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北京大学心理学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但在成长的道路上又不免出现一些异常,如孩子哭泣、恐惧、发脾气、愤怒,面对这些不良情绪,做父母该怎么做?倾听?跟孩子发火?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对幼儿心理学进行了精辟的分析。看完本书,它将帮助您更好地面对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

目录

编译者的话

   上篇 倾听孩子

第一章 专门时间

第二章 游戏中的倾听

第三章 孩子哭泣的时候

第四章 孩子恐惧的时候

第五章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第六章 孩子愤怒的时候

  下篇 听你听我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建立倾听伙伴关系:倾听与诉说

第三章 再谈有效倾听:有效倾听的第五个原则

第四章 培养倾听伙伴关系

第五章 如何有效地帮助父母们

试读章节

笑声能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

游戏中的倾听的效力取决于孩子的笑。孩子的困窘、畏惧与胆怯会随着笑声消失。一场充满笑声的游戏会给孩子以希望,在孩子和成年人之间创造出相互亲近与理解的气氛。只要成年人愿意,孩子可以连续一小时或更久地大笑和琢磨问题。孩子的一般性的或特定的紧张情绪都会在游戏中受到触及并通过笑声散发掉。你不总是很清楚孩子在游戏中清理了哪些情绪,但你随后会看到孩子的积极变化。

例如,我认识的一个六岁孩子曾经极不愿意学习读写字母表。他似乎一点不肯做学前准备。他觉得自己因为写得比别人差而被迫多练习写字母真是倒霉极了。一次他参加了一个游戏组,组里有几个成年人乐于按孩子的需求做游戏中的倾听。游戏中他可以随意大喊大叫,追人,跳到成年人身上,压倒他们。当成人们试图扳倒他时,他使劲地大笑。这种游戏要求速度和活力。他常给人以出其不意的袭击、大胆的脱逃,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

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大量的扭打和大笑,他松弛下来,喘口气,喝口水。然后他要求他的成人伙伴走到黑板跟前看他(无须督促地)精神集中地学习字母表。几次游戏过后,他的注意力比以前持久,也更有耐心改正自己的错误了。我们不清楚他在游戏中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他必定是知道如何让游戏帮助自己克服恐惧,运用重新获得的自信去应付重要的挑战。P.15

序言

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看到孩子幸福快乐,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孩子活泼可爱的笑脸,清脆明亮的笑声,乐于合作、明白事理的表现,邻人或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赞赏,让我们感到轻松愉快,自豪和幸福,是对我们为抚育子女付出的所有辛劳的最好回报。

但是,正如天有阴晴雨雪一样,孩子也有闷闷不乐、大哭大闹、发脾气、不合作、不讲道理的时候。父母们常抱怨说,“我简直弄不明白这孩子是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忽然就跟你闹起别扭来了。怎么哄也不行!太气人了!”每当这类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就感到困惑、沮丧、气恼、烦躁和失望,感到抚育子女的苦楚和不易。

总之,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正常——活泼、好学、懂事、听话。当孩子显得不正常时——例如,情绪低落、大哭大闹、好发脾气、厌恶学校、不可理喻时,我们常常感到无计可施,自己也变得情绪恶劣,只能运用做父母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

其实,正如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长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ler)认为,孩子的“不正常”的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她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表现时,我们父母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为了能很好地倾听孩子,父母们自己也需要得到倾听,以排除自身的有关负面情绪。

当前,我国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青少年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独生子女问题。帕蒂·惠芙乐的观点与实践也许会引起年轻父母的疑虑和担心,即:强调父母要倾听孩子是否有纵容和宠坏孩子之嫌,自己的孩子是否会因此而成为“小皇帝”?

的确,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做父母的不但要求保持态度可亲,还要耐着性子关注孩子,帮助他(她)“发泄”不良情绪。这听起来确实像是在纵容孩子。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了解帕蒂的观点和实践,就会明白:倾听孩子决不意味着纵容孩子。首先,倾听孩子是为了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使他们恢复正常思维的能力,从而能够理解和接受成年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同时,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我们做父母的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愿望。当孩子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时,我们却往往因为时间和精力的不足无法满足他(她)们的需求。情急中,我们常常会同意满足孩子的某个物质要求,以便让孩子安静下来,让我们自己快些摆脱麻烦。例如,当孩子莫名其妙地大哭使我们心烦意乱时,我们很可能会破例允许他(她)多吃一份冰淇淋,或答应给他买一辆向往已久的遥控玩具汽车,以止住他(她)的哭声。当孩子意识到我们的弱点,意识到自己精神和感情上的需求难以得到关注时,他们就会以不断提出物质需求的方式来获取我们的关注,直到我们发现孩子被“宠坏了”。

所以,倾听与纵容孩子并无必然的联系。孩子被宠坏的原因多半在于我们只顾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这比较容易做到),而忽视了或顾不上满足孩子对于精神和感情上的关怀的需求。

帕蒂·惠芙乐撰写的《倾听孩子》系列——专门时间、游戏中的倾听、孩子哭泣的时候、孩子恐惧的时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孩子愤怒的时候以及《听你听我》,是她和她的同事们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内容通俗易懂,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很高兴能得到作者的允许把它们译成中文并按其内在联系编成一册出版,以方便我国读者。作者也为自己的作品首次被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而感到欣喜,衷心希望对中国的众多父母们也能有所帮助。

编译者于北京

1998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北京大学心理学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帕蒂·惠芙乐
译者 陈平俊//李美格//王懋云///孙富华//石晓岚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38727
开本 32开
页数 1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1998-11-01
首版时间 1998-11-01
印刷时间 200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