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讨论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这一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五四”前夕的士人心态与政治的关联,到“五四”后各种思想观念、行为取向和政治势力之间的竞争,以及这些因素在竞争中的互动,并从区域、文武、新旧等文化因素与政治斗争的纠结考察北伐前数年军政格局的演变。

全书所再现的“历史现象”与既存认知有相当距离,或更贴近这一时段中国思想、政治领域那种异常丰富、曲折而活跃的动态场景。

内容推荐

本书讨论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这一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五四”前夕的士人心态与政治的关联,到“五四”后各种思想观念、行为取向和政治势力之间的竞争,以及这些因素在竞争中的互动,并从区域、文武、新旧等文化因素与政治斗争的纠结考察北伐前数年军政格局的演变。全书所再现的“历史现象”与既存认知有相当距离,或更贴近这一时段中国思想、政治领域那种异常丰富、曲折而活跃的动态场景。

目录

自序/1

引论 希望与失望的转折:五四运动前一年/18

1.公理战胜的乐观/20

2.新纪元和新潮流/25

3.对文治的憧憬/34

4.对共和体制的失望/41

5.余论:局势和情绪的逆转/46

上编:“五四”后的士人与政治

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61

1.倒放电影的争论起因/65

2.因相近而区分/68

3.胡适的思路及他人最初的因应/81

4.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92

5.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关系/117

6.余论:走向“行动的时代”/132

“五四”到北伐期间胡适与中共的关系/146

1.“好政府主义”/147

2.胡适与中共的观念歧异(对内)/153

3.胡适与中共的观念歧异(对外)/163

4.中共的“联合战线”与胡适/168

5.胡适与中共“舌战”莫斯科/179

下编:北伐前的军政格局

北伐前南北军政格局的演变/1924—1926/201

1.北洋军阀的新陈代谢/203

2.边缘挑战中央的地理态势/214

3.反赤旗帜下北方军政的整合尝试/227

4.“教而后战”:北伐前夕的南方军事整合/235

5.“有道伐无道”的形成:南方的军事整合及南北攻守势易/248

国际竞争与地方意识:中山舰事件前后广东政局的新陈代谢/261

1.引言:从狭义到广义的土客矛盾/262

2.1925年广东军事的新陈代谢/265

3.中山舰事件前的广州政治权势竞争/272

4.中山舰事件后的广州政局/288

5.结语/302

外编:条约体系的演进

帝国主义在中国:条约体系的文化认知/307

1.帝国主义间接控制:条约体系的文化解读/308

2.华盛顿会议后中国内争与外力的纠结互动/319

李锦纶使美与中美双方促进南北合作谈判修约的尝试,1927—1928/331

1.引言/331

2.李锦纶使美/334

3.国民党内争与中美关系/339

4.余论:人物及相关因素/34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志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10119
开本 16开
页数 3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0.7-53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