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界第七次代表大会于2004年4月14日至17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遵循中国史学界代表大会传统,其间举行了学术研讨,主题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集选收了代表提交的19篇文章,也收入了代表大会开幕和闭幕时的两篇讲话。学术研讨的综述作为附录也收入本书,以资较为全面地了解学术研讨的情况。
图书 | 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史学界第七次代表大会学术研讨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史学界第七次代表大会于2004年4月14日至17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遵循中国史学界代表大会传统,其间举行了学术研讨,主题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集选收了代表提交的19篇文章,也收入了代表大会开幕和闭幕时的两篇讲话。学术研讨的综述作为附录也收入本书,以资较为全面地了解学术研讨的情况。 目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培养优良健康的学风 ——在中国史学界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幕时的讲话/金冲及 求实开拓 促进历史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在中国史学界第七次代表大会闭幕时的讲话/李文海 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于沛 打破分割 促进融合 ——对历史学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李文海 近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刘庆柱 21世纪敦煌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郑炳林 樊锦诗 民族史以及西夏史研究的新进展/史金波 西夏学的昨天与今天/陈育宁 近年来宋史研究的新进展/邓小南 开局顺利 任重道远 ——清史纂修工程简介/马大正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张海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程中原 关于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几点看法/潘光 经济一社会史: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侯建新 还历史公正 ——俄罗斯对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批判/吴恩远 关于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的若干问题/周新国 中国史学的第三期发展和当代大学历史教育/邵鸿 省属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的现状与出路/方志远 全球化、族群认同与历史教育/陈剩勇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促进共同的历史认识/步平 关于国际学术交流工作的汇报/张椿年 附录 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史学界第七次代表大会学术研讨综述/袁林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史学界第七次代表大会学术研讨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史学会秘书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45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09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7.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7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