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点和重大意义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简要地介绍法共从诞生至苏东剧变近七十年的历史;论述了“新共产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阐述了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的理论来源和精髓;分析了“新共产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书的研究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图书 | 法国共产党的新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点和重大意义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简要地介绍法共从诞生至苏东剧变近七十年的历史;论述了“新共产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阐述了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的理论来源和精髓;分析了“新共产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书的研究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对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点和重大意义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简要地介绍法共从诞生至苏东剧变近七十年的历史;论述了“新共产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阐述了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的理论来源和精髓;分析了“新共产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书的研究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目录 内容简介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法国共产党的产生和曲折发展 第一节 法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早期活动 (1920——1936) 一 法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法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 法国共产党反对殖民战争和维护劳动者利益的斗争 第二节 法国共产党争取国家的自由和独立的斗争(1936~1945) 一 法国共产党的人民阵线运动与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 二 法国共产党在抵抗运动中的杰出贡献 第三节 冷战格局中的政治斗争与法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45—1990)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共产党的发展与曲折 二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变化与“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三 法国共产党和社会党关系的曲折发展与左翼联盟的瓦解 第二章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的产生 第一节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阶级结构的变化 二 苏东剧变与法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危机 三 法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长期探索 四 法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危机 五 政治体制相对稳定的微观政治环境 第二节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 理论的初步调整阶段(1990—1996) 二 新指导思想的确立阶段(1996—2000) 三 走向全面改革的阶段(2000年至今) 第三章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的深厚理论基础 一 法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指导地位 二 “新共产主义”理论是法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产物 第二节 “欧洲共产主义”与“新共产主义”理论的逻辑关联 一 安东尼奥·葛兰西“伟大独创”精神的影响 二 陶里亚蒂的“结构改革”思想的影响 三 “欧洲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第三节 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巨大冲击 一 英、法社会党的“第三条道路” 二 实用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第四章 “超越马克思”——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的精髓 第一节 “超越马克思”就是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一 “超越马克思”的实质是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 “超越马克思”要求恢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 “超越马克思”是法兰西民族创新精神的体现 第二节 “超越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表现 一 对苏联模式的彻底否定 二 提出“超越资本主义”的新观点 三 探索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 四 对暴力革命手段的重新认识 五 主张建设现代化的共产党 第五章 改革的新规划——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的拓展 第一节 “合作”与“分享”的共产主义 一 “合作”与“分享”是共产主义的目标 二 个人价值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第二节 革新政权的策略 第三节 新左翼联盟的政策 一 新的混合式民主 二 共产党和社会党合作历史的总结 三 以多样性适应多元化社会 第四节 经济与社会的改革纲领 一 关于经济改革 二 关于政治和社会改革 三 关于思想文化改革 四 关于国际政治新观念 第六章 法国共产党第三十二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深化了“新共产主义”理论 第一节 法国共产党面临新的挑战 一 狭窄的发展空间制约着法国共产党发挥作用 二 左翼联盟在选举中的失败产生诸多不利因素 三 新的思想分歧再度影响到党内外的团结统 第二节 法国共产党第三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一 关于国内外形势 二 关于选举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三 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 四 关于共产主义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法国共产党第三十二次代表大会的理论变化 一 重视党的工人阶级性质 二 明确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 三 丰富阶级斗争的观点 四 关注生产力主体力量的生存与发展 五 超越资本主义的方法 第七章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特点及其意义 第一节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特点 一 创新马克思主义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 二 现实共产主义与超越资本主义的合理性 三 变革旧的思维模式与保留优秀传统的继承性 四 充分展现个性与生动表现一般的辩证性 第二节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意义 一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地位,对欧美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 给法国共产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法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三 对欧美等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第三节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面临的挑战 一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理论探索中存在的不足 二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中文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法文部分)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国共产党的新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590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8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356.5 |
丛书名 | |
印张 | 9.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