永远不会有时间限制的。

收集在本书中的50几篇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长达25年(1981-2006),由于发表的年代和地域不一,报刊的读者有异,所以在文体和语言方面不够统一,收入本书时,为了保持各篇的内容完整,就没有进行修改。本书的插图(照片),主要来自作者个人的收藏,一部分则是一些老影星和影迷朋友的馈赠。

目录

1.中国第一位电影女明星王汉伦

2.胡蝶当选影后始末

3.胡蝶旧居寻梦录

4.徐来的生前和死后

5.影坛老将龚稼农

6.被遗忘的影星高占非

7.阮玲玉的身后事

8.寻访阮玲玉故居沁园村

9.燕飞故里话当年

10.王人美和她的歌

11.“甜姐儿”黎莉莉

12.貂斑华与梅琳

13.老牌影帝金焰

14.刘琼的联华时代

15.谢添与《马路天使》

16.黎明晖歌而优则影

17.袁美云话今昔

18.老牌“打星”钱似莺

19“小姨明星”顾兰君

20.云想衣裳花想容

21.神秘的谈瑛

22.秋霞片片,伊人何去

23.歌影两栖明星白虹

24.童月娟从影之路

25.李红悄悄离去

26.英茵自杀之谜

27.“首席小牛”梅熹

28.顿也鲁谈《梁祝》

29.周璇啊周璇

30.银幕上的冷清秋:固曼华

31.徐风的过去和现在

32.白云缥缈,魂归何处

33.舒适和《倾城之恋》

34.吕玉堃魂断曼谷

35.黄河之念

36.星海沉浮话路明

37.影坛常青树李丽华

38.李绮年之死

39.悼念陆露明

40.看张翠英拍电影

41.李香兰其人其事

42.白光去世以后

43.永远的白杨

44.难忘的“白杨之夜”

45.舒绣文演“抗战夫人”

46.丹凤朝阳

47.刘琼与《国魂》

48.张伐,他刚离去

49.访乔奇

50.金婚前夕访沙莉

51.韦伟和《小城之春》

52.梦远星稀影人街

53.昨日影星今何在

后记

试读章节

状元门第 掌上明珠

据李家震先生说,王汉伦原名彭琴士,字剑青,她确实是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先世还出过两名状元。

李先生取出一张《新苏州报》给我看,报上记载着“彭状元府”的今昔。从去年开始,苏州市政府为了配合街坊解危安居工程,决定将10处古典庭院进行修葺,其中包括坐落在十全街上、曾经有过乾隆题词的南昀草堂。

南昀草堂又名彭状元府,是清代彭定求、彭启丰祖孙两代状元的府第。彭定求(1645—1719),字勤止,号访濂、止庵,晚号南昀老人。他在康熙年间,曾经连中会元和状元,并任《全唐诗》总裁。彭定求的孙儿彭启丰(1701—1784),字翰文,号芝庭,晚号香山老人。他在祖父彭定求死后八年,也连中会元和状元,成为吴中科甲盛事。彭启丰工诗文,擅书画,现在苏州博物馆内仍藏有他的画扇。

时移势易,彭状元府至晚清逐渐衰落,到了彭剑青父亲一代,已经与科举无缘,他只是在安徽招商局谋得总办一职,后来又寓居上海。彭剑青兄弟姊妹共七人,剑青最小,聪明美丽,父亲视若掌上明珠,来上海后就送她进洋学堂读书。

脱离家庭 改名换姓

彭剑青16岁那年,在上海圣玛丽女校念书时,父亲去世了。兄嫂不让剑青继续在洋学堂读书,将她嫁给东北一个姓张的做妻子。不久夫妻离异,彭剑青又回到家里。

兄嫂对剑青离婚一事非常不满,剑青只好住到干妈家里;后来在虹口一所小学里担任教员,报酬很少,入不敷出。为了谋得一个收入较丰的职业,剑青又去学英文打字。三个月后,被录用为四明洋行的打字员。

当时四明洋行有一位同事,名叫任矜苹,是明星影片公司的股东,并且和“明星”的导演张石川认识。当时“明星”正在筹拍影片《孤儿救祖记》,需要物色一名女主演,任矜苹知道彭剑青对电影有兴趣,就对她说:“密斯彭,你的相貌很好,中文和英文的基础也不错,为什么不去拍戏呀?”剑青说:“我既不懂得电影表演,又没人介绍,哪里能盲目行事呢!”任矜苹说:“我可以替你介绍,明天就陪你去试镜头。”翌日,任矜苹就陪彭剑青去明星公司找张石川。张石川让彭剑青在摄影机前做一些喜怒哀乐的表情,发现她很上镜头,于是当场拍板,和她签订了演员合同。合同上写明,片酬500元,每月拿20元津贴。

于是,彭剑青辞掉了四明洋行打字员的职务。兄嫂知道后大为恼火,嫂子说:“我们祖上是状元府第,戏子上门都不让坐高板凳;如今你偏去当戏子,丢尽了祖宗的脸!”哥哥则要将剑青送回苏州老家祠堂去,接受家规的惩罚。彭剑青为此和家庭脱离关系,决心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新女性。那时候正值端午节,彭剑青想到老虎是无所畏惧的,它的额头上有个“王”字,于是就改姓王,取名汉伦(这是一个时髦的外国名字的音译)。

初涉影坛 一举成名

明星影片公司成立于1922年。创业之初,围绕“处处唯兴趣是尚”的宗旨,拍摄了《滑稽大王游沪记》等三部短片,成绩并不理想。后来看到中国影戏研究社将一起谋财害命案改编成故事片《阎瑞生》上映,非常叫座,于是也拍了一部命案戏《张欣生》,却遭到当局的禁映。“明星”的编导郑正秋就另辟蹊径,编写了一部家庭伦理片《孤儿救祖记》,旨在表现“电影的教化作用”。

《孤儿救祖记》的故事是这样的:某富翁的儿子骑马游玩,不慎摔死,留下了怀孕的妻子余蔚如。不久富翁将侄子立嗣为儿子。侄子品性恶劣,想独霸家产,就向富翁进谗,说蔚如行为不端。富翁一怒之下,将蔚如逐出家门。蔚如在外生下了儿子,取名余璞,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十年后,恶侄因不务正业,整日花天酒地,遭到富翁的训斥,于是铤而走险,准备谋杀富翁。当恶侄行凶时,正好被余璞撞见,余璞奋力相救,使富翁免于一死。于是富翁幡然悔悟,与蔚如母子骨肉重聚。

王汉伦在片中扮演余蔚如。当时她既不懂得表演理论,也没有表演经验,只是听到导演张石川启发她说:“你要假戏真做,化为戏中人,忘掉自己。”在拍摄“闻知丈夫死去”这场戏时,张石川说:“喏,你的丈夫死了,你的唯一的亲人突然死去了;可是你生活在一个奉守旧礼教的封建家庭里,礼教是无情的。你年纪还轻,可是不能改嫁,此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王汉伦听着,想着,伤心起来,竟然号啕大哭,真像死了丈夫似的。

王汉伦扮演余蔚如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摆脱了当时新剧(文明戏)的表演程式,表演力求生活化;她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会于角色之中,因此演得真实自然。她那美丽的容貌、雍容的气质、楚楚可怜欲哭无泪的模样,博得了无数观众的同情和喜爱。余蔚如成为中国银幕上第一个贤妻良母的典型形象,王汉伦也由此成为第一位电影女明星(此前的国产片中虽已有了女演员,但还不是明星)。

《孤儿救祖记》于1924年公映后,好评如潮。前辈电影史家谷剑尘曾说过:“话剧界要是没有《少奶奶的扇子》,(话剧)决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电影界要是没有明星公司的《孤儿救祖记》,(电影)后来也不会盛极一时,造成了空前的国产电影运动。”

明星影片公司因拍摄《孤》片获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新建了摄影棚(原来是露天拍摄),添置了照明灯(原来是利用目光拍摄),搬迁了办公楼(由渭水坊迁到白尔部路)。“明星”老板们赢得了万贯家财,而王汉伦的津贴仍旧是每月20块大洋。

擅演悲旦 轰动一时

《孤儿救祖记》一炮走红之后,王汉伦又在明星公司相继拍摄了《玉梨魂》、《苦儿弱女》和《一个小工人》三部影片。不久,另一家长城画片公司许以高报酬,从“明星”挖走了王汉伦。

王汉伦在“长城”拍摄了《弃妇》、《摘星之女》和《春闺梦里人》。其中《弃妇》一片,是“长城”的创业作,也是王汉伦自己感到满意的作品。影片描写一个豪富之家的媳妇,被有外遇的丈夫遗弃,便走向社会谋生,在一家书局当职员,却又受到经理的侮辱。这使她觉悟到,妇女一定要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便投入女权运动。后来丈夫又想和她言归于好,被她拒绝了。丈夫恼羞成怒,诬告她是乱党,她只好远离尘世,隐居到山中,结果又遭到强盗的抢劫,逼得她步入空门,最后病死在尼姑庵里。《弃妇》是一部“问题剧”,提出的是“妇女职业问题”。王汉伦之所以喜欢这部影片,是因为自己的身世和剧中人很接近。

王汉伦在“长城”拍了三部影片之后,并没有得到什么“高报酬”,虽经法院交涉,也没有着落。此后,她又为任矜苹主持的新人影片公司演了《空门媳妇》,为天一影片公司演了《电影女明星》。《电影女明星》是由王汉伦、胡蝶和吴素馨三位当红的女影星联袂主演的;影片拍成后,王汉伦随片赴南洋一带放映,所到之处,轰动一时。由于她在银幕上扮演的大多为悲剧角色,因此有“银幕第一悲旦”之称。

宜组公司 拍摄影片

王汉伦主演的片子虽然叫座,但获利的是电影公司老板,自己却拿不到应得的报酬。于是,她决定自组公司拍片,公司的名字就叫汉伦影片公司。开山之作是《盲目的爱情》(又名《女伶复仇记》),该片由包天笑编剧,卜万苍导演。故事描写从一所大学毕业的两位同学俞汝南和尤温,同时爱上了女伶王幽兰,但王幽兰只爱汝南,不爱尤温。于是尤温怀恨在心,去殴打汝南,汝南因此双目失明。王幽兰要找尤温复仇。尤温指使党羽将幽兰劫至家中,欲行非礼,幽兰不从,即被尤温关进了土牢。若干年后,幽兰从土牢里逃出,找到了汝南。双目失明的汝南用手抚摸着她的面庞和头发,竟不相信这又老又丑的女人就是幽兰,幽兰悲痛欲绝,结果用刀自刎……

《盲目的爱情》拍成后,王汉伦带着这部影片赴各地巡回放映,最远的到过长春和哈尔滨。当影片放映幕间休息时,王汉伦即登台和观众见面,盛况空前。此后,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片商纷纷前来上海购买此片的拷贝,王汉伦也因此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这笔收入就成为她息影之后的生活开支。

王汉伦在1931年写的《影场回忆录》中,对自己的从影生涯进行了总结:“那时虽不曾拍过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影片,然而我曾经主演过的片子,大都蕴蓄着一番深意在内。我在这个时期里,所主演的影片还有一些补救社会、激发人心的可能,总算与我的初志无背。”

P2-7

后记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原想在2005年推出,作为向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献出的一份薄礼,由于几经周折,才延误到今天得以问世;虽然错过了献礼的时机,但却承载着我对中国电影的一片热诚——要为祖国的电影事业添砖加瓦,是永远不会有时间限制的。

1939年春节期间,我在一位邻居阿姨的带领下,前往爱多亚路新落成的沪光大戏院,观看由陈云裳主演的《木兰从军》。那年我虽然只有9岁,但小学的音乐课上已经学唱过《木兰辞》这首歌,所以对影片的故事情节尚能理解,并由此对电影产生了兴趣。当年影院随票附赠的一张电影说明书和一张陈云裳的签名照,也就成为我最初的收藏品。至今我还惦记着这位阿姨,她该是我日后步入“电影殿堂”的领路人。

从此以后,每逢星期天早晨,我的口袋里就揣着一毛钱,步行到恩派亚大戏院,观看专为学生放映的早场电影(包括无声片和有声片),它成为我最愉快的课外活动,我也就此成为一名“小粉丝”。与此同时,我开始收藏电影说明书,购买电影杂志和明星照片,几十年如一日,虽然历经挫折,但丢失了又从头开始,从不停息。直到1996年,我已年逾花甲,正置中国电影放映100年,我在大光明电影院举办了一次电影史料展,展出了我历年来收藏的部分电影史料,得到各界的好评。20世纪80年代初,在大好形势的推动下,我开始在海内外报刊上,陆续发表了几十万字的电影著述,同时还出版了好几种电影著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位记者报道了我的事迹,文章的标题是《影迷——电影史料收藏家——电影史学家》,这样的称谓虽然受之有愧,但却概括了我走过的道路。

我对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其资源一是观看过的无数的老电影(影像资料),二是取自我个人几十年来所收藏的文字资料,三是来自众多老影星的口述资料,我曾经寻访过数十位老影星,得到他们的热情支持,有很多老影星和我结成了“忘年交”。例如,我和刘琼就有过10年的交往。

我的研究和收藏也得到海内外有关方面的关注,有不少报刊刊登了我的著述。例如,美国的《世界日报》,香港的《大影画》和《中外影画》,北京的《大众电影》,上海的《上影画报》、《新民晚报》和《上海滩》,等等。在美国好莱坞的玛格丽特图书馆,将拙著《影坛钩沉》列为“有价值的参考书”。与此同时,海内外专家和媒体也纷至沓来,先后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电视台和电影人前来采访和交流。在国内,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等,也曾先后50多次前来录制有关节目。不少读者和观众来信来电表示,希望我将已经发表的文字精选成集出版——这就是本书出版的缘起。

收集在本书中的50几篇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长达25年(1981—2006),由于发表的年代和地域不一,报刊的读者有异,所以在文体和语言方面不够统一,收入本书时,为了保持各篇的内容完整,就没有进行修改。至于本书的插图(照片),主要来自我个人的收藏,一部分则是一些老影星和影迷朋友的馈赠,在此表示感谢。

我还要感谢学林出版社的叶刚先生,他为这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值得庆幸的是,我又完成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这本书终将问世了,希望它能得到广大影迷朋友的喜欢。

诗日:

电影生涯六十年,

集藏寻访复磨砚。

已知步入古稀岁,

犹欲攀登观霞天。

赵士荟2007年8月于上海赵氏电影资料馆

书评(媒体评论)

  人非木石,谁不想给自己无可挽回的过往留些印记?我对旧作不免“敝帚自珍”,正出于这种心态,同时也希望借此自娱娱人。如果读者能从中感受些许时代的足音,生活的真谛,那我就欢喜不尽了。

柯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访老影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士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04913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3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