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进联合国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联合国监核会高级活动评议官庞森编写而成,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金永健大使为其作序。对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联合国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等作了高屋建瓴、入木三分的精辟论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体现的是一个中国官员眼中的大世界。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了解联合国的历史和现状及多边外交有所助益。

目录

序言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 金永健     

第一章 国联的绝晌      

1.万国宫怀古/2

2.战争:国联之母/7

3.中国的愤怒/12

4.李顿调查团/14

5.海尔·塞拉西的日内瓦之行/18

第二章 联合国问世 /22 

1.枪声再度响起/22

2.山本五十六的失算/23

3.硝烟中的首脑外交/27

4.中国:用鲜血赢来的大国地位

5.雅尔塔密约/34

6.联合国制宪会议/37

7.战时的彩虹/43

第三章 联合国机构素描

1.联合国主要机构/48

2.联合国直属机构/61

3.专门机构/63

第四章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

1.挂冠而去的秘书长:赖伊/68

2.第一位访华的秘书长:哈马舍尔德/71

3.首位来自亚洲的秘书长:吴丹/76

4.不愿下课的秘书长:瓦尔德海姆/78

5.走出冷战的秘书长:德奎利亚尔/80

6.第一位来自非洲的秘书长:加利/82

7.第一位黑人秘书长:安南/84

8.下一位秘书长是……/87

第五章 血染的非殖民化进程

1.哥伦布的功过/89

2.波涛汹涌的非殖民化洪流

3.卢蒙巴之死/95

4.联合国与非殖民化进程/

第六章 冷战岁月

1.谁发明的冷战? /103

2.滥用否决权/108

3.古巴导弹危机/109

4.倔强的卡斯特罗/115

5.冷战人物觅踪/120

6.冷冰冰的会见/125

7.防止新冷战/127’

第七章 维和行动的困境

1.维和的概念/129

2.早期的维和努力/132

3.朝鲜战争/136

4.失败的维和行动/139

5.今天的维和行动/144

6.维和行动的困境/146

7.中国对维和行动的贡献

第八章 发展之路          

1.两极分化的世界/150

2.贫国富国探源/153

3.联合国的扶贫努力/156

4.可持续发展问题/158

5.千年之约/162

第九章 推动社会进步

1.管制麻醉品/166

2.反腐之剑/168

3.其他社会发展问题/172

第十章 人权的理想与现实

1.人权思想的发展/182

2.罗斯福夫人与《世界人权宣言》/184

3.人权的异化/188

4.人权委员会改革问题/190

5.挫败反华提案/192

6.中国与人权/194

第十一章 话说裁军    

1.科学的魔瓶/200

2.联合国的裁军成果/201

  3.路漫漫其修远兮/212

4.裁军,卡在哪里? /215

第十二章 关于反恐的思考        

1.恐怖主义的表现形式/218

2.恐怖主义定义之争/220

3.恐怖主义之源/222

4.联合国的反恐活动/226

5.为何越反越恐? /228

第十三章 伊战后遗症

1.鹿与马的换位/233

2.谁为战后重建买单? /236

3.伊战后遗症/239

4.先发制人问题/243

5.单边主义对多边主义/247

7.衰落的前兆? /248

第十四章 改革风波/252

1.斯芬克司难题/254

2.安南的改革路/256

3.安理会扩大的问题/260

4.日本人常为何受挫/263

5.鹿死谁手? /266

第十五章 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

1.李鸿章之泪/272

2.炮口下成立的外交部/277

3.对新中国的围堵/280

4.“乔老爷”的开怀大笑/283 

5.腾飞之路/287  

第十六章 联合国里的中国人

1.历任中国籍副秘书长/290

2.历任中国籍国际法院大法官/303

3.其他中国籍高级职员/308

附录

1.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312

2.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312

后记/314

试读章节

第四章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

秘书长是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首长,经安理会推荐,由大会任命,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秘书长领导整个秘书处的工作,每年向大会提出联合国的年度报告,并随时提醒支理会注意有可能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问题,在出现国际争端时进行斡旋,管理维持和平行动,跟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组织国际会议,编制统计预算,执行安理会及其他机构所作的决议等。

秘书长名望高、薪水高、官位高,难度也高。从理论上说,他只对联合国负责,不得接受联合国以外任何政府或其他当局的指示。但实际上他会受到很多方面的牵制,每个成员国都是秘书长的老板。如果将联合国比作一艘航船,秘书长是船长,成员国则是船东,决定航向、发出指令的不是秘书长,而是成员国。当成员国意见不统一时,秘书长的工作尤其棘手,过柔则曲,过刚则折。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船。

联合国成立60年,共有过七位秘书长。每位秘书长都有其辉煌,也有其难言之痛,卸任后都要出一本自传,少则万言,多则几十万言。要用寥寥数语概括他们的立场观点和任上的功过,实在很难。因此,这里只能对各位秘书长作一个最为简单的介绍。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看出担任秘书长一职的不易,也可以看出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P67-68

序言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  金永健

在当代国际法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之前,世界各国遵循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根据这一法则,战争是解决分歧的主要手段,胜败是判定是非的唯一标准。因此,千百年来,世界上充满了战争、暴力、血腥和屠杀。从古时的斯巴达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欧洲的玫瑰战争、三十年战争、百年战争,到后来的美西战争、日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几千年来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用刀与剑写成的战争史。这部史书的每一页上,都记载着将军们铁马金戈、驰骋沙场的光荣,还有帝王们侵略扩张、征服和占领的梦想。而这部史书的另一半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辛酸史。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普通士兵命丧他乡、马革裹尸的悲伤,还有黎民百姓家破人亡、四处流浪的凄凉。

在历次战争的间歇中间,也曾有外交使节们坐下来施展谈判才华的短暂时刻,但这些谈判要么是战争的前奏,要么是战争之间的缓冲,或者是战争之后瓜分战果的讨价还价,在那个年代,弱国无外交,无论是均势外交、地缘政治外交,还是炮舰外交、大国外交,都是强国手中的工具,战争是外交的手段,外交是战争的延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何去何从,成为各国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像以往历次战争之后那样对战败国给予报复性的惩罚,瓜分其殖民地,由战胜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还是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制定公正的国际法原则,设立集体安全机制,共同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联合国的创始者们选泽了后者。1945g年,联合国在二战的废墟上成立了一这个组织的成立,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各国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武力及和平解决争端等国际法原则。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始建立近代国际法体系以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禁止各国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从法律上确定了发动战争的非法性。

联合国成立之初,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处于殖民统治之下,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只有51个。《宪章》明确规定各国有自决的权利。1960年,联合国又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在联合国的推动下,非殖民化进程迅猛发展,大批殖民地获得独立,并先后加入联合国。今天,联合国会员国已增加到191个,几乎包括了世界的所有国家。

联合国确立了以安全理事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制。更理会根据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等国际公认的准则,协调有关国家立场,体现多数国家意愿,对国际冲突进行调处。联合国迄今实施的60次国际维和行动,绝大多数成功阻止了地区冲突的蔓延和扩大。60年来,世界没有发生两次世界大战那样规模的战争,联合国功不可没。

联合国成立以后,在促进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消除贫困、解决难民问题、保护环境和资源、保护妇女儿童权利、消除种族歧视、推动全球合作、打击毒品走私等方面怍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际裁军和军控方面,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内谈判。在裁减和控制军备、防止武器扩散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协议,对缓和国际局势及遏制军备竞赛势头发挥了独特作用。

联合国在编纂国际法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联台国及其他国际机构主持下,已经制定了几百个国际条约,涉及海床洋底、外层空间、国际安全、军备控制、经济发畏、环境保护、保护人权、司法合作等各个领域。这些国际条约的制定,使国际社会在处理上述有关问题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建立一个民主化、法制化的世界奠定了基础。

二  根据自然法则,人与周围的环境总是处于不断进化之中 但在现实世界中,出于某些人类尚无法清楚解释的原因,一些个体偶然也会出现退化现象,表现出祖先的某些遗传特征,生物学将这种情况称作返祖现象

人类社会亦会不对有“返祖现象”出现,其表现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否定国际社会已经制定并已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的各种国际法规则,试图返回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时代,重新推行“强权即是真理”的丛林规则。

出现上述现象不足为奇,就如滚滚长江在奔流中遇到曲折或者暗礁时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漩涡或者或明或暗的逆流一样,无论潢涡怎样凶险奠测,逆流怎样千回百转,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谁也阻挡不住一江春水波涛澎湃,汇入大海。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和复杂的变化。冷战的结束为联合国恢复活力创造了条件,国际社会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方面面临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大国关系失衡,单边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势头上升,新干涉主义沉渣泛起,恐怖活动肆虐,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

在大多数国家心目中,联合国是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建立平等的法制社会的保护神。但在崇尚单边主义的国家眼里,联合国有如一顶带刺的玫瑰花冠,戴在头上光彩夺目,却有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头疼;又像是一根酸枣枝做成的手杖,拄起来十分棘手,但离开了它又步履维艰。这样的国家对联合国的感情十分复杂,爱恨交织,欲罢不能。

1999年,北约以人道主义干预为由进行了科索沃战争。2003年,一些国家组成的联军倚仗着军事上的优势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联合国被踢到了一边,《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被踏在了脚下,一边高喊着民主口号,一边又将民主的原则抛到九霄云外。单边主义者试图凭借武力君临天下,号令四方,让世界接受某一个国家或某一部分国家所宠爱的理想和模式,动辄以武力相威胁,或者编织出种种罪名对别国大动干戈。一时间,高天滚滚寒流急,黑云压城城欲摧。世界各国对国际法的作用和效力担忧,对联合国的威望和前途担忧,也为自身的安全和命运担忧。

如同1945年时那样,今天的世界再次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上:60年前建立的集体安全机制是否仍能维护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在新世纪是否能继续有效的发挥作用?各国是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坚持多边主义,还是任凭单边主义为所欲为,允许世界退回到弱肉强食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联合国和整个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过去的事实已经证明,今天又再一次证明,战争不能赢得和平,侵略不能带来民主,军事占领可以占领一个国家,但不能占领一个民族的心灵;隐形飞机和巡航导弹可以炸毁城市和村庄,却不能征服一国人民的意志。没有安理会的授权,战争缺乏合法性;没有联合国的参与,所谓的民主选举就难以为国际社会所认可;没有国际社会的支持,战后重建面临重重困难,动荡局势久久无法平息。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依存不断密切的今天,全球性威胁和挑战呈现多元化特点,贫困、灾难、跨国犯罪、环境恶化、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既是对穷国的挑战,也是对富国的挑战。今天各国所面临的威胁与传统的危险远远不同,无论一个国家经济和军事力量多么强大,都无法单独应对。联合国作为国际上最普遍、最具权威性的政府间组织,已经成为处理各种国际问题的核心,其地位和作用没有任何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组织可以替代,加强联合国的权威符合各国的利益。

诚然,联合国并非尽善尽美,白璧无瑕。60年来,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联合国所关心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当年设想的范围,它所要承担的许多任务是其创始者们始料不及的。联合国有如一座为世界人民遮风挡雨的大厦,经过60年的雨雪风霜,显得有些陈旧,而需要维护、需要修葺、需要更新。多年以来,联合国一直为自身存在的机构重叠、冗员过多、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等问题所困扰,最近曝光出来的各种丑闻也对联合国的声望造成很大伤害。各成员国要求联合国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甚至有人尖刻地提出了“不改革就死亡”的口号。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上,各国领导人再次聚到一起, 探讨联合国的改革问题。

改革是必须的,关键是怎么改。在两极世界中,两个超级大国激烈对峙,相互掣时,军备竞赛激烈,联合国难育作为。在单极世界里,超级大国不受约束,为所欲为,推行民主成为干涉弱小国家内政、侵略扩张、令别国改朝换代的借口。只有在一卜民主化、法制化的多极世界里,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才能做到无论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穷国富国互相尊重,互利共赢。建设这样一个理想的多极化世界虽然不容易,但却应该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

因此,联台国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扼制单边主义倾向,建立一个民主化、法制化的多极世界,各国人民应该努力为它添砖加瓦,使联合国更完善,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更好地为全世界人民服务。

联合国改革需要坚持宪章规定的各成员国主权平等、和平解决争端、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维护各国的主权和国际和平与安全,坚持多边主义,通过沟通加深理解,通过对话增强信任,通过交流推动合怍,以集体行动应对威胁和挑战。

单边主义试图通过改革将联合国建成自己手中更为顺手的工具,利用联合国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一旦联合国不服从自己的意愿,就挖联合国的墙脚,拆它的门窗,向它的墙上泼脏水,甚至要拔掉联合国这面旗帜。如若允许这种势头任意发展,到头来受害的是所有国家的所有人民。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之一,在起草《联合国宪章》和创建联合国组织的过程中发挥了识极作用。新中国从戎立之日起就表明了拥护《联台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并要求恢复在联合国的分法席位的愿望。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阻挠,中国被剥夺了在联合国及有关国际机构的合法仅刊,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达22年之久。

但是,这并不能阻碍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怍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顶原则,且这些准则已经成为各国普遍承认的重要雷际法原则

1971年,第26届联分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台国及其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身着中山装的中国代表再一坎出现在联合国的讲坛上。从恢复席位以来,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联合国各个领域的工作,作嗣和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在联合国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怍用,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望未来,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联合国的作用无可取代,单边主义将日益不得人心,最后必将走向衰亡。

金永健

2005年10月于北京

后记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个秋天,我从联合国译员培训班毕业,走出学校大门,进入外交部国际司,从此与联合国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每次走过外交部大楼,望着守卫在大门口威风凛凛的解放军战士,旗杆上猎猎有声的五星红旗,驶进驶出的轿车,感觉它既庄严神圣,又透着一种神秘。而一旦我真的走进了这座大楼,所感到的便不仅是兴奋、荣耀和激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的重大责任。

说起外交使节,我马上会想到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晏子使楚、蔺相如完璧归赵、张骞出使西域、苏武北海牧羊。我心中的外交使节形象,是穿行于人迹罕至的茫茫大漠之中手执符节、步履维艰的驼队豪杰;或者是手无缚鸡之力但却能不顾个人荣辱安危在异国朝廷上大义凛然慷慨陈词的孤胆英雄;当然,也有清朝末年,在洋人坚船利炮下不得不忍辱含恨签下一项又一项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更有1949年后在国际舞台上一展泱泱中华风采的新中国的外交官。

外交需要智慧,需要勇气,需要远见,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对国家的一片赤胆忠心。当外交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要有一种奉然精神,不能过把瘾就走。外交官自然有折冲樽俎、灯红酒绿之时,但更要准备吃苦、准备付出、甚至作出牺牲。我亲眼目睹过我身边的同事为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而无怨无悔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牺牲了个人的私利,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没有这种奉献精神,就没有当年苏秦和张仪的合纵连横,就没有渑池之会上堂堂大国之君秦王为赵王击缶,就没有今天联合国大会上振聋发聩的中国之声。

2000年,我离开外交部进入联合国监核会,参与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和销毁工作。从外交部大楼跨入联合国大楼,是我个人的事业和生活中的一大转变。当我第一次以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身份跨入这座大楼时,心里充满了犹豫、惶恐和不安,不知自己作为上万名联合国职员中默默无闻的一员能够做些什么,不知自己能否尽几分微力,让联合国里更多的人能听到中国的声音,为这个世界增一份和平,添一份爱。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我在联合国的工作即将结束,将重新回到祖国,这使我有机会重温心中那段难以割舍、挥之不去的外交梦。

今年年初,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汪瀚先生约我写一本书,希望通过我在多边外交领域20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在联合国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向读者介绍我心目中的联合国,并对联合国过去一个甲子的历史作一个简要回顾,包括联合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还有它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

然而,要把联合国60年的历史和现状用一本小书写出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关联合国问题的专家比比皆是,有关联合国各领域工作的专著浩如烟海。我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索,不停地寻找着灵感……

有时我真的觉得力不从心,就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想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昆仑山之高,不是不想为之,而是难以为之。我曾几度想到放弃,但想到汪瀚先生的重托,想到家人和朋友的鼓励,我最终坚持了下来。在离开联合国准备回国的三周前,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

本书所用的历史图片,大多来自联合国资料库和档案库,联合国场景及会议的照片则基本上出自作者本人之手,但仍有少量图片来自互联网,作者无意侵犯照片所有者的版权,如照片的版权所有者希望索取报酬,请直接与本人联系。我的电子邮件地址为:pangsen@yahoo.COB。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汪瀚先生不仅对全书的总体布局和具体构思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设想,而且对内容的取舍、图片的选择、文字的修改润色都花了很大的精力。他还几次与毕季龙、谢启美和金永健等外交界老前辈联系,征询他们的意见,搜集照片资料,并同母校南开大学联系,找到了有关中国第一任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的珍贵图片和资料。应该说,没有他,这本书就不会与读者见面。

最后,我要深深地感谢外交界的老前辈、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毕季龙大使和谢启美大使,他们不仅为本书提供了他们在联合国任职时的珍贵照片,还对我写作此书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我还要特别感谢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金永健大使,他在百忙之中拔冗为本书所作的长篇序言,对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联合国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等作了高屋建瓴、入木三分的精辟论述,为本书增色不少。

我真切地希望,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了解联合国的历史和现状及多边外交有所助益。

作 者

2005年9月于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进联合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庞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69925
开本 32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13.2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8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