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地精小地精/皮皮和神秘动物
内容
编辑推荐

我是皮皮,胸前出现过怪兽掌印,屁股上长过粗粗的尾巴。但这一切过去之后,我依然是个“帅哥”,并且懂得了鸟言兽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总能遇到一些神秘的动物。

伙伴们就随我皮皮一起去看看吧!

内容推荐

本书氤氲着丰富的童话元素——超时空、超“物种”的灵动幻想,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奇趣横生,给读者带来惬意的阅读快感、崭新的审美享受,以及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高尚的情愫感染。

本书即是破案与推理故事,又是神秘与幻想的再现,更是少年情怀的另类释放,堪称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之作。

试读章节

老穿山甲的身体并不是很重,可我把它抱到家里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我叫皮皮,今年12岁。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新华社驻外记者,爸爸在莫斯科,妈妈在东南亚。原来有个姑姑负责照顾我,上个月老家的奶奶病了,她赶回去照顾,所以现在家里暂时就我一个人,这样更好,我可以“为所欲为”。

我有一个小伙伴,名字叫“银筷子”。

银筷子不是人,是一只小老鼠。

这只小老鼠为什么叫银筷子呢?因为古代的皇帝认为,用银子制作的筷子,可以检查出酒和饭菜里有没有毒药。

我第一次见到这只小老鼠时,它的样子可怜得要命,脑袋秃秃的,毛色灰不溜丢,奄奄一息地躺在一个角落里。一只黑猫用鼻子闻了半天,最后居然皱着眉头说:“真倒霉,今天怎么碰到这样一只臭老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黑猫分明已经饿得肚子咕咕叫了,可是一口老鼠肉也没吃,扭头就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黑猫不吃这小老鼠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只小老鼠是专门为别的老鼠品尝毒药的。在老鼠群里,每次找到食物,大老鼠们常常选择一只最弱、最好欺负的小老鼠,让它先尝尝食物里有没有毒。食物里没毒药,大老鼠们才吃。

这只小老鼠品尝了掺有老鼠药的食物,马上就要死了,所以被其他的老鼠丢在这里。

快要死的小老鼠望着我,眼泪汪汪。

我可怜它,用一瓶子泻药水给它洗胃。

这小老鼠居然活过来了,也许跟它过去多次品尝各种有毒的食物,身体产生抗药性有关。总之,它活过来了,向我鞠了一躬,摇摇晃晃地走了。

过了半年,我都把这件事情忘了,这只小老鼠居然又回来了。这次回来,简直是今非昔比,头一点儿也不秃了,毛色油亮油亮的,绝对是老鼠中的美男子。

我用眼神问它:“这些日子到哪儿偷油吃了?变得这样油光满面的?”

“你太小瞧我了,”小老鼠一撇嘴,“咱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还能干那种事儿?再说,我这也不是油光满面,这叫青春焕发。”

我惊奇地发现,这只小老鼠确实长了本事。比如,隔着二尺远,它能闻出盘子里的菜是咸了还是淡了,有没有大肠杆菌,吃了会不会拉肚子……这真是一种绝技,我问它是从哪儿学的,它守口如瓶。但我觉得,这跟它过去一次次品尝各种毒药有关。我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银筷子”。

我抱着用衣服包着的老穿山甲,进了房间。

小老鼠银筷子从墙角的小洞里钻出来,吸溜着鼻子说:“这只老穿山甲没有毒。”它又吸溜了一下鼻子说:“它肚子里的那只小穿山甲也没有毒。”

你看看,银筷子就是这样厉害。  我把老穿山甲放在地上,问银筷子:“再闻闻,老穿山甲还活着吗?”

银筷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看见老穿山甲背上青铜似的鳞片,有点儿害怕。

我低下头,仔细地看老穿山甲的眼睛,希望从它眼睛的深处看出一点儿生命的气息。

银筷子也大着胆子,凑到老穿山甲的眼前看着,大声说:“拿一点儿辣椒水来。”

“为什么,为什么拿辣椒水?”

银筷子说:“我有经验,过去那些可恶的大老鼠让我品尝食物有没有毒,我装过死,它们就往我眼睛里灌辣椒水,我眼皮一动,就露馅了。”

我连连摇头:“你这办法不怎么样。”可我还是拿来了辣椒水,在老穿山甲的眼睛里滴了一滴。

老穿山甲的眼珠闪动了一下,嘴巴里居然发出了一个低低的声音。

“哇,它发出声音来了。”银筷子兴奋地叫,“我的主意管用吧?”

P15-18

序言

若干年前,我曾写过一文,名曰《绿猫葛冰》,对葛冰的少年武侠小说有过议论。该文有几个主要观点:一、人未必如其文;二、葛冰的小说“精粹又精彩”;三、葛冰善于“无中生有”,他的才华、历史学识、幽默感、编故事的能力一流。

这几个观点现在仍没过时。

尤其在读过葛冰的这批“皮皮和神秘动物系列”(共八册)之后,更强化了我的印象。

我在阅读《神龟曹操》时,有被葛冰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急切。借助一只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有关联的老龟,葛冰把人性的善与恶、当今社会众生相全巧妙地装了进去,是破案与推理的故事,又是神秘与幻想的再现,更是少年情怀(快乐、顽皮、冒险、冲动、追求正义……)的另类释放,应该说葛冰的《神龟曹操》把“无中生有”的才能推到某种极致。蕴含其中的葛冰式幽默更强化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我读另一篇《獒魔·黑侠》,下意识地联想起在成人文学领域走红的动物小说《狼图腾》与《藏獒》,但葛冰由于叙事视角的不同,讲述给我们的仍然是一个新鲜的故事。盗猎者豢养的老黑獒,忠诚主人之后发现良心的亏歉,于是又用自己的血洗清了错误。这篇小说中有高原风光、雪域色调,又有着雪人、藏羚羊及凶残盗猎团伙的故事,读来让人风骨开张,有壮怀激烈之感。

由此可见葛冰这批“神秘动物小说”品位非同一般。

葛冰的创作,从前以校园小说为主,同时创作了大量的童话,譬如他有一个雅号,“《蓝皮鼠大脸猫》之父”。这部央视播出的多集动画片,曾一度填充了国产动画片的某些空白,在与热播的诸多国外动画片竞争中,一点也没处于下风,他创作的动画片有300集之多。也许正是这种勇于介入新媒体的锐气,使得葛冰的创作十分注重受众,他关注的目光始终在孩子身上,而且他懂得如何征服少年儿童的心,这就是我前面提及的“少年情怀”另类释放的奥妙所在。

“皮皮和神秘动物系列”的主人公皮皮,是一个12岁的男孩,由于一次特殊的经历,他拥有了特殊的才能:像古人公冶长一样能听懂鸟言兽语。于是皮皮借助这一“特异功能”,参与了一系列的冒险,认识了解了许多动物朋友的内心世界,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皮皮健康成长。皮皮这一人物塑造,让我想起当年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少年王葆。但毕竟时代各异,与王葆相比,皮皮的视野更开阔,知识结构更丰富,活动范围也扩大了许多,这正是当代少年,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孩子!由于全书均以皮皮的叙事视角展开,第一人称的书写,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亲历亲为之感,加上故事紧张有趣,构思上亦真亦幻、亦实亦虚,扑朔迷离中彰显出葛冰近期创作的艺术主旨:“好的作品,人物比故事更重要。人物‘出彩’了,作品更有魅力。”

名曰“神秘动物”,实则塑造人物,而且是不同一般、独出机杼的典型人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葛冰是成功了。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和朋友。

我养狗,葛冰也养狗,我们曾就各自的狗讨论过这个问题。生活中拥有一只狗,它虽无言,但你能从它的眼睛中读出各种复杂的情感,从不经意的肢体动作中会意它的语言,进而读出它的喜怒哀乐和各种诉求——也许是养狗的经历促使葛冰深入动物内心世界,再把自己幻化为一个12岁的小男孩,把人的情感矛盾转移到动物身上,于是一批葛冰式的“动物英雄”跃然纸上:它们有情有义,有勇有谋,或聪明狡诈如曹孟德,或幽默风趣如东方朔,或勇猛忠诚如张翼德。总之,在儿童原创作品中,葛冰的这批作品厚积薄发,悉心打磨,堪称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之作。

想想自己的12岁,不佩服葛冰还真不成。

书评(媒体评论)

我在读《皮皮和神秘动物》这批小说时,有被葛冰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急切。这批小说是破案与推理故事,又是神秘与幻想的再现,更是少年情怀的另类释放,堪称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之作。想想自己的十二岁,不佩服葛冰还真不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 高洪波

读葛冰的一些小说,我常常惊叹他构制故事情节的禀赋,幻想的超拔脱俗,对人物性格点染淋漓的描绘,又总是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让人深思回味。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金波

这是著名作家葛冰的最新原创小说。作品氤氲着丰富的童话元素——超时空、超“物种”(人与动物)的灵动幻想,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奇趣横生,给读者带来惬意的阅读快感、崭新的审美享受,以及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高尚的情愫感染。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樊发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地精小地精/皮皮和神秘动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89956
开本 32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