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草岚风雨(国民党北平特刑庭最后一幕)/老书新刊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回忆录叙述了作者解放前夕在北京草岚子监狱里的一段生活经历,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广大人民的残酷镇压和迫害,歌颂了爱国青年和其他进步人士的正义斗争。本书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对于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历史,提高政治素养,具有精神食粮的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真实地反映了草岚子监狱斗争的一些情况,它不仅澄清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对所谓“六十一个叛徒集团”的种种诬蔑,更重要的是,从监狱这个社会的一角,反映了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一代志士仁人,为共产党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回顾这些史实,可以激励年轻的一代以同样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精神,去为建设四化大业而英勇献身。

目录

黎明前夜的珍贵资料

——写在《草岚风雨》初版第二次

印刷之际(序二) 

记住这一切,为了明天

——为《草岚风雨》初版第二次

印刷而作(序三)

国民党北平特刑庭的最后一幕

一、被捕初审

二、锒铛入狱

三、难友关怀

四、饱经折磨

五、牢房共话

六、监所怒吼

七、忍受煎熬

八、提起公诉

九、形势好转

十、可笑传讯

十一、冻饿交加

十二、二次过堂

十三、听到炮声

十四、拒绝自白

十五、反抗放逐

十六、允许接见

十七、急转直下

十八、具保疏散

十九、跨出牢笼

二十、写在文末

三十年代一场艰苦卓绝的监狱斗争

后记

初版第二次印刷附录

广西庄景辂同志的来信

《草岚风雨》续篇

增订再版附录

一、回忆北平特刑庭

二、历史回放·解放前夕北平大逮捕

  和草岚子监狱斗争纪实

三、忆炼狱诗词五首

四、读《草岚风雨》有感

增订再版后记

作者业绩简介

试读章节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我正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上学,突然被国民党北平高等特种刑事法庭(简称特刑庭)作为“匪特职业学生”嫌疑犯拘捕了。

北平特刑庭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疯狂镇压人民的对外公开组织。一九四八年,国民党政府发布了“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随后在南京、上海、北平等地相继成立特刑庭,专门审理所谓“危害民国”的政治犯和重要的经济犯。

北平特刑庭设在中南海内一所旧王室院落里(一九四八年底北平解放前夕,迁到东城区东堂子胡同),大门有国民党兵士站岗。身穿黑色制服的法警出出进进,显得异常忙碌。下午三点多钟,我被持枪的法警带到候审室里。

这事真有点蹊跷。我从广州中山大学辍学回到北平才不过两个多月,在师范大学入学后,还没来得及参加任何进步学生社团(按:我在被捕前夕,经地下党员、我初中时的同学阙雄飞同志介绍,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地下民主青年联盟为盟员,秘密履行手续,单线联系,他人并不知道)。我在校内又没有什么其他活动,加上我平常不大喜欢讲话,同学之间相识的寥寥可数。那么我究竟犯了国民党的什么王法,他们为什么要拘捕我呢?这个问号,一直到我站在特刑庭检察官面前时才得到了解答。

原来是为了一封信!

我写的一封私人信件,在邮寄过程中,不幸被国民党北平警备司令部检获,他们咬定我“通匪”;大概考虑到我是在校的大学生,不便秘密逮捕,所以这个案子由警备司令部移送到特刑庭审理。

检察官问完了我的姓名、年龄、职业以后,把脸色一沉:

“你认识张修德吗?”

“认识,我们是在四川国立十六中学初中分校的同学。”

“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在河南开封。”

“你给他去过信吗?”

“过去我们时常通信,开封失守(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不能说开封解放)后就音讯隔绝了。

“最近你给他写过信没有?”

“大概一两个月前写过。” 

“到底是什么时候?”他焦躁地问。P1-2

序言

我看到张颂甲同志写的回忆录《国民党北平特刑庭的最后一幕》和由他编写的《三十年代一场艰苦卓绝的监狱斗争》两文,以及有关的材料,记叙的都是解放前发生在北平草岚子监狱的事情,抚今追昔,不禁感慨倍生。这本书取《诗经·郑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定名为《草岚风雨》,即将出版,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

自古以来,监狱就是专政的工具。设在北京市内中心地区的草岚子监狱,自三十年代初建立,直到四十年代末北平和平解放时瓦解,前后不到二十年,不知关押过多少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从这本书收集的材料看来,集中监禁革命者的时期是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和北平特刑庭看守所这两个时期。尽管当时敌人猖狂于一时,把大批地下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投入囹圄,由于国国党反动派倒行逆施,违反历史发展规律,仍然不能挽救他们失败的命运。

共产主义者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然,这需要经历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在我国,实行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健全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甚至是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毕竟是前人还没有做过的事情。由于缺乏经验,在经济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中,难免要走一些弯路。回顾建国三十五年的历程中,我们的确经历了若干艰难困苦,甚至受到一次次挫折,然而,不管怎样,我们一定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在十年动乱之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精神指引下,经过拨乱反正,我国已经走上四化建设的康庄大道,在不长的时间内,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又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

古人说:“温故而知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由于这本书以亲身经历真实地反映了草岚子监狱斗争的一些情况,它不仅能澄清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对所谓“六十一个叛徒集团”的种种诬蔑,更重要的是,从监狱这个社会的一角,反映了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一代志士仁人,为共产党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回顾这些史实,可以激励年轻的一代以同样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精神,去为建设四化大业而英勇献身。

我已年逾八十岁,喜看全国城乡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令人欣慰不已。晚年躬逢盛世,欢愉振奋之情难于言表。我很欣赏作者在“写在文末”中的两句诗:

“胸中尚有风雷在,

愿骋骅骝赶夕阳。”即以此诗句作结。

后记

此书着手为文,始自三十五年前北平刚刚回到人民手中不久。当时,从未想过日后要印行什么小册子之类。只因刚刚从国民党牢笼里获得自由,记忆新鲜,便抽暇随手记下这一段经历,只作为备忘和留念而已。年华似水流,转瞬间,三十五个春秋逝去了。在年事渐高的时候,回首青年学生时代所走过的这一段道路,把旧作重新加以整理,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思潮起伏,感慨万千。我可以向读者作一点说明的是,它真实地记载了北平草岚子监狱的最后一段历程,多少有一点参考价值,因而不揣简陋,愿把它奉献在读者面前。

当我把这篇材料以及附件等呈送给革命老前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杨献珍同志审查时,献珍同志以八十多岁的高龄,在百忙之中,冒着盛暑,加以披阅。当我请求献珍同志为这本小册子写一篇序言时,他不顾年迈体弱,欣然成文。这些,充分体现出革命老前辈对晚辈的提携和爱护,捧读再三,使人感动,催我奋进!

为使读者对三十年代草岚子监狱成立之初的概况,以及几十位革命老前辈在那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情况增加一点了解,我根据过去报刊上发表的一些回忆录材料,编写了《三十年代一场艰苦卓绝的监狱斗争》一文,一并付印。在十年动乱中,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蓄意制造了草岚子监狱有所谓“六十一个叛徒”的骇人听闻的事件。此事中央早有文件予以澄清。这样,从草岚子监狱初设时监狱内外的斗争,直到它在一九四九年初的彻底崩溃,大致上做到有头有尾。看了这本小册子,读者对这座吃人的监狱可以有一个粗略的了解。现在就以《草岚风雨》为书名,予以出版。

在这本小册子成书和出版过程中,曾得到于浩成、杨德华、石肖岩、宗泉超、巢志龙、沈淑英等同志的多方帮助。我国著名书法家、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授挥毫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所有这些,令人感荷。谨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愿把这本小册子献给所有曾在草岚子监狱受过折磨和牺牲了的同志。

读者如发现其中有不妥或谬误之处,望多加指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草岚风雨(国民党北平特刑庭最后一幕)/老书新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颂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41556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02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4
147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