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3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粹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它虽只收了十几部短篇小说,但因为篇幅原因,选得相当精严。我不敢说只有它们才是近三十年的最佳短篇——它们之外,还有不少让人难以割舍的东西,但它们至少称得起是近三十年最为脍炙人口,影响遐迩的名作。一册在手,必有人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乐。本书编选了自1977年代近30年的相对优秀的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曾一度非凡活跃,但真正的好的短篇却还是比较少的。眼前的这个选本,就是经过缜密筛选后结集而成。

内容推荐

这本书它虽只收了十几部短篇小说,但因为篇幅原因,选得相当精严。我不敢说只有它们才是近三十年的最佳中篇——它们之外,还有不少让人难以割舍的东西,但它们至少称得起是近三十年最为脍炙人口,影响遐迩的名作。一册在手,必有人行山阴道上,目不暇给之乐。中篇小说这种文体,介乎长篇与短篇之间,容量不能算小。五四文学革命有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肇始,但仍不能与短篇的非凡活跃相比。我们不能不承认,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史上,中篇小说沉静久矣,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三十年,是中国文学的中篇小说的鼎盛期,喷涌期,高产期,其文体优势,发挥得淋淳尽致。个中原因,实在值得文学史家深入研究。眼前的这个选本,就是出自这个星光灿烂,人才辈出的时段。

目录

汪曾祺

受 戒

史铁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贾平凹

火 纸

古 华

爬满青藤的木屋

李 锐

瘩}坟

陈建功

丹凤眼

铁凝

哦,香雪

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

刘震云

塔铺

杨争光

蓝鱼儿

韩少功

马桥人物(两题)

严歌苓

女房东

毕飞宇

哺乳期的女人

徐坤

厨房

邓一光

狼行成双

棉 棉

每个好孩子都有糖吃

阎连科

黑猪毛白猪毛

赵本夫

天下无贼

尤凤伟

一桩案件的几种说法

冯骥才

俗世奇人(两题)

陈忠实

日 子

陈世旭

波湖谣

王 蒙

笑而不答

莫 言

木匠和狗

迟子建

一匹马两个人

苏 童

骑兵

红柯

玫瑰绿洲

飞 花

卖 米

须一瓜

海瓜子,薄壳儿的海瓜子

刘庆邦

麦 子

温亚军

驮水的日子

乔 叶

取暖

石舒清

清水里的刀子

试读章节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因为没有大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田埂。庵,是因为有一个庵。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 “宝刹何处?”——“荸荠庵。”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也许因为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远。有到杭州灵隐寺的、上海静安寺的、镇江金山寺的、扬州天宁寺的。一般的就在本县的寺庙。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他舅舅给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几步,后走几步,又叫他喊了一声赶牛打场的号子“格当嚅——”说是“明子准能当个好和尚,我包了”!要当和尚,得下点本,——念几年书。哪有不认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开蒙入学,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幼学琼林》、《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每天还写一张仿。村里都夸他字写得好,很黑。

舅舅按照约定的日期又回了家,带了一件他自己穿的和尚领的短衫,叫明子娘改小一点,给明子穿上。明子穿了这件和尚短衫,下身还是在家穿的紫花裤子,赤脚穿了一双新布鞋,跟他爹、他娘磕了一个头,就随舅舅走了。  他上学时起了个学名,叫明海。舅舅说,不用改了。于是“明海”就从学名变成了法名。

过了一个湖。好大一个湖!穿过一个县城。县城真热闹:官盐店,税务局,肉铺里挂着成边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卖茉莉粉、梳头油的什么斋,卖绒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舅舅一劲地推他:“快走!快走!”

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舱里,船就开了。

明子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是那个女孩子。

“是你要到荸荠庵当和尚吗?”

明子点点头。

“当和尚要烧戒疤哦!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摇了摇头。

“你叫什么?”

“明海。”

“在家的时候?”

“叫明子。”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荸荠庵。——给你!”

小英子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来。

大伯一桨一桨地划着,只听见船桨拨水的声音:

“哔——嘘!哔——嘘!”

…………P1-2

序言

要编选出近30年的一部称之为“短篇小说精粹”的本子并非易事。首先要面对两个问题:其一,近三十年是中国当代文学盛产短篇小说的时段,自1977年起,几乎每年都有不少短篇涌出,在众多之作中,哪些堪称“精粹”?其二,面对一个选择标准问题。也即怎么个精粹法,何为精粹?事实上,不同的衡量标准会导致不同的编选结果,共同面对三十年,可以编出面目大异的几种本子。若仅从文学史角度考虑,那就得多选具文学史价值的作品,注重于当时影响,与后来创作的关联之类。那样的选法,选一部文学史辅助教材可以,要拿给今天的读者看,就会发现很有一些具有文学史意义的短篇小说,已是时过境迁,恍如隔世了。本书选择了另外的路径:既不主要从文学史角度进入,似乎也不完全从文体学角度进入,而是从“好看不好看”进入。这就淡化了以往或者单纯注重作家影响和文学史价值的方法,或者片面强调“文体革命”的方法,而是把侧重点向读者方面大大倾斜了一下。所谓“精粹”也者,大致的含义是雅俗共赏,好看,有趣,较为精短,文体特征和文体魅力相对突出而已。当然了,所谓“好看”、“有趣”也是离不开文学史和叙述学的背景的,上述编选理念只能是相对而言。

为编此书,我重新查阅了1977年以来的短篇小说,先选出了其中相对优秀的一些。这个过程耗时很长,但也是个重新温习作家作品的过程。尔后,我再从这些作品中选出为数有限的一部分,让它们来构成这部名为《近三十年短篇小说精粹》的书。其中抽抽换换,自不能免。说实话,第二次筛选过程十分艰难,因为这三十年的短篇小说中确有不少好作品,而我又很熟悉,越是熟悉,选哪些不选哪些,就越是为难。

新时期之初的某些作品,在当时具有重要文学史价值,但今天读来却略显隔膜,直露,简单了,所以占的分量不大。本书只选了几篇,如《受戒》《爬满青藤的木屋》《丹凤眼》等等。有些名家,在编选时有不同的考虑,如史铁生还是选了《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因为此作不但是作为特定阶段的知青文学的代表作,而且颇能展示出史铁生重人生、思命运的精神特质。贾平凹虽然有大量作品,但我还是选了其早期的《火纸》,它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地域文化精神的跃动。杨争光未选《老旦是一棵树》而选了《蓝鱼儿》,因前者虽好,几近中篇,后者精短而有余味。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是作家的成名作,今天读来依然精彩,其心理揭示能力令人称赏。王蒙《笑而不答》睿智、幽默的风趣仍是当下文坛罕有的。冯骥才的市井小说堪称一绝,这里的《俗世奇人》由于篇幅原因只选了《刷子李》和《青云楼主》两节。

本书把重点放到九十年代以来的新作上。刘庆邦的《麦子》从一个进城的打工妹建敏想在自己打工的酒店门前空地上种麦子写起,引发了在城市中无根的感觉,很耐人寻味。在《玫瑰绿洲》中,红柯展现出了新异想象力和现代目光下的西部风情。徐坤的《厨房》以其女性主义视角,曲尽现代女性的某些隐衷,引人深思。赵本夫的《天下无贼》则因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而名声很大,但比较一下文学原作与冯小刚的改编,个中的同异和得失,涉及到文学与影视之不同审美取向,很值得琢磨。还有一些作品的入选是因为它自身特殊的原因或震撼人心的力量。倘若仅看文坛的知名度,飞花根本不算什么,但这位早逝的北大才女的笔下腕力着实令人惊讶,在当时就激起了一阵涟漪,值得一选。她说,“这不是小说,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在《卖米》中,一个乡下女孩和母亲为了给父亲治病,在太阳下一起去卖米,无奈的是,她们为两分钱的差价将两百多斤的米原路挑回了。作品对农民困境的表达是深刻的,一些细节至今让人感动甚至落泪。

最后想说,在编选过程中,有一些作品,有浓厚的文体实验色彩,一时影响较大,却因缺乏长久的阅读品性,最终放弃了。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由于篇幅实在太长而未能入选,在我是有一种割爱的痛感。现在,这个选本就只能以这样面貌出现了。我期待着读者的意见。

2006—3—15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3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雷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3602
开本 16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5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9
17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3: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