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格本位(大思想)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人生修养课程的好教材,为你带来勇气、智慧、信念和希望,让你从今天开始,迈上成功之路、创造幸福人生。献给成千上万的正在谋求发展的大中学生和广大教育工作者。

内容推荐

“人格本位”的核心精神是指:人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能力,对人类崇高精神的感悟和思索,对事物的判断、认知能力,并由此产生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诚信品格,产生积极的人生目标、走向及为此奋斗的坚韧毅力。

“^格本位”强调的是“灵”与“肉”的高度统一,即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完善的心理。作为一种教人如何做人的方法论,可成为当代教育塑造优秀人格,促使人人成才的心动力。人的智能,只有有了动力才能改变其状态,使之充分释放能量。而道德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结果,而在于个人心灵的塑造。

目录

第一章 人的发展的归向

第一节 什么叫人格

 一 人格概念的涵义

 二 汉语“人格”语饲的搭成

 三 西方“人格”学说要义

 四 本书对“人格”定义的界说

第二节 人格的特征

 一 人格的社会性

 二 人格的独特性

 三 人格的整体性

 四 人格的稳定性

第三节 人格的类型

 一 双重人格

 二 病态人格

 三 健康人格

第四节 人格本位

 一人格本位的涵义

 二 人格本位教育理念的特征

 三 人格本位教育理念的作用

第二章 人格发展的主要条件

第一节 “自我”的觉醒

 一 人格形成的一般过程

 二 “自我”

第二节 生理状况和心理状态

 一 身体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二 心理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

 一 文化修养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二 道德修养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政治思想和经济基础

 一 政治思想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二 经济基础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

 一 社会风气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二 人际关系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人格的主体元素

第一节 性格

 一 性格的涵义

 二 性格的结构

 三 性格的特征

 四 性格的类型

 五 性格的形成

第二节 气质

 一 气质的涵义

 二 气质的类型

 三 气质的形成

 四 气质的运用

 五 气质举偶

 六 气质与性格

第三节 能力  

 一 能力的涵义

 二 能力的结构

 三 能力的性质

 四 能力的特征

 五 能力的类型

 六 能力的知识准备

 七 能力的智慧发散

第四章 古圣先贤的人格教育

第一节 “显学”二宗师

第二节 “儒学”三哲

第三节 “玄学”嵇康  

第四节 “心学”陆九渊

第五节 “实学”颜元

第六节 蔡元培和黄炎培

第五章 人格本位教育的价值功能

第一节 结构功能

 一 结构功能要素

 二 功能转换

第二节 思想功能

 一 促进求是创新

 二 对主流思想的全息

 三 对当代人才模式的开通

第三节 课程功能

第六章 人格的生命态度

第一节 人生观

 一 人生观的涵义、形成和特点

 二 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

 三 人生观在人生中的意义

第二节 人生价值

 一 人生价值的涵义和特征

 二 人生价值的取向和评价

 三 人生价值的实现

第三节 人生理想

 一 理想的涵义及特征

 二 理想的作用

 三 理想的内容

 四 理想的实现

第四节 身体保健

 一 “健康”的新解释

 二 健康的标志

 三 生活中的保健

第五节 爱情观念

 一 爱情的本质

 二 爱情的特征

 三 恋爱的道德要求

第七章 人格规范体系的道德范畴

第一节 道德品质

 一 道德要素

 二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

 三 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 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道德规范

 一 道德的基本要求——“五爱”

 二 道德核心——为人民服务

 三 道德原则——集体主义

 四 社会公德

第三节 道德境界

 一 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

 二 做好道德选择

 三 升华道德境界

第八章 让我们的人格走向完美

第一节 性格的优化

 一 享受快乐

 二 竞争不止

 三 与人共处

 四 决断果敢

 五 认真仔细

 六 坚忍不拔

 七 进取不息

第二节 气质的雅化

 一 旺盛精力

 二 坚强意志

 三 保持理智

 四 调适感情

 五 形象仪表

 六 品节风度

 七 审美品位

 八 兴趣爱好

 九 升华孤独

 十 话语机智

第三节 能力的强化

 一 驾驭时机能力

 二 自我发展能力

 三 自我管理能力

 四 人际交往能力

 五 组织领导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教育热点话题·人格本位

试读章节

一位哲学家论断:那些从小处于孤独的人要比受到宠爱的人在日后会更成功。

一位科学家体会:我对社会主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的与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的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这种感受正在与年俱增。

一位作者的口号:你想成功吗?那就孤独!你想崛起吗?那就孤独!你想叱咤风云独霸一方吗?那就更需要孤独!

这些智者所说的“孤独”,显然不是指那种由于性格缺陷而造成的心理障碍,而是一种独步人生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人生体验已入化境的获得,是人生情感的自在超脱。

孤独有内在的孤独和外在的孤独。

外在的孤独。这种孤独感,通常表现为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对人生孤境的体验。比如失去亲人所造成的凄凉、孤单的心境;人的社交动机和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等等。这种孤独感一般总是由某种具体的人生境况所造成的,只要有机会改变相应的境况,它是比较容易消除的。

内在的孤独。这是由一种清醒的人生感觉和人生智慧所引起的。由于这种孤独并不同某种外在的痛苦和忧郁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它的性质和外在孤独截然不同。它像一种敏感而神奇的力量,导引着人们去超越自身。可以说,这种内在的孤独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体验得到的,它一般只表现在那些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身上,因为它不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而是一种自我意识强化所达到的深刻的心理体验。正如高尔基所言:一个人越不同凡响就越伟大,也就越孤独。

孤独,内在的孤独,是升华的孤独,是人生特立独行的力量源泉。

P318-319

序言

我们生而为人,往往就少不了对人的思考。

一个人用心于他的事业,就会有些想法,这些想法的凝晶,便是一种思想。一个办教育的人的思想,就应该是兴学育人的思想,他所做的事“同加工物质产品不一样,教育是一项活生生的人的事业”,活生生的人的事业的教育,其思想的道理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教人做人。做人的教育,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人格的教育。根植我心的人格教育思想,已经成为久矗我心间的一座人格大厦。

在素质教育日益兴倡的今天,我提出人格本位教育,并把它作为我们的办学理念,其意在于把人格教育推向当代人才发展教育观念的重视的极度,因为人的发展的教育必然是个体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应该是人的发展的必然归向。这便是我对于人格之于人生的理解。我不是一个理论工作者,也不是研究人格学论的专家,所以这本书所做的不是人格研究。当然也不是论述人格的学术专著。而是在领会人格学说的道理的前提下,寻求建设人格、健康人格的方法、路径。因此,这本书所承载的只是传达一种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思想主张,传递一种自我发展的思想方法。我们说,语言承载思想,思想传递智慧,这应该是本书最为良好的愿望。而实现这种愿望的可能,便是那些拥有人格理论建树的学者、专家所提供的条件,是他们,让我能够读到一本本光辉灿烂的著作,是他们的那些学术成果作的基础,才使我搭起人格教育的大厦。为了构建这座大厦,在我试图寻找除了人格心理完善体系以外的支撑时,体系严密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便成为我强有力的依靠,于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也便成为本书人格规范体系的重要范畴,而它又与当前学校的思想品德修养课程也正好合拍。这样,人格规范体系和人格心理完善体系(“三化”)就共同构成了人格本位教育的大思想体系。诚如一位学养深厚的学者的话语所带给我的提醒:对人文学科而言,现代学术范式更强调的是结论达成的方式和过程,而不是结论本身。因为许多结论仅凭直觉的灵感或模糊的印象就能获得,可是要将这些结论付之清晰、深刻、有逻辑力量、有说服力的论证,却是相当艰难的。每当想起此言,我就深深知道,我做的并不是学术的文章,于是我格外珍视那些能够促成本书论证的宝贵著作,也更加敬重那些可爱的学者和专家,因此也惭愧起自己的学力又由此而生究学穷追的紧迫。西天路上僧多少,谁个取得真经回?看人家做学问,不光要看人家诵经打坐的禅定功夫,还要领略人家的慧根妙悟。真希望我也能够从过眼千篇的努力里获得一桶属于我自己的真金。

办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教育办好更是不易。所以朱小蔓说教育“特别难做,但又特别值得做”。为了把它做好,我没少熬了自己,但愿会有人能理解我这番深重苦心。

二00六年二月二十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格本位(大思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晓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469965
开本 32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7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2
丛书名
印张 12.3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