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构德隆/蓝狮子财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德隆,一家崛起于西部新疆,短短十余家间迅速膨胀至百亿资本规模的中国最大民营企业,现在却变成了中国民营企业失败的鲜活案例。德隆集团带给中国经融界一次大地震,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带给人们的思考还在继续。

从创业边城乌鲁木齐,奔走政治中心北京,梦想金融中心上海,到息于九衢重镇武汉。德隆,上演了21世纪初期,中国公司及资本市场的一场“活话剧”……然而历史的洪流终究使德隆神话幻灭,正面对待德隆的得与失,当中可窥测到中国民营企业二十年成长之影!

这是一本从基因的角度来解剖德隆和唐万新的书,这是一本有关中国民营企业兴衰史的书。本书对德隆的成长史,做了较为全面的描述,特别是对早期唐万新的创业有清晰的背景衬应,探访数位曾任职于德隆史前期的高管和顾问,以真实反映德隆兴衰之路。如果你不读透德隆,就不能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潜游戏!

内容推荐

德隆,一家崛起于西部新疆,短短十余年间迅速膨胀至百亿资本规模的中国最大民营企业。其兴衰之经典,构成21世纪初期中国公司及资本市场的一场“活话剧”。

本书作者跟踪德隆及创办人唐万新近20年,对德隆的成长史,做了近距离的、较为全面的描述,特别是对唐万新的创业起源、德隆系的复杂架构以及德隆模式的独特运作均有清晰和深刻的解读。自2000年以来,作者每年均与唐氏兄弟有高密度沟通,为创作本书更是探访数十位曾任职于德隆的高管和顾问,收集并整理上千万字素材,以求真实反映德隆的兴衰之路。

本书不是简单地就德隆进行分析,而是超越德隆,从其领导人唐万新的身上找寻企业成败的基因,系统地就德隆往事、德隆制造、德隆败因、德隆警示进行叙述,全面地将德隆的发展史、引发的“概念运动”制造、失败的成因、给中国民营企业的警示合成一览,较为真实、客观和公正地评价德隆及唐万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给更多的中国民营企业以极大的启发。

目录

序一 德隆的教训(钟朋荣)

序二 中国民企的成长困惑(刘纪鹏)

序三 德隆背影及其思考(赵晓)

序四 期待万新归来(于向东)

前言 我所认识的唐万新

第1篇 德隆往事

 1.1 乌鲁木齐——创业蹒跚起步/3

 1.2 西安——进人资本市场/12

 1.3 北京——经营激情绽放/19

 1.4 上海一国际化的梦想/24

 1.5 武汉——德隆危机嬗变/43

第2篇 德隆制造

 2.1 机会财技与资本运作/65

 2.2 产业整合与战略投资/73

 2.3 金融控股与产融结合/97

 2.4 融资链、债务链、产业链与价值链/112

 2.5 精英俱乐部与商业模式/125

第3篇 德隆败因

 3.1 德隆败因的几种论说/133

 3.2 资金链断裂/138

 3.3 多元化结构失调/143

 3.4 总体战略幻梦/149

 3.5 唐万新个性化冲突/154

 3.6 公司治理缺位/164

 3.7 企业文化熵殇/171

第4篇 德隆警示

 4.1 适者生存: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变化/184

 4.2 价值制胜:实业发展和资本运作/189

 4.3 稳健经营:企业危机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195

 4.4 取舍战略:企业做强做大的迷思/203

 4.5 执行力推行:策略管理与精细化管理/209

 4.6 是非成败:东西方管理思想与文化博弈/216

附录一 社会各界论评德隆/223

附录二 德隆系公司及主要人物表/233

后记/285

试读章节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百废待兴。在“终结”一个时代之后,思想、知识、制度的藩篱都被拆除了。高考恢复招生,全社会重现了沉寂已久的尊重知识、崇尚学习的氛围,同时又凝聚着一种伤痕、叛逆和反思的情结。

当时,出生于乌鲁木齐的唐万新从祖籍地重庆万州转学至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初中一年级,由于身材矮小,又是插班生,起初不被人注意。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住唐万新天性的展现,热情、豪爽、重义气、极富号召力,很快就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当年年底就被推选为班长。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邓小平在会上作报告时所下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使知识分子从“臭老九”一跃而成为“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一大批科技战线的先进人物走进人们的视角:在光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累死在岗位上的蒋筑英、在煤油灯下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陈景润、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们以“淡泊名利,献身科学”的精神,激发了全民族对科学报国的无比热情。特别是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更是在那个科学的春天里激起了异乎寻常的反响,让无数中国人一下子记住了两个名字:陈景润和哥德巴赫。唐万新和许多年轻人一样,那时在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科学报国的种子!第二年,唐万新考入八一中学的高中尖子班学习,为实现“科学发明家”的梦想而准备着!

1980年,压抑许久的年轻人,随着思想的解放带来了人性的回归,进而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变革:朦胧诗、伤痕文学、西方哲学、政治话剧、喇叭裤、披肩发、迪斯科,还有邓丽君的流行歌曲一下子涌现出来。“把知识变成财富,把能力变成奉献”成为年轻人的口号。唐万新这时16周岁,正处于性格的塑成期,社会的变迁、新事物的催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传统与反叛都集中在唐万新身上,这一时期对唐的思想影响至深。

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生于重庆万州的唐明中和生于陕西汉中的王玉玺分别在同济大学和陕西农业大学毕业后,一对情侣怀着与西部民歌王王洛宾一样的梦想和悲情,从内地来到了遥远的新疆,最后扎根乌鲁木齐。唐明中工作于乌鲁木齐市城建局(后改为规划设计院),任总工程师,王玉玺就任于乌鲁木齐市园林处,任处长。

40年后,他们养育了在中国证券市场重组之风盛行时,横空出世的“德隆系”五兄妹:唐万里(1956年出生,新疆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唐万华(女,1958年出生,现为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医生)、唐万平(1960年出生,新疆工学院毕业)、唐万川(1962年出生,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和唐万新(1964年4月3日出生,中国石油大学退学,新疆石油学院肄业),简称“万里平川一片新”。

天山博格达峰下的夕照红山——边城乌鲁木齐的标志性景观。红山脚下的古乌鲁木齐河道如今成为河滩快速公路,连接世界古迹名城吐鲁番和著名旅游景点天山天池。毗邻的滨河大道,经由红山游泳馆,贯穿乌鲁木齐南北,唐家五兄妹就出生在红山游泳馆旁的一间平房内。

在唐万新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与哥哥、姐姐同去天山天池旅游时,不幸途中发生翻车事故,唐万里脊椎受伤,其他三姊弟皆有不同程度的伤情,唯有唐万新毫发无损,奇迹!“大难不死,必有造化”,其父唐明中道。(P3-4)

序言

20多年来,中国有不少成功企业,但相比之下,失败者更多。让人感到可惜的是,德隆这样一个曾被国人引以为豪的优秀企业,现在也进入了失败企业的案例库。

前些年,我在系统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失败案例后,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十大陷阱,包括造名陷阱、做大陷阱、多元化陷阱、多地化陷阱、负债陷阱、两权分离陷阱、国际化陷阱、资本运营陷阱等等。

一个企业如果掉进上述任何一个陷阱,就很难逃生。而德隆则几乎同时掉进了上述大部分的陷阱,失败在所难免。

首先,德隆掉进了做大陷阱。

据德隆高层人士讲,唐万新的骨子里就是要让德隆早早进入世界500强。看来,500强情结已经给中国许多企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包括与德隆同时出事的三九集团。

在最近的研究中,我形成了一个还不太成熟的看法,即中国企业目前还不具备做大的条件,这包括中国社会的信用状况、职业经理人的状况、法制状况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等等都难以支持企业做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大的结果不是做强,而是做垮。

像德隆这样发展不过10多年的企业,一下子膨胀到近20万人、200余家子孙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在管理上委托一代理链条就非常长,给人捞一把就走的机会就很多。防不胜防,不垮才怪。

其次,德隆掉进了多元化陷阱。

一个企业如果在专业化的前提下做大,则有可能做大做强。如广东格兰仕,虽然企业职工多达2万人,规模相当大,但企业发展仍然很健康。因为它前10年只做一样,即只做微波炉,把微波炉做透了,再就近增加一样,即空调。虽然大,但因为专,在管理上委托一代理链条并不长,父子俩能管得住。

德隆在短短的几年内一下子进入到几十个行业,如水泥、红色产业(其中又包括很多种类)、旅游业、种业、农资超市、电动工具、汽车零部件、金融等等。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德隆将多元化做到了极致。巴菲特有一句名言:“要是你有40个妻子,你将永远都不可能熟悉她们每一个人。”巴菲特是就做投资、炒股票而言,而德隆做的是产业经营,需要自己亲自做,亲自管理,做多了麻烦也多。

尽管在国内外也有多元化成功的案例,但我坚信,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多元化是陷阱,专业化才是成功之道。道理很简单,因为一个企业的资源有限,企业领导人的知识、精力有限。一个人不是神仙,不可能什么都懂,唐万新也不例外。德隆的失败,给那些极力主张多元化的人又上了很好的一课。

其三,德隆掉进了多地化陷阱。

中国地域很广,各地投资环境差异较大。有些地方“爱商、敬商、护商”,也有些地方“开门招商,关门打狗”。因此,在一个地方投资,你需要拿出不少精力和感情投入到当地的人际关系沟通之中,关系不到位。事情很难成。

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感情都是有限的。德隆不仅产业门类多,而且这些产业又分布在全国各地,很难将各地的关系都理顺。

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全国布点,遍地开花:另一种则是集中于一点,做深做透。如格兰仕,我总结其成功之道在于三个集中:集中于微波炉一个产业、集中于制造一个环节、集中于广东顺德一个地方。

其四,德隆掉进了两权分离陷阱。

所谓两权分离陷阱,即将企业的经营权委托给职业经理人,这里就会发生委托一代理关系,就会发生代理成本。稍不留神,代理成本就很高,高得无法想象。一般情况下,委托一代理链条越长,代理成本就越高;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越差,代理成本就越高;企业监管能力和约束机制越差,代理成本就越高。德隆因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加上多元化、多地化,企业内部各种错综复杂的代理关系,代理人队伍迅速膨胀,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层出不穷。事实上,德隆体系内不少违规违纪的事情,对债权人不负责任的事情,并非都是唐万新指使的,是底下人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而干的。

在中国目前信用状况很不理想的情况下,在职业经理人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企业规模越大,产业的行业分布和空间分布越分散。委托一代理链条就越长,给人捞一把就走的机会就越多,防不胜防,很容易掉入两权分离的陷阱。

其五,德隆掉进资本运营陷阱。

德隆的资本运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上市公司的进入和控制,二是对非上市公司的兼并和收购,三是为获取资金而进行的各种社会融资,四是证券市场的运作,五是对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介入。

德隆的资本运作,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分布和空间分布不断分散,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德隆在实业与金融两条战线同时运作。一般认为,德隆通过控制金融,为实业源源不断地输入资金。而根据德隆领导人介绍,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德隆不断地从实业中向金融抽血,也就是说,德隆所控制的金融不但不能给实业以应有的支持,反而成为实业的包袱。

其六,德隆掉进了负债陷阱。

以上几个陷阱,最终归结为企业负债规模大,负债率太高。德隆的负债有三大特点:一是负债成本较高,二是短资长用,三是债权人比较分散。除了全国各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外,还有大量委托理财的社会法人和社会公众。很显然,这种负债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一

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合理的负债率,就是银行也要求有8%的资本充足率。负债率太高,本来就是铤而走险。再加上中国经济是周期性的,政府经常进行宏观调控。就是一个正常负债的企业,一旦遇上宏观调控,银行只收不贷,也很难存活,更不要说德隆这种负债规模巨大,负债率极高的企业。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加透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可以随时获得长期投资,德隆的资金链就不会断裂。经过一段时间的金融改革和开放,中国金融有可能会走到这一步,但目前还没有到这一步。作为一个企业。只能在现有的环境下设计自己的战略,只能在自己现有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投资规模和扩张速度。

德隆同时掉进以上几个陷阱,情况比较明显。至于德隆是否掉进国际化陷阱,因情况不明,难以判断。掉进上述几个陷阱,这是导致德隆失败的直接原因。在这些直接原因背后,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放大自我和急于求成的心理。所谓放大自我,即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凡创办企业的人。都是比较能干的人;凡是比较能干的人,都有放大自我的倾向。自己本来只有一个本事,以为自己有十个本事。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分工的社会,在这个分工的社会里,每个人一辈子把一件事情干好,把一个产业干好,就不错了。所谓急于求成,即想一口吃成胖子,不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三株集团在短短三四年内组织15万销售大军,将一种人们还不知道能否喝死人的产品做到年销售近80亿元:秦池酒通过两次当标王,将一个小小的县级酒厂,做成了全国的广告明星;而德隆则在短短10多年的时间,将一个不起眼的“朋友”公司做到拥有20万职工的大集团。急于求成的背后,仍然是决策者在放大自我。总结德隆以及无数失败企业的教训,我认为,成功的企业家需要有一个重要的修养,即自我控制力。要小看自我,不要高看自我。具有自我控制力,是中国企业家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

德隆已经失败,至少是阶段性的失败。我们应当从德隆的失败中总结教训,但不能因德隆的失败,就把德隆说得一无是处,甚至把唐氏兄弟说成是坏人。

直到今天,我对德隆和唐氏兄弟仍然有几个基本判断:其一,唐氏兄弟以及德隆的团队,是一批认真干事的人,他们务实而低调。其二,他们的所作所为,有许多独到之处,不少产业做得比较成功。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还很少有人能做到他们这样的高度。其三,德隆的根本问题在于做得太多,速度太快,由此导致负债率太高,因而融资成本也很高。

我相信,只要德隆的领导团队不散(据说目前基本没散),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德隆照样会东山再起。我希望德隆能东山再起。

到现在为止,市面上有关德隆的书已经不少。唐立久之所以再写这么一本书,我认为他至少有三点别人没有的优势:一是人缘优势。他与唐氏兄弟,与德隆的许多高层领导个人关系密切,不仅了解德隆内幕,甚至了解唐万新等人错误决策的原因。二是地缘优势。唐立久作为新疆人,长期在新疆工作,对德隆发展的过程和社会背景比较了解。三是专业优势。与以前的作者不同,唐立久具有政府经济部门工作的经验,之后又从事了多年的管理咨询工作。这样,他可以用一个咨询专家的眼光,而不是记者的眼光来写德隆。我相信,《解构德隆》这本书,能给读者更多有关德隆的新资料、新观点、新启示。

(钟朋荣:著名经济学家,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后记

这一本书,为德隆所写,更为中国民营企业所写。当本书三审、三校的编辑工作即将结束时,德隆实业资产的重组工作也已接近尾声:中粮集团接管ST屯河、辽机集团受让沈阳合金、潍柴动力收购湘火炬。不同于当年德隆收购的是,此次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主角!然而,德隆金融资产的处置似乎还处在“云山雾水”之中,横跨证券、保险、信托、银行、租赁等各个金融领域,债权债务关系纷繁复杂,再加上金额庞大的委托理财,金融资产的处置难度远大于实业。德恒证券、恒信证券双双关闭,新疆金融租赁、金新信托、伊斯兰信托、中富证券等前任未卜。德隆的资产犹如渐渐远去的“身影”,几近消失!另一面,德隆的刑事审判程序正在加紧进行,我们即将看到德隆的最终结局!

悲痛德隆,渐行远去。虽然有着20年的跟踪和观察,但是写好一本德隆的书实属不易。众多事项和人物调研访谈,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这些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由两个人完成。幸运的是,我们背后有一个高效集体——东西部(中国)经济研究院,他们是:彭成武、罗斌、郭瑞祺、任艺、樊森、张全武、易勇、战菲、孔祥花、杜玖月等。在本书的资料搜集、讨论、写作和制图工作中,他们都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致以特别的感谢。

此外,在本书讨论写作过程中,我们还要感谢以下人士:张万军、于向东、刘文山、唐恒志、宋炜、王世渝、泽尔民别克·翟潘、曹宗智、张国玺、仲东晓、赵荣年、辛幸明、李金魁、郭强、袁建明等人,是他们与我们一道回到德隆创业的年代,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线索和记忆片段,并与我们一起讨论德隆和唐万新的得失,使本书的框架结构越发清晰;我们还要感谢王云帆、凌华薇、刘俐、苏小和、李德林、袁剑、赵龙、黄利明、史佳卉、袁勇富、陈春花、刘先明、孙健耀、张宪春、孙景华……,是他们的著述使我们深受启迪,使本书的内容更加充实;最后我们还要感谢秦朔、吴晓波、杨林海、虞文军及蓝狮子财经创意中心全体人员给予的鼎力帮助!

正是上述所有人员的大力协助和支持,才使本书得以顺利付梓!

作 者

乌鲁木齐市宏源大厦

2005年6月19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出自冷峻的学者之笔,出自对德隆的真正知情者,其历史记录性价值和管理反思价值远远超出市面上一般书写德隆的出版物。

——国家国资委研充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 赵晓

市面上有关德降的书已经不少,唐立久之所以再写这么一本,我认为他至少有三点别人没有的优势:一是人缘优势。他与唐氏兄弟,与德隆的许多高层领导个人关系密切;二足地缘优势。唐立久作为新疆人,长期在新疆工作,埘德隆发展的过程和社会背景比较了解;三是专业优势。唐立久是一位咨询专家,他可以用一个咨询专家的眼光来写德隆。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钟朋荣

德隆倒下了,但我们坚信中国企业界每一个著名的火败或悲剧都能给后来者留下宝贵的财富,相信这本书能激发更多的人研究中国民营企业案例,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教训巾领悟先知。只有如此,才会有更多的中国民营企业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企业。

——著名股份制和证券研究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刘纪鹏

唐万新这样机灵、凶狠的企业家风格,似乎应是新疆地方可倚仗的。这样说来,对唐万新和德隆倒确实应当好好总结。不仅仅足所谓新闻价值,也有借鉴或推广示范的作用吧。无论如何,唐万新和他的德隆,已成为新疆民间一部完整的“现代启示录”。

——上海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于向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构德隆/蓝狮子财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立久//张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31212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800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46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1
17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