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莫罕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在博尔本德尔出生;以后的半个多世纪,甘地倾尽一生的心血为理想战斗;建立一个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能够和睦共处的自由统一国家的梦想。本书中,甘地一生的故事是置于印度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书中对于印度发展道路的探究一直持续到今天。甘地是个属于全世界的人物,随着本书的展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图书 | 甘地与印度 |
内容 | 编辑推荐 1869年,莫罕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在博尔本德尔出生;以后的半个多世纪,甘地倾尽一生的心血为理想战斗;建立一个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能够和睦共处的自由统一国家的梦想。本书中,甘地一生的故事是置于印度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书中对于印度发展道路的探究一直持续到今天。甘地是个属于全世界的人物,随着本书的展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内容推荐 1869年,莫罕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在博尔本德尔出生;以后的半个多世纪,甘地倾尽一生的心血为理想战斗;建立一个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能够和睦共处的自由统一国家的梦想。 在南非,学成于伦敦的年轻律师甘地,在为印度侨民争取尊严的斗争中重新认识了祖国的危机;在印度,同英国统治权力的斗争中,甘地成为一代圣雄。 因为甘地,印度走上了独立之路,然而,甘地最终眼睁睁地看着祖国家分裂、印穆冲突,以及他毕生反对的不宽容现象回潮而无力回天。 在《甘地与印度》一书中,甘地一生的故事是置于印度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书中对于印度发展道路的探究一直持续到今天。 目录 序言 第1章 印度人的世界:引言 地理概述 历史一警:莫卧儿帝国的由来 欧洲人的到来 英国人的征服 英国统治下的印度 印度知识分子和欧洲文化 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知识链接 印度历史地图 从印度教到帕西教:印度的宗教 第2章 甘地:孩提时代、学生时代、南非时期 在伦敦 东方和西方 在南非 二十年的斗争 从请愿到“萨蒂格拉哈” 决定性的岁月 影响甘地的作家们 1909年和《印度斯瓦拉吉》 史实链接: 甘地时代的南非 甘地昨托尔期泰 甘地语言中的关键词 第3章 甘地:萨蒂亚格拉哈在印度的实践 萨蒂亚析拉哈在印度 等待的岁月 食盐进军 在欧洲 不可接触者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前夕 战争 印度独立和甘地之死 事件及人物链接 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则惨案 甘地的绝食 甘地:面对法官的被告 甘地和苏联共产主义 甘地在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利 甘地的监狱生活 维纳亚克·达莫达尔:一个极端主义的肖像 圣维的私生活 第4章 独立后的印度 国家统一 世俗主义 经济 政治生活 分歧 英迪拉·甘地时代 紧急状态 第三阶段 统一受到威胁 克什米尔、旁遮普及其他地区冲突 一个充满反差的国家 外效政策 HINDUISTS、HINDUS和DNDIANS 印度的语言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艰难的共处 今天的种姓:仍未解决的问题 第5章 甘地的遗产:总结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 是否容许 “例外”? 甘地的遗产在独立后的印度 甘地在世界上的声望和影响 奥威尔的观点 知识链接 甘地和宗教 甘地和电影 印度英文小说中的甘地 参考书目 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印度最早的居民可能要算是一群黑皮肤的人——达罗毗荼人(Dravids)了。他们后来被赶到了半岛的南部,他们的后代便生活在那里。印度人中至少有2亿人至今仍使用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如泰卢固语(Telegu)和泰米尔语(Tamil)。因在20世纪的考古发掘中重见天日的两座城市遗址——摩亨佐一达罗城(Mohenjo-Daro)和哈拉帕城(Harappa)而得以发现的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很可能就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两座城市遗址均坐落在印度河流域。最有可能是建成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它们都是大城市,有着宽达三十多英尺的街道,还有复杂且完善的排水系统。 从大约公元前1600年开始,印度接连遭受了雅利安部落一拨又一拨的入侵。这些雅利安人说着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肤色要比达罗毗荼人浅,他们来自于俄罗斯南部的稀树草原。雅利安人所使用的一种古老的文言语言——梵语(Sanskrit),成了今天大多数印度人的语言,如印地语(Hindi)、比哈尔语(Bihari)、孟加拉语(Berlgali)等的前身。 这些雅利安入侵者能够熟练地使用有轮的战车、马匹和金属头的箭。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摧毁并洗劫了达罗毗荼人的城市,强制推行他们的统治,并迫使部分黑皮肤的人向南逃亡。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雅利安人起初是游牧民族,逐渐习惯了定居生活,于是在印度河一恒河平原安家落户,还繁衍出众多的小国来。实际上,我们并不能肯定事情当真就是这样发生发展的。例如,我们可以确信雅利安人在来到印度之前就会养牛,还熟悉农业。而且,公元前两千年代前半期哈拉帕城和摩亨佐一达罗城的毁灭,似乎极可能不是出于战争(即雅利安人的进攻)的原因,而是火灾、自然灾害或气候剧变的结果。最后,很可能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之间发生的是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必然(或至少不总是)属于暴力性质的。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侵入了印度西北部。他跨过了印度河,一路击溃了当地的一些王公。但军队联络线的过长迫使他终止了远征,班师而回。但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印度的这一部分都存在着一些由希腊人统治的小国,它们与希腊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P10-11 序言 甘地是个属于全世界的人物,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就其重要性进行着争论。他的经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呢,还是必须首先强调他的印度性,强调他的传统和文化的特殊性呢?实际上,这两者并不矛盾,随着本书的展开。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我们将看到,在他的思想中,来自印度传统的成分以及其他要素,是如何与源自西方的观念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意味深长的是,有一位俄国人——托尔斯泰(ToIstoy),一位英国人——罗斯金(Ruskin),还有一位美国人——梭罗(Thoreau),都是他非常喜爱的作家。而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将他和他的地理、历史及文化背景割裂开来,我们也将难以理解甘地。因此,我们无疑必须将介绍这些背景作为我们本书的开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甘地与印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意)詹尼·索弗里 |
译者 | 李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2465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1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33.517=5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6-1983 |
版权提供者 |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