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人一生的一本好书。王松编著的这本《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详细讲解了《弟子规》中论述的为人应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书中引用圣贤智慧,汲取国学精华,并结合现代员工工作、生活的实际,赋予了全新的理解,阐释了员工的行为规范与工作理念,由此为员工培训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出版以来,得到员工读者的高度评价,很多单位争相批量订购给每一个员工赠送一本。
图书 | 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 |
内容 | 编辑推荐 影响中国人一生的一本好书。王松编著的这本《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详细讲解了《弟子规》中论述的为人应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书中引用圣贤智慧,汲取国学精华,并结合现代员工工作、生活的实际,赋予了全新的理解,阐释了员工的行为规范与工作理念,由此为员工培训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出版以来,得到员工读者的高度评价,很多单位争相批量订购给每一个员工赠送一本。 内容推荐 《弟子规》是教育人们尊长尽职,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品格,提高自身素质的国学经典之一。 王松编著的这本《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详细讲解了《弟子规》中论述的为人应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书中借由先哲风范,引用圣贤智慧,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现代企业员工工作、生活的实际,赋予了《弟子规》全新的理解、全新的立意,讲解了诸多现代企业员工行为规范理念,以此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适合希望通过传统经典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总叙:进德学文,知行合一 1.《弟子规》:儒家文化之集大成者/002 2.好员工职业成长第一课/004 3.《弟子规》五项修炼/006 4.时代呼唤好员工/008 5.好员工要有好人品/011 6.修身养性:做人是做好员工的基础/013 第二章 入则孝:尊重长辈,忠诚职业 1.用心孝敬父母/020 2.孝敬父母有诀窍/023 3.健康是最好的孝顺/025 4.正确面对父母过错/027 5.不孝不是好员工/028 6.尽善尽美,善始善终/031 7.做事做到位/034 8.忠诚公司:坚守职业道德/036 9.善于倾听,有效执行/038 10.专注是一种力量/041 11.有事业心才能成为好员工/043 第三章 出则弟:团结协作,“心”想“事”成 1.兄弟和睦,孝在其中/049 2.为自己成长而工作/052 3.尊重长辈/054 4.尊重人才,关心客户/057 5.尊重,从小事做起/059 6.与团队共进退/061 7.求同存异,与同事打成一片/064 8.群而不党:掌控健康和谐的工作关系/067 第四章 谨:懂礼仪,重形象 1.珍惜时间,善用时间/074 2.抓住时间就有机会/077 3.把工作完成在昨天/079 3.注重仪表/080 4.彬彬有礼/082 5.保持良好形象/084 6.知礼识务:谨慎对待每个人/086 7.克己复礼:树立权威,遵守制度/089 8.欲速不达:脚踏实地,稳步前进/091 9.三思后行,临危不乱/093 10.拒绝诱惑/095 11.每日反省自己的得失/097 12.修己安人:做优秀的自我管理者/099 第五章 信:言必信,行必果 1.无信不立:遵守以“信”为本的做人原则/106 2.言行一致,表里如一/108 3.敬事而信,诚信做人/111 4.一诺干金:诚信是你的无价之宝/113 5.会说话:让你的舌头动起来/116 6.祸从口出,少说为佳/118 7.识得谎言真面目/121 8.宁为真话负罪,不靠假话开脱/123 9.良药苦口,忠言逆耳/125 10.守信之四大原则/127 11.言而有信:诚信到永远/130 12.不找借口,不避责任/132 第六章 泛众爱:天下为公,推己及人 1.宽容别人,方便自己/140 2.学会赞美别人/142 3.善待所有人/144 4.立身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7 5.推己及人:时刻为他人着想/149 6.成人之美:帮人就是帮自己/152 7.三不主义:不批评,不责怪,不抱怨/155 8.以德报怨:彰显大胸襟/158 9.知恩图报,用心工作/161 10.吃亏是福:能吃亏,会吃亏/162 11.金钱不是工作的唯一目的/165 12.克制私与贪,避免因小失大/167 第七章 亲仁:扬善除恶,亲贤远小 1.以仁为本,立足天下/172 2.亲近仁者,与人为善/175 3.修身达仁:不断自我修炼和提高/178 4.独立自主,自尊自爱/180 5.亲近良师益友/182 6.心有仁念,远离恶行/185 7.互相帮助:亲仁就要助人/187 第八章 余力学文:学以致用,事半功倍 1.取长补短,见贤思齐/193 2.学习意味着创新/196 3.虚心好学,发扬光大/199 4.保持初学者心态/201 5.先升值,后升职/203 6.空杯心态,从头再来/205 7.持续学习,学以致用/208 8.学习要讲究方法/210 9.不做自暴自弃的懦夫/212 10.终身学习,永不落伍/217 11.笨鸟先飞:始终走在别人前面/218 12.活学活用:好员工是这样“炼”成的/220 试读章节 大凡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它所讲解的内容是什么。“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内容,即:首孝弟;次谨信;冷众爱;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而这五项内容,正是我们必须用心修炼的宝库。 《弟子规》从《论语·学而篇》摘录出来,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从狭义来讲,“圣人训”中的圣人是指孔子;广义来讲,就是古今中外的古圣先贤对后代的教导。 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既然已经深深地明白,生命是父母所赋予,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就应该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孝心才会生起来。做哥哥的要知道照顾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哥哥,尊敬哥哥。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孝悌,要行孝,要行悌。这两样你都完全明白,能做到了,然后我们就要懂得如何修身养性。修身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谓“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对的言行举止。所以,接下来圣贤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一切都要谨慎。简单地讲就是要有礼节,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对的行为,要了解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礼。什么叫合乎礼?就是你内心当中,要存恭敬之心。 《弟子规》讲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不要讲没有根据的话,不要轻易许诺,因为这很容易养成坏毛病;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飞短流长。教育孩子不要与人攀比,要重视自己品德、学问、才能技艺的学习和培养,君子忧道不忧贫,养成良好的节操;如果不小心犯了错误,就要勇敢去承认,并且努力改掉它。 人的本性绝对是纯善无恶的。但是,为什么社会上会有邪恶之人?这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所以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如果有多余的,我们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不但你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分享你的快乐。能解救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乐事。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行善最乐”的说法。这也告诉我们待人接物要有一颗爱心,没有爱心肯定没有办法行善事。有这样的心态,有这样开阔的胸襟之后,我们还要再接再厉,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要找好老师。好老师我们只要能遇到,就不能放弃,要好好跟他学习。我们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言语、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所以当我们碰到良师益友,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珍惜、学习。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圣贤的典籍就是陪伴我们一生最好的良师。 国内家装行业某知名企业树立了“先做人、后做事、再赚钱,,的理念,其用人观念是:在用人方面首先要讲人品,讲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他们可能不选最聪明的,但会选最诚信的,人品好是根本前提。行业特点决定了这一点:他们的客户与他们所做的工作要求他们必须是讲诚信、有责任心的人。 如果人品出问题,他们坚决不用;能力出问题他们可以给员工换岗位。这是这家企业的用人原则。因此,在招聘过程中,这家公司会对候选人做相应的背景调查,了解以前的工作业绩和个人品质以及前雇主的评价。利用这种方法并不足以证明候选者是一个诚信之人,很多时候还要从日常工作中考察。 这家公司现在有员工1300多人,相关职位也比较多,如果有员工觉得现在的职位不适合自己,但有很好的人品和有敬业精神,这家公司就会挖掘其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提供另一个其他的舞台,使其可以在那个舞台表现得很优秀。这家公司设立了一个内部小型人才市场,如果员工觉得自己不适合现在的职位, 可以进行内部流动。 人与人之间有区别:同样是人,可是良莠不齐,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各有不同。大多数人都是跟着流俗走,仁慈博爱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这样的人往往身正行端,特立独行,如果能够接近他,向他学习,那么过错就会减少,品德就会增长;反之,接近小人,就会堕落,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对我们同样具有警示作用。 一个人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行为规范,只是学习文化,那么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徒增浮华之气,而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家庭的人。另一方面,如果只是做到了前面所提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却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陷入自己的主观偏见中行事,蒙蔽了真理,这也是不对的。因此,还必须学习文化知识,读好书,进一步开启智慧。这两个方面就是孔子讲的博文、约礼皆不可偏废的道理。再一方面,要教给孩子读书的步骤和方法,教育孩子读书也要守规矩,要讲究居室卫生,讲完整洁。最后指出,读书不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发愤图强,循序渐进,通过不懈地勤奋努力达到圣贤的境界。 只有生活的品质得到提升,人生才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如果你有多余的时间,不要只看无益的电视娱乐节目,那样只会污染我们的身心。身心被污染,我们就没有办法在人生当中获得古人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这实在是莫大的损失。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康熙皇帝教诫他的子孙要勤劳,应当以劳为福。如果贪图安逸,那就必定会有灾祸。所以,当我们面对圣贤的教诲,应当深思:我们是不是每天都在虚度光阴?《弟子规》总纲领所教导我们的五项要领,值得我们重新领悟。如果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应该参照执行,重新改造自己,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非常有意义。P6-8 序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这个《小学》是《三字经》中“唯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的《小学》,专门教导做人做事,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和做人首要以“孝’’为本。这本书距离我们有数百年,内容中有些用词与现在社会状况差距较大,当时李毓秀是以《小学》中的重点为基础,编写《训蒙文》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编成360句,1080个字的《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也是每个入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习的基础读物。 如今,《弟子规》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许多企业选择《弟子规》作为员工培训教材。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它的有效性,已经被许多成功经验所证明。 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要追溯源头,传承命脉。而面对企业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从先人的智慧中寻求解决的方法,《弟子规》无疑是其中的代表。看似不显眼的一本小书,不仅仅是作为蒙学最基本的代表和入门读物,实际却蕴含了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更是值得每一个企业员工去仔细审读。这恐怕也是《弟子规》“热”起来的真正原因吧! 《弟子规》是教育人们尊长尽职,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品格,提高自身素质的国学经典之一。本书详细讲解了《弟子规》中论述的为人应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书中借由先哲风范,引用圣贤智慧,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现代企业员工工作、生活的实际,赋予了《弟子规》全新的理解、全新的立意,讲解了诸多现代企业员工行为规范理念,以此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本书适合希望通过传统经典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读者阅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042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72.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