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雀的日历/白桦林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白桦林译丛”之一,是一部少年科普读物。少年朋友们,当你读了这本《山雀的日历》后你会知道在一年的12个月中,每个月里大自然都发生哪些奇妙的变化,小动物们又是怎样以它们的智慧和热情迎接这些变化的。在“森林报”里,美丽的太阳诗篇在向你细细地描述森林公民们一年中五彩缤纷的生活和辛勤劳作,还有春天的欢乐以及残冬的忧伤;“林中大事记”还向小读者们记述了森林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内容推荐

  “白桦林译丛”是从王汶几十年来翻译发表的有关自然生态、揭示飞禽走兽心理和习性以及普及环保知识的大量篇幅中精选出来的,其中包括《山雀的日历》《小猫瓦西卡》《天鹅列车》《捅了马蜂窝》《树林的回声》,其原著作者大都是前苏联杰出的散文作家、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他们中的不少人从青年时代起就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并以其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和体验,构筑着人类的“绿色思想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读者。

目录

山雀的日历

森林公民

 椋鸟

 骆驼毛线手套

 豚鼠

 “呜克”

 聪明的金花鼠

 小海狸

 海狸的哨兵

 夜半铃声

 白色的小海豹

 小章鱼

 熊

 仙鹤朱尔卡

 会说话的白嘴鸦

森林报

 1.冬眠初醒月

 2.候鸟回乡月

 3.歌唱舞蹈月

 4.鸟儿做窠月

 5.雏鸟出世月

 6.结队飞行月

 7.候鸟离乡月

 8.储备粮食月

 9.冬客临门月

 10.银路初现月

 11.饥饿难熬月

 12.忍受残冬月

试读章节

森林公民

椋  鸟

我到树林里去散步,树林里静极了,只能偶尔听见树木冻得发出噼啪的声响。

云杉树立在那儿纹丝不动,树枝上堆满了厚厚的积雪。

我朝云杉的树干踢了一脚,一个大雪球掉在了我头上。

我掸去身上的雪,只见一个小姑娘走过来。她齐膝盖陷在雪里,歇一会儿走几步,眼睛却一直盯着树上,在寻找什么。

“小姑娘,你找什么?”

小姑娘吓得一哆嗦,瞧见是我就说:“不找什么,随便看看!”

她又往前走去,她人挺小,可两只毡靴真够大的。

我走到小路上,没再从小路转进树林,因为我的毡靴里灌进了不少雪。我又遛了一会儿觉得怪冻脚的,便回家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又碰见那个小姑娘。她顺着小路在我前面走,一面走,一面悄悄地哭。我追上她问道:“你哭什么?也许我能帮助你。”

她打量了我一下,擦干眼泪说:“我妈妈打开小窗户,让屋里换换空气,波尔卡(波尔卡是一只椋鸟)从小窗户飞出去了,飞到树林里去了。夜里它准会冻死的!”

“你刚才怎么不告诉我?”

“我怕你把波尔卡捉住,拿回自己家里去。”

我开始与小姑娘一起找波尔卡,天要黑了得赶紧找。夜里,波尔卡会被猫头鹰吃掉的。小姑娘和我分两路去找,我仔细看过每一棵树,可是哪儿也找不到波尔卡。我已经想往回走了,忽然听见小姑娘嚷道:“我找着了,找着了!”

我急忙跑到她跟前,她站在一棵云杉树旁,指着树上面说:“它在那儿呢!冻坏了,真可怜。”

椋鸟落在树枝上,蓬起浑身的羽毛,正用一只眼睛瞧着小姑娘。

小姑娘叫道:“波尔卡,乖!飞到我这儿来!”

可是,波尔卡把身子贴在云杉的树干上,不肯过来。我只好爬到树上去捉它。

我爬到椋鸟跟前,刚想伸手去捉它,它就飞到小姑娘肩膀上去了。小姑娘高兴极了,急忙把它藏到大衣里面。

“不这样,等我走到家,它就冻死了。”小姑娘说。

我们往家赶路。天已经黑了,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都亮起了灯光。快到家的时候我问小姑娘:“这椋鸟在你家里住了很多日子了吗?”

“住了很多日子了。”

她走得很快,怕椋鸟在大衣里面冻死;我跟在小姑娘后面紧追。

我们走到小姑娘家门口时,小姑娘向我告别。她只说了一声:“再见!”

当她在门廊里刮掉毡靴上的雪的时候,我一直望着她,希望她还能跟我说句话。

可是小姑娘进屋去了,闩上了门。

P26-28

序言

致读者(代序言)

聪明的小草彼此会讲述自己绿色的童话,大诗人海涅曾经这样讲过,可惜当代人已经没有这样的聪慧和福份了。《诗经·小雅·伐木》篇中,所描写的“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原始家园,正一天天被酸雨、化学药物和搅拌机所倾倒的混凝土所吞没。或许真的有一天,人类将身陷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所描述的劫难之中?恰如一首令人心动的小诗所言:“五月的天空/没有一只鸟/只有鸟状的风筝/在扶摇……没有一只鸟/天空不再浩渺。”

森林是人类永远的故乡,动物是人类永远的朋友。这个道理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接受。重返大自然,我们自己仿佛也会变成一片翔舞的绿叶。森林里澄清的空气,会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升腾。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当代,全球性的环保意识和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普遍觉醒。愿这套“白桦林译丛”能在少年儿童——纯真的孩子面前,铺展开幅员广袤的绿色视野,那是我们的期盼和心愿。

“白桦林译丛”是从翻译家王汶几十年来发表的科学文艺译著中,有关自然生态、揭示飞禽走兽的心理和习性、向少年儿童普及环保知识的篇章中,精选出来的。

原著作者大都是前苏联杰出的散文作家、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他们中的不少人从青年时代起就携带猎枪、望远镜和笔记本,长期深入原始森林和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科学研究。他们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保护大自然的事业。以其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和体验,执著地遵循并实践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构筑人类的“绿色思想库”。他们不避艰验,不辞劳苦,不屈不挠地追求精神上的财富,并以这种品质去陶冶人们的情操,弘扬科学的精神。他们的著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读者。

王汶在一篇谈自己译著心得的文章中曾说过,“我欣赏这样的少儿科普读物:让小读者通过美的享受,不知不觉地获得一点科学知识。”

科学文艺是少儿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向少年儿童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的生动教材。而为少年儿童写作又是有难度的,仅凭热心难以奏效,因此作家必须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那些理性的概念化的知识和科学的思想哲理,只有借助故事、童话、散文等文艺形式,化解为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才能被少年儿童所接受,才能既满足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又能给他们以艺术的美感享受。

“白桦林译丛”的选编标准,就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凡入选作品不仅是作家长期对自然观察和思考的结晶,闪耀着非凡的理性光辉,而且仰仗了作家的生花妙笔,字里行间就像有溪水潺潺流淌,山鸟啾啾啼鸣,甚至连大自然里最不起眼儿的一片小小的山杨树叶,也有了它们自己有趣的生活内容。

译丛取名“白桦林”,不仅表达了我们对这些作家们的敬意,而且会启动我们对养育这些大师的俄罗斯沃土的崇仰和赞美。白桦林,俄罗斯的白桦林,那是关于大自然、关于森林的一首抒情诗。人和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共同命运,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永远是少儿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描写大自然的作品,不仅可以教会孩子们认识自然界万物。而且可以教会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愿少年朋友们都能读出一个“绿色精神”!

编者

2006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雀的日历/白桦林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维·比安基
译者 王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18992
开本 24开
页数 21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46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85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05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