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修正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获中国企业策划十大案例金奖、中国企业管理文化创新奖,是中国企业界向“洋管理”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它通过中医理论、儒家智慧为全球企业突破“短寿”瓶颈提供解决方案。希望本书能激发起每一位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家的民族自豪感。

内容推荐

中国成长企业平均寿命29岁、美国成长企业平均寿命不足7岁、世界500强平均寿命也仅为40--42岁。本书试图运用中医理论和儒家智慧,通过“修正力”和“企业修正型组织”理论。为全球企业突破“短寿”瓶颈提供解决方案。

本书中含有大量中国式企业理论的原创观点,包括:企业健康生存方式、企业中医思维、“企业行为层次五个阶段”的历史性发现、修正和创新是企业走向健康卓越的硬币两面、“仁创利智信”的东方企业新儒家思想、修涞贵“企业修正哲学”的“1234567”、超越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修正型组织”,以及卓越执行力的至高境界——修正力等。

目录

1/中国企业——用自己的方式说话  刘再烜

5/中国企业界“零”的突破  王宗南

前 言

7/修正力,为世界企业短寿开方

第一部 一场禅声晓月下的师徒对话/1

第二部 修正力 

——中国企业哲学的第一块基石/27

31/第一章 企业短寿

茎     ——残酷的全球企业现实

35/第二章 全球成长企业短寿的“六大死因”

49/第三章 修正力

       ——中国人,为“全球企业长寿”开方

第三部 企业中医思维

——修正力的智慧之源/7l

75/第一章 东方智慧的瑰宝

      ——中国中医

81/第二章 中国知识产权的“企业中医思维”

第四部 企业修正型组织的创建/83

87/第一章 修正型组织的企业哲学观

98/第二章 修正和创新是企业走向健康卓越的硬币两面

       ——“企业行为层次五个阶段”的历史性发现

104/第三章 修正型组织的东方企业思维

120/第四章 修正型组织的企业五步修行法

第五部 儒,并创造着

——锻造员工“修正力”/135

139/第一章 “新儒家国家”经济的东方奇迹

150/第二章 儒家思想下东方企业中的人性特征

155/第三章 企业新儒思想的人性观基础

       ——“人之初,性本太极”

163/第四章 员工“修正力”的锻造

       ——东方企业的新儒家思想

183/第五章 儒家企业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第六部 内圣外王的企业修正型领导

——“正己修人”的东方企业家修炼/187

192/第一章企业家的内圣之道

202/第二章 企业家的外王之道

——修涞贵和他的企业修正哲学“1234567”

第七部 关于修正思想的中西方智慧碰撞/215

218/第一章 与“企业修正哲学”相关的西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227/第二章 超越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修正型组织

239/第三章 卓越执行力的至高境界是修正力

第八部 “有为企业,无量修正”

——“修正力”的东方哲学禅悟/243

246/第一章 修正词源

248/第二章 修正哲学与人类认识过程解析

255/第三章 企业文化的最高形式是企业哲学理论的

强大和普及

结 语

258/走进终身修正的新时代

后 记

260/我愿与榜样成为朋友  李儒奇

试读章节

       中国知识产权的“企业中医思维”

修正型组织的企业方法论的思想核心是“企业中医思维”。企业中医思维包括系统观念、阴阳平衡、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等中医哲学思想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一、预防为主,建立阴阳平衡的企业健康生存方式

中国有句古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很多成长企业一夜之间砰然倒地,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企业健康的重要性。按照“预防为主”的企业中医思维,我们很多企业目前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疾病潜伏期,企业疾病的预防、保健和企业的健康生存方式无疑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二、四诊合参,建立“系统思考”的企业整体思维

“四诊合参”的方式县修正型组织具体认识事物所采取的方法,即系统、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和问题,我们称之为“系统思考”的企业整体思维。只有这样的企业思维,才能得到最趋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才能反映事物的真面目,才能找到客观的真理。

三、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注重企业内因的修元正本

如果要按照辩证法的方法来研究事物,我们首先就必须要注意与事物相关联的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以及到底是哪些条件的变化最终导致了事物本身的变化,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辨证施治”。

另一方面,企业中医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标本兼治”的健康结果。以“修元正本”为代表的中国中医理论,体现着通过作用于事物发展的根本内因来影响事物发展进程的哲学思想。企业中医思维,在注重解决企业表象问题的同时,对企业健康情况的判断是一种中医式的,是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因的剖析和判断,因此更注重对深层次病因的挖掘和解决,强调企业的修元正本。这种中医式的企业自我判断和修正,是对企业一种根本上的关注。

P81-82

序言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关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未来。我们的企业理论确实需要关注这块正在高速蓬勃发展的希望之壤。  。

修涞贵的“企业修正哲学”堪称是中小企业的实用哲学。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一两个企业理论的提出和表述,更是引导中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实用航标。2005年,中国企业界越来越关注如何使企业基业长青的问题,这在本年度的第五届中国企业家年会上就可见一斑。

“修正力”和“企业修正型组织”理论的提出,则称得上是中国企业界“零”的突破,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是中国企业界面向洋管理的一声呐喊,更是标志着中国式的企业实践理论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企业理论的民族是很难领先于世界的。”我赞成这种观点。中国只有具备了领先世界的企业理论,才可能创造领先世界的企业业绩。这本书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这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当我打开《修正力》时,我确实觉得这是中国企业界一件可喜的事情!

“在成长中修正,在修正中成长”是一句耐人深思而又饱含哲理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修涞贵的企业哲学思想确实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修正集团近些年来的飞速发展也使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这种企业哲学思想对于企业实践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一种经历过实践考验的理论,是真正值得关注的。

对于中国中医和儒家思想的可贵继承和发扬,让我们看到了修正集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应当说,这也是整个中国企业的骄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本书使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深厚人文底蕴,更看到了与时俱进的中华文明的巨大文化张力。因此,我想这还是一本代表中国企业界走向世界的好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力市场,为世界企业界所关注。中国企业界的声音和思考,同样是全球企业界呼吸的一部分。我热切地期望能够早一天看到《修正力》的外文版。那更会是中国企业界的一次零的突破!

                      王宗南

                  2005年10月于上海

后记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源自中国中医智慧和儒家思想的“修正力”和“企业修正型组织”,终于可以使全球企业放心地健康成长。修正力使企业的盲区和误区有机会转变为生产力,企业的机会成本也因此得以最大程度的节省和利用。

中国修正集团以“修元正本,造福苍生”为己任,中国智慧的企业修正哲学和企业修正型组织,更是属于所有中国正在高速成长的企业,属于世界上每一个渴望建立百年企业的创业者!

我们以纪实的方式将修涞贵和他的“企业修正哲学”和“修正力”思想加以丰富、完善,提出并策划了《修正力——东方智慧的企业修正型组织》,其最大的动因是作为龙的传人对中国企业管理哲学的无比钟爱和民族自豪。在未来世界企业竞争、合作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相信中国式的企业管理文化理论将渐成体系,我们更将因我们能够成为这一历史浪潮中一缕奋勇前进的浪花而感到此生的价值。

对于企业修正哲学和企业修正型组织,这本书只是一个记录的开始,我们还将继续认真地研究和实践,认真地总结和修正。

我们真诚地希望:修正力,能够帮助全球企业走向更加健康、长久的卓越!

书评(媒体评论)

它绝非一本投机取巧、人云亦云的泛泛之作,相反它是一本坚定地以本民族的方式说解企业管理的原创性著作;它绝非一次夸大其词、贩卖平庸的商业炒作,相反它是一群承载使命与责任的探索者进行的一次具有相当思想维度与行为深度的探索。

——刘再炬(中国企业文化万里行组委会秘书长、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教授)

企业哲学,并非高不可及。我们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所遵循的规律本身就是哲学。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只有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说, “修正力”的提出使我们离企业发展的本质规律更近了一步。

——艾丰(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原《经济日报》总编辑)

“修正力”和“企业修正型组织”的提出,称得上是中国企业界管理哲学“零”的突破,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界向“洋管理”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更是中国企业界中国式实践理论体系正在形成的标志。

——王宗南(中国零售业第一强——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2002年,蒙牛集团和修正集团作为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的冠亚军,共同树起了中国非上市非国有控股企业的成长标杆。三年过去了,他们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企业超速成长的神话。

每个企业都有和修正集团一样快速成长的梦想。但是,仅有梦想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方法——健康成长的方法。这就是一本难得的来自企业一线的讲述健康成长方法的书。

——吕传明(中国成长企业百强评委会秘书长、《当代经理人》杂志社出版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修正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儒奇//李晓冬//葛东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04026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