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博物馆观赏
内容
编辑推荐

夏陶周鼎,秦砖没瓦,魏晋书画,唐诗宋词……那些瞬间千年的历史定格,那些千古释疑的文化现场;孔子、庄子、苏格拉底、黑格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这些熠熠发光的名字,这些人类智慧和美丽的爆发点。在博物馆,我们和它们、他们相遇、对话;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去探究、求索,去理解那些积淀着精密思想和华人性的历史文化,去发现沧海桑田、凝重跌宕的文明脉络和历史指向。

本书为您精要介绍了中国众多博物馆,带您进入一场文化之旅。

内容推荐

博物馆里那一扇扇或古朴、或高雅、或现代的大门,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条超越时间、空间、种族和类别的通道,一件件被人们精心挑选并历久保存的藏品,以它们独特丰富的内涵引领我们沿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去目睹我们的祖先如何从远古一路走来,地球如何在宇宙中生存、变幻,人类和自然的种种又是怎样地彼此依存、生生不息……

本书分二十五章,简要概述了中国邮电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中国航天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古动物博物馆、中国蜜蜂博物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平遥县衙博物馆、票号博物馆、上海市公安博物馆、中国草原游牧文化展、国宝回家、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等博物馆。

目录

1.中国邮电博物馆

2.中国航空博物馆

3.中国紫檀博物馆

4.中国航天博物馆

5.中国现代文学馆

6.中国工艺美术馆

7.中国印刷博物馆

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9.中国地质博物馆

10.中国古动物博物馆

11.中国蜜蜂博物馆

12.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13.武强年画博物馆

14.平遥县衙博物馆

15.票号博物馆

16.上海市公安博物馆

17.成吉思汗——中国草原游牧文化展

18.国宝回家

19.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21.山东省博物馆

22.河北省博物馆

23.安徽省博物馆

24.湖北省博物馆

25.湖北省博物馆——论剑

试读章节

武强年画博物馆

武强是河北衡水地区最小的一个县,但这里却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年画产地之一。武强年画,因产地在武强而得名,历史悠久,驰誉中外。武强在历史上曾属深州,《深州风土记》上记载:“武强地瘠人贫,物力稍绌,民往往画古今人物,刻版集印五色纸,入市鬻售,悦妇孺。其事至鄙浅,然颇行远……”由于武强年画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艺术,被历代官方视为“粗俗”“鄙浅”之品而被排除在艺术史册之外;又因为它是一年一度的节俗时令装饰品,制作上以价格低廉的毛头纸为主,农家买去或张贴在房舍墙壁上,或张贴在门窗、粮囤、炕围等处,大都是一年一更新,很少有人保存或使用多年,因而造成很难从多方位上找到它的准确的历史起源。但从武强年画博物馆抢救、收存的大量民间年画古版和年画资料考证及文化考古与我国美术界的专家印证来看,武强年画应当始于宋元时代。

在我国几大年画生产基地中,武强是第一个建起博物馆的地方。该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年画专题博物馆,占地总面积25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多平方米。馆藏年画古版4000余件,古旧年画及原稿资料6000余件,三级以上文物500余件,门类齐全,几乎囊括了从明朝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年画。

这些画承载着人们对岁月的记忆,在长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中,不仅形成了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而且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间艺术风格,尤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数次水火刀兵的磨难而不衰不灭,不愧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其中一些馆藏品,是从四川、陕西、山东等其他几个年画产地搜集到的,原画都曾被国外的一些知名博物馆收藏,但在国内已经基本失传了。在这里还能看到周边国家的年画,有一张来自越南,国内还没有人能看懂上面的文字和画中的内容。

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主席冯骥才到武强调研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时,详细考察了武强年画博物馆内收藏的历代年画古版和年画珍品,对武强大力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当场挥笔题词:“应说年画百家好,自是武强天下雄。”武春沾是一位从事武强年画创作的老艺人,这几年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帮助当地的年画博物馆搜集散落在各家各户的年画画版。1985年,博物馆筹建时,他曾四处搜集印年画的老画版,那时没人觉得这东西有什么稀奇,武春沾经常从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他所要找的老画版子:有一位妇女正做饭呢,我说你这是什么东西啊,她一抬身说什么,我一看啊,大战山海关,1923年的版子,她在屁股底下当墩儿坐。

当年,武强曾经是北方最大的年画集散地,卖年画是当地人的主要副业,老画夹、画纸、画片胜过绫罗缎绸,买地盖房的钱全指着卖年画的收入呢,临近年根的时候,放下锄头犁耙的手就拿起画笔刻刀在纸上绘出对来年的祝福。博物馆里还保留着过去的年画制作工艺,一幅画要完成后,需先雕出线条版。当年武强年画最高峰时,曾经一年卖出过1亿对开张。为了保证销量,年画大部分采用套色印刷,在线条版的基础上,经过三四次套色就完成了。最常见的色彩,就是红色、绿色、黄色和蓝色。在这些画版中,线条版最具有研究和收藏价值,这也是博物馆征集的主要目的。

这一天,武春沾从旧城村的贾振邦这儿得到消息,贾家的老人曾经将200多块画版藏到了老宅的屋顶上,为了保护画版,他坚持让儿子把老宅的外面再包上一层墙,这可犯了忌讳。“我们当地有个迷信的说法,这是大棺材套着小棺材,好像是一口活棺材,他就犯病(忌讳)”。

尽管如此,老宅的外面还是多了一层砖墙,也许那时候老人已经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自从有了博物馆,当地人就知道老版子成了文物,它有了更安全、更妥当的去处,贾家人愿意将这些藏在屋顶上的版子捐给博物馆。连着一个多星期的阴雨天,这次抢救古版变得更加刻不容缓。2003年10月11日,古版的挖掘从贾家老宅的屋顶上开始了,这可是博物馆头一回一次性抢救这么多的古版,这次一共抢救出了159块古版,有55块保存完整。专家们鉴定,其中有3块是清朝同治年间的古版,博物馆还从未有过这个时期的版子,经过现场实验,这些已经有了200年历史的古版当场就现出了清晰优美的图案。

武强年画博物馆的刘默同志告诉我们,那些古画版,如果去仓库看一看,感觉绝对不一样。“因为这种木版现在失去了它的市场,在民间流散得非常多,我们及时地做这个年画的搜集和整理的工作,从民间一点点去搜集,因此现在馆内的收藏非常丰富,可以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年画专题博物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李燕教授对武强人的魄力十分钦佩,因为“从经济上来说,和周边地区相比,武强并不是富裕县,但是它那里的领导和广大群众能够意识到这是文化建设,我觉得这是很不容易的”。

武强年画博物馆的收藏门类非常多。从内容上来说,从神像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到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反映禁烟运动的、反映推翻封建帝制的、反映辛亥革命的……等等,跟人们生活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它都有。

其中主题特别突出的,也就是内容特别多的是神像年画,有“十分年画七分神”之说。因为年画就是和过年有关系,过去武强年画是销往农村的,而且它的对象主要是农民,过年的时候农民有好多风俗习惯,敬天祭地等等,出于民俗的需要,就会产生各种画种。画师要根据人们的需要来创作不同内容的神像年画。

在诸神像中,有关财神的可谓最多。过去人们都想着发财致富,尤其是农民,生活在底层的农民,他们怎么样才能发财致富呢?武强艺人就投其所好,刻印各种各样的神像。不过据我们现在的研究知道,最早的财神是一个符号,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那么做生意的人祭的又是谁呢?祭的是陶朱公范蠡,范蠡的旁边还有西施。为什么呢?因为范蠡看出来越王勾践是只可共苦,不可同甘的,所以就及早地远走高飞,带着西施一块儿走了。于是这个人物就成为人们心目中向往的比较理想的一个形象,因为他又避免了政治迫害又发财,旁边还有一位美人陪着,这多好。这在民间就迎合了老百姓那种妻财子禄心理。财神爷替你弄的钱再多,首先得有个妻子帮着管理钱财,那“禄’’是官禄的禄,希望儿子能做官。当时的年画就体现了这种生活,既有家庭生活,又有财神。

武强年画里头,很注重对称性。像那种灶王在中间,两边是一妻一妾,也就是一个灶王爷、两个灶王奶奶形象,在该地区年画中很少见。博物馆工作人员给它取名字叫“三人灶”。当年它往哪儿销?是销往山东一带。河北一带都是“双人灶”,一个灶王爷一个灶王奶奶。山东却是3个神像,这个可能也是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武强年画是销往全国各地的,它要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欣赏习惯的不同,来创作不同内容的年画。

P109-113

序言

梦开始的地方(代序)

高峰

小时候在家里,我们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角,或是一个抽屉,或是一个纸盒。女孩子们存着一些漂亮的图片、精美的糖纸,以及手工折叠的纸鹤、幸运星,摘抄着一段段诗文的笔记本等等……男孩子们则可能保留着心爱的玻璃弹球、铁丝制作的弹弓、手枪,甚至一个简陋的矿石收音机……闲暇时,我们常常会独自把玩这些让我们充满回忆和遐想的“收藏”,并彼此炫耀和分享。任时光流淌,它们始终留存在我们心中最温柔的地方。

长大后,我们逐渐了解到,有一个叫作“博物馆”的地方,和我们小时候的“百宝箱”一样,收藏着全人类最经典的过往和宝藏。于是,我们开始走进那些散布在中华大地、世界各处的形形色色的博物馆,去印证和充实我们在书本中了解的历史和自然。

博物馆里那一扇扇或古朴、或高雅、或现代的大门,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条超越时间、空间、种族和类别的通道,一件件被人们精心挑选并历久保存的藏品,以它们独特丰富的内涵引领我们沿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去目睹我们的祖先如何从远古一路走来,地球如何在宇宙中生存、变幻,人类和自然的种种又是怎样地彼此依存、生生不息……

我居住在北京,常常想起沈从文的散文《北京的博物馆》:“北京有许多博物馆,同时又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北京在世界上以古建筑著名……是用故宫皇城大建筑群作中心,在500年前北京建都总计划中就定下来,经过累代创修陆续完成的。设计规模的雄伟、协调、明朗,以及每一建筑物装饰的华美精细,都给人留下不易忘记的深刻印象。”如同世界上其他古城一样,北京城和博物馆融为了一体,走进北京城就走进了博物馆,走进北京城的博物馆你就能触摸到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那暖暖的温度。而这样的博物馆也在西安、南京、长沙、成都……甚至伦敦、巴黎、纽约……

夏陶周鼎,秦砖汉瓦,魏晋书画,唐诗宋词……那些瞬间千年的历史定格,那些千古释疑的文化现场;孔子、庄子、苏格拉底、黑格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这些熠熠闪光的名字,这些人类智慧和美丽的爆发点。在博物馆,我们和它们、他们相遇、对话;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去探究、求索,去理解那些积淀着精密思想和华美人性的历史文化,去发现沧海桑田、凝重跌宕的文明脉络和历史指向。

“一步,一步,一步,从无数被人类小心收藏起来,认定那是最值得纪念的东西前面走过,把它们装进自己的心里’看这个世界和自己,是怎样从木变成舟。,,陈丹燕这样感受着博物馆。而在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心里,博物馆则是一个不灭的梦想、一个恒久不变的约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将在有视觉的第二天,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我还要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我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还等什么呢,咱们去博物馆吧。博物馆以它博大多彩的内涵丰富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启迪着我们,它是我们丰美富饶、不离不弃的精神家园。

2007年8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博物馆观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34214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69.26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1
20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