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绘了太阳系的行星、彗星和恒星,揭开了无边无际的宇宙的神秘面纱。同时,安排了大量观察活动,融游戏和实践于一体,注重开发儿童的想象力,从惊奇到探索,从模拟到讨论,力求给孩子们一个个惊喜,并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不断认识自己所处的宇宙。
图书 | 探索天空--孩子们的游戏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描绘了太阳系的行星、彗星和恒星,揭开了无边无际的宇宙的神秘面纱。同时,安排了大量观察活动,融游戏和实践于一体,注重开发儿童的想象力,从惊奇到探索,从模拟到讨论,力求给孩子们一个个惊喜,并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不断认识自己所处的宇宙。 内容推荐 面对壮美的星空,谁从未感到惊奇?谁从未试图去弄懂赋予其活力的机理? 本部作品是长期积累丰富教学经验的成果,有助于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们和孩子们共同分享这种奇妙的事物。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传播工具,注意首先向成年人传授基础知识。它描绘了太阳系的行星、彗星和恒星,揭开了无边无际的宇宙的神秘面纱。本书融游戏和实践于一体,安排了大量观察活动,而且注意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力求给孩子们一个个惊喜,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和他们一起探讨天文学。从惊奇到探索,从模拟到讨论,未来的宇航员们将逐渐理解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米莱叶·哈特曼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她在《天文一孩子们的游戏》一书中通过“惊奇教育法”向读者们讲述了有关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知识。这里,她诚邀大家继续扩展对宇宙的认识,确信这些科学启蒙活动能够使孩子们不断认识自己所处的宇宙,其效果将无与伦比。 “动手做”是一项在初级学校(包括幼儿园和小学)实施科学教育的实验计划,由法兰西科学院和国家教育研究院(INRP)的一批教师和科学家发起。此外,“动手做”还成为了一个标志,本书的这个标志是由其科学委员会授予的。 目录 前言 引言 行 星 基础知识 探索太阳系的行星 通过资料探索行星 描绘行星家族 直接观察行星 和行星做游戏 和被照亮的行星球做游戏 模拟土星的运转 和太阳家族的符号与名称做游戏 玩创造行星的游戏 和太阳系做游戏 描绘太阳系 按比例展示太阳系 按亿分之一的比例再现太阳系 彗 星 基础知识 探索彗星 看彗星的画像 发现彗星的奇遇 直接观察彗星 和彗星做游戏 作诗 为彗星画像 复原彗星的奇遇 创造彗星 制作彗星玩具 和天体力学做游戏 椭圆形轨道 变速 出乎意料的均等 恒 星 基础知识 探索恒星 探索星座 探索星图 探索恒星的多样性和它的“生命” 和恒星做游戏 画一张虚拟星图 创造“空中图形” 重新制作恒星照片 创造想象中的恒星 探索宇宙并与之做游戏 探索星系 探索宇宙的历史 和宇宙做游戏 卡片组 照片出处 引文出处 参考书目 资料来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探索天空--孩子们的游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米莱叶·哈特曼 |
译者 | 杨金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718628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4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6.8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04-3108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