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何谓美学/人文科学荐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精英为普及科学所做出的智慧与心血!本套丛书从每个学科的起源谈起,再发展到该学科的演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均给予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论述。理论与概念的讲解清楚、直白,实例的论证透彻深刻,同时书中还配有大量与内容相关的图片供读者阅读。

认真读完本套书,您将掌握人文科学的精髓。它将有助于你成为一个知识广博、心智聪慧、人格高尚的人!

目录

第一章 美学是什么/2

第二章 美学的历史和流派(上)/42

第三章 美学的历史和流派(下)/112

第四章 美学的研究问题/191

第五章 美学的意义/234

第六章 美学研究的方法/262

第七章 美学的未来/303

附录/326

试读章节

)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的兴起是伴随着结构主义的衰落的,刚才我们提到的巴尔特,他前期的思想还是结构主义的,后期就转向后结构主义了。

结构主义旨在探索和建构一种普遍适用的、现象背后的深层的结构,并最后落实到一种二元对立上,这种美好的愿望遭到了质疑。事实上,大家在学习美学史两千多年的起起落落中,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即一段时间某种建构性的思潮,必然跟随着一段时间怀疑的、解构性的思潮,后结构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对结构主义的怀疑和反思,或者说是"解构"。巴尔特后来对自己前期的结构主义行为就颇有些嘲讽,他说那种要从特殊的作品里找出普遍的深层结构并应用到全世界,真是让人生厌。他的转型就很有代表性。

后结构主义,或者说解构主义的思想是深刻的,他们批判了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比如说非此即彼、非好即坏这样的思维方式,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主体与客体、物质卜了精神、肉体与灵魂等等就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批判了我们心中下意识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批判了我们对普遍真理的崇拜,他们怀疑真理的可靠性,质疑"逻各斯中心主义"。

后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福柯(M·Foucault.1926~1984年)、德里达(J"Derrida,1930年~)等,可以说,这种思潮仍然是"现在进行时",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或许到这里,已经让你感到眼花缭乱和力不从心了。是的,20世纪美学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流派纷涌而起.不同的流派又相互交织、借鉴形成新的流派;而且20世纪思想家们的思想又多少让我们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其实还有很多流派我们没有谈及或是没有详细展开,比如说前面提到的原型批评、接受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还有一些流派是我们所没有提及的,比如说后现代精神分析美学、女性主义美学;以及最近一二十年来的最前沿思潮,比如后现代理论、文化研究、媒体文化的批判等等。它们是与我们生存过的20世纪密切相关的,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不同的理论就是不同的人对"存在"的理解。但是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对这些美学理论一一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阅读、去拓展。

我们这两章的内容,加起来相当于整个西方2000多年的美学思想的一个概要的剪影。或许你读过之后,如我们所愿,对美学观念和美学这个学科的发展、流变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至少是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一种历史感和一份可以识别的记忆;也或许读过之后,发现各种各样的观念向自己的头脑纷至沓来,反倒是一团糊涂,连自己原本对美、对美学的认识也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没有想法了。

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只是为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观念、每一个流派的每一个人物都弄得清清楚楚,关键是要获得一种历史感,知道一种观念、一个流派在美学史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它们的发展和流变大致经历了些什么样的变化,它们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融会贯通,以后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某种观念、某个流派(某个思想家),也可以知道大概从哪里人手,也不至于我们的研究会孤立或是狭窄。P.189-190

序言

世界的精神总是太忙碌,总是以现实为起点、为归宿;我们的内心往往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己本有的家园之中。

这是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

生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中,缘起缘灭,物我相离,身心为战,我们不免困惑、惶恐、痛苦,乃至绝望。但,精神从未停止寻求自身的出路,开始那永远的"第二次远航"。哲学家黑格尔在沉思我们的现实世界时曾这样说道:"举凡一切维系人类生活的,有价值的,行得通的,都是精神的。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对真理和正义的意识,通过对理念的掌握,才能取得实际存在……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追求真理的勇气,相信精神的力量,乃是哲学研究的第一条件。"

昔日黑格尔所谓的"科学"、"哲学研究",绝非今天的科学理性、工具理性,绝非学制、学科意义上的、主流的欧美分析哲学。黑格尔强调的是精神--它与儒家传统的"正心诚意"一样,是安身立命的重大关节,不容忽略。

自我和世界之间有复杂关系。在东西贤哲这里,我们目睹到精神的高贵,也窥测到他们劝勉的苦心。但问题是我们将何为?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自己的期许。从孩提之际的懵懵懂懂--我们可以随口将自己的姓名与"科学家"、"飞行员"、"医生"、"鲁迅"、"北大"、"清华"、"诺贝尔"连在一起……却不知理想真正为何物。长大了,读书了,受到启蒙了,接受教导了,我们知道了有各色各样、层次不一的期许:有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自我、自主和自由;有理想叙事情境下的"乌托邦";有以国家的名义来叙事的"现代化";还有儒家传统期许的"小康社会"和"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我们充分体验到了个性与共性,个体与群体,精英与民众,经典与新知,自启与教导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社会生活和现实是大熔炉。资质和性情不同的人都要在这里得以铸就成模型,走向一个发展的趋向。青年学子的读书学,思虑践行,在今日中国,在充满着独特张力与快速节奏的生活中愈发需要安顿和归约--因为我们对知识和理性的诉求总是以萌蘖在心性智识深处的期许为目标的。这样来看,对未来的理想和属于自我的期许在今天尤为重要,不无高贵。

人是思考的芦苇。我们需要知识学养的坚定和心理素质的成熟,超越脆弱和惊慌不定;敢于直面现实的无序和乖戾。新一代人如何才能成为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所言的"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这是一个问题。

窗外即已满眼春色,长空浩荡。捧读青年俊彦精心撰述的文稿--内容从社会历史到政治经济,到哲学、文学--不禁内心尽情地与这一季节怡然欣然。这批年轻有为的才俊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他们愿意奉献智慧和才情给我们的青年人。如果说残酷的冬天、情非得已的现实和无奈,是生活呈露的一个必须的面相,那么这些梳理各学科的文字就是我们的绿色,是我们应对现实,思考理想和期许的阶梯、桥梁--徜徉其间,顺势而登攀,从容而起脚,我们将置身于明媚的春和丰硕的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我们坚守精神的高贵,思想的自由,智识的光华,那么我们的田园将会繁盛清新、生机勃勃。

向往之,以求其备。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何谓美学/人文科学荐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明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104020097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49
丛书名
印张 2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