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老滑稽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李守白与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杨华生推出的最新水墨漫画。该书通过文字和画作的叙述,表现了这位滑稽界泰斗的坎坷命运与执着追求,再现了旧上海的市井风情,有着浓郁的上海地方特色。李守白的55幅极具表现力的水墨漫画,准确生动地再现了书中场景,妙趣横生。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上海当代滑稽界艺人杨华生以第一人称撰写的一本准回忆录。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坚持人生最高的目的在看而不在演,人生的苦恼在于演,而人生的解脱在于看。书中杨华生是以看戏人的身份来写过去杨华生这个演戏人,对过去的许多事情看得更清楚,更深刻,视野更广阔了。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杨华生通过回顾其自身的曲折经历与所见所闻,表现了滑稽演员的坎坷命运与执着追求,再现了旧上海的市井风情,浓郁的上海地方特色。青年画家李本白的55幅极具表现力的水墨漫画,真实,准确,生动地再现了书中场景,可谓图文并茂,妙趣横生。

目录

痴迷与萌芽/1

跑龙套/3

小滑稽与上海滩/8

缤纷租界/15

外国坟山/20

生日演出/28

读书重要/31

弄堂里的艺术家/35

进出大世界/41

休闲种种/50

艺海师友/57

逃亡与成长/65

演员拆账/67

杭州滑稽/71

救亡演出/77

卖唱金华/83

南平过渡/90

初见岳母/94

舞台拾零/98

欢乐与眼泪/103

维纳斯彩球/105

命短艺长/111

死的讹传/116

自嘲朝政/121

涉足广告/128

中国菩萨外国来/132

分手分手/138

特殊的记忆/144

台上与台下/151

“如此爹娘”/153

发现角儿/158

新家庭/164

吸引你过来/170

讲台舞台/174

轻松说戏/181

活着的阿Q/187

行业神崇拜/192

生活细节/196

日积月累/201

面对人情/204

舞台救戏/20g

徒弟与配戏/213

余辉与朝霞/215

七宝吃羊肉/217

喝咖啡/221

唱票友/224

中国大戏院地下室/228

唱比说好/231

南杨北侯/235

试读章节

跑龙套

人生犹如一出出戏,我有人生又有戏,到世界上来跑一圈不容易,所以我要先讲跑龙套。

中国的儒家能看戏,看出了门道,又偏重于演戏,于是学而优则仕,钻营谋位置,升官发财,搞六子登科。位子、银子、宅子、轿子、妻子、儿子,热闹得可以。中国的道家蔑视演戏,看儒家演戏,看出了法道,把戏中对人生美好的追求变为自己的理想。美学家分析说,天下有的人生来就是演戏的,也有生来是看戏的。这演与看的分别主要在如何安顿自我上现端倪。演戏要置身局中,时时把“我”抬出来,使我成为推动机器的枢纽,在这世界中产生变化,就在这产生变化上实现自我;看戏要置身局外,时时把“我”搁在旁边,始终维持一个观照者的地位,吸纳这世界中的一切变化,使它们在眼中成为可欣赏的图画,就在这变化图画的欣赏上面实现自我。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赞同柏拉图的看法,坚持人生的最高目的在看而不在演。人生的苦恼在于演,人生的解脱在于看。这和中国的老庄思想十分接近。我自称是上海老滑稽演员,不少观众认得我,他们对我并不陌生,至少是在看戏的时候觉得我的人生并没有白过,不信请你先听我说一段跑龙套。

我从小学京戏。京戏行当多,有生、旦、净、末、丑。“生”就有老生、小生、武生。“旦”有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花脸还要分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就是小丑,各种行当分得很细。我小时候学京戏,生旦净末丑全不演,专门演三花脸下面的跑龙套。跑龙套是京剧中不可缺少的行当。龙套就是手上拿了幡旗,至少四人为一堂,演员还未上场,跑龙套在台上分两旁站立,没有唱词,只要跑就是了。

四个人分龙头、龙身、龙腰、龙尾。龙头、龙尾最难。我演跑龙套,人称龙套大王。当时各行各业有名的都称大王,纸头大王、棉纱大王、煤炭大王、瓜子大王,我的龙套演得出名。我跑龙套是挂牌子的,上面还要写明“重金礼聘,天下各国欢迎,独一无二,盖世无双,龙套大王。无论哪一家,只要他挂我的牌,保证满座”。  

有一次义演,集合沪上名角,有梅兰芳、周信芳的压台戏《打渔杀家》,开锣是金少山、裘盛戎的《白良关》。

京戏中的跑龙套演员不用真名而是用艺名。我跑龙套的时候,也是与小三麻子一样,喜欢用四个字的名字,叫小刁麻子。20世纪30年代,我这个小刁麻子是赫赫有名的,提起小刁麻子大家都知道。有一次义演大会串,就是要召集上海的名角演一台戏。红生大王小三麻子(李吉)来找我,希望我参加《关公斩颜良》的演出。目的就是要我捧捧他小三麻子,为关公这个角色跑跑龙套。为珠联璧合、轰动社会起见,我答应了小三麻子的要求。哪里晓得,当天下午,演颜良的也上门请我为他的颜良角色跑龙套。我一口谢绝,说:“不行。我已经答允小三麻子,为他演的关公跑龙套。”对方听到这句话立刻眼泪也掉下来了,说:“我该死,为什么不早来请你。”他连连打自己的嘴巴,仍然紧紧拉着我的手说:“无论如何请你为我跑,这是我关键性的一次演出,请你帮帮我,捧捧我。”最后还讲了一句“侬救救我”,有点声泪俱下。我被他的眼泪感动,答应了他。

小三麻子知道后大为不满,说:“你已经答应我姓李的,怎么又答应了姓杨的,你真是小刁麻子。”

双方争论不休,经过协商,帮忙帮到底。上半场我为关公跑龙套,下半场为颜良跑龙套,风波就此平息。报上登出:小三麻子演《关公斩颜良》特邀龙套大王小刁麻子跑龙套参加演出。那天的戏票一抢而空,不晓得的人以为是看小三麻子,其实是来看小刁麻子的。假使有人不同意这个看法,到底来看啥人,事实为证。

当天夜里剧场闹哄哄的,挤得水泄不通。《关公斩颜良》开场,小三麻子的关公出场,台上电灯一暗。从前,主角出场要暗一暗灯光,等角儿上场,灯光再亮足,这样能够引起观众注意,这叫捧角儿。关公在里面先唱一句倒板,待喝彩后灯光一暗,先有四个跑龙套的在台的两旁站好,锣鼓敲四记头(意敲四下):锵锵锵嘣登彩登锵。关公出场,随即灯光大亮,观众又一阵掌声,不过这彩声是给我杨华生的。后来有人争论说这彩声是给关公的,有的说是杨华生的龙头套门帘彩。大家争论不息。其实我演龙套是摸黑上场的,等到他们看清是我,于是就喝彩,所以这个彩是喝给跑龙套的小刁麻子的,是小三麻子搭着便宜货。他在里场一声吆喝,获得一个彩头;我上场获得一个彩头,大家勿错。等到关公下场,我马上脱下绿色龙套服,换上黑色龙套服为颜良跑龙套。关公与颜良开打,关公用拖刀之计下场,颜良得胜,这时候龙套有戏了,在台上跑两个圆场,表示追关公下场。我带领三个龙套跑了四个圆场,尽量发挥自己的演技,加跑了四圈圆场,又连八圈。掌声四起,台下喝彩不断。好!好好!好!突然传出:“喂,好了呀!”主演说:“小刁麻子,停!”我知道这时主演小三麻子已经吃醋了。接着颜良要耍大刀表明胜利的喜悦。杨某功底厚,观众掌声四起。颜良三声哈哈大笑,关公回上,欲将颜良杀死。这时关公还在哈哈大笑。我兴致所至,心想,观众为了看自己,排队买票,自己总要卖力演,所以带了三个龙套又跑起来。观众席上有人说:“喔——又来了,快看!”我听到台下传来这句话,心想:“观众是喜欢我的,我要卖力演。”于是带领三个龙套加快速度,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不停地跑,跑个不停,“你们请我跑龙套,我就跑给你们看”。有的连鞋子都跑脱,赤着脚,提了鞋子追,后台的人也挤满在上下场门口观摩学习。只听到乐队里的人在说:“小刁麻子神经又搭牢(意发作)了。”这时台上台下一片欢呼叫好声,我越跑越起劲。乐队的打鼓佬讲:“不要骂,我敲四记头让他停下来。”京剧界有个规矩,听到四记头全体演职人员必须停下来,我不是外行,当然也只好停下来。正在候场的关公听到四记头,接着就是他要出场将颜良斩首。关公上台不能睁大眼睛的,只能眯着丹凤眼,再加上小三麻子是近视眼,他听到四记头一敲,马上上场抽刀一杀,正巧杀在我的头上,因为我听到四记头刹扳就停在了颜良的前面。这时候我弄僵了,自己是龙套不是颜良,现在刀劈在自己头上,是死还是不死?要是死了,颜良要弄僵。不死,怎么对得起关公的那把青龙偃月刀,一把青龙偃月刀连一个龙套也斩勿脱(意杀不死),像什么话?这样一想,我决定死去。于是眼睛一闭倒下了。小三麻子看到有人倒下了,以为是颜良死了,他当即像唱快板,说:“一见颜良他死了。”演颜良的杨某弄僵了,站在一旁说:“老关,我没有死呀!”关公斩颜良变成了关公斩龙套。台下观众起哄,我以为是要求谢幕,就爬起来谢幕。这时观众中传来骂声,“谢依死脱(骂人的话)。”接着飞来桔子皮、香烟壳子、文旦皮、香蕉皮。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请我跑龙套了,我因此改唱滑稽。

说起这段跑龙套的故事,我常常激动不已。我晓得,没有一个大角儿不会跑龙套,不过跑过龙套的不一定成为大角儿。我为了追求“彩头”,演戏的错了,看戏的没错,这就出了洋相,整台戏演砸了。

P1-7

序言

早就听说杨华生先生要写一本类似回忆录的书。现在,在李守白、张振国二位先生的协助下,终于写出来了,而且图文并茂,很是精彩。书名叫《上海老滑稽》,我认为有两层含义,既写了滑稽这个剧种的老,也写了演滑稽人的老,二老相互辉映,饱含了因受时势兴替、世事沧桑的影响而情不自禁溢出的笑声泪痕,使人读了,在掩卷长叹的同时,有着咀嚼不尽的醇醇余味。

这本书还有个特点,是杨华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来写自己。或者说,杨华生如今是以今日之眼光来写过去杨华生这个演戏人。用哲学的话语来说,实在是他思想境界上的一次“突变”,一次“飞跃”。人生进入了这一步,谈何容易,是用时间、命运、生活的代价换取来的。以他对人生的感悟,对过去的好多事情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些,更深刻些,视野也更广阔些。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里的千丝万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微妙关系,岂止是一言难尽,即使写成了这本书,也只能稍稍多吐了点几十年的积悃。也许将来还可以再写本书,也许就只能烂在肚子里,沉默是金,不说出来比说出来更有探讨的价值。

我认识杨华生不敢说有多么早。如从1950年他们七块头牌(意为七位曾经这样表示,如果现在人家要我去唱滑稽,我是要钱的,唱京戏一钱不要。

他其实还是非常关心滑稽事业的。滑稽在地方戏曲中,如今像是一枝独秀。电视里的滑稽节目,收视率高,广告效益好。杨华生对此当然很高兴。但偶尔听他露一两句口风,似又感到有些无奈,究竟什么意思,没有同他好好地交流过,不敢妄加猜度。

据我个人对滑稽现状的观感,可以归结为八个字,即:热闹有余,深刻不足。即如电视里播放的一些滑稽情景剧,其情节的设置,矛盾的构成,都是人为的误会,甚至是硬行制造的误会。明明是一点即破的事,偏要绕来绕去地绕一个大圈子,虽能博得笑声,却有欠自然,以前所谓的“硬滑稽”之说,不知能概括一二否?

我的这些看法,还没有同杨华生交谈过。老头子现在已寿登九秩,日子过得散淡潇洒,听说除了听力、视力有些退化之外,身体别的方面都没有什么大毛病,就让他开开心心地、无忧无虑地过下去,等着请我们吃他的百岁寿酒吧,你说是吗?

2006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老滑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华生//张振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李守白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20821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