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宋代系官田产研究/法制的传统与现代化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众所周知,土地制度是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因之也成为治史者攀援的一根藤,循之以寻历史发展之根源。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宋代“系官田产”这一国有土地制度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

内容推荐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阐述宋代“系官田产”的范围、类型、来源及其产权变动。从广义上讲,“系官田产”等同于“官田”,本文取其广义。宋代“系官田产”表现出类型多样化、来源多元化的特点。从所有权的角度看,宋代“系官田产”的类型可分为完全国有的田产(如官庄、荒田、屯营田、公廨田、没官田、河滩沙涂田、监牧地等)、暂时“系官”田产(在一定期限内由国家托管、但所有权仍属原业主私有的逃田)、由私有转为国有的田产(如户绝田产)、国家所有而为官员个人经营收益的田产(如职田)、国家所有而为各地学府使用的田产(部分学田)。

第二章论述“系官田产”的租佃关系。首先论述“系官田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通过量化分析,认为“系官田产”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宋朝国家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地论述“系官田产”的租佃制度的发展。认为在“系官田产”上契约租佃制进一步发展,租赁中将“凭据”称为“契约”,体现了人们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对法制的呼声日益强烈。“二地主”的增多,也使“系官田产”上契约租佃制比唐代更发达,同时,包佃制不是法律所规定的,而是政府对既定事实的认可。宋代“系官田产”的定额地租剥削高于唐代,选择定额租是为了降低官府的经营成本、规避风险;选择分成租具有发展生产及解决大量浮客的生存问题等社会意义。关于宋代“系官田产”的佃作者,认为与唐代相比,“二地主”的成分增多,由于宋朝划分主客户标准发生了变化,客户的人身依附关系减轻。本章关注了其他学者论述不多的“系官田产”的“抑勒”现象,分析了“抑勒”的原因:主要在于有地却无人耕、官府对高额地租的追求及蠲免制度和赋税征收体制不健全等。认为“抑勒”只出现在一小部分田产上,由“抑勒”而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加重在“系官田产”的租佃关系中不占主导地位。

第三章论述“系官田产”产权的无偿转化和有偿转化。指出在“系官田产”租佃经营过程中,政府为了节省管理费用,也为了鼓励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在一些地方允许部分田产无偿转化为佃作者的“己业”。其中为“己业”的田产中分为有所有权的和仅有使用权的,政府让百姓出钱购买有使用权的部分才意味着将国有产权完全转化为私有产权。文中论述了宋代出卖“系官田产”的过程及其原因,并对佃权转移做了分析。认为出于经济原因的佃权转移是宋代租佃制度发展的表现,一般来说会促进租佃制的进一步发展,而强制性的佃权转移——划佃无疑会阻碍租佃制度的发展。

第四章探讨宋代“系官田产”中“亲邻关系”的变化,从产权关系与亲邻关系相互影响的角度立论。认为当一些私有田产转为国有之后,它们原来的“亲邻关系”并没有消失,政府在租佃或出卖这些田产时,必然面临如何处理“亲邻关系”的问题。从北宋到南宋,与私有田产相比,“系官田产”的“亲邻关系”相对淡化。文中分析淡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商品经济下人们对更多经济利益的追求、产权(包括所有权和佃权)不断转换,以及户口不断迁移等。并指出“亲邻关系”的淡化使“系官田产”的佃卖更加自由、频繁、迅速,而这些反过来会更加淡化其“亲邻关系”。

第五章探讨宋代“系官田产”的产权变动与地方政府职能之间的关系。唐朝前期官田一般由国家直接派官员经营和管理,因此在这类土地上,地方州县的政府职能往往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到了五代及宋代随着“系官田产”的产权变动(即由私有转为国有、再由国有转为私有),地方政府对“系官田产”的管理职能和经济职能逐步增强,它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表现得日益活跃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系官田产”的租佃经营和买卖过程中)。

第六章结语:宋代国有土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经营方式、租佃关系、亲邻关系、地方政府职能等)都与产权制度的变动有关;“系官田产”的产权变动推动宋代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1

前言

第一章 宋代“系官田产”的类型

 第一节 宋代“系官田产”释义

 第二节 宋代“系官田产”的类型、来源及产权变动

一 官庄的来源与产权

二 逃田、户绝田与“系官田产” 

三 没官田的来源与产权变动

四 职田的来源与产权关系

五 学田的来源与产权关系

第二章 宋代“系官田产”之租佃关系

 第一节 宋代“系官田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第二节 宋代“系官田产”经营方式变化分析

一 “系官田产”经营方式变化的原因

二 “系官田产”经营方式变化中经济效益的量化分析

第三节 宋代“系官田产”租佃制度的发展

一 唐代国有土地的租佃制

二 宋代“系官田产”的契约租佃制

三 宋代“系官田产”的地租剥削

四 宋代“系官田产”的耕作者

第三章 宋代“系官田产”之产权变动

 第一节 宋代“系官田产”产权的无偿转化

 第二节 宋代“系官田产”产权的有偿转化

一 宋代“系官田产”所有权的有偿转让

——“系官田产”的买卖

二 宋代“系官田产”的佃权转移

第四章 宋代“系官田产”之产权变动与“亲邻关系”

 第一节 宋代“系官田产”的产权变动与“亲邻关系” 

 第二节 宋代“系官田产”的“亲邻关系”逐渐淡化

一 两宋私有田宅“亲邻关系”的淡化趋势

二 宋代“系官田产”的“亲邻关系”更趋淡漠

 第三节 宋代“系官田产”的“亲邻关系”淡化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一 宋代“系官田产”的“亲邻关系”淡化的原因

二 宋代“系官田产”的“亲邻关系”淡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 宋代“系官田产”之产权变动与地方政府职能变化

 第一节 透过唐前期到唐末五代土地政策变化看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第二节 从对“系官田产”的处置中看宋代地方政府的职能

一 确定“系官田产”的范围时所体现的地方政府职能

二 租佃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地方政府职能

三 买卖过程中所体现的地方政府职能

四 从租佃和买卖过程中滋生的弊端以及解决弊端问题中看地方政府职能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宋代系官田产研究/法制的传统与现代化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55936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329.44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