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兵帅克(全译本)(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杰出的政治讽刺小说,以一个普通的捷克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为情节线索,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腐败堕落。对于帝国主义军队对人民的奸淫抢劫,官兵之间欺上压下的荒唐关系,他们对俘虏的禽兽般的凶残,以及各级军官的愚蠢、贪婪,小说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书中主人翁帅克是个绝妙的讽刺典型,作家通过这个引人发笑的人物的“笑”,表示出自己对敌人的恨和对人民的爱。很多进步评论家都把帅克比作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诃德。

  哈谢克的《好兵帅克》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近30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内容推荐

这部世界讽刺文学名著,这部奇书是捷克有史以来的杰作之一,作品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编年的顺序从内部描写了欧洲近代史上一个最古老的王朝——奥匈帝国崩溃的过程。《好兵帅克》这部小说的力量就在于:它以生动有力、令人笑破肚皮的情节,富于说服力地告诉我们:一个不义的军队,无论它在数量上如何庞大,到头来只能失败,灭亡。

目录

第一部 上火线以前

序言一

1 好兵帅克干预世界大战

2 好兵帅克在警察总局

3 好兵帅克在医疗专家面前

4 好兵帅克给扔出了疯人院

5 好兵帅克在撤莫瓦街警察局

6 打破恶性循环的帅克回到家里

7 好兵帅克去打仗

8 逃避兵役者帅克

9 卫戍部队监狱里的帅克

10 帅克做了神父的勤务兵

1l 帅克配合神父做擂鼓弥撒

12 一场宗教辩论

13 帅克参加临终涂油礼

14 帅克做路卡什中尉的勤务兵

15 灾难

第一部《上火线以前》尾声

第二部 在前线

1 在火车里闯祸的帅克

2 远征布杰约维策的帅克

3 帅克季拉丽西达冒险记

4 新的折磨

5 从莱妲河上的布鲁克到索克尔

第三部 光辉的败绩

1 横越匈牙利

2 在布达佩斯

3 从哈特万到加里西亚边界

4 前进!

第四部 光辉的败绩(续)

1 俄国俘虏群里的帅克

2 精神安慰

3 回到步兵连的帅克

试读章节

  3 帅克季拉丽西达冒险记

91团调防到了季拉丽西达,或名莱妲河上的布路克。

帅克关了快三天禁闭,到释放前三小时却跟一年制志愿兵一起被带到主警卫室,受到军事押解,来到火车站。

“很久以前就听说,”志愿兵在路上告诉他,“我们要调防匈牙利,在那里组建几个步兵营。士兵要受到野战射击训练。他们会跟匈牙利人打架闹事的。我们可以快活地上喀尔巴阡山。而匈牙利人则到这儿布杰约维策来执行驻防任务。民族就混杂了。有个这样的理论:强奸其他民族的姑娘是防止退化的最佳处方。三十年战争时期瑞士人跟西班牙人这么干过;拿破仑领导下的法国人这么干过;现在,匈牙利人到了布杰约维策,也会这么干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公平交易不能算掠夺。捷克士兵会跟匈牙利姑娘睡觉,而不幸的捷克姑娘也会让匈牙利兵上她的床。几个世纪以后就会出现叫人类学家感到兴趣的惊喜:玛尔社河边怎么会出现了颧骨突出的人种?”

“这种杂交,”帅克说,“整个儿是一桩有趣的事。布拉格有个跑堂的,叫克里斯迪安。他爸爸是阿比西尼亚的国王,曾经在布拉格的什特范尼采一个马戏班里展览过。一个女教师,常在《拉达》上发表点诗歌,描写点牧羊人、森林和溪水的,跟那国王进了旅馆,有如《圣经》所说‘有了私情’。等到她生了个小男孩,皮肤却完全是白的。那女的非常吃惊,但是,嘿,半个月以后那娃娃变成了棕色,接下去颜色就越变越深,一个月以后又开始转黑。不到半年,那娃娃就黑得跟他爷爷阿比西尼亚的国王一样了。她带了孩子到皮肤病诊所去,希望能把他的皮肤漂白一点什么的。但是诊所的人告诉她,那是地道的黑人皮肤,是没有办法想的。这事急得她发了疯。她开始给杂志写信,想知道怎么能够制止黑人出现。他们就把她抓进了卡塔琳基,把那小黑男孩送进了孤儿院。那儿的人跟那孩子的趣事可就多了。后来,那孩子学了当跑堂的,又常到夜总会去跳舞。现在已经生出了许多捷克产的黑白混血儿,都是他传宗接代的成果,颜色却没有他深。有一回一个常到圣餐杯酒店去的医学学生告诉我们,问题远远不是那么简单。像那样的半黑人又会生出些半黑人,那些孩子跟白人就难以分辨。但是在后代里又会突然出现一个黑人。你想想那是什么样的灾难!你可能跟一位小姐结婚,那丫头雪白雪白的,可她突然生了一个黑娃娃。而她在九个月以前在没有你陪伴时去过杂耍剧场,看了黑人表演摔跤。我想那事儿整个儿是会逼得你思考某些问题的。”

“你那个黑人克里斯迪安的问题,”志愿兵说,“还必须从战争的角度来看。让我们来设想一下,他们让那黑人参了军。他是布拉格人,因此该进28团。但是你已经听说过28团是怎么到了俄国人那边的。俄国人发现自己抓住了一个黑人俘虏克里斯迪安,他们会多么惊讶?俄国报纸一定会报道说,奥地利虽然还没有殖民地部队,可它已经把黑人赶进战争,依靠起黑人预备部队来了。”

“人们常说,”帅克插嘴道,“奥地利在北方确实有殖民地。那地方名叫佛朗兹一约瑟夫帝国什么的……”

“住嘴,”押送他俩的士兵说。“你们还是小心为上,今天就别谈什么佛朗兹·约瑟夫帝国了。你们最好不要指名道姓……”

“好了,你看看地图吧,”志愿兵插嘴说,“那儿真有一片属于我们最仁慈的皇帝佛朗兹一约瑟夫的殖民地呢。按照统计,那里只有一样东西:冰。冰是由布拉格冰厂的破冰船从那里运送出口的。这个冰工业在外国很受重视,因为它是一种很赚钱的生意,虽然有风险。最大的风险出现在从佛朗兹一约瑟夫帝国出发,穿越北极圈的运输上。这事你能想像吗?”

押送的士兵嘟哝了几句听不清的话,跟押送人一起的中士倒是靠近了些,想听志愿兵下面的话。志愿兵庄重地说了下去:“奥地利这个惟一的殖民地是国民经济的出色资源,那里的冰足以供应整个欧洲。当然,那里的殖民活动进展缓慢,一部分是因为大家不肯自愿参加殖民,一部分是因为参加的人给冻死了。可是,有了气候调节的帮助,辽阔的冰山地区就会出现得到恰当开发的希望。而贸易部和外交部对气候调节却是很感兴趣的。只要修上几幢旅馆就可以吸引来大量的游客。当然,必须要规划出旅游路线和浮冰间的通道,还要在冰山上画出旅游标志。惟一的困难是爱斯基摩人。他们使我们在当地的政权机构无法工作……

“那些混蛋不肯学德语,”志愿兵说下去,中士听得津津有味。他是个活跃的人,当兵前是农场人,又愚蠢又粗鲁,对不知道的东西全都囫囵吞枣地接受。他的理想就是在奥地利部队一直干到老死。

“教育部花了很多钱,作了很多牺牲,给爱斯基摩人修了一所学校,中士,冻死了五个建筑工。”

“砌砖工活了下来,”帅克插嘴,“因为他们点燃了烟斗,保持了暖和。”

“并不是都活了下来,”志愿兵说。“不幸的是,其中有两个忘记了吸烟,烟斗熄灭了。于是他们只好被埋到冰里。但是,学校毕竟是冰砖加钢骨水泥造的,黏合得很好。可爱斯基摩人却使用冰封停航的商船上的木柴在学校周围燃起了大火,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学校是建在冰上的,冰化了,整个学校连同校长和政府代表都沉到海里去了——他们原打算第二天就为学校庄重举行奉献仪式的。你还能听见政府代表在水淹到脖子时用德语高叫:‘上帝惩罚英格兰!’他们现在很有可能要派一支部队到爱斯基摩人中去维持秩序。当然,跟爱斯基摩人战斗一定很艰苦。而给我们部队带来最大伤害的倒是驯善的北极熊。”

“派兵也只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中士聪明地评论道。“好像战争的发明不是已经够多了似的。举例说吧,防毒面具就造成瓦斯中毒。你拿面具往头上一戴,反而中毒了。这是他们在军士学校告诉我们的。”

“他们只是想吓唬你们,”帅克说。“当兵的就该什么都不怕。哪怕是在战斗时掉到粪池里也应该把自己舔干净了,又回去战斗。军营里吃一种带秕皮的小麦豌豆面包时,就让大家对毒气习以为常了。不过现在听说俄国人有了一种针对军士的新发明……”

“很可能就是一种特殊的电流,”志愿兵补充说。“那电流接到军士领章的星星上时,星星就要爆炸,因为星星是赛璐珞做的。那是一种新的灾难。”

虽然那中士参军前是放牛的,而且是头等的蠢货,大概也终于明白了他们俩是在拿他开涮,于是走掉,到巡逻兵前面去了。

何况这时他们已靠近了车站,布杰约维策的居民正在那里为团队送行。送行没有官方性质,但是车站前的广场上已站满了等候部队的人。

帅克的兴趣集中在街道两旁的人身上。按照一般惯例:被押解的走前面,好兵走最后。好兵塞进运牲口的车,而帅克跟志愿兵就送进囚徒专车。囚徒专车总挂在军用列车后面,紧跟团部的车。在这样的囚徒车里,空闲地方多的是。

帅克情不自禁地对两旁的人挥动帽子,叫道:“纳兹达!”这个动作富于暗示性,人群也大声重复这话。于是纳兹达传播开来,在车站上空雷霆般震响。远处有人开始说,“他们来了!”

押解队的中士很生气,高声命令帅克闭嘴。但是喊声像山崩一样传播。宪兵把人群往后赶,给押解的人开路,人群却继续挥动着软帽硬帽高叫“纳兹达!”

那表现倒符合规律。车站对面旅馆窗户边的太太小姐们挥动着手绢叫喊:嗨尔!人群里捷克语的“纳兹达”跟德语的“嗨尔”交融混合。有一个热心分子利用这机会叫了一声“打倒塞尔维亚人!”却被人绊倒,在假装的拥挤中被轻轻踩了几脚。

一句话像电火花闪动着蹿开:“他们来了!”

他们果然来了,帅克被武装押解着,向人群亲切地招手,而志愿兵则庄重地敬着礼。

他们就像这样进了车站,进了为他们指定的军用列车。狙击兵军乐队的指挥被这出乎意料的场面弄昏了头,几乎要指挥演奏《上帝保佑吾皇》了。幸亏在那关键时刻出现了从第7骑兵师来的拉茨纳,使秩序开始恢复。拉茨纳头戴黑色圆顶呢帽,是高级随军神父。……

P296-300

序言

伟大的时代召唤着伟大的人物,于是有了平凡的无名英雄出现。分析分析他们的性格你就会发现,他们虽没有拿破仑式的历史魅力,却也足以使亚历山大大帝的光辉黯然失色。在布拉格街头你至今还能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人,那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那伟大的新时代的意义,只照自己的想法过着朴素的日子,不打扰谁,也不受要想采访的记者打扰。你若是问起他的姓名,他就平淡质朴地回答你:“我叫帅克……”

这位不声不响、平平淡淡、衣衫褴褛的人就是迟暮之年勇往直前的好兵帅克。在奥地利时代他的名字曾挂在波西米亚王国每一位臣民唇上,进入共和国后他的光辉也永远不会磨灭。

我非常喜欢好兵帅克,在我叙述他在大战期间的种种冒险时,深信这位朴素无华的无名英雄能博得你们一切人的同情。他不像傻瓜西罗斯特瑞塔斯,为了能让自己上报纸、进课本,一把火烧掉了以弗扫的女神神庙。

仅凭这,他也就够资格了。

                   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兵帅克(全译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捷克)雅罗斯拉夫·哈谢克
译者 孙法理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79732
开本 32开
页数 69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16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24.45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3
出版地 江苏
210
150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