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的困局与出路(新世界的无序状态与谎言)
内容
编辑推荐

9.11后,美国一片混乱:政治沙尘暴频降,美元不景气,石油问题棘手。亟待从地缘政治上进行建设性变革。但是,怎样整治,怎样变革,怎样发展,才能在21世纪继续称雄世界?……

本书是一部涉及面很宽、读起来有滋有味的著作……喂,快醒醒吧。世界在前进,你要是死抱着昨天的思维方式,那就要跟不上了。本书既采用了迈克尔·摩尔高明的写作手法,又揉入了促膝聊天的特点——不时地扯开去,插进一些作者突然想到的奇闻妙语,使你忍俊不禁,从而在严肃的阅读、思考过程中得以打个岔,开开心。

内容推荐

9.11后,美国一片混乱:政治沙尘暴频降,美元不景气,石油问题棘手。亟待从地缘政治上进行建设性变革。但是,怎样整治,怎样变革,怎样发展,才能在21世纪继续称雄世界?

目录

资料来源和鸣谢/1

引言/1

新世界的无序状态与谎言/1

第一章 伪善——满口仁义道德,实则男盗女娼/3

第二章 当前的文化冲突/60

第三章 根本性的宗教改革/123

第四章 业、运气和时机——为改变而冒险/196

第五章 在生活使我们分手之前,夏娃支配着亚当的藏娇金屋/229

第六章 误导已经失控/279

第七章 目无法律、牟取私利的职业政客和律师/365

第八章 潦倒在大街上/415

作者的话/423

译者的话/425

试读章节

             赤裸的美女

2002年,俱乐部的主吧厅进行了装修。在此之前,人们一走进来,就会看到一幅亚瑟·哈克身着仿制的英国香港总督服装的大型照片。那是刊登在当地一家杂志封面的照片的放大。这与分别挂在他两边的两幅大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中的一幅是胸脯全裸的新喀里多尼亚美女照,原本登在一家时装杂志的封面上;另一幅是苏格兰黑人卫队的一个成员的侧面照,他的苏格兰方格呢短裙被微风撩起,光屁股露了出来。他注视着亚洲新闻界的老前辈、太平绅士、已故的理查德·迪克·休斯的半身像和一幅最近发现的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当时的外国记者俱乐部勉强举杯致贺的黑白照片。后来,在俱乐部委员会的动议下,由一位美国人主持,比较武断地作出了一个对主吧厅进行装修的决定。这个决定引起了内部在政治上的争议,有些国际会员表示不满,这些不满与小布什总统提出单边主义后在国际上招致的不满十分相似。

亚瑟是当地的活大英百科全书,常常一个人坐在吧凳上。他很自傲,自称是WANK(意为“白种英国诺曼凯尔特人”)和英国讽刺性杂志《私眼》的忠实读者;他多次提醒新近派驻亚洲的记者在民主体制下讽刺性的报章杂志有多么重要。“18世纪的报刊揭露罪恶、愚蠢和欺骗;我们遵循那个传统,笑着说真话,质疑官方观点。在民主社会里有人说‘不’实在是太有益了。”他引用《私眼》杂志的编辑伊恩·希斯洛普的话对那些新来的记者说,“干嘛要既追求真实又跟着大人物跑呢?那样不是自寻烦恼吗?”亚瑟是个最典型的行为古怪的英国单身汉,曾干过公务员,在政府里当过吹鼓手,现在是艺术家、漫画家、地方史学家。他好像早就打定主意一辈子用假蝇钓鱼似的,蓄着浓密的胡须,这使他的脸看上去像个老雪人似的。他声音浑厚、刺耳,说起话来像个学校里的老师,不紧不慢,十分自信,两幢楼外都能听得见。

大多数人进入主吧厅后都会盯着墙上的裸女照看上一会儿,并和亚瑟聊一聊。有一次,我跟亚瑟谈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利波利之战的事。土耳其士兵在与澳新军团里的毛利人作战时因对方不穿上衣而难以瞄准射击。这是因为穆斯林男人是不许看别人赤裸的身体的,除非是自己家里人。土耳其士兵一看见光着上身的毛利人,便把眼睛斜到一边,当然就打不准了。亚瑟评论英军的失败说:“要是英军的指挥官命令其部队脱去衣服冲锋就不至于吃败仗了。”

当布什总统宣布他将继续大力追捕9.11那天袭击美国的恐怖分子时,我和亚瑟聊起那些评论美国反恐之战的幽默的电子邮件。其中有一封使亚瑟狂笑不止。信上说:“总统要求我们为了共同的事业团结起来。既然那些强硬的伊斯兰人无法忍受裸体人,认为看见自己妻子以外的裸体女人是一种罪恶,那么,今晚7点钟,就叫所有的女人光着身子上街去好了,这样一来,肯定能把恐怖分子一网打尽。美国会感谢你,为你鼓掌的。愿上帝保佑美国。”有人主张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由数千裸女拼出“不要战争”、“不要布什”字样的反战标语,并进行空中拍照,不过对这种儿科幽默点子,我们连笑都没给一个。

P5-7

后记

本书中所讨论的我和其他人的经历都是真的。为使行文流畅,便于阅读,有些事件和对话已经进行了处理,归并在一起。书中以意见和对话的方式收入了许多委托人的话以及他们的研究结果。为了生动起见,对有些事实作了夸张。有许多个人、单位和事件本书没有提及,这倒不是我故意忽视或伤害哪个人,而是从编辑的角度看,没有必要举太多的例子。尽管书中有一些激烈的辩论,有时还指名道姓,但是,我的观察和分析是诚实的。上帝可以作证,我挨过许多骂,骂名中有一些甚至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我这一生对生活的本质不断进行认识和质疑,但却被咒骂为——仅举几个更值得记住的吧——卑鄙的家伙、好斗分子、革命者、教条分子、激进分子、空想家、行李过多的搬运夫、失败者、笨蛋、傻瓜、怪人。

我们合众国的人民在很多问题上意见不一,甚至在上个千年止于何时、新世界秩序始于何时上都存在不同意见。本书视2000年为旧千年的最后一年,2001年为21世纪的第一年。

我认可和赞同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作家的观点和意见,并在本书中加以使用或参考。但是,在很多时候,我并未使用引号。这是因为,我认为书中还是不露接缝的好。毕竟,在今天,人们很难说清哪些是真正的原创。T.S.埃利奥特在1922年写道:“不成熟的诗人模仿;成熟的诗人剽窃;不好的诗人丑化、歪曲他人的原作,而好的诗人对他人的原作进行加工、润色,至少是进行改写。”

为《华尔街日报》撰稿的作家卢克·托恩说得最好:“艺术家不搞剽窃,而搞综合。”为本书另写的逐章注释专门交代了正文所吸纳的意见和观点出自何人何处。请想要探讨或多知道些情况的读者仔细阅读注释和参考书目,这些材料可从custommaid.net网址上免费下载。如果你希望在下面的两卷中直接看到注释,请告诉我。

想出本书的书名我花了35年。我真心实意地认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无序的美国世界里,这里充斥着伪善、机能障碍、虚情假意、混乱无序,到处都是灰尘。这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我希望在这一部里通俗易懂地传达出我在交谈、阅读、观看和聆听过程中的所得、所思、所想,以及我的逻辑依据。

“兴隆酒家”是我妻子盖尔1984年在圣莫尼卡的主街上创办的烧烤酒吧饭店。全部饭菜都是现做的,而且在营业的3年时间里,每周更换菜谱。本书中所谈的许多观点和意见也是在这里最先提出的,是在深夜——准确地说是下半夜——与“杯友”认真交谈的产物。这里是个开怀畅饮的好地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政治家、新老名人、影星、音乐家、工业巨头、毒品贩子、金融家、房地产开发商,不少投机者、怀才不遇者、瘾君子也喜欢来这里“一醉方休”。

“兴隆”还是个生动的比喻,借指形形色色富有创意的酒馆。35年多以来,我常在世界各地的酒馆里,与家人、朋友、同事、委托人或陌生人坐在一起,冷静地交流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也有的时候,独自一人喝着闷酒。我的结交很广,包括各个种族、各种肤色和各种宗教信仰,也有的是情场上的熟人。感谢上帝,时至今日,对过去的事件和有些谈话,我仍记忆犹新。

许多人写了关于和平与繁荣问题的著作。作家、政治家、哲学家、预言家们鼓吹和提倡我们合众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合作和公正。其他人讨论了我曾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各种方式提出的许多观点和意见。但愿我写的这个三部曲能够成为对相关的历史,对宗教、政治、经济上各种美好理想的有益归纳,从而在新千年里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我对我自己说过的一些话做过的一些事并不引以为豪,相反却感到羞愧和不安。然而,如果说我的认识和结论性意见是真诚的,要想被大家理解,就必须公之于众。对于那些我无意间或因考虑不周而伤害或冒犯的人,我在此表示诚挚的歉意。

书评(媒体评论)

“……彼得展现了美国的一些容易被人们忘却的真实情况。读起来引人入胜。”

——何志平

“彼得·德克拉塞尔简直是疯了,不过,确实有许多事情使他发疯。许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拿起枪,但彼得不会。他拿起了笔,写出了你或许持不同意见的书。《美国的困局与出路》就是这样的著作。我在阅读时在书上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其中只有几处写的是‘阿门,老弟!’我对此书并非都赞同,它也没改变我的生活。但是,在我的思想深处——我又无法准确指出在哪里——有个声音说‘……有道理。’”

——大卫·欧瑞尔 香港总商会首席经济学家

“彼得·德克拉塞尔具有明显的经历优势,他的生活并未囿于美国的疆域:他在《美国的困局与出路》中讨论的对象也已稍微外延到白人之外;因而,本书是一部涉及面很宽、读起来有滋有味的著作……喂,快醒醒吧。世界在前进,你要是死抱着昨天的思维方式,那就要跟不上了。本书既采用了迈克尔·摩尔高明的写作手法,又揉入了促膝聊天的特点——不时地扯开去,插进一些作者突然想到的奇闻妙语,使你忍俊不禁,从而在严肃的阅读、思考过程中得以打个岔,开开心。”

——杰克-范德坎普《南华早报》专栏作家

“彼得·德克拉塞尔没有手下留情……美国已经烂透了。”

——卡尔·威尔逊 法新社记者

“彼得·德克拉塞尔或是个疯子,或是个预言家,或两者兼而有之。他在为我们这个世界——尤其是为美国——勾画蓝图方面做出了巨大而英勇的努力。他笃信美国的面貌可以改变。”

——斯图亚特·沃尔芬代尔 香港《虎报》的专栏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的困局与出路(新世界的无序状态与谎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邝本德
译者 王喜六//祁阿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0546
开本 16开
页数 4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71.2
丛书名
印张 2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56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