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籍华裔学者凌津奇的著作,通过对《不不男孩》等五部亚裔美国文学的奠基性文本的重新解读,论述了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与现状,意图开启对亚裔美国文学成型过程中所具有的复杂内涵及多重外延有重新审视。本书内容丰富、文笔流畅,读之可对亚裔美国文学有较全面透彻的了解和认知。
图书 | 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籍华裔学者凌津奇的著作,通过对《不不男孩》等五部亚裔美国文学的奠基性文本的重新解读,论述了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与现状,意图开启对亚裔美国文学成型过程中所具有的复杂内涵及多重外延有重新审视。本书内容丰富、文笔流畅,读之可对亚裔美国文学有较全面透彻的了解和认知。 目录 第一章 历史,纠结,与协商式的变革 迈向文化差异的生产 协商中求变革 重置现实主义叙事 语境中的文化民族主义 第二章 写作小说,叙述愤懑:约翰·罔田《说不不的小子》中的种族与文化政治 罔田的修辞决定 一郎分裂自我的种族维度 再构逾越性的比喻 文化排斥的社会逻辑 第三章 现实主义的介入,被压抑者之复返:解读雷庭招《吃一碗茶》中的阶级,性别与文化 颠覆性的现实主义 跨文化的(再)表现 男性声音与女性欲望 关于阅读形构 第四章 操演边缘:赵健秀戏剧话语中的伦理观与诗学 语言、男子气概和亚裔美国艺术家的诞生 商业文化与再现的重负 观众与否定式的政治 后现代主义的戏剧艺术 第五章 汤亭亭在《中国佬》中对亚裔美国历史想象的重绘 关于《女战士》的争论 宣称美国为己有? 探询金山神话 多重身份与多种体位 第六章 协商批评:亚裔美国文化批评中的几个议题 霸权:关于黄玉雪之争 族裔真实性:一个必要但不甚理想的选择 责任感:作家与批评家 结论 Bibliography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凌津奇 |
译者 | 吴■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387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8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