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节日习俗(中国传统文化双语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你知道多少?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双语读本”之一,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国编写,介绍了我国的风景名胜、四大发明、文学、丝绸之路、文物、书画和节日习俗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本丛书以双语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更广大的读者。

内容推荐

过春节为什么也叫过年?有哪些春节习俗?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又各有怎么的来历和习俗?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双语读本”之一,专门为读者介绍各个节日的来历、习俗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

目录

一、春节

 1.过春节为什么也叫过年

 2.多姿多彩的春节习俗

(1)腊八粥与腊八蒜

(2)过小年

(3)扫尘

(4)除夕守岁

(5)春节拜年

(6)贴春联

(7)新年说福

(8)吃饺子

(9)耍龙舞狮

(10)扭秧歌踩高跷

二、元宵节

 1.元宵节的来历

 2.悬灯结彩闹元宵

 3.吃元宵 庆团圆

三、清明节

 1.从寒食禁火到清明扫墓

 2.诗情画意说清明

四、端午节

 1.端午节与爱国诗人屈原

 2.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

五、七夕节

 1.牛郎织女鹊桥会

 2.拜星空 乞灵巧

六、中秋节

 1.月到中秋分外明

 2.嫦娥奔月的神话

七、重阳节

 1.九九登高话重阳

 2.富有情趣的重阳风俗

试读章节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的就是春节了。可是你知道吗?“春节”这个名称,是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以后才正式叫开的,在那以前都是叫“过年”。

关于过年,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年”是一只头上长角的凶恶怪兽,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的一个冬末夜晚,它就跑出来祸害农田,吞食家畜,残害百姓。

有一次,“年”又出来作恶,刚好走到一个竹器匠家的门口,正碰上竹器匠在院里烘烤竹子,噼噼啪啪的竹子爆裂声吓得它魂飞魄散,于是掉头就跑。

谁知跑了不远,迎头又撞见了一个身穿大红衣服的路人,那红颜色让“年”胆战心惊,只好夺路再逃。

好不容易跑到一户人家的屋檐下,正想喘口气儿。一抬头,那家门前挂着的灯笼烛光闪耀,刺得它睁不开眼,没办法,只能接着再逃。

这样一来,人们发现了“年”的致命弱点,就是怕爆炸声、怕红颜色、怕火光,于是想出了对付“年”的好办法。每到冬去春回,“年”要出来害人的那个晚上,家家户户就燃起爆竹(以后又制作出鞭炮,声响更大),贴上红纸(后来再写上驱邪求福的文字,逐渐演变成了春联),挂出红灯,好把“年”吓跑。“年”被赶走了,人们非常高兴,于是家家户户摆酒设宴,欢天喜地地祝福庆贺,这一天就被称作是“过年”。

其实今天的春节在远古时代,只是一个为了庆祝五谷丰收,祈(qi)盼来年风调雨顺的祭祀(jisi)典礼活动。古人认为农历正月一日是一年之始,非常重视,就把这个祭祀活动定在了这一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节日,称为“元日”或“元旦”(“元”是开始、第一,“旦”是早晨,“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民间俗称“过年”,并产生了许多传说和故事,以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

到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开始实行公历,但总不能有两个“元旦”啊,于是决定公历一月一日称“元旦”,而农历正月一日就改称“春节”了。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节日习俗(中国传统文化双语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逸安
译者 高魏//刘士聪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48793
开本 32开
页数 1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1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1
丛书名
印张 3.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39
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