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美尔与现代性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把西美尔作为一个文化哲学家来研究,尝试整体性地把握他的思想脉络,以专门的个案,具体解读西美尔思想的不同层面,勾勒出其思想的基本轮廓。同时,又是围绕文化的现代性来展开西美尔思想不同层面的论述,凸现出实质上完善了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框架的西美尔文化-现代性思想的不一样的现代性理论样态和理念旨趣。

内容推荐

本书把西美尔作为一个文化哲学家来研究,尝试整体性地把握他的思想脉络,以专门的个案,具体解读西美尔思想的不同层面,勾勒出其思想的基本轮廓。同时,又是围绕文化的现代性来展开西美尔思想不同层面的论述,凸现出实质上完善了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框架的西美尔文化-现代性思想的不一样的现代性理论样态和理念旨趣。

目录

引子:西美尔的学术生平

第一章 “暧昧的”思想遗产

 一、同时代人眼中的西美尔

1,“极为矛盾”的“启发者”(Anreger):马克斯·韦伯如是说

2,印象主义的“过渡哲学家”:卢卡奇的批判

 二、对西美尔的经典现代阐释:左派与后现代的思想交锋

1,左派阐释路线:从“游手好闲者”到“先锋派”

2,后现代的西美尔

 三、西美尔思想肖像的底色

第二章 货币文化论

 一、《货币哲学》——现代“精神”的浮现

 二、《货币哲学》的双向度

1,金钱与现代生活的客观化

2,金钱与个体自由

 三、大都市的文化诊断:现代都市的“瞬间图景”

第三章 女性主义和现代性

 一、性别形而上学:相对和绝对

1,男性与女性的形而上学差异

2,男性文化的客观和绝对:女性作为本体论的“他者”

3,女性精神贵族和个体形而上学的孤独

 二、精英女性主义

1,女性文化:一个文化新大陆

2,德国女性运动:西美尔和玛丽安娜·韦伯之争

3,现代性与乌托邦的女性主义

 三、爱欲与婚姻

1,爱欲个人主义:卖弄风情和冒险

2,性爱和卖淫

3,婚姻和婚外恋:“个体法则”

第四章 审美一艺术思想与现代性

 一、审美一感性与现代性

1,感性——审美之文化精神特质

2,“社会学美学”

3,“感觉社会学”

 二、距离感:个体审美主义

1,生活风格的距离感

2,艺术风格的距离感

 三、时尚:大众审美主义

第五章 宗教思想与宗教现代性

 一、主体性宗教研究与实在宗教研究

 二、宗教性与现代性

1,宗教性:宗教灵魂的基本存在

2,“私人化”的主体性宗教

3,宗教性:社会形式包含的宗教要素

 三、宗教整合与现代性

1,宗教整合与社会整合的同构性

2,宗教现代整合功能之转化

结语

附录:西美尔主要著作概要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作为一种纯粹的社交形式,卖弄风情绝不像看起来那么轻松,风光无限,它在西美尔眼里演绎的是“深刻的个体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孤独”,男人和女人的灵魂永远在相互寻找、相互补充,渴望着被最深的形而上学鸿沟分隔开的另一存在,但永远不会克服其对立面。因此西美尔在卖弄风情这一最令人陶醉、最魅力四射的游戏形式背后,看到的是“人类孤独最纯粹的形象”,带着这种孤独,人最终不过是一个陌生人(西美尔2001b:168)。不管是拥有还是没有,人都是孤独的。而卖弄风情就是在拥有和没有这一悲剧性环节,用“游戏的、摇摆不定的、什么都不介入的形式打扮自己”(西美尔2001b:169)。卖弄风情的最终结果仍是个体无限的孤独。

不屑于卖弄风情这种徒有象征形式却无实质内容的人,可以试试冒险(Abenteuer)。现代爱欲的产生本身就是一场“冒险”——西美尔意义上的冒险。冒险,照西美尔的说法,已经成了生活最一般的,可以用无数经验填充的一种社会形式,尽管它倾向于以情色的形式出现。一般社会形式的冒险,既孤立于生活连续性之外,又以别样的意义成为生活连续性的一种比照。所以西美尔把冒险比作“生活中的岛屿,根据它自己的力量决定它的开端与结束,而不是像大陆的一部分,根据那些相邻近区域的力量来决定”(西美尔2001d:206)。岛屿什么时候能与大陆连为一片呢?也许永远不会,岛屿成其为岛屿,大陆成其为大陆,必要条件就是各自为政,就像冒险作为偶然的片断之于生活整体的意义一样。

恋爱并非总是冒险,但恋爱包含了冒险的特点:可征服的和无法夺取的,凭能力获得的和在能力之外靠运气得到的。西美尔说:“恋爱是冒险通常仅仅是对男人而言的;对女人而言,恋爱一般是冒险以外的其他事情”(西美尔200ld:212)。但这是一般而言,在现代社会,随着男人和女人的个体化越来越尖锐,女人不得不和男人一样把恋爱当作冒险,当作下赌注。爱情和幸福绝不再像礼物一样被男人亲手送到女人手里,女人只需在家中静等就行了。结果就是,现代爱欲最终不得不把自己托付给一次次的冒险,这是爱欲现代化以后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情色冒险突出的是生活绝对的片刻性、当下性、即时性的魅力,这点跟卖弄风情极为相似,但不同的是冒险聚集着猛烈的强度,驱动着狂野的感觉,而卖弄风情则摆弄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和朦胧迷离的感受。卖弄风情和情色冒险被最终证明不过是爱欲的一种典型的现代姿态——占有和征服、抓住和攫取,而不管占有对象、抓住机会是否与我们、与世界、与我们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相和谐。这些斑斑驳驳的现代欲望,像西美尔所说的那样,“能够愉悦我们,也能够一下子毁灭我们”(西美尔2001d:210)。卖弄风情和情色冒险无一例外拥有魅力四射,瞬间辉煌的形式,使人趋之若鹜,然而,不管它们怎么打扮自己,背后无法掩藏的是现代人作为陌生者的孤独形象。在这些爱欲关系中,个体既和他人发生关系,但又保持着心灵的距离,像一个精神的流浪者(西美尔2001b:110)。

抛开情色内容,西美尔最终谈到了人的“冒险命运”——这是冒险之于人的意义。如何理解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偶然和必然、人的自由和上天的恩赐之间的关联,现代人冒风险的做法是把不可预计的当作可预计的,西美尔以为这种“成问题的存在”本身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冒险者。“我们是地球上的冒险者;我们的生命处处带着紧张的刻痕,那是冒险的标志。但只有当这些紧张变得剧烈,以致控制了使它们得以认识自身的物质——只有那时‘冒险’才会现身”(西美尔200ld:218)。现代人生命中的一切都不可预期,冒险就成为命运,于是带着生命的紧张刻痕的现代人,不得不把生命(包括爱欲)放置到一次次冒险中,试图理解生命的整体和偶然、延续和断裂之间那些根本不可理解的冲突和调和。

P149-151

后记

六年前我写以西美尔为题的博士论文时,无论其人还是对其人的研究,在国内都是比较生僻的题域。时至今日,不仅在欧美,就是在汉语学术界,西美尔的地位也大有提高之势。坊间近年出现的西美尔汉译,略略算来有七八种之多,即是明证。我们终于迎来了西美尔“迟到的复兴”。

有些思想家是原创型的,也有专门阐释别人思想的思想家。西美尔大概算是前者,理解和把握都有相当难度。从写作博士论文开始,后翻译《货币哲学·综合卷》,一直到现在,我和西美尔已经打了六七年的交道。起初受其寂寞疏离的文字吸引,他犀利冷峻的思想常常别开生面,令人叫绝。和西美尔一起思考是一件幸事,也是难事,当我试图整体性地把握他的思想脉络,厘清他的立场时,理解上的困难成为恼人的难题。六七年间,我对他思想的看法经历了很大转变。一开始受英国学者Frisby的影响,当时他的西美尔解释正如日中天。还记得北大社会学系的一位朋友当年曾问我,准备怎么批Frisby,彼时我正沉浸在Frisby的阐释视角中,未明其意,几年后才发现:带着一副有色眼镜——一特别是左翼非常偏颇的观点一一看西美尔,阐释者的确很容易就站稳一个立场评价他,但离西美尔思想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出自不同立场的众多说法到底是阐释者在自说自话,还是西美尔“暧昧”的思想遗产无法避免的宿命?

理解和阐释西美尔,对我而言,问题就是: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阐释立场,既贴近他,又可恰当地评判他。

后续的搜集资料(本书的文献资料截止到2004年)和修改成书的过程费时长久,结果几乎“面目全非”。原博士论文的前半部分已不合我意,几近全数放弃。新增添的内容中特别加入了对西美尔阐释传统的梳理和辨识,特别关注了“众说纷纭”的西美尔阐释现象,因为这个现象本身太值得玩味了。西美尔常被当作社会学家,我的写作计划故意避开了纯社会学的内容,主要是想在更大的思想框围中视他为文化哲学家,然后以思想个案细研之。通过具体解读他的货币哲学、女性主义、审美艺术思想和宗教理论,本书期望可以大体营构出其思想的形貌。

每个阐释者都有自身的“偏见”,但这并不能为我的失漏之处开脱。尽管尽可能纳入了各家之言作为论述的背景,本书的西美尔阐释也纯属一家之见,浅陋不当之处,还望得到方家和读者的指正。

本书的完成首先要感谢导师乐黛云教授,乐师的学术胸怀宽广豁达,从当年指导论文到如今教导我如何为人,她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非三言两语可以言尽。导师刘小枫教授自始至终对我的写作计划、修改和出版提出细致的批评和建议,学生特别要致以深挚的谢意。另外还要由衷感谢柏林洪堡大学社会学所的导师Hans—Peter Muller教授,我游学柏林期间主攻西美尔,博士后研究计划得到他的指导,并蒙惠赠相关德文资料,受益匪浅。

得遇良师,我之幸也。

陈戎女

2005年8月1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美尔与现代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戎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86031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49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