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浮生六记/中国古代闲情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舍、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内容推荐

《浮生六记》以纯朴的文笔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舍、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

林语堂称陈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影梅庵忆语》是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

目录

浮生六记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附:影梅庵忆语

试读章节

余启堂弟妇,王虚舟先生孙女也。催妆时偶缺珠花,芸出其纳采所受者呈吾母。婢妪旁惜之。芸日:“凡为妇人,已属纯阴,珠乃纯阴之精,用为首饰,阳气全克矣,何贵焉?”而于破书残画,反极珍惜。书之残缺不全者,必搜集分门,汇订成帙。统名之日“断简残编”;字画之破损者,必觅故纸粘补成幅,有破缺处,倩予全好而卷之。名日“弃余集赏”。于女红中馈之暇,终日琐琐不惮烦倦。芸于破笥烂卷中,偶获片纸可观者,如得异宝。旧邻冯妪每收乱卷卖之。其癖好与余同,且能察眼意,懂眉语,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余尝日:“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芸日:“此何难。俟妾鬓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虎阜、灵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余日:“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芸日:“今世不能,期以来世。”余日:“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芸日:“必得不昧今生,方觉有情趣。”余笑日:“幼时一粥犹谈不了;若来世不昧今生,合卺之夕,细谈隔世,更无合眼时矣。”芸日:“世传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婚姻事,今生夫妇已承牵合,来世姻缘亦须仰借神力,盍绘一像祀之?”时有苕溪戚柳堤名遵,善写人物,倩绘一像,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姻缘簿,童颜鹤发,奔驰于非烟非雾中;此戚君得意笔也。友人石琢堂为题赞语于首¨,悬之内室。每逢朔望,余夫妇必焚香拜祷。后因家庭多故,此画竟失所在,不知落在谁家矣?“他生未卜此生休”,两人痴情,果邀神鉴耶?

P18-19

序言

《浮生六记》及《影梅庵忆语》是两部悼亡之作;《影梅庵忆语》作者为冒襄,《浮生六记》作者为沈复。

沈复(1763-?)字三白,江苏苏州人,生活于乾隆时期。年轻时秉承父业,以游幕经商为生,后偕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沈氏46岁时作《浮生六记》前四记。作者怀着深沉的情思,记自己与舅氏女陈芸自幼两小无猜,情投意合,互相爱慕,终成眷属。后陈芸早逝,作者悲痛欲绝,时时忆起而无可奈何。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在清人小品中,本书虽非一流,但文笔细腻,颇见才情。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一经俞平伯、林语堂先后评介,则名噪一时,后林语堂又将其译成英文,更是天下闻名,曾经改编为话剧演出。

本书虽名为“六记”,但五、六两记(分别为“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有目无文,可能缺失。坊间后来有出“足本”的,五、六二记,有学者认定为伪书,但也有学者认定为沈氏本人续作;是耶非耶,未有确论,故一并收录。相信读者自有评判的眼光。

冒襄(1611~1693),明末清初江南如皋人,字辟疆,自号巢民,其父冒起宗明崇祯时官至湖南宝庆副使,督漕江上。冒襄崇祯时副贡生,当授推官,不出。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归德侯朝宗,并称四公子。入清,以友朋文酒为乐,不受博学鸿词荐。所居水绘园,为当时名园。《影梅庵忆语》中所悼念的对象是董小宛(1624~1651)。董氏本秦淮名妓,是江南四名妓之一。明崇祯十五年,归冒襄为妾,清兵南下,同辗转于离乱九年,后病死。董氏名字为民间所熟知,其中也包括她入清官为世祖(顺治)妃这一传说,坊间小说更广为演绎、津津乐道,但其实这是子虚乌有的,从《忆语》中可以了解,董氏长期患病在身,“每见姬星靥如蜡,弱骨如柴,吾母太恭人及荆妻怜之感之”,她最后也是因为痨病(即今之肺结核)而死的,根本和入清官被迫害而死,毫不相干。

名士和名妓的结合,为后人所称羡,而他们的结合也确是有真挚的爱情基础的。董氏能诗善文,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冒氏著书她帮他“稽查抄写,细心商订,永日终夜,相对亡言”,两人相处虽然只有九年,但患难与共,相濡以沫,正如《忆语》中冒氏所悲叹的那样“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董死后,冒氏曾作二千四百言的《哀辞》悼念她,“余业为哀辞数千言哭之,格于声韵不尽悉,复约略纪其概。每冥痛思姬之一生,与姬偕九年光景,一齐涌心塞眼。”本文所忆所记,都是真实的,出于真情的,“始终本末,不像狎昵”,这就是《忆语》的魅力所在,是它自问世以来为广大读者所欢迎的原因所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浮生六记/中国古代闲情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沈复//冒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0073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4.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1
15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