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门艺术,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成才故事告诉人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是孩子能否最终成才的关键。当然,这样的道理谁都懂,具体到自己的子女教育,到底该怎么做才正确,才有成效?本书所收入的,大都是家长的亲身经历和现身说法。平凡父母用苦水和泪水探索的教子经,一部让父母深受启迪的好书。
图书 | 家教是门艺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教育是门艺术,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成才故事告诉人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是孩子能否最终成才的关键。当然,这样的道理谁都懂,具体到自己的子女教育,到底该怎么做才正确,才有成效?本书所收入的,大都是家长的亲身经历和现身说法。平凡父母用苦水和泪水探索的教子经,一部让父母深受启迪的好书。 内容推荐 如今中国的孩子一方面在享受家庭里应有尽有的物质宠爱,另一方面却必须承受来自父母和学校那没完没了的压力。这样的一种压力,对于子女的成才到底是利还是弊,我们的家长到底该如何为自己子女的成才创造有利的家庭环境呢?本书所收入的,大都是家长的亲身经历和现身说法。《当家长的艺术》中的家长,其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子女的一点一滴,象春雨滋润万物,令人深受启发并获益;《没有不成功的孩子》中家长的教子神话让人看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有力证据;《一个中考考生家长的日记》则告诉你在孩子面临关键的的升学考试时,该如何合理调试孩子的紧张心理,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考试中发挥自身的最佳水平;《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中所讲述的众多家教故事,让您震惊又发人深思…… 目录 当家长的艺术/李长春 1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李振斌 59 一个中考生家长的日记/顾颐 119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杨晓升 179 试读章节 有一次开完家长会,班主任留下了十几个家长。这些家长孩子的成绩均在省重点高中和市重点高中之间,也就是说紧一紧便有可能上去,松一松也就下来了。班主任让家长们制订个"帮教"计划,而且越详细越具体越好,最好能保证孩子下次月考成绩能前进多少名。 我也是其中一个。 班主任刚说完,家长们就纷纷表态。有的说,让孩子前进五名;有的说,让孩子前进十名……他们一个不服一个,谁也不想让班主任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潜力做家长的教子无方。最后,竟像拍卖场似的,有人声嘶力竭地喊道,我让孩子前进二十名。望着这熙熙攘攘的场面,我突然想起了大跃进时期的一个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父母们是否也认为:"家长有多大胆,孩子就有多大潜"呢!我忍不住悄悄问那位喊出"前进二十名"这个天文数字的家长,你是不是在统计局工作?他没听出我此话的含义,愣愣地看了我一眼之后说,不,我是一个单位的政工科长。我说,如此说来咱们还是半拉同行呢,我也是靠笔杆子吃饭的。老兄,恕我直言,你是不是写虚假材料写惯了?给孩子定这么高的目标,他会增加精神负担的。他说,你不知道,我那孩子可聪明了,就是贪玩,不给点儿压力他不"出油"。我说,压力太大弄不好就把他压趴下了。他自信地摇摇头,不会,绝对不会! 我笑了.但愿如此。P2 序言 的艺术杨晓升 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当今中国众多年轻的或年老的父母喋喋不休的话题。如果推选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频率最高的字眼,"孩子"二字恐怕将首当其冲。 近几年来,一些社会调查机构每年于岁末调查公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子女教育一直居高不下。据《北京晚报》消息: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的一项调查,在问及当今你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时,子女教育被列为首位。而被调查的对象中,高达93%的人竟然回答只要子女能够上大学自己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于是,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在这一代年轻父母身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现与强化,子女教育成了炙手可热的社会问题。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众多的热点问题中,子女教育问题如同一堆摆在公众面前的干柴,只要稍微沾上哪怕是一丁点儿的火星,便将会立刻燃成熊熊烈火!为了子女成才,众多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为了子女成才,众多的父母可以不惜代价不惜成本;为了子女成才,他们可以舍弃一切乃至牺牲自己的事业、情爱…… 中国有句古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是的,中国的父母恐怕是世界上最累最累、最苦最苦的父母了,可在他们的子女眼中,父母的无止境付出真的就那么值得可敬可亲可……吗?这恐怕只能去问问他们自己的孩子。 期望自己的子女成才"-3然没有错,关键是你的期望是否符合自己子女身体、智力、性格、兴趣等具体情况,如果不切实际地给子女施加压力、盲目地制定目标,那只能适得其反,要么欲速不达、拔苗助长,要么弄巧成拙、自毁前程…… 每当你不切实际地给子女施加压力的时候,你不妨换位思考,掂量掂量自己:假如单位领导指派我去干力不能及的事,能行吗,不能完成我会作何感想? 其实,教育是一门艺术,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成才故事都在告诉人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是孩子最终能否成才的关键。当然,这样的道理谁都懂,具体到自己的子女教育,到底是该怎么做才正确、才有成效? 本书所收入的,大都是家长的亲身经历和现身说法。《当家长的艺术》中的家长,其日常生活中教育子女的一点一滴,像春雨滋润万物,令人深受启发并获益;《没有不成功的孩子》中,家长的教子神话让人看到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有力证据;《一个中考学生家长的日记》则告诉你在孩子面临关键的升学考试时,该如何合理调试孩子的紧张心理,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考试中发一挥出自身的最佳水平;《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中所讲述的众多家教故事,让你震惊又发人深思…… 想做好父母、让孩子成才的家长,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育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东施效颦,而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会弄巧成拙。 让读者从书中获得思考,举一反三,获得启发,更好地引导孩子走上成才之路,是我们出版这本书的初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家教是门艺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晓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安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75274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6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