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力图对明代文官铨选制度展开全方位的深入探索,以规模性结合实证性,在明代政治的动态发展中揭示文选制度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本书指出,明廷为在铨选中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及贯彻公正、效率的原则,进行了创性的尝试,但最终归于失败;而文选制度作为明代中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对认识明代的历史特色提供了可贵的视角。

序言

明清是我国古代传统社会最后两个王朝,其特点有二:一是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传统发展至此达到极致,同时弊端也充分显现;二是这一时期与中国近代相接,中国社会转型开始了艰难的起步。因此,明清两朝在中国历史的传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就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诞生的,所以对明清时期历史的研究和教学格外关注,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学者,如孟森、朱希祖、郑天挺、邓之诚、王毓铨、邵循正、齐思和、商鸿逵、许大龄、陈庆华等,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先贤的学术成果不仅在当时学界影响很大,而且至今仍激励着北大从事明清研究的学人。他们承前启后,倾力探索,孜孜研求,推动着我国明清史学术的发展。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推出了"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明清研究"得以列入历史学规划项目之中。经过同仁们的共同努力,现在一批研究成果已经完成,有的已经出版(如郭卫东著《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有的正在付梓。高兴看到的是作者大多是中青年学者,他们功底扎实,勤学善思,富于创新,说明北京大学明清研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北京大学领导、社科部领导和历史系领导支持下,这些成果将以"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丛书"的形式推出,冀盼有裨于学林。

王天有

2003年12月

后记

八年前,我还是个对史学研究全然不得要领的硕士新生;八年后,这本尝试梳理明代文选制度的小书终获面世。在此过程中,自身的浅陋驽钝显然加剧了学习困难,但若说确有所得的话,那无疑应归功于恩师王天有教授。如果不是他的宽容包涵,我将难以找到适宜的切入点;如果不是他的因势利导,我将难以归复学术正轨;如果不是他的循循善诱,我将难以在既定方向上坚持不懈、努力前进。本书的完成或不足道,然而用志师恩,似乎又是无可替代的。

此外,我要感谢父母及家人的支持,他们接受了我作"有方之游"的借口,以对人文探索充分理解为基础,鼓励我求知问学、有得而后已。他们的呵护并不因未能直观反映在书中而减少意义。

最后,本书从草创到出版,始终得到多位师友的关心和指点。感佩之情,无时或忘,统希鉴照,这里就不一一渎谢了。

潘星辉

2004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星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89606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42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8
15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