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热血不禁真爱国--读唐继尧诗忆云南往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了纪念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这一护国首义的光辉而伟大的日子,特从护国首义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唐继尧所遗100多首诗作中,遴出具有代表性的25首,加以注释、解析,以资纪念。书中不仅对唐继尧所著诗进行了点评,而且还加入了不同的追忆唐公的文章,还原了一段云南的历史。

内容推荐

唐氏诗作,继承了我国最古老的诗歌《诗经·国风》及其以后的著名诗人屈原、杜甫、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龚自珍等的爱国主义传统,殷忧天下,关心民瘼,以天下国家兴亡为己任。但唐氏受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影响至深,崇尚自由平等,追求民主共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大同,是他诗歌中的主旨和灵魂。所以,他的爱国主义诗作具有极强烈、极鲜明、极高亢激越的民主主义思想。他除了对远古时代选贤任能、禅让天下的尧舜表示崇敬和敬佩以外,对历代帝王都表示了极大的轻蔑和憎恶,认为这些帝王不过都是窃取国家权力,把整个国家当作一家一姓私产的窃国大盗。作者以高亢激昂的歌声高唱到“君肥民瘠悲千载,鼠斗蛙争误几朝。满眼疮痍生意尽,声声愁听卖笙箫。狂笑城夸万里长,何教列国拜冠裳。胸襟欲化今欧亚,眼孔直卑古帝王。”这是他的心声,也是他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录

序言

唐继尧诗选解析引言

狂歌——乙巳夏日偶成

大同歌

有感

自由花

奉天车中

少年

松 雪

仲春大雪

海 棠

菊 花

刘琨剑

涤净身心

中秋忆硕权

九日步友人韵

赠别协和

苍黎苦

过越南

相 忆

一语蛟龙

宝剑解情

登大观楼

直卑古帝王

有龙鸣

精卫真城

恤 民

热血真爱国

肝胆照苍生

问天歌——悼念黄毓英

长松傲寒——南巡感情

相州夜泊

我的舅父唐继尧

唐继尧与近代云南教育

圆通山唐墓

怀唐陵

大观楼唐继尧纪念铜像

唐继尧故居

晨草军书夜放歌

唐继尧督滇大事记

附录

一 唐继尧遗嘱

二 歃血为盟誓词

试读章节

晨草军书夜放歌

百纳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中华大地悠久的文化传统,精忠报国、忧国忧民、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一直是华夏子孙所称道的崇高精神。高亢激昂、浩气凛然、满腔热血抒发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诗词,光照千秋,传诵后世;创作这些诗词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则成为后世的人生楷模。

爱国诗词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精神之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世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江泽民指出:“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建设当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这一指导思想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更不行,一个国家没有精神更更不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党中央《十六大报告》将民族精神这一概念正式写入,并在报告中进行全面而科学的阐释,这在历届党代会上还是首次,可见其何等重要而现实。“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祖国”放在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首位,强调“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以人为主体,以文化为传承。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唐继尧诗歌的主旋律和最强音,“莫对青天唤奈何,扫开忧愤且狂歌”、“铸造苍生新楷模,安排黄种旧山河”、“豪情欲把滇池水,涤尽中华万里山”、“男儿若遂生平愿,以应从容并八荒”,这些掷地铿锵的诗句,一次次撞击我们的心灵,挑动我们的神经,点燃我们的激情,不断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热血澎湃,自强不息。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辞自华”,“其蕴蓄愈深者,则其成就愈益大”,唐继尧自幼便博览群书,孔、孟、老、庄、墨的经典著作无所不看,诸子百家的书无所不读,王阳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著作和行为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他曾表示要“以阳明之学充实内体,以曾、左之行立定事业”,“知行合一”,“知行并进”。在家乡长期的传统文化浸泡、近代商业文化和日本西方文化的影响,才使得他底蕴充盈,底气十足,文才飞扬。P105-107

序言

了解唐继尧,对我来说,纯属偶然,还带有几分戏剧性。

在云南省委宣传部工作期间,1994年5月我负责筹办的外宣报《东陆时捞)创刊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一张新报纸诞生,自然都说好。然而没有想到在喜悦之中,却有人问道,“东陆”是军阀唐继尧的号,为何取之为报名,要我作出解释。突如其来的责问,使我一下子懵了。当时我对唐继尧,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字、号。好在在确定报名之前,我查过字典,字典日:东陆,乃东方之大陆,有开拓进取之义。经这般解释,总算有个交代,避免了一起不必要的麻烦,也因此与“东陆”结下了不解之缘。两年之后,即1996年5月,我从宣传部调到云南大学工作。云南大学的前身叫东陆大学,是唐继尧在1923年创办的。很幸运,在我八年有余的任期内,云南大学以其深厚的办学底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再度辉煌。在云大,每念及云大的历史就势必有唐继尧相随,唐继尧成为一个时代的历史符号,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唐继尧,字萁赓,号东大陆主人,云南会泽人,自幼聪颖好学,15岁应童子试,名列榜首,考取秀才。后东渡日本留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同盟会元老。学成归来,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1911年,在推翻帝制的斗争中,参与策划、领导云南“重九”起义,并带兵攻入云贵总督府。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唐继尧首义护国,为再造共和立下了功劳。唐继尧先后任贵州都督、云南都督,治滇14年,1927年病逝,时年44岁。国民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全国下半旗致哀。

唐继尧护国讨袁,再造共和,功勋盖世,名扬天下。也许因为其护国的影响太大了,以致人们忘记或忽略了他政绩的其他方面。翻开尘封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督军兼省长,对云南的开发和建设还做过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的不朽的功绩之一,就是对云南教育的贡献。

唐继尧以“经邦建国,教育为先”为其治滇方略。为了大力兴办云南教育,他多方筹集资金,乃至动用战争经费,在云南全省各地兴建和改造中小学和各类专科学校百余所,兴建和修缮图书馆百余座。皆在培养云南新兴产业和社会事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学校,如航空学校、陆军军医学校、桑蚕学校、伊斯兰“新兴学校”、云南佛学院(筹建)、云南政法学校、师范学校、美术专科学校、国史学校等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有的学校在全国为首创。陆军讲武堂通过改革亦生气勃勃,驰名中外。于是乎“蛮夷”之地的云南成为全国教育的一大亮点。

唐继尧兴办教育的传世之作当数云南大学的前身东陆大学。东陆大学不仅是“治滇要图”,而且作为教育的龙头对云南的教育起着巨大的带动作用。有了东陆大学,云南乃至邻省的许多热血青年就可以不再风餐露宿、千里迢迢赴京赶考,而在家门口就可圆大学梦。有了东陆大学,百废待兴的云南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持。

东陆大学无论从办学的理念和宗旨、选址、建筑设计、定位到运行机制都是无可挑剔的。

东陆大学的主楼会泽院选址于贡院和翠湖之间,这是当时昆明最好的地块。贡院是古代科举考试之地,建于明代,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还留下过清代林则徐等要员督考的足迹。翠湖园林位于昆明城中,湖中海轩亭也是学术活动之地。贡院、东陆大学、翠湖,由北而南,由上而下连成一线,把古代被誉为世界最好的科举选拔制度与近现代教育制度衔接起来,一部中国教育史在这里浓缩物化,尽收眼底。

东陆大学的建筑设计为中西合璧式。紧靠翠湖的大门为古色古香的中国古典建筑群。进人大门拾级而上的九十五级台阶象征教育的神圣至尊。台阶顶端矗立着做工考究、由进口材料建成的欧式建筑——会泽院,支撑其门厅的希腊神柱,还有雕花铁栏,楼檐绘画,把人们带人另一种文化世界。会泽院后面的贡院及其由一楼一底数十个房间相连的考棚,给人留下遥远的遐想。还有校园建筑物间挺拔茂盛的苍松翠柏,这一切是多么的和谐和有趣,中西两种文化在这里融为一体,在古老中进发着勃勃生机。

“发扬东亚文化,研究西欧学术,造就专才”,这是极富新意的东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宗旨,今天读来仍充满现代气息。它正确地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是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专才。专才者,乃各门类专门人才,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与中国古代教育及选拔少数官员的科举制度的重大区别。为了强化办学宗旨,东陆大学的创建者还凝练出“为国求贤”四字并将它书于校门头上。‘‘为国求贤”以中国传统的表达方式,画龙点睛地道出了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迫切愿望。

东陆大学的专业设置也是超前的。应该说在民国初期,地处边疆的云南要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是不可想象的。东陆大学创办初年学科门类少得可怜,教师和学生屈指可数,从今人的观点看能算得了什么大学!然而它的创办者和支持者则高瞻远瞩,更多地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历史证明,他们的思考和一步到位的选择是正确的。东陆大学的框架确实给它后来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使后继者能在其中添砖加瓦,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并为后来昆明工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农学院,以及北京航空学院等若干个省内外新兴学院的建立作出贡献。

东陆大学的体制和机制也是合时宜的。在民国初期,东陆大学私立的性质,有利于筹措经费,以解国家经费不足之难,同时有效地淡化官本位,摆脱过多的行政干预,确保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

东陆大学的创建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政局变幻,由于经费的短缺,从酝酿到实施几起几落,差点成了半拉子工程。然而它的创建者和有识之士还是执着地、义无反顾地把它建成了。在以后的风云变幻中,它不仅是学术的殿堂,还是民主的堡垒,爱国的民主斗士们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话剧。

千难万苦,玉汝于成。东陆大学经历了历史的检验,它的近乎完美无缺,突出地展示了它的创建者卓越的见识和才干、强烈的创新意识,缜密的系统思维。历尽风雨沧桑的东陆园,今日更是弥足珍贵,人们在这块丰碑下驻足凝视,流连忘返,赞美它、敬仰它、思考它。日本早稻田大学一对年逾古稀的老教授夫妇围着会泽院不肯离去,尽管送他们去机场的车已等候多时。翻译告诉我,教授夫妇说他们学校也有一幢同样的建筑,可惜在地震中消失了,话语间不免有些惋惜和伤感。

云南因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而发展缓慢,但云南又是神奇之地。它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但不乏响誉全国乃至世界的佼佼者;经济欠发达,但不乏知名大企业;教育落后,但不乏名牌大学。在历史的发展变迁中,它经常处于边沿末梢,但有时也会异军突起,时有不凡之举,让人感到意外。如此等等,这种巨大的反差是云南发展极不平衡的特有现象,它与云南的区位、地理环境、资源和人口构成密切相关,同时与杰出人物的作用分不开。杰出人物在云南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中总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善于抓住机遇并有把握机遇创造奇迹的能力,唐继尧则是其中一个佼佼者,他无疑是元代云南建行省以来700多年间可以名留千古的少数杰出人物之一。

唐继尧首义护国之举,发展经济和开创性地大力兴办教育之功绩,固然离不开皇权专制结束,民国建立,除旧布新的时势,但他个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魄力,需要力拔山河的魄力,但魄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魄力来自自信,而自信来自素养。不能设想,如果唐继尧是一介武夫,眼光短浅,心胸狭窄,不学无术,他能审时度势,深明大义,敢冒身家性命首义护国吗?他能远见卓识并敢于任用董泽等一批有才华的青年创办东陆大学和兴办云南教育吗?回答是不言而喻的。唐继尧无论为政、为武、为文、为人都是极有素养的,颇值得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热血不禁真爱国--读唐继尧诗忆云南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百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45668
开本 32开
页数 1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03
141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6: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