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书在简明扼要介绍数字电视信号的特点及A/D转换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数字电视信号的信源、信道编码的必要性及其编解码方法,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接收方法,主要技术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国家标准,并概括性地介绍了数字电视接收机的组成、工作过程及检修注意事项等。除此之外,本书还精选了69种流行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的250个常见故障检修实例,供维修时对照参考。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广播电视系统中从事电视设备的值机及维修人员,有线电视设计、安装及维护人员,以及社会上广大的电视机维修人员。本书也可以作为电视机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大专院校教学参考书。
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了数字电视信号从产生、传输到接收的全过程,因而在篇章结构上也相应地分为原理、传输与接收既连贯又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其具体内容分别为:数字电视信号的产生,图像、伴音信号的压缩编码方法及信源编码的H.261、JPEG及MPEG等国际标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特点,各种检、纠错编码方法,载波调试方法及卫星、地面、有线三大传输方式的具体特点和方法;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特点,卫星、地面、有线三大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方法及其接收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过程。
本书在编写上力求做到重点突出、浅显易懂、言简意赅。首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数字电视信号与模拟电视信号的区别,信源编码的必然性及信道编码的必要性;其次,用图示和举例的方法代替繁琐的数学推演,用物理概念阐明了常用的几种编码方法;第三,从对电视图像及伴音质量的影响出发,力求清晰阐述我国的有线广播数字电视标准、卫星广播数字电视标准各参数指标的意义。除此之外,考虑到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的产品,因电路相同,选用元器件的型号、数值、性能相同,故发生的故障现象、故障产生的部位及损坏的元器件均有很大的雷同性,因此书中精选整理了69种流行数字卫星接收机的250个常见故障检修实例,供有关人员维修时对照参考。
本书主要供广播电视系统中从事电视设备的值机及维修人员,有线电视设计、安装及维护人员,广大彩色电视机维修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电视机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大专院校相应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第1篇 数字电视原理
第1章 概述
1.1模拟电视的固有缺陷
1.2数字电视、数字化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的特点
1.3数字电视的突出优点
1.4数字电视图像的主观评价
第2章 数字电视信号的产生
2.1数字信号的特点
2.2数字信号产生步骤一——抽样
2.3数字信号产生步骤二——量化
2.4数字信号产生步骤三——编码
第3章 视频信号编码方式与演播室编码标准
3.1视频信号编码方式
3.2演播室分量电视信号数字编码标准——CCIR一601号建议
3.3演播室音频信号编码标准
3.4演播室数字信号接口标准与辅助数据
3.5演播室数字信号切换与系统检测
3.6数字图像信号模式转换——抽选与内插
第4章 信源编码技术一——数字图像信号压缩编码
4.1数字图像信号数码率压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2数字图像信号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种类及特点
4.3数字图像信号差值编码与预测编码(DPCM)
4.4数字图像信号转换编码与离散余弦转换
4.5数字图像信号熵编码
4.6数字图像信号运动补偿编码
4.7新一代数字图像信号压缩编码技术简介
第5章 信源编码技术二——数字音频信号压缩编码
5.1音频信号的种类及其质量特性
5.2数字音频信号压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3数字音频信号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
5.4 M1JSICAM压缩编码方法
5.5 AC-3环绕立体声压缩编码方法
5.6 MPEG音频压缩编码标准
5.7常用音频编码标准的有关参数及应用情况
5.8模拟电视数字音频技术—_NICAM-728简介
第6章 信源压缩编码国际标准简介
6.1图像信号压缩编码标准——H.261
6.2图像信号压缩编码标准——JPEG
6.3图像信号压缩编码标准——MPEG.1
6.图像信号压缩编码标准——MPEG.2
6.5图像信号压缩编码标准——MPEG.4、MPEG.7、MPEG.21
6.6图像信号压缩编码标准——ITU—R BT.201、JVT、AVS
第2篇 数字电视传输
第7章 信道编码技术一——码型选择与误码控制
7.1概述
7.2码型设计与选择原则
7.3二元码的种类与特点
7.4误码产生的原因及信道性能优劣的判断
7.5检纠错编、解码的基本原理、种类及特点
7.6常用随机误码检纠错编、解码方式
7.7突发性误码检纠错编、解码(一)——比特交织码
7.8突发性误码检纠错编、解码(二)——循环码(CRC)
7.9突发性误码检纠错编、解码(三)——里德索罗门(RS)码
7.10突发性误码检纠错编、解码(四)——卷积编码
7.11级联编码系统——外码与内码
第8章 信道编码调制二——数字信号的载波调制
8.1数字信号传输方式与特点
8.2数字信号三种基本调制方式及其优缺点
8.3多进制数字信号调制系统——QPSK、QAM及VSB简介
8.4数字电视传输中常用的调制方式及其特点
8.5数字电视信号的信息速率及其频带宽度
第9章 数字电视主要传输方式及DVB标准
9.1数字电视3种主要传输方式及其标准
9.2 DVB标准、特点及适用的传输媒介
9.3 DVB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9.4 DVB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核心技术简介
9.5 DVB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第10章 有条件接收及DVB有条件接收传输系统
10.1有条件接收及其总体要求
10.2有条件接收系统对加解扰技术的基本要求
10.3加解扰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
10.4数字电视信号加解扰与加解密的基本过程
10.5有条件接收系统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0.6 MPEG一2及DVB标准中关于有条件接收(CA)的规定
10.7 DVB有条件接收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10.8可寻址加解扰系统简介
10.9智能卡加解扰系统简介
第11章 数字电视信号卫星传输系统
11.1卫星电视广播基本知识
11.2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1_3卫星电视广播频段划分
11.4我国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标准
11.5中央电视台CC’FV一3、5、6、8套加密节目卫星传输标准——DC:一2简介
11.6数字电视卫星直播传输系统简介
11.7中国CBTV数字电视卫星直播传输系统简介
第12章 数字电视信号有线传输系统——DVB-C
12.1有线电视基础知识
12.2数字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等级与传输模式
12.3数字HFC传输网络一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2.4世界数字有线电视3种主流标准简介
12.5我国数字有线电视行业标准——GY/T 170_-2001简介
12.6数字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的意义及其测量方法
第13章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
13.1数字电视地面开路传输的特点
13.2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常见干扰及克服方法
13.3世界流行的3种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简介
13.4国际电信联盟(ITuR)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模型简介
13.5 HDTV地面传输技术简介
第3篇数字电视接收
第14章 数字卫星电视信号接收技术
14.1数字卫星电视信号接收方法与特点
14.2数字卫星电视下行信号的技术参数及其意义
14.3目前我国可接收的主要数字、模拟卫星电视节目下行信号参数介绍
14.4数字卫星电视信号接收系统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14.5数字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仰角、方位角与极化角
14.6数字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种类与选购注意事项
14.7数字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安装注意事项
14.8数字卫星电视接收天线调试注意事项
14.9常用的几种“寻星”方法介绍
14.10“雨衰”及天馈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14.11卫星电视信号接收、有线入户“村村通”系统简介
第15章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原理与常见故障检修
15.1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种类及其技术特点
15.2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
15.3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使用注意事项
15.4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5.5第三代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技术特点、电路结构及工作过程
15.6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电源部分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15.7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其他部件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15.8数字卫星电视信号接收、有线入户——“村村通”产品电路组成与
常见故障检修方法
15.9 69种流行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250个故障检修实例精选
第16章 数字有线电视信号接收技术
16.1普通彩色电视机接收有线电视信号存在的问题
16.2数字有线电视信号兼容性彩色电视机接收方式
16.3数字有线电视信号机顶盒接收方式
第17章 数字电视机顶盒
17.1常用数字电视机项盒种类与特点
17.2广电总局关于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几项主要规定
17.3数字电视机顶盒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方向简介
17.4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一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第18章 交互式电视(ITV)
18.1交互电视的种类及其特点
18.2交互电视网的一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8.3交互电视关键技术简介
18.4.交互电视机顶盒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第19章 数字地面电视信号接收技术
19.1概述
19.2数/模兼容电视接收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9.3美国ATSC 8.VSB制式接收技术简介
19.4欧洲DVB—T制式接收技术简介
19.5数字HDTV接收技术简介
附 录
数字电视常用缩略语、术语英汉对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