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诺贝尔奖得主de成功法则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了诺贝尔奖得主的成功法则,特意请来了“卡耐基老师的意见”,用卡耐基成功学的方法和观点,深入分析诺贝尔奖得主们的成功历程,细致总结得主们的成功法则。俗话说,“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做”,最成功的科学家需要最权威的成功学家来点评,智慧与成功的碰撞将会很精彩。

内容推荐

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有法可循。所以,今天我们在此探讨诺贝尔奖得主的成功法则,同时请来了“卡耐基老师的意见”,用卡耐基成功学的方法和观点,深入分析诺贝尔奖得主们的成功历程,细致总结得主们的成功法则。最成功的科学家需要最权威的成功学家来点评,智慧与成功的碰撞将会精彩纷呈。是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人皆可造之材,成功的智慧是可以学习的。诺贝尔与卡耐基,双剑合璧,独具匠心,在大师们的引导下,你或许会找到那股导致你与成功隔岸相望的“东风”。

目录

开篇语:卡耐基和诺贝尔

法则一:有梦才有希望

 用一生追寻电磁波——马可尼(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凌云壮志——大江健三郎(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成功寄语:关于“梦想”

法则二:心态决定状态

 幽默地生活——萧伯纳(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切都是为了好玩——费曼(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喜欢醉酒的作家——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始终保持自信的心态——费米(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生活在平静之中——萨特(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以异国之行打响名号——泰戈尔(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才能——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写满“c”的成绩单——卢卡斯(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成功寄语:关于“心态”

法则三:跨越认识的鸿沟

 文学家的“电影老师”——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跨越知识的边界——斯科尔斯(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文学眼光看科学——盖尔曼(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汲取中西文明的养料——赛珍珠(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不务正业”——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理智地“见异思迁’L阿克塞尔(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成功寄语:关于“跨越”

法则四:善于发现

 从小箱子里搞出大学问——阿克洛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合理地停车——贝克尔(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发现胶合板的真理——康托罗维奇(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观察醉鬼走路——朱棣文(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从书籍中获取灵感——拉曼(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勤于思考——费米(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错误的假设导致成功的发现——尤里(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成功寄语:关于“发现”

法则五:端正态度

 学会倾听——巴拉尼(19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勇于接受批评——萧伯纳(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扬长避短——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充满感隋去做事——麦克林托克(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对事业有痴迷的态度——伦琴(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成功寄语:关于“态度”

法则六:重视实践

 在实践中寻求答案——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重视动手能力——丁肇中(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做个实验操作能手——阿斯顿(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成功寄语:关于“实践”

法则七:充分发挥想像力

 “赌博’带来的灵感大运一卢里亚(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坚持“异想天开”——范特霍夫(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用想像力构造看不见的原子世——玻尔(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想像力是创新的前奏——卢瑟福(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成功寄语:关于“想像力”

法则八:培养卓越领导才能

 蝇室里的领导艺术——摩尔根(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科学界最伟大的领导者——卢瑟福(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成功寄语:关于“领导才能”

法则九:你不是一个人

 受益终生的启发式教育——费曼(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益者三友——艾略特(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我不想服兵役——纳什(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妇唱夫随——科里夫人(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寻找知音——萨特(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绝不只做一个女人——梅耶夫人(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以己为镜——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打开上帝的另一扇门——巴甫洛夫(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成功寄语:关于“身边人”

法则十:坚持就是胜利

 无数次投稿被拒——川端康成(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十年磨一剑——罗素(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坚持真理——舒尔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坚持主见——福格尔(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用一封公开信走出困境——索尔仁尼琴(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骂出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格林尼亚(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诗穷而后工——艾略特(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伟大来自于苦难——凯尔泰斯(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从荒诞迈向成功——加缪(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跨越文凭的台阶——李政道(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不拘一格,力排众议——维格纳(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勇敢地“固执己见”——阿累尼乌斯(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成功寄语:关于“坚持”

结束语:人人皆可造之才

试读章节

卢卡斯 写满“C”的成绩单

学习是一个吐旧纳新的过程,时代在进步,学问也在发展,书本上的知识永远落后于科学的脚步。如果仅仅满足于学会老师传授的知识,那就只能重复前人的脚步,走不出自己的道路。卢卡斯,这个研究生阶段学习成绩仅为“C”的学生,却在学术上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1937年9月,卢卡斯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的雅克玛,他的父母都是罗斯福总统及其新政的崇拜者,家族成员大都是共和党人,因此家里充满了强烈的自由主义色彩和创造精神。父亲老卢卡斯没上过几年学,也没有受过专门的工程技术培训,但是他善于自学,喜欢钻研,他用从专业手册上自学来的知识解决了许多工作上的难题。小卢卡斯上高中时,经常与父亲讨论技术管理的问题,也争论一些政治话题。小卢卡斯也经常和母亲探讨问题,他们的谈话无拘无束,话题从宗教、战争到家庭装修甚至香烟的品牌等,无所不包。正是这样一种家庭氛围,培养了卢卡斯善于思考,勇于尝试的品质,为他日后成为新古典自由派的代表人物播下了种子。

17岁时,卢卡斯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芝加哥大学是美国自由艺术的中心,开设了许多前沿课程,诸如《西方城市化历史》、《组织》、《方法论》、《知识的原理》。对卢卡斯来说,这些课程让他大开眼界,也很有吸引力。结果他成为历史系学生,在1959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1960年秋天,卢卡斯回到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这是他人生的第二次转机。20世纪60年代,芝加哥大学聚集了一批年轻的学术精英,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思想激励着这里的年轻人对固有的社会理念进行重新反思。芝加哥大学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造就了一大批著名学者。1960年的暑假,卢卡斯仔细阅读了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和《经济学》,新学期开始时,他已经掌握了经济分析的技术方法。同学们都以为他在暑期的学习是为了选修经典经济学理论课程而做准备。然而在选课时,卢卡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概率论及其应用导论、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新兴经济学分支的课程,他还选修了弗里德曼的“价格理论系列讲座”。

在学习上,卢卡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不仅仅满足于弄懂老师讲授的知识,还喜欢发掘深层次的问题。每次上完弗里德曼的课,他都要对照听课笔记,运用从萨缪尔森那里学来的数学分析方法,把弗里德曼的观点、原理“翻译”成数学语言。同学们不理解卢卡斯的做法:既然老师没有提出如此高的要求,那么这种“翻译”工作完全是徒劳的。卢卡斯却不这么想,他认为经济学正发生着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巨大变革,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经济学问题有助于进行精确的研究。格利里奇和刘易斯的课程让卢卡斯掌握了概率论和统计学这两种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纳德.贝尔德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和阿诺德·哈伯格德的财政学课程则改变了卢卡斯对经济学的看法。卢卡斯尝试着用学到的新观点、新方法来解释这个世界,他和同学们在咖啡馆热烈讨论,话题已经远远超出技术和经济学范畴。讨论中,卢卡斯经常提出自己的理论和假说,有些是错误的,有些则很有创造性。

卢卡斯的大部分课余时间用在学习新理论和讨论上,花在课程上的时间比较少,而且他选的课都很难,所以学年结束时成绩单上写满了“C”。这种情况以前从未发生过,本科时,卢卡斯是以全“A”的优异成绩毕业的。教务主任的助手不得不写信提醒:“亲爱的卢卡斯先生,您在本学年的成绩有可能影响您获取奖学金和顺利毕业。”面对这张写满“c”的成绩单,卢卡斯要在学习感兴趣的知识和获得好成绩之间做出取舍。朋友们劝他选修一些简单的课程,易于提高成绩。卢卡斯却认为学习是求取新知的过程,考试的题目是已经解决的问题,仅仅满足于考个好成绩,学术上不会有创新。门门功课考“A”最多只能说明一个人掌握已有知识的能力,却并不能说明他的创新能力。因此他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

结果在第二个学年,卢卡斯仍然选择了很多新兴的课程,除了花少量时间将成绩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他把主要的功夫用在了学习新知和讨论上。在这期间,他进一步扎实了数理分析的功底,在激烈的讨论中不断充实和丰富着自己的观点,并形成了今后学术思想的萌芽。

P36-38

序言

  卡耐基和诺贝尔

提到成功这个话题,历史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可以引人讨论,将军、学者、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数不胜数,熠熠生辉。唯独两个人我们很难回避:一个是诺贝尔,他把毕生积蓄捐出来奖励成功人士,缔造了当今世界最有权威的诺贝尔奖;还有一个是卡耐基,他把毕生智力捐出来培养成功人士,缔造了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卡耐基成功学。

诺贝尔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卡耐基又是怎样的人呢?

戴尔·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成功学教育家、人际关系学家、哲学家。他的著作《人性的光辉》、《语言的突破》、《美好的人生》、《人性的优点》被译成28种文字,其中《人性的弱点》一书,是继《圣经》之后世界出版史上第二畅销书!卡耐基创立的成功学教育机构,多达2 000多个,遍布全世界。接受卡耐基成功学教育的,有明星巨商、军政要员、内阁大臣,甚至还有好几位总统,人数多达上千万,影响了20世纪的几代人。在欧美的工商界,言必谈“卡耐基”,许多人以参加过卡耐基训练班为荣,借以表明自己所受的无可挑剔的经商智慧教育。更有一些企业,组织管理人员和员工集体参加卡耐基训练班,并以此作为上岗的合格标志。美国总统肯尼迪说:“卡耐基留给世界不仅仅是几本书和一所学校,其真正的价值是:他把个人成功传授给了每一个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

今天我们在此探讨诺贝尔奖得主的成功法则,特意请来了“卡耐基老师的意见”,用卡耐基成功学的方法和观点,深入分析诺贝尔奖得主们的成功历程,细致总结得主们的成功法则。俗话说,“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做”,最成功的科学家需要最权威的成功学家来点评,智慧与成功的碰撞将会很精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诺贝尔奖得主de成功法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海荣//李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2892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