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事业的境界(事业卷)/大学生文化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事业的境界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要成就事业,要获得事业的境界,就要具备 人生中最重要的因素。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事业有成者——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谈及与事业相关的文章,它们有短有长,文体多样,或日常朴实,或娓娓而谈,或淋漓畅快,但都可以让人感到锦心绣口,颇值回味。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事业有成者——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谈及与事业相关的文章,它们有短有长,文体多样,或日常朴实,或娓娓而谈,或淋漓畅快,但都可以让人感到锦心绣口,颇值回味。这些文章从伟大的梦想、激扬的青春、广博的学识、勇敢的飞翔、光阴的体悟、逆境的崛起、人际的力量、奋斗的品质、人生的境界九个方面让你去体悟人人常挂在嘴边却又难以弄清的主题:何为事业?如何成就事业?

目录

一 伟大的梦想

导读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卡尔·马克思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梦想悠悠 亚历克斯·黑利

理想与幸福 奥斯特洛夫斯基

科学家:名副其实的理想家 伦琴

光荣的荆棘路 安徒生

二 激扬的青春

导读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今日青年之弱点 章太炎

敬告青年 陈独秀

希望 鲁迅

论青年 朱自清

向生命中一切的青春举杯 克努特·汉姆生

自助 爱默生

一位童话大师 帕乌斯托夫斯基

三 广博的学识 

导读  

论读书 林语堂

读书苦乐 杨绛

大事不着急 彭程

论读书 弗兰西斯·培根

从好奇心谈起 汤因比

鉴别力的磨砺 罗素·莱因斯

从A到B九年 克利斯朵夫·里克斯

书的发现 理查·莱特

四 勇敢的飞翔

导读  

我和艺术 宗白华

我从小就敢作敢为 邓肯

走向精神分析之路 弗洛伊德

漫话走路 赫尔曼·巴尔

门 克里斯朵夫·莫雷

致意大利青年 朱瑟佩·马志尼

热爱生活 亨利·大卫·梭罗

黄金国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我们在月球上散步了 埃德温·奥尔德林

五 光阴的体悟 

导读  

时间 季羡林

时间 沈从文

一点也不能浪费光阴了卢 梭

逝去的岁月赛义德·艾赫默德·汗

期待 邦达列夫

人生是伟大的奇迹 雪莱

大钟 保尔·克洛岱尔

时钟 高尔基

时间 L.伍里采维奇

阳光下的时光约翰·布莱德利

六 逆境的崛起 

导读  

报任安书 司马迁

卢梭铜像前的思索 李存修

渴望苦难 马丽华

文学家的造就 冰心

在悲苦中讴歌欢乐罗曼·罗兰

天才的启示 德彪西

我的一天 奥斯特洛夫斯基

论逆境 培根

人类必胜 威廉·福克纳

七 人际的力量 

导读  

脸谱 梁实秋

父亲和我 杨振宁

我是幸运的 凯瑟琳·赫本

《大独裁者》演讲词 卓别林

追怀夏目漱石先生寺 田寅彦

伟大的日子 海伦·A·凯勒

忠诚 泰戈尔

我的母亲 罗曼·加里

我爱人人,人人爱我 特里莎

八 奋斗的品质 

导读  

哀莫大于心死 林语堂

我遗失了什么 王英琦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我的信仰 爱因斯坦

贝多芬百年祭 萧伯纳

一条道路 纪伯伦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茨威格

听泉 东山魁夷

俄狄浦斯神话 弗洛姆

意识的力量 丹尼斯·H·朗恩

太阳的话 岛崎藤村

九 人生的境界

导读  

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境界 王国维

窗 钱钟书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假如我有九条命 余光中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林肯

高尚的生活 罗素

生命的舞蹈(节录) 亨利·赤福洛克·霭理斯

后记

试读章节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

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以鼓舞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经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份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然而,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哪里呢?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

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但是,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

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么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但是,为了克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P6-7

序言

人一生总是要做事,不是做这种事,就是做那种事。在做事之中,一旦把事做出样子来,做出功绩来,做出光彩来,做出辉煌来;人在做事中,一旦做出兴趣来,做出情感来,做出味道来,做出意义来,那么做的事就成了事业。当事成了事:此,当做成了事业,人生就获得了意义。总而言之,事业不仅是人在做事之“事”,也不仅是人在做事之“做”,而是人与事在做中的一种美妙契合,事业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事业不等于职业,职业是因社会需要而来的一个工作岗位。人把所做之事看成职业,意味着他做事只是为了挣钱吃饭,养家过活;而把所做之事看成事业,则意味着他做此事与他的人生意义紧密地连在一起。

事之成为事业,从客观方面来说,在于人认识到了此事与一种更大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人类意义、宇宙意义相关联。任何一事,在本体论上,都与一种事之上、事之后、事之深处的意义相连,人领悟了这种关联,做事就成为事业,人不识这种关联,就只是有一个谋生的职业而已。事之成为事业,从主体方面来说,在于这一事最适合这一人的个性、脾气、爱好、兴趣。只有事契合了人,人才能成就事,让事发出迷人的光芒,显出崇高的意义;同时人也在事的光芒中高大起来、生动起来,进而感到做事的无比快意。

事一旦成了事业,就超出这一事的职业本身,而与一种更高的东西相连,这种更高的东西,使人从事业的眼光来看职业,使职业向人呈现事业的意蕴,在这双向的互动中,一种事业的境界便产生出来。这种事业的境界,可以超越职业的此类和彼类,超越职业的高贵与低贱,超越职业的简单与复杂,而获得庄子式的“道通为一”的体悟,获得柏拉图式的“一以贯之”的圆融,获得人生在世的整体性意义。因此说,一旦达到事业的境界,具体的事(某一职业或活动的具体性质)渐隐而去,与事相连的义(使具体职业或活动获得意义的东西)豁然呈出,具体的事是与这事后的义相连而成为事业的,达到对义的领悟,就获得了事业的真谛,就具有了事业的境界。

在任何一个社会,总有一些职业被公认为是美好的、高贵的、受人尊敬的,从而进入这些职业,就被认为拥有了一种事业,于是有千千万万的人,不管自身条件是否适合这一职业,都去挤追这一职业,好“一举成名天下知”。实际上,挤进去的和没有挤进去的,很多人并未真正找到自己的事业,却被这个职业“赚得英雄尽白头”。事业不等于职业,事业是一种境界!要获得这种境界,不但在于让人去做的事,更在于去做此事的人。人千千万万,各有其性、各有其情,其异如面,什么事是这个特定的人做得好的呢?这个具有惟一性的人,要做哪一种事最容易出成果、有业绩、斜辉煌,要做哪一种事才能最合他的个性、最符他的脾气、最得他的喜好、最引他的兴趣,抽象而论,很难知道,一旦做去,便有感受,事只有真正契合他的个性,他才感受得到事业的境界。当一个人感受到了做事带来的境界,事就升华为事业,他就从中领悟到了一种乐在其中的意义,在这一意义层面上,他的心与社会的整体、人类的意义、宇宙的本质息息相通了。因此,事业的境界紧紧地相连着人生的境界。世界上真正有事业心者,莫不在于心怀这一境界,世界上真正成就事业者,莫不在于获得了这一境界。

事业的境界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要成就事业,要获得事业的境界,就要具备人生中最重要的因素。从古往今来事业成功者的身上,可以感受到这些因素,初步归纳,机械分类,可以排列为:一、伟大的梦想;二、激扬的青春;三、广博的学识;四、勇敢的飞翔;五、光阴的体悟;六、逆境的崛起;七、人际的力量;八、奋斗的品质;九、人生的境界……还可以罗列更多,也可以将所列出的减少,把这些因素排列出来,就好比开出几道门来,让我们从门进去,观看、感受、体悟那本为一个整体的事业的境界。门是必须要开的,没有门,我们就无法进去,但开了门,真正的意义不在门,而在门里面的东西,如果仅仅在门上流连观赏,当然是得不到事业的境界的,重要的是进门去。因此,开多少道门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进去以后,能好好地体会事业的境界,并通过对事业境界的认识,去体悟人生做事的意义和人生在世的意义……

本书的选编顺序为:一、中国作者在前,外国作者在后;二、在这一不变的基础之上,又以如下几点作为排序的原则:(1)论题上的逻辑关联;(2)时代上的先后之分;(3)思想地位上的轻重之序。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每一部分的具体排序。

后记

领到出版社给出的任务后,心中非常复杂,一方面这一工 作很有意义,另一方面对能否做好没有把握。“事业”这一个题目在当今时代显得太正经了一点、严肃了一点。“事业”这一词汇,人人常挂嘴边,但一旦要作一学理界定,说出个道道来,又很不容易。世界上的多少事,不都是在这种明白而糊涂、糊涂而明白中做出来的?这次无非又是重复一遍明白/糊涂做事的轮回罢了。

在出版社给出的选编全书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全书选编的具体工作为余开亮和黄柏青所做。全书引言及第一部分“伟大的梦想”、第三部分“广博的学识”、第九部分“人生的境界”的导读为张法所写,第二部分“激扬的青春”、第六部分“逆境的崛起”、第七部分“人际的力量”的导读为余开亮博士所写,第四部分“勇敢的飞翔”、第五部分“光阴的体悟”、第八部分“奋斗的品质”的导读为黄柏青博士所写。张法审定全书。

书是“编”了出来,就像以前所做的不少事一样,事已做完,心犹惴惴。方家与读者的批评指正,是所望焉。

感谢出版社社室两层领导对主编的信任,感谢主事者李艳辉和责任编辑郭晓明对此书的辛勤付出。

                           作者

                          2004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生文化读本”继承与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理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扣时代脉搏,以人为本,为推进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指导大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做人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杨叔子

“大学生文化读本”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有益的内容。丛书的文章大多采用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的名篇,结合特定的专题,抒发在人生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境遇中的领悟与体验,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具有潜移默化、细雨润物的功用。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罗国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事业的境界(事业卷)/大学生文化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60422
开本 32开
页数 3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04-11-01
首版时间 2004-11-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5
14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