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像青蛙一样思考
内容
编辑推荐

你是忠于职守,还是忠于上司?上司或老板暗中询问你同事的动向,你该怎么办?处境糟糕的同事拿你当朋友,或是向你求助,你会如何?你的异性上司对你有过分亲昵的表示,你又会怎样?本书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故事诠释职场潜规则,助你解答你在职场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惑。

目录

前言

序 企业潜规则认知(1)

第一章 快乐的老青蛙(1)

第二章 泥潭中的群体(45)

第三章 权力与爱情(84)

第四章 古怪的控制体系(112)

第五章 企业管理的战争艺术(145)

第六章 媒体泥潭(183)

第七章 黑色管理学(222)

第八章 十大经典泥潭化解妙术(268)

第九章 泥潭中的博弈(308)

结束语(339)

附录测测你的情商有多高(340)

试读章节

当初斗蛙因为大意轻敌,没有将小恐龙放在眼里,横刀追求温柔蛙,引得小恐龙妒火中烧,不惜与癞皮蛙村长~伙前嫌,联手对付斗蛙,将斗蛙的亲信逐出了区域公司。羽翼除,斗蛙孤掌难鸣,自知大势已去,恨恨地离开了。

此后,斗蛙越想这一段从业经历,就越觉得耻辱。以他霆铁腕,政治谋略,控制能力,领袖魅力,竟然吃了这么大个亏,实在无法让他咽下这口气。静下心来思前想后,却忽现自己这一段败走麦城的经历,竟然是踏进了雷龙集团大头心设下的险恶圈套。

瞧一瞧,大头蛙这个可恶的家伙都是怎么算计他的吧。

首先,大头蛙在明明知道他的能力的前提下,却故意让温柔蛙的助理,通过没有任何能力的温柔蛙来控制他。

尔后,温柔蛙和小恐龙这两个家伙坐享其成,让他斗蛙来解决除了他再也没有青蛙能够解决的癞皮蛙事件。

最后,这些阴险的小动物们等他斗蛙把最艰难的工作都做完了,却突然对他下了手,将他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部属们全部辞退了,逼得他斗蛙也只好饮恨离去。

可恶的大头蛙,连这种事他都做得出来,那他还有什么坏事不会干的?

斗蛙拿定了主意,只要他斗蛙还在,迟早要扳回这一局。

可是这一局应该如何扳回来呢?现实的问题是:在大头蛙精心拟设的权力格局中,他斗蛙空有一身的本事,却连一只小恐龙都斗不过,又怎么可能击败高高在上的大头蛙?要知道,在这一系列权力博弈中,大头蛙稳坐钓鱼台,连面都没有露一下,他斗蛙就已经一败涂地了。

序言

潜规则认知

有一种现象,现在是、以前是,并且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我们主要关注的重点,那就是企业内部秘而不宣的潜规则。

潜规则是企业文化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构成了企业内部事务处理与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但是这些准则的相关条款,却长期以来不为人知。有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一种认知思想,从根本上不承认这种潜规则的存在。

但是当我们在企业打拼过一段时间,感受到这种隐形力量的存在与制约的时候,我们的思想会发生变化,看待企业的眼光也会有所不同。

思想发生了变化,认识事物的背景思想发生了变化,所谓的"潜规则"就得以凸显,成为我们思考时主要的指导依据与行为准则。在此之后我们学习认同潜规则,接受潜规则。这个时候,我们的思想背景又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

当我们掌握了规律的存在之后,我们的思想就进入了一个成长期。在这个阶段里,娴熟的运用潜规则以达成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成为了一个企业管理者最基本的技能,虽然这一技能从未在经典管理学中得以确认,但这一论断却是无可置疑的。

就这样,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我们自己的认知,如果不考虑到这一过程的残酷性与现实性的话,仅从学理的角度上我们仍然能够获得思想的升华。

对这一思想升华过程的阐述依循如下机理:

潜规则是企业内部的客观存在,是组织系统自身固有的规律,是系统推进机制的功能性损耗,是系统自然衍生并不断提高的熵值体现,无论它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是何等不同,也无论在不同的企业中潜规则的内容有何区别,它的客观性是不会改变。

唯一能够改变的,只是我们的思想背景,作为企业这个社会性组织系统内部成员的不同思想,所看到的潜规则是不同的。而事实上,潜规则就是潜规则,它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

潜规则在企业内部的主导力量与影响作用是决定性的,但对潜规则的认识与领悟,却更多地依赖于我们自己的悟性。为了化解这种领悟中的听天由命的宿命论,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情商EQ采说明问题。

在企业内部,情商EQ表现为对潜规则的认识与掌握能力。

现在我们已经确信,情商EQ才是决定一个人在企业内部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把话说得更清楚一些,谁具有敏锐把握企业中潜规则的能力,谁就最具有成功者的潜质,这种潜质的发挥,比之于业务或技术领域中的能力更为重要。

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关键能力的掌握,却从未被我们名正言顺地提起,而本书正是试图通过架构一系列组织系统模型,改变组织成员的思维模式,使在企业内部以潜规则形式表现出来的组织系统规律得以凸显。

与《职场动物进化手册》相比,本书更着重于思维模式的引导与训练,但这个训练过程却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系之中。也正如《职场动物进化手册》一样,我们的故事是以寓言的形式来表达的,让我们学会像青蛙那样思考。

在这里,青蛙的思考模式被确定为一个明确的思想背景,在此背景下突出潜规则的存在与运用。因此,书中的某些情节难免会出现一些夸张、压缩与扭曲,如果以此来对企业现状进行印证,就会得出非常令人沮丧的结论。

同样的道理,书中的主要观点不是建立在空洞的一厢情愿之上,而是以系统内在的熵值数量为依据,所有的论证及推导,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与青蛙的思考模式相对应的,是恐龙的思维观念,这一观念隐含着一系列理想主义者的愿望与行为。当恐龙学会以青蚌的视角观察世界并进行思考的时候,庞大的知性思想才能够获得在潜规则泥潭中生存的最基本依据。

本书的另一个侧面集中于权力管理的框架之上,对权力的要素进行数量分析,并导出相关的权力函数,相应地伴随着大量的权力运作案例。这些现实性的权力实操赋予了我们更多的寓言色彩,从而避免让我们从这些刀光剑影中错误地汲取一些负面的东西,诸如争权夺利,诸如玩弄权术,诸如勾心斗角,诸如不择手段等,尽管这些负面的要素是企业潜规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者仍然对此抱有信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像青蛙一样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雾满拦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3620
开本 32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