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曹操的长相究竟如何?为何关羽是红脸、张飞是“豹头环眼”?“三英战吕布”是否确有其事?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妻?诸葛亮为将周瑜活活气死了吗?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大将”曹操是军事天才吗?“七擒七纵孟获”是真是假?……深层探究,首度公世!文学专家学者缜密解读名著《三国演义》背后的真相!
图书 | 三国演义之谜(插图珍藏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备、曹操的长相究竟如何?为何关羽是红脸、张飞是“豹头环眼”?“三英战吕布”是否确有其事?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妻?诸葛亮为将周瑜活活气死了吗?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大将”曹操是军事天才吗?“七擒七纵孟获”是真是假?……深层探究,首度公世!文学专家学者缜密解读名著《三国演义》背后的真相! 内容推荐 《三国演义》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这部小说里藏着许多谜团: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妻?诸葛亮为将周瑜活活气死了吗?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大将”曹操是军事天才吗?“七擒七纵孟获”是真是假?……深层探究,首度公世!文学专家学者缜密解读名著《三国演义》背后的真相! 目录 《三国演义》为何有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桃园结义”故事完全是虚构的吗? 刘备、曹操的长相究竟如何? 为何关羽是红脸、张飞是“豹头环眼”? 关羽的青龙刀、张飞的蛇矛、吕布的画戟都属实吗? “怒鞭督邮”者真是张飞吗? 曹操曾“献刀”刺杀董卓吗? 是不是陈宫“捉放曹”? “温酒斩华雄”的究竟是谁? “三英战吕布”是否确有其事? 貂蝉“巧施连环计”于史有据吗? 曹操“义释张辽”符合史实吗? 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和杨修? 刘备究竟算不算英雄? 关羽“降汉不降曹”的真相如何? 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属实吗? 孙权“举贤任能”是否做到了善始善终? 徐庶何时“荐诸葛”? 诸葛亮故里究竟在哪里? 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女为妻? 历史上是否有“三顾茅庐”之事? 究竟是谁最先提出“三分天下”? 诸葛亮曾经火烧博望、新野吗? 诸葛亮为何要手持羽毛扇? 赵云“单骑救主”有事实根据吗? 张飞“大闹长坂桥”是否可信? 诸葛亮真的在东吴“舌战群儒”吗? 曹操真欲“揽二乔于东南”吗? 庞统曾诈降曹操“巧授连环计”吗? 诸葛亮指挥了赤壁大战吗? 诸葛亮有没有“草船借箭”? 关羽在华容道“义释”过曹操吗? 诸葛亮将周瑜活活气死了吗? 历史上的周瑜是否是“量窄”之人? 关羽曾“义释”过黄忠吗? 曹操真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吗? 张松挖苦曹操之事确凿吗? 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上将”? 投归刘备后的马超为何默默无闻? 关羽果真是“单刀赴会”吗? 是华佗替关羽“刮骨疗毒”吗? 袭取荆州计出谁手? 曹操是军事天才吗? “七步成诗”是怎么回事? 张飞果真“头在云阳,身在阆中”码? 关兴、张苞可能参加刘备东征吗? 诸葛亮在白帝城奉“托孤”遗命吗? 司马懿是否真有过五路伐蜀计划? “七擒七纵”孟获是真是假? 历史上真有花关索这个人吗? 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子午谷奇谋”? 姜维究竟是如何归蜀的? 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是否“挥泪”斩了马谡? 司马懿中过诸葛亮的“空城计”吗? 赵云形象超过关羽、张飞了吗? 曹真是诸葛亮写信“气死”的吗? 张邻是被诸葛亮用计射杀的吗? 司马懿在上方谷中过诸葛亮的火攻计吗? 诸葛亮曾以“巾帼女衣”羞辱过司马懿吗? 真有“死诸葛能走生仲达”之事吗? 姜维“八伐中原”属实吗? 蜀汉后主刘禅是庸主吗? 姜维降魏是诈降、迫降还是真降? 试读章节 人生教科书说,陈涌在《三国演义简论》一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实际上成了许多普通群众的人生教科书,他们在这里学习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习分辨正义与邪恶。这是一部伟大的民族作品,它在中国民族生活中具有很深的基础。文章认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明白这部作品为什么得到广大群众的爱好。 历史感情说。何满子在《在评价(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以前》一文中指出,《三国演义》几百年来拥有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民间,它的影响之大,恐怕位居中国古代小说之首。何先生认为,《三国演义》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并不是依靠它的艺术力量,除了各种有关的意识材料可以帮助它扩大影响之外,使它高居于历史小说之首位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群众的历史感情,群众对理解历史的渴望。 历史悲剧说。黄钧在《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一文中指出,通过三同近百年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战争故事,《三国演义》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严酷的事实:不是正义,而是邪恶;不是道德,而是权诈,你死我活,弱肉强食;兽性取代了人性,暴政强奸了仁政……这不单是三国时期的社会现实,而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现实;这不单是蜀汉集团的历史悲剧,而且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悲剧。对于《三国演义》这部悲剧时代产生的悲剧作品,它既是我们民族苦难的自白,也是我们民族勇气和信心的见证。总之,它成为我们民族历史的启示录,奠定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只要历史运动还是一种不受控制的盲目力量,只要社会仍是一种束缚我们的、敌对的异己环境,只要人民还没有从历史必然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那么,人们就总是可以从这部悲剧作品中产生共鸣,《三国演义》的这种历史启示作用就永远也不会过时。 P2-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国演义之谜(插图珍藏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殿元//李绍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3496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