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是80后我能--一个真实的洪战辉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家都知道洪战辉,可是,有谁认真了解过他真实经历特别是反映他经商能力的细节。22岁的洪战辉身上承载了太多人类的基本命题和基本困惑。从少年到青年,洪战辉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些命题探索了积极的答案,为这些困惑找到了健康的出路,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本书从全新的视角,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洪战辉,每个家长和孩子,每个老师和同学,每个老板和员工,只要用心体会,都不难在洪战辉22年的人生经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巨大财富。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了洪战辉真实经历的细节,这些细节体现的责任心、主动性……是年轻人职场成功的必备素质。

书中对话部分,是此前所有媒体和书中没有介绍过的最新内容。在对话中。洪战辉坦陈了内心的想法,说了“80后”想说的真话。反映洪战辉的经商能力和营销技巧的内容更值得一读。

目录

上篇:负责,我能

一、爱心留住了捡来的妹妹/3

二、“80后”同样有爱心/13

三、13岁的“男子汉”/17

四、“能担多大的责任,才能成就多大的事业”/40

五、“给自己一个微笑的太阳”/43

六、做生活的强者/54

中篇:挣钱,我能

一、13岁卖冰棍悟出生意经/69

二、质优价廉不如质次价廉/72

三、新旧教材交替带来的商机/78

四、从顾客需要出发,投其所好/85

五、在校园建立销售渠道,渠道为王/89

六、诚信+专业=成功推销/106

下篇:成功,我能

一、人从小就具备成功潜质/117

二、坚持是成功之母/120

三、勤奋带来财富/127

四、主动赢得工作/132

五、成就自己/136

试读章节

父亲因为家庭贫困,没上过几天学,从小就跟着爷爷学做木匠活。学会之后,父亲就在闲暇之余帮左邻右舍做些凳子、柜子之类的家具,因此,邻里关系都相处得很好。母亲不识字,但是勤劳善良,不仅把家里拾掇得整齐而干净,也是农田里干活的“好把式”。

因为忙于生计,父母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管家里的孩子。童年的洪战辉喜欢玩,也喜欢独处。

当贾鲁河畔的草木泛绿的时候,鸟儿特别的多,有各式各样的种类,如黑色的斑鸠、会飞的野水鸭、成双憩栖的鸳鸯、众多的麻雀。洪战辉特别喜欢养鸟,把鸟儿当成自己的宠物,于是爬树掏鸟窝也成了他的专长。有一次,他上树掏一只灰喜鹊的窝,刚刚把手伸到里面,突然有个东西在他的手上狠狠地咬了一下,他以为是蛇,有点害怕了。但是在小伙伴的鼓动下,他重新爬上了树,这次把这个窝给端了下来。原来,鸟窝里面是一只老鹞。这种鸟一个窝里只能有一只,如果有两只,其中一只不是被吃掉就是被推出窝、掉下树摔死,这是一种寄生鸟,它把自己的蛋放到别的鸟窝里面,让别的乌替它孵。有的时候。它还飞到别的鸟窝里,专吃人家的幼鸟。在两个不同的窝里捕获了两只老鹞以后,他养的宠物里面就多了两个吃内的新成员。

到了秋冬季节,贾鲁河畔的草木已经变成枯黄色,毫无生机的草叶耷拉在一起。没有鸟儿捉,洪战辉就和小伙伴们玩一种“打面包”的游戏。所谓的“面包”也叫“四角”,是用纸叠成的四个角的玩具。参与游戏的小孩用自己的“面包”往地上拍打,想法去拍翻对方放在地上的“面包”,如果“面包”被拍翻了,那它就属于拍翻它的人。在洪战辉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好伙伴每次都是偷偷把家里的《水浒传》按顺序撕下来,叠成“面包”和他玩。洪战辉“打面包”的水平是比较高的,因此,一个冬天下来,他竟然把整本的《水浒传》赢了过来,也把这本书全部看完了。就是这个游戏,让他喜欢上了看书。

要是冬天下雪的话,洪战辉就更有玩的劲头了。银装素裹的村庄显得特别的干净和美丽,树枝头上结成的小冰尖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炫目的光芒。洪战辉带着弟弟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厚厚的雪地上打雪仗,堆雪人。欢乐的笑声在空旷的雪地上飘荡着。

洪战辉家曾经养了一头老黄牛。家里的五亩地主要靠它来耕种。小的时候,看牛是洪战辉的任务,他每天会把牛牵到贾鲁河畔去吃草,直到它吃饱为止。那时,家里房子小,他就经常晚上睡在牛棚里。渐渐地他对老黄牛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后来家里修了房子,宽敞了,他偶尔也会到牛棚里去睡上一晚。

P4-5

序言

一种感动,从2005升级到2006;一个名字,从湖南、河南传遍神州。洪战辉,一个感动中国的普通人,成为2005年底以来中国大多数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

面对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我曾经克制住了为洪战辉写本书的冲动。然而,后来我发现,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洪战辉,但其中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洪战辉是一个“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大学”的有爱心的人。他当然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但洪战辉的经历反映出来的决不只是爱心。

当父亲的精神病间歇性发作,捡来的妹妹嗷嗷待哺时,母亲因不能忍受疯病发作时父亲的殴打而离家出走,13岁的洪战辉承担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一边读书,一边养育妹妹、照顾父亲,十几年如一日,体现了他强烈的责任心。

这种责任心恰恰是他同时代的年轻人所缺乏的。不少企业的老板都对我表达过这样一种看法:现在的年轻人,一般都缺乏责任心。也正是这个原因,近几年,《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等励志书在我国非常畅销,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甚至政府的领导人大批地购买这些书发给年轻的员工阅读。其实,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罗文是美国传说中100多年前的人物,“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的理念,而洪战辉却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实实在在的一个普通人,特别有意义的是,他恰恰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洪战辉不是“没有任何借口”,而是拒绝一切借口!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的责任感,比任何励志书都更有说服力。

洪战辉的事迹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很多人为他持之以恒地承担责任所感动。但是,有没有人想过,这十几年洪战辉是怎么过来的?自己要生存,要读书,还要把一个1岁的妹妹养大,还要给父亲治病,这一切都需要钱!

从13岁到22岁,洪战辉是如何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妹妹,撑起贫困的家并坚持读书直至考上大学的?这是绝大多数新闻报道没有重视的,即使个别媒体报道过,也因篇幅限制而过于笼统。其实,这些细节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它们反映了洪战辉谋生、发展的智慧和能力。如果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承担责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多人缺乏责任心、缺乏能力是问题的关键!请看洪战辉:13岁卖冰棍就想办法把顾客的潜在需求变成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并想方设法培养长期客户(这些市场营销学的术语是我现在使用的,但洪战辉当年实际上是这么做的);读中学时,他就在学生中物色推销员,建立校园销售网络,加上巧妙地运用价格杠杆,以致“垄断”了全县高中学生的圆珠笔芯生意。

洪战辉的能力不完全是天赋,主要是他肯动脑筋、用心、勤奋、主动、凡事先做调查所带来的。例如,他到湖南怀化学院报到的第一天,就注意到新生都要买电话卡,然后千方百计调查到了电话卡最便宜的货源(比电信局的批发价更低)。他舍不得花钱坐车,顾不上吃饭,用身上仅有的500元钱(暂时缓交的学费)全部购进了电话卡,连夜到学生寝室挨家挨户上门推销。由于他事先研究了电话卡,告诉同学们怎样使用电话卡打电话更省钱,当晚,他的电话卡就销售一空。第二天和第三天,他就在每栋学生宿舍楼物色推销员,很快建立了遍布全校的销售网络(我在序言中这样概括地介绍显得很抽象,在本书正文中的对话部分,洪战辉对细节的描述更生动精彩)。

洪战辉是20世纪80年代生人,这个年代出生的人被统称为“80后”。人们一般认为:“80后”是垮掉的一代。其实,“80后”中也有杰出的佼佼者,如体育界的刘翔、文学界的韩寒……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但他们身上的特殊天赋也很明显,是一般人通过模仿达不到的。洪战辉则不然,他是一个普通人,他的能力是一般人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以勤奋和主动性为例,洪战辉在本书的对话中说:“我上高中之前的那个暑假,带了50块钱。一个人到周口、漯河等地去打工,走了三天三夜都没找到工作。我舍不得吃,晚上露宿街头,尽管这样,回到西华县城时,我身上只剩下了10块钱。这时,我看见一位师傅在给别人家安装雨棚,我就想跟他一起做事。他认为我是小孩,帮不了多大的忙,不愿意接受。那两天,我就一直跟着他。他做事的时候,我就主动伸手帮忙。他不做事,我也跟着他。他吃饭的时候,我舍不得花钱买饭吃,就自己跑到一边去喝点水。他吃完饭了,我还是跟着他,还是主动帮他做事。直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他觉得这个孩子比较勤奋,而且看事做事,很主动,才让我和他一块儿做。以前他一个人安装雨棚的时候,一只手要扶着雨棚,另一只手还要一个一个地往钉枪里装钉子,所以他就装得比较慢。我跟他一起做以后,他让我给他递东西,而我呢,只要他做一个动作,我就知道他需要什么了,我就把这个东西装好,他一抬手我就把钉枪递给他打,然后我就知道手要扶着哪里,帮他抬哪里。我帮他做事,提高了他的效率,而且整整提高了一倍多。”积极主动、勤奋努力,这是所有的管理者希望员工具备的素质。具备了这种素质,也就会有责任心,也就会增强能力。

一个勤奋、主动、负责任、有能力的人还会找不到工作吗?具备了这种素质,不只是能赢得工作,还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事实上,洪战辉还在读书,很多大企业就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毕业后能去该企业工作。有的企业为了方便洪战辉照顾妹妹,任他选择工作地点;有的企业提出让洪战辉选择职位。当然,洪战辉选择了继续读书,而且他明确地告诉企业:如果他到企业去工作,会选择从基层员工做起。

“要做事,先做人”。我和洪战辉商量后,决定合作写这本书,用洪战辉的亲身经历,为希望毕业后能找到理想工作的大中专学生以及正在工作的年轻人提供启发和参考。

现在的年轻人是个性鲜明、敢于张扬的一代人,因此,我们用“我能”作书名。“我能”是自信,“我能”是主动,“我能”是敢于承担责任,“我能”是有能力!

希望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我能”的一代!

                    刘红科

                  2006年8月29日

后记

我们(包括洪战辉本人)一直不赞成将洪战辉描写成一个“高大全”的人。洪战辉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尽了普通人应该尽的责任。如果说有什么不普通的话,那就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承担责任,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磨炼自己的能力。

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无论职场白领还是大学毕业生,责任心和能力都是现在和将来赢得工作、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关于承担责任,报道和评论乃至书本都已谈得很多,因此本书在谈论责任的同时更强调能力。

本书完稿后,曾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送给几位我国报刊界的领导、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审阅,其中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经营报》社长金碚,《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刘东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春花,振邦集团董事长周建良。诸位专家领导(包括企业领导人)于百忙之中审读了本书,并为本书读者和当代青年题写了充满哲理、饱含期望的殷切寄语。在此,我们深表感谢!

在我们的对话和写作过程中,何妍做了记录、资料收集和文字整理工作,谨此一并致谢!

承蒙经济管理出版社垂青,出版拙作,谨向经济管理出版社全社同志表示深深的谢意!

                          作者

                        2006年9月8日

书评(媒体评论)

无论是处于弱势还是强势,责任始终重于泰山,一位年仅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演绎了一段视责任为生命的人生历程,并因此而感动了中国。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一诺千斤的责任:这种责任精神是一个民族振兴的灵魂。这位年轻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在本书中的肺腑之言,如果不仅能够感动中国,而且能够教化同辈,那将成为中国一代青年在财富创造和文明建设中的一曲激人奋进的壮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长 金碚

22岁的洪战辉身上承载了太多人类的基本命题和基本困惑。从少年到青年,洪战辉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些命题探索了积极的答案,为这些困惑找到了健康的出路,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本书从全新的视角,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洪战辉,每个家长和孩子,每个老师和同学,每个老板和员工,只要用心体会,都不难在洪战辉22年的人生经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巨大财富。

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有责任心又有能力的洪战辉,像这种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年轻人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刘东华

“我能”是“80后”的标志,但是洪战辉的“我能”确是所有时代成功人生的标志。洪战辉说过:“不是我感动了中国人,而是这些人被自己感动了。因为这些人心中原本就有爱,心存责任。”我想,当我们的国家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时,那么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就指日可待。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春花

洪战辉是一个实实在在有家庭责任感的人,其实他也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为自己“减压”,但他没有这样做,也没有把责任推向社会或者他人。只有首先能够承担家庭责任的人,今后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有的书塑造的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那不是真实的我。

                          ——洪战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是80后我能--一个真实的洪战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战辉//刘红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76778
开本 32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9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4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