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上下篇。上篇基础篇,概述了针灸点穴按摩的特点、原理和作用,头部经脉的概况,头部常用穴位的位置、主治及操作,扼要地阐述了毫针、三棱针、皮肤针、埋针、火针、耳针、头针、面针、眼针、鼻针、口针、灸法、点穴法、按摩法的操作,穴位定位、主治及注意事项等;下篇治疗篇,重点介绍了30余年来在我国施之有效的头部针灸点穴按摩临床治疗经验,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参考书。
图书 | 头部独特针灸点穴按摩技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上下篇。上篇基础篇,概述了针灸点穴按摩的特点、原理和作用,头部经脉的概况,头部常用穴位的位置、主治及操作,扼要地阐述了毫针、三棱针、皮肤针、埋针、火针、耳针、头针、面针、眼针、鼻针、口针、灸法、点穴法、按摩法的操作,穴位定位、主治及注意事项等;下篇治疗篇,重点介绍了30余年来在我国施之有效的头部针灸点穴按摩临床治疗经验,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参考书。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上下篇。上篇基础篇,概述了针灸点穴按摩的特点、原理和作用,头部经脉的概况,头部常用穴位的位置、主治及操作,扼要地阐述了毫针、三棱针、皮肤针、埋针、火针、耳针、头针、面针、眼针、鼻针、口针、灸法、点穴法、按摩法的操作,穴位定位、主治及注意事项等;下篇治疗篇,重点介绍了30余年来在我国施之有效的头部针灸点穴按摩临床治疗经验,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参考书。 目录 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针灸、点穴、按摩的起源与发展 一、原始人生活中的发现 (一)劳动时的轻微碰撞竟然能缓解疼痛 (二)火烘烤的医疗效果出乎预料 (三)本能的揉按使人精神焕发 二、医疗活动的不断实践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一)由点到线的连系 (二)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三)针具的进步 第二章 针灸、点穴与按摩的含义 一、针与灸的含义 二、点穴的含义 三、按摩的含义 第三章 针灸、点穴与按摩治病的原理 一、产生疾病的原因 (一)第一病因 (二)第二病因 二、针灸、点穴与按摩治病的原理 (一)针刺的调气作用 (二)灸的温热刺激 (三)点穴的祛邪作用 (四)按摩产生的“热气”类物质是防治疾病的 重要因素 第四章 经络穴位的基本概况 一、经络的概念 二、穴位的概念 三、十四经脉简介 四、头部经脉简介 (一)手阳明大肠经 (二)足阳明胃经 (三)手太阳小肠经 (四)足太阳膀胱经 (五)手少阳三焦经 (六)足少阳胆经 (七)足厥阴肝经 (八)督脉 (九)任脉 第五章 头部常用穴位的位置、主治及操作 一、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二)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二、常用穴位位置、主治及操作方法简介 第六章 针灸、点穴与按摩的常用操作法 下篇 治疗篇 第一章 内科疾病 第二章 外科疾病 第三章 皮肤科疾病 第四章 妇产科疾病 第五章 儿科疾病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 第七章 其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头部独特针灸点穴按摩技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臧俊岐//庞国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08981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2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