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嬗变的文体(社会历史景深中的中国现当代散文)
内容
编辑推荐

针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系统中长期位居末座的散文这一文体,本书作了极具开拓意义的多层面的整体研究。书中不仅侧重对我国最近20余年的散文流变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总体考察,而且也对20世纪中国散文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系统中的地位与变化,特别是其中最富代表性和争议性的鲁迅杂文的本体及其历史迁播轨迹,给予了颇见整体把握能力和探幽烛微眼识的轮廓勾勒、个案剖析及成因探究。

目录

自 序/1

第一编 通 论/1

  第一章 新瓶何以装旧酒

      ——关于中国现代散文观念的生成和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研究方法/3

    一 现当代散文及其研究的边缘困境/3

    二 被搁浅的散文观念现代化/5

    三 现当代散文研究新变三法/9

  第二章 影响中国现当代散文流变态势的文化机制/13

    一 近现代思想转型中的散文迷踪/13

    二 文化制约与现代散文精神的分途/16

    三 铁血时代的降临与散文体裁的裂变/20

    四 当代散文:走向整合与再度分化/25

第二编 文体论/33

  第三章 作为文体的散文:灵魂的彰显与照亮——兼论史铁生、余秋雨的散文/35

    一 文体与散文/35

    二 文学言说三境界/41

    三 从《文化苦旅》到《我与地坛》:属魂言说二型/46

  第四章 面向灵魂的写作/56

    一 《心灵史》:属灵言说的生成/56

    二 《游牧长城》:灵魂飞扬的另类写照/64

    三 理论话语的边际/72

  第五章 泛文学时代的散文写作/76

    一 何谓泛文学时代/76

    二 泛文学时代的传统遗存及其散文元素/79

    三 散文写作新症候:戏仿怪圈与艺术穷途/83

    四 散文文体意识的自蔽、受蔽与去蔽/85

第三编 创作论/89

  第六章 游牧心态的裸露与隐匿——周涛散文艺术探微/91

    一 三个里程碑/91

    二 游牧心态两重奏/94

    三 风格或者局限/97

第七章 寻觅者心迹的歧变——韩小蕙散文艺术探微/100

    一 从童真体验出发/100

    二 落入现实僵局的“自我”/104

    三 梦幻内外的突围/107

  第八章 周佩红:以文学之重镇守生命之轻/109

    一 起于激情的两条文学路向/109

    二 为抗拒精神失重而写作/113

    三 向虚构与叙事游移/116

  第九章 两个被误置的文本——重审《随想录》和《心灵史》/120

    一 误置:如何与为何/120

    二 《随想录》:朴素而隐蔽的背景/122

    三 《心灵史》:远处的深度和高度/126

  第十章 故园里的望乡人——评林海音散文的情思/128

  第十一章 荒漠甘泉:赤子的守望与眷念——评陶然散文的情思/132

第四编 流变论/139

  第十二章 新时期散文创作态势的文化分析/141

    一 “文革”阴影边缘的四个作家群/141

    二 转悲为喜:散文创作的潮流化和风格化/143

    三 潮流之外的少数散文形态/147

    四 让一段散文史免成空白的三个文本/148

    五 新时期散文的主流模式及其典型个案/151

    六 何处有归魂:新时期散文与五四传统/155

    七 文学体制的重建与散文功能的调适/158

  第十三章 从“女性”到“新生代”——散文话语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主题变奏/162

    — 1980年代中期的社会转型与文学转型/162

    二 散文整体危机的再现/165

    三 异军突起于一翼:两个散文新潮主题的凸显/168

    四 “女性散文”与“新生代散文”的名与实/171

    五 两个散文新潮主题的社会文化背景/175

    六 作为历史一环和社会弱势的散文新潮/180

  第十四章 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的文化品格/184

    一 “名检”制度的现代形式及其演变/184

    二 1990年代前期的文化机制重组/187

    三 移形与换位:1990年代文学格局中的散文/190

    四 作为1990年代散文典型个案的《文化苦旅》/193

    五 一个社会文化的病理学样本/197

    六 1990年代散文流变态势的社会历史动因/200

  第十五章 1990年代的中国散文与中国文化/204

    一 话语虚拟空间的建构和新时代文学境遇的生成/204

    二 文化虚拟时代的两种学者散文写作/209

    三 附魅于市场的一个散文写作群落/214

    四 可疑的散文新悖局:创作盛行和文体贬值/218

    五 散文之惑:文体作为精神价值尺度/222

    六 为1990年代散文确立标高的作家作品/225

  第十六章 散文时代的来临和终结/229

    一 历史乱流与线性叙述/229

    二 散文迷阵:无处不在的自由和不自由/233

    三 走出散文时代/237

第五编 批评论/243

  第十七章 散文新状态——关于当前散文的六个理论问题/245

    一 体制转型:中介中心化/245

    二 创作群体:世代化和层递化/247

    三 作者个体:个人化和私人化/249

    四 批评和理论:失范和自闭/250

    五 接受群体:无形的审判/253

    六 深层危机:灵魂的衰靡/254

  第十八章 散文批评与新时代神话/256

    一 散文批评中的超验进步观/256

    二 乐观主义修辞的三个关键词/258

    三 亟需自我批评的散文批评/260

  第十九章 告别“散文热”/264

  附 论 批评界的分化与批评家的时代形象/269

第六编 传统论/275

  第二十章 一个文学史意象的产生:鲁迅杂文及其历史景深/277

    一 文学史意象:还文学史以动感和细节/277

    二 作为文学史意象的鲁迅杂文/278

    三 生成语境与接受语境的双重歧异/283

    四 错位的起点:从文言八作到《新青年》“随感录”/288

    五 《狂人日记》:暧昧而深刻的转折/292

    六 含混中的丰富性:鲁迅及其杂文的价值认同/297

  第二十一章 穿越“五四”:鲁迅杂文前期形态的内在嬗变及其历史情境/304

    一 道德意识的感召与须听将令的呐喊/305

    二 对复杂思想的自我克服/310

    三 思想与文体的袁里冲突/313

    四 穿越“五四”与回归自我/316

    五 思想与文体的杂化或个性化/320

  第二十二章 “匕首”和“投枪”的创制:鲁迅杂文论战品格的生成及其历史情境/328

    一 鏖战前夜的思想视野/331

    二 未曾瞄准的对手/336

    三 攻防之间的战术、战略及其思想背景/339

    四 被质疑的“战士”与“战事”/345

    五 作为战果的文体与思想/348

  附 论 鲁迅杂文的别样读法/352

    一 继往开来的鲁迅杂文/352

    二 鲁迅杂文的独创性/353

    三 鲁迅杂文的新读法/355

第七编 影响论/357

  第二十三章 鲁迅杂文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59

    一 作为个人化写作实践形式的鲁迅杂文和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59

    二 “公”“私”观念关系和鲁迅杂文的文学史形象/364

    三 “私愤”和“公仇”:鲁迅杂文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文化隐喻关系/369

  第二十四章 被遮蔽和改写的传统:“鲁迅笔法”与“杂文时代”/376

    一 作为历史与作为传统的鲁迅杂文/376

    二 从“孤岛”开始:风格二分法和整体神圣化/378

    三 1940年代:两个历史局限性符码的定型/381

    四 魂兮归来:1950年代的复兴杂文之议/386

    五 貌合而神离:“十七年”的杂文热与鲁迅时代的杂文/392

    六 三十年的失落:个人话语及其社会空间/396

    七 不足为训的一段历史曲折与值得同情的一个历史片断/399

  第二十五章 “文革”以降四十年:时代语境转换中的鲁迅杂文/402

    一 鲁迅杂文:作为历史逆流与现实的话语斡旋/402

    二 超出鲁迅想像的大时代/404

    三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407

    四 新时期的文化“卡里斯玛”/409

    五 遭遇理论发难和社会变局/412

    六 不绝如缕的传统/415

    七 超越形迹的精神留存/418

附 编/421

  一 界外杂感/423

  二 书边走笔/434

  三 佳作丛谈/453

参考文献要目/478

后  记/49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嬗变的文体(社会历史景深中的中国现当代散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林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02051
开本 32开
页数 4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3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