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爸爸你给了孩子什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两个特点,从身边家庭教育最常见、最典型的案例出发,针对“父性教育”存在的七大问题,重点阐明男性的性格特质和父亲的教育方式对亲子教育实施的影响,以及父亲在亲子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培养原则,将教育目标按其内涵细化,并且每个细化目标独立成章,每位爸爸均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父爱对孩子的影响涉及到智力、体格、情感、性格等多方面。

一位称职的父亲应该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崇拜的对象。《爸爸,你给了孩子什么》从身边家庭教育最常见、最典型的案例出发,针对“父性教育”存在的七大问题,阐述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男性的性格特质和父亲的教育方式对亲子教育实施的影响,使每位父亲均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让孩子和父亲终生受益。

“爱嘉父母教室”将以“爱家”为理念,大力倡导为人父母者将家庭教育当作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来学习和感悟,欢迎年轻父母到我们的“教室”做做家教的功课吧!

目录

第1章 用好父亲的威严

 严父,严得要有理/2

严爱VS溺爱/2

严格需掌握尺度/4

严格,也要讲究艺术/6

 严格,小心过犹不及/9

惩罚≠怒骂责打/9

黄金棍下并非出好人/10

别让孩子“伤心”/13

 严格之外也要鼓励/15

懂得赏识孩子/15

表扬应恰到好处/17

鼓励,鼓励,再鼓励/20

鼓励孩子应“因人制宜”/23

 别让威严疏远你和孩子的心/25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25

倾听孩子的心声/27

适情适性,勿施高压/29

第2章 “英雄主义"或“男子主义”

 我的爸爸是英雄/34

孩子心中的英雄爸爸/34

英雄不是暴力/36

英雄爸爸做好榜样/37

 专制的独裁者/40

英雄和专制只有一步之差/40

专制教育扼杀孩子的创造力/41

温情专制下的爆发/43

 英雄爸爸也要尊重孩子/45

把你的孩子当“人”看/45

孩子需要你的尊重/46

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48

尊重不等于放任/50

教会孩子尊重他人/52

第3章 忙、忙、忙,永远忙碌的身影

 “忙人”爸爸的无奈/56

爸爸,为什么这么忙/56

忙,爸爸和孩子之间的鸿沟/58

别让忙碌害了孩子/59

 请给孩子一点时间/62

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62

体谅妻子,用自己的方式照顾孩子/64

如何和孩子相处/66

与孩子一起玩耍/68

够忙爸爸也能是好爸爸/71

告诉孩子,你为什么忙/71

学会在忙中抽时间/73

人虽忙碌,爱意要到/74

第4章 “耙耳朵”爸爸要不要

 我的爸爸怕妈妈/78

爸爸要保持形象/78

别让你的“怕”害了孩子/80

让孩子理解你的“怕”/82

 宽容也是种美/84

宽容妻子,也要宽容孩子/84

宽容对待孩子的错误/86

把宽容传递给孩子/88

培养孩子的“吃亏”精神/90

 决不在不该怕的时候怕/93

谨记宽容的原则/93

宽容不等于软弱/95

孩子被欺负时怎么办/97

第5章 坚强与冷漠的天平

 坚强,宝贵的品格/102  

你的孩子是否坚强/102

父亲让孩子变得更坚强/103

坚强还需后天培养/105

 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108

孩子,别哭/108

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110

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冒险/112

给孩子找苦吃/115

教孩子直面挫折/117

 坚强不等于冷漠/120

坚强和冷漠的距离/120

是谁让孩子变得冷漠/122

冷漠的危害/123

帮助孩子走出冷漠的阴影/126

第6章 会花钱,也要会赚钱

 不妨和孩子谈谈钱/130

教孩子认识钱/130

了解钱是从哪里来的/131

让孩子了解“家底”/133

不必害怕花钱/135

零花钱怎么给/137

有借还得有还/139

 钱该怎么“用”/141

送孩子一个存钱罐/1 41

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143

让孩子花自己的钱/145

教会孩子“花”钱/146

多花有意义的钱/148

 让孩子去赚钱/150

花钱的最高境界——赚钱/150

零花钱要靠赚/151

会生“金蛋”的鹅/153

第7章 “懒爸爸"的好与坏

 我是一个“懒”爸爸/156

不妨做个“懒”爸爸/156

“懒”字教育的效果/158

“懒”字教育经——身懒,心不懒/160

让孩子理解你的“懒”/162

 “懒”爸爸的坏习惯/165

此“懒”非彼“懒”/165

爸爸要改掉的懒习惯/167

试读章节

溺爱的表现形式

*包办代替:凡事为孩子包办妥当,使他失去独立性和创造力。

*大惊小怪:过度保护孩子,不能容忍他受到轻微的伤害,使孩子变得懦弱。

*当面袒护:对孩子的过错无节制地包容甚至袒护,孩子变得自我、自私,造成性格扭曲。

*剥夺独立:不给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凡事由父母保驾护航,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丧失抗打击的能力。

严格需掌握尺度

什么叫严格?从其字面上理解是“严而有格”。“严”的要求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养成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格”的要求是遵循教育原则,既要注意合理要求,又要注意孩子的年龄及个性发展特征。因此,正确的严格是公正、适度和恰如其分。

很多父亲对“严格”的理解有失偏颇。在他们看来,一天不板着脸对孩子,一天不大声训斥孩子,就难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于是,所谓的严格要求,就变成了“对人不对事”。

小雨非常不喜欢她的爸爸,用她的话说,“我真怀疑我是不是他亲生的,不然,怎么在他看来,我浑身上下都是错误?”小雨的猜测并不成立,可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偏激的想法呢?这就不得不归结于小雨爸爸的严格教育了。

小雨爸爸是在农村长大的,当初能考上大学,多亏了他那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爸爸。小雨爸爸小时候没少挨爸爸的骂,但这些骂在他今天看来,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笔财富,激励着他不断地进步。所以,在对待小雨的教育上,小雨爸爸自然也就吸取了“打是亲,骂是爱”的严格教育方式。小雨爸爸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好,如果不对孩子严格要求,一旦让她沾染不良的习气,岂不是害她一辈子。可小雨并没有体会到爸爸的用心良苦,她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爸爸老是板着脸,说话总是凶巴巴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坐时翘了个二郎腿,也能引发爸爸一顿怒斥;不明白为什么每次和同学发生争执,爸爸总认为错的是她;不明白为什么吃饭时落了一粒饭,爸爸就会拍桌子、瞪眼睛……我真的是爸爸亲生的吗?小雨不时地在心里问自己。

有小雨爸爸这种想法的父亲应该不是少数。“孩子就是要严格管教,越严越好。”“孩子犯了错误,不对他严格点,不给他一点厉害看看,他怎么能长记性?”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想法实施严格教育,得到的结果肯定会偏离你的本意。实施严格教育,是为了规范孩子的言行习惯,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害怕。孩子做错事,我们应该严格,孩子没有做错事,我们就不应该将严格进行到底。所以,严格是一门学问,掌握不好尺度,最终只能弄巧成拙。

“严格”需要遵守哪些尺度呢?

1.严而有理。只有当严格能促进孩子智能、道德、体力、审美等全方位发展时,才是正确而有意义的。有些父亲有事无事就摆出一副严格的面孔,只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严格应该在严的时候严,严格应该师出有名,严格应该严得有道理。只有满足这样的要求,孩子才会对你的严格心悦诚服,严格也才能实现其真正的目的。

2.严而有度。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应该有度,这里的“度”就是指所提出的要求,必须结合孩子的实际,能为他的思想水平、认识程度所接受,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如果要求制定得过高或离现实太远,那么,所谓的严格要求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比如,要求孩子每次考试都考第一,这就是无意义的严格。其实,严格要求的目的就是促进孩子进步,只要孩子有进步,不管进步多少,都应该为他感到高兴,而不是硬性地规定一个目标。

3.严而有方。孩子对事物有自己的是非观,如果要纠正某些错误的是非观,单纯的命令、禁止,不一定有显著的效果。即使孩子在你的威严下执行了你的命令,也并不代表他从心里认识到这么做的意义。严格要求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改正。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味地打骂是没有用的,应采取疏导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4.严而有恒。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培养这种习惯而提出的严格要求,也就需要相对稳定,不能时严时松。如果你要求孩子时严时松,孩子就会对这样的要求持无所谓的态度。到最后,你所付出的努力不仅会半途而废,还会在孩子面前丧失你的威信。

严格,也要讲究艺术

说到严格教育,爸爸们常常是一肚子委屈。严格不够,怕失去对孩子的约束力,过度严格又怕把孩子管“傻”。不少爸爸抱怨“这个黑脸不好唱,弄不好,没把孩子教好,反倒惹来一身骚。”因此,“严格”是一门家教艺术,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是否能使用得当。如何在教育孩子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严格”这门艺术呢?

1.严格的“量刑”要适当

严格要求孩子,是为了引导孩子向良性转化。当孩子犯错后,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说到惩罚,很多人自然而然会想到打骂。其实,打骂只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并且是最极端的错误方式。惩罚的方式有很多种,适当的惩罚对孩子能起到警戒作用,促使其改正错误,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理。惩罚过重会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又不能使其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

那么,惩罚的“量刑”应该控制在什么样的范围呢?这个答案不应该在书本里的框框条条中,应该在父母的生活经验里。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爸爸,就应该不难发现,自己盼言行哪怕出现一点点的不满,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是对自己的惩罚并有所收敛。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对于轻微的惩罚不“感冒”,那么,便可采取限制其行动、扣留其喜欢的东西等方式,来加深他对错误的认识,但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惩罚,都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受罚,并明确犯错的后果。

2.严格重在指出“出路”

很多爸爸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好好想想吧,你错在哪里?你自己说以后应该怎么做?”当然,爸爸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发现错误,并加深他对错误的认识。可这种含糊其辞的问法,只会让孩子改错没有目标。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既然那样做了,那么在他眼里,那样做就是没有错的。你只是让他去想,他的答案只能是“我想不出错在哪里”。所以,爸爸在指出错误时,态度要明确,和孩子说清楚他错在哪里、犯错的后果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改正。如,孩子乱丢东西,爸爸在惩罚孩子时,要先让他收拾好东西,并告诉他以后不要这样做,否则会受罚。这样,孩子才会对错误有深刻的印象。

3.严格要及时

孩子犯了错,很多爸爸喜欢这样说“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等会儿有你好看的”……类似这样的话,对孩子的影响无非有两种:一是诚惶诚恐——未惩罚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暴风雨来临前的等待比暴风雨更恐怖,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二是不当回事,早把父母的话忘了,等到事后挨罚时,对错误的认识已经淡漠了,这样自然无法起到惩罚的作用。惩罚最好的时机,是发现孩子的错误,并立即给予相应的惩罚。这时,孩子刚刚犯错,对错误的印象最为深刻。如果家中当时有客人在场或在公共场合,不方便立即惩罚,事后应尽可能地还原出孩子犯错的情境,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其明确自己的错误行为。

4.严格需就事论事

很多爸爸在批评孩子时,喜欢老账新账一起算,甚至把陈年老账都翻出来。在爸爸没完没了的唠叨声中,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自己到底哪个错误需要惩罚。还有些孩子听到父母不断数落自己的不是,会对自己失去信心。难道自己一点优点也没有?为什么自己改正了缺点,父母还是看不见呢?这样只会挫伤孩子改正错误的积极性,在其心里形成“天生我就是挨罚的料”、“怎么改也不和父母的心,不如不改”等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改错失去信心,甚至破罐破摔。

5.严格不是劣性情绪的转嫁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这样那样的不顺心、不如意。如果在教育孩子时,父母无法把握自己的感情,将一些不良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后果不堪设想。严格应建立在公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如果你的严格只是个人情绪的转移,那么,这种严格不仅毫无公正可言,还会丧失说服力。长期让孩子感受这样的严格,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抗情绪,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P5-8

序言

对于父亲在孩子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相信很多父亲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重要”,可现实生活中,有几位父亲能自豪地说自己是家庭教育中的主力军呢?诚然,他们能找出很多理由,而且这些理由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工作;担心孩子误入歧途而严格要求……但这种“好”常常是“驴唇不对马嘴”的“好”,是“好心没好报”的“好”,是不被孩子认同和理解的“好”……在对150名学生做的民意调查中,85%以上的孩子都表达了对自己父亲的不满。

爸爸,对于孩子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父亲的责任一点也不比母亲轻。一位称职的父亲应该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崇拜的对象。而孩子也能从父亲身上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并终身受益。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父爱对孩子的影响涉及到智力、体格、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男性性格中的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特征,在女性身上的体现都相对薄弱。所以,相对于母性教育而言,父性教育会对孩子的独立、坚强、理性、探索等良性品质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而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则会出现“缺少父爱综合症”,即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发育较缓慢,并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在性格上也会出现懦弱、胆小、孤僻、自卑等特点。

你这个爸爸当得称职吗

很多父亲也意识到父性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却只是停留在一种理论上的认可,没有有效地去实施。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父亲们还在以一种“粗线条”的方式——打骂或者严厉斥责的方式教育孩子。无疑,这种利用男性权威去管教孩子的教育方式,起不到什么成效,甚至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这些父亲干脆在家中扮演可有可无、笨手笨脚的脚色,成为孩子心中的“严肃爸爸”、“忙碌爸爸”、“暴力爸爸”、“不理解爸爸”,最终成为孩子不想要的爸爸。

教你做个好爸爸

本书围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两个特点,从身边家庭教育最常见、最典型的案例出发,针对“父性教育”存在的七大问题,重点阐明男性的性格特质和父亲的教育方式对亲子教育实施的影响,以及父亲在亲子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培养原则,将教育目标按其内涵细化,并且每个细化目标独立成章,每位爸爸均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用好父亲的威严

*“英雄主义”或“大男子主义”

*忙爸爸也能是好爸爸

*我的爸爸怕妈妈

*坚强不等于冷漠

*不妨和孩子谈谈钱

*懒爸爸的坏习惯

我们的“爱嘉父母教室”

教育孩子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爱嘉父母教室”拥有一支孕产保健、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团队,我们将以“爱家”为理念,围绕家庭教育、孕产养育的主题,陆续出版一系列国内外的优秀读物,为天下父母和儿童教育、养育专家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探讨和解答年轻父母在教子、育子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爱嘉

2008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爸爸你给了孩子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凌一//耿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83193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