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大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有人说,名师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就是智慧。有人说,智慧是一条通往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心灵之路。那么,教育家的智慧,便是给他的孩子们以幸福和快乐。中国需要教育家,因为中国的教育需要智慧。但愿本书的每一页,都能给您带来启迪和快乐!

内容推荐

本书汇集了国内优秀教育专家的访谈录。这些访谈围绕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等展开,展现了教育专家的智慧和研究途径。本书保持了访谈的现场感,读来轻松愉快。

目录

前言/1—2

魏书生篇/1—19

记录魏书生:规矩在,“不令则行”

对话快乐“书生”

文选漫谈边教学边研究

魏书生隽语

李吉林篇/2l—42

记录李吉林:矢志”小教”,弄潮课改

对话教师的乐趣

文选 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

李吉林隽语

李镇西篇/43—64

记录李镇西:从“爱心”到“民主”的班主任

对话“我只想我能够做哪些”

文选做最好的教师

李镇西隽语

顾泠沅篇/65—8l

记录顾泠沅:寻找教育的中间地带

对话再造教师学习文化

文选金达莱与塑料花

顾泠沅隽语

张思明篇/83—104

记录张思明:让学生享受数学

对话 “尽我所能营造一个局部的晴天”

文选重建今天的新师德

张思明隽语

张化万篇/105—130

记录张化万:小学语文界的“时髦老头”

对话撬动孩子的写作欲望

文选把玩进行到底

张化万隽语

刘彭芝篇/131—152

记录刘彭芝:大志大勇的强人校长

对话干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干事更重要

文选如何做一名中国校长?

刘彭芝隽语

康岫岩篇/153—169

记录康岫岩:校长的感召力来自人格魅力

对话细微处养成高素养

文选 我的整体高素养教育观

康岫岩隽语

龚正行篇/171—187

记录龚正行:躬耕细作“责任田”

对话用心耕种“自留地”

文选中学办学的三大目标

龚正行隽语

李烈篇/189—204

记录李烈:用爱诠释教育的女校长

对话 学生和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

文选如何促进教师发展?

李烈隽语

刘京海篇/205—217

记录刘京海:“成功教育”之父

对话刘京海眼中的“成功教育”

文选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刘京海隽语

李希贵篇/219—234

记录李希贵:务以”细”为贵的教育局长

对话“诊断”新课改

文选经营学校文化

李希贵隽语

唐盛昌篇/235—254

记录唐盛昌:志在培育精英的校长

对话乐育精英

文选从好教师到好校长的基本路径

唐盛昌隽语

杨一青篇/255—268

记录杨一青:校长的“相马经”

对话校长是这样“炼”成的

文选一辈子在一所小学工作45年的感受

杨一青隽语

廖文胜篇/269—284

记录廖文胜:校长的价值就是“激活”师生

对话成功校长要有向善向上的态度

文选教育的源头、原点与元素

廖文胜隽语

杨瑞清篇/285—299

记录杨瑞清:行知路上的“傻”校长

对话让农村孩子在赏识中学会爱

文选教育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幸福

杨瑞清隽语

试读章节

坚持写文章

看多家之言,提高了理论水平;写日记,积累了素材,这都仅仅是搞科研的准备工作。搞科研,主要的工作形式之一就是写文章。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每位教师都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但有机会是一回事,有没有科研能力是另一回事。写文章就是抓住机会、利用机会进行科研的有效途径。人一旦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本职工作,那么无论他的工作多么平凡,都会有无穷无尽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就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大的远的不说,每天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班级管理尽可以写成文章,写成调查报告、教学杂感、实验报告等等都行,如:《谈今日6节课的节奏》、《数学课堂纪实》、《语文课堂学生兴趣分类》、《45分钟学生注意力变化》、《不同性格学生自习课表现异同》、《5分钟记忆力比赛结果分析》、《男女同学自习课自制力比较》、《课间操动作到位情况与学生性格的关系》、《眼保健操乐曲与学生动作协调状况分析》、《长跑过程中学生的耐力比较》……

单是一堂语文课,就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选材写成文章。如,学生因性别、性格、智力、体力、兴趣、爱好、基础的不同,在课堂上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均有不同,这就可以分别写出几十篇文章。总之,不是生活中缺少科研内容,常常是我们自己缺少发现科研内容的能力。

常有人以为,写是输出,输出是有资历、有经验、水平高的人做的事。青年人写文章,常被无知的人讥笑为:吃了一把草,便想挤出两杯奶;自身只有一杯水,却想往外倒一桶。我总认为,写作既是输出,也是输入。

因为要写,要发表自己的见解,通常就要先看别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认识的。比如我写《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就要先看教育理论家对这一问题是怎么谈的,有哪几派不同的观点,还要看富有经验的老师和前辈是怎样做的,我和人家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显然这样学习理论与经验,比平时随意翻翻,吸收与消化的结果都要强得多。

写文章又是输入实践经验的一种方式。人平时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往往不够强。如果写《谈培养学生的效率感》这篇文章,那么这个学期就会制订出一系列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效率感的计划、措施。这个学期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就明确得多。实践一个学期后,按提纲写文章,总结本学期的得失利弊,边写边明确了下个学期的措施、计划。这样,下个学期的实践效果一定会好于本学期。坚持写文章确实有助于输人教学能力,绝不像有人认为的那样,会将原有的教学能力也输出了。

刚开始写时,最好选题要小一些,这样便于驾驭。刚开始就写大题目,如“当今世界”、“谈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等等,往往有害无益。刚开始写时,不要想尽善尽美、一鸣惊人,而要有不怕“一鸣烦人”的精神准备。文章写出来了,许多人会进行批评,许多人会心烦,甚至会骂娘,我们把这些批评意见中合理的成分吸收过来再写,自己的水平也就逐渐提高了。

刚开始写时,不可急于发表,也不能发表就写,不能发表就不写。写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就算一辈子写了数百篇都没发表,但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学效率提高了,不是最大的收获吗?

以这样的观念指导自己,我每学期都坚持写几篇文章,到现在已经发表了66篇。

有的青年教师问我:“你又当书记兼校长,还当俩班的班主任,教俩班的语文,还有23个社会兼职,哪还有时间看书、写文章呢?”说心里话,我看书、写文章不是加重了负担,延长了工作时间;相反,倒为我节省了不少劳动时间,减轻了负担。如果采用重复式的劳动方式,我早就被各种事务性工作压垮了。正因为读书、写日记、写文章,才使我初步进入了科研式劳动的境界,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工作效率。  真诚地希望青年教师都能够边教学边研究,都能够看多家之言、写日记、写文章,采用科研式的劳动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向着教学的自由王国迈进。

P16-17

序言

谁是中国中小学最好的教师?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会列出不同的长长的名单。无论用什么样的标准,我们都会遗漏很多优秀的名字,而他们,也许正在课堂上享受着学生们的赞誉,也许正默默无闻地在偏僻的山村里用知识的乳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我们所知的,舆论关注到的永远都只是一部分。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些教师中的优秀者理应获得“教育家”的赞誉。 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庆祝第19个教师节时深情地说:“教育工作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为此,教育部从全国各省的80多名中小学优秀教师、校长人选中,精选了其中影响较大的中小学教师及校长十几名,在2004年第20个教师节及2005年里进行大力宣传,集中展示我国杰出教师的教育理想、教育经验、教育智慧、教育探索历程和教育成果,谱写“当代中国教育诗”;通过对这些教育家奋斗历程和精神追求的剖析,反映教育家的成长轨迹,启迪和激励更多的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通过对优秀教师代表动人事迹的深度报道,强化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教师为人师表,敬岗爱业。

入选原则如下:1.从事基础教育工作20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获得国家、省、地级及学科领域内重大奖项者优先;2.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积累了大量教育笔记、教育论文和教育专著;3.对国外、国内教育家和教育思想有深入的研究,并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4.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语言文字功底好;5.不仅在某一学科教学中有突出成就,而且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有深刻认识,有独到见解;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探索,善于影响和带动其他教师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6.适当考虑年龄、性别、学科和地域的代表性。

这些人选的优秀教师,将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当代中国教育家”——罩在他们的头上。

也许有人会对“教育家”一词感到不舒服,何况,他们中有些人还很年轻。其实,叫“教育家”又有何妨?君不见,歌星唱几首歌就能得到“歌唱家”、“表演艺术家”之类的称呼,我们都没有感到奇怪,为什么那些在教育战线兢兢业业取得不俗成就的优秀教师就不能得到“家”的称号呢? 我们相信,我们这样称呼他们,这些优秀教师们自己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我们知道,谦虚不张扬已经内化为他们的品格。

在高等教育界,专家学者或大师名家等早已享受了人民的赞誉,所以这次从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中选择“教育家”可以说意义不同寻常。

《现代教育报》等报刊的记者们对这些“当代中国教育家”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给大家呈现的这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相信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他们中,既有大家熟悉的魏书生、李吉林、李镇西、顾泠沅等名师,有大家敬佩的唐盛昌、刘彭芝、龚正行、刘京海、康岫岩、李希贵等名校长(局长),也有张思明、张化万、李烈、杨一青、廖文胜、杨瑞清等中青年优秀教师。他们共同的教育情怀和不同的教育人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财富。

愿我们的中小学有更多的教育家涌现出来,给我们的孩子以更多的成才希望。

编者

2006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大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彦春//朱寅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49760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0-092.7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3
出版地 上海
240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