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眼泪的性别
内容
编辑推荐

没有哭泣,就没有生活。一部关于两性关系、哭泣和人生、眼泪与艺术的文化史。眼泪表示痛苦、忧伤,呈现忧郁的病态,眼泪也表示沉思、祈祷,是崇高内心的写照。我们已不再生活在一个靠肌肉取胜的社会,而是一个需要交流沟通的世界。今天的社会需要说话、打电话、发传真、发电子邮件、上网以及,眼泪!

目录

引言

最初的眼泪(3)

第一部

1.眼泪的机械学(15)

2.眼泪的“潜意识”学(20)

3.节奏和布鲁斯(23)

4.黄昏的眼泪(34)

5.眼泪的守护天使(48)

第二部

1.大男子主义的前身(65)

2.眼泪的性别(73)

3.关于眼泪的调查(81)

4.哭的艺术(89)

5.有关哭的作品集锦(106)

6.“忧伤”的皮肤(122)

结论

1.眼泪的双重功能(139)

2.眼泪的消极作用(142)

3.眼泪的积极作用(144)

4.眼泪医生(145)

5.一个抑制眼泪的社会?(146)

6.如果眼泪成为两性皆有的东西(148)

试读章节

心理意义上的流泪

如果一种现象是可视的并且可以或多或少由个人控制时,我们就可以认为这种现象具备了一种交际功能。在一座荒岛上哭泣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作用。鲁滨逊①在遇到星期五②之前绝对没有丝毫理由流泪,除了当他想到那些他离开的人。所以他的眼泪含有了一种抽象的信息,就像大海中那些向无法看到的未知同伴传递信息的瓶子。相反地,剥洋葱时流下的眼泪并没有附带任何交际信号。而同样,葬礼上的眼泪是一种向他人和(或)自己显示悲痛的方式。

为了让别人同情而哭,为了吸引别人而哭,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痛苦和喜悦而哭。有时哭也是为了得到某些权利。我曾经认识一位母亲,她动不动就哭,根本不需要靠厨艺来吸引她的丈夫。每次她的丈夫想要出门转转、和同伴打地滚球或者喝口小酒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总是会充满泪水。这个可怜的男人于是马上就会产生某种负罪感,他完全被征服了,只好站在那里哀求妻子不要哭,然后脱下出门穿的鞋子,闷闷不乐地穿上鞋底早已磨坏的拖鞋和旧睡衣。仅仅几毫升咸成的液体有时确实能让一位真正的暴君屈服。

眼皮的运动会使眼球上出现泪水,并让这些泪水流淌出来,也就是说迫使泪水从泪管里溢出。出人意料的是,眨眼睛和流眼泪一样,也和三种情况有关。因为眼睑的运动①是基础运动,或多或少有些规律,是不受主观意志支配的;它可能是条件反射引起的;比如用手指触到眼睛时、天气太冷的时候、眼睛受到撞击的时候、有烟雾的时候,等等,这些都属于外部刺激;也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也就是说是主观因素。哭和眨眼睛有时都是一种交流方式,甚至是诱惑方式。所以Betty Boop和弗朗索瓦·密特朗两人都在各自职业生涯中大量地使用了这种手段。

因为眨眼睛是单方面的行为,所以又叫递一个眼色。女人递眼色可能含有很明显的诱惑企图,眨眼的人或是想和对方建立一种关联,或是在发出一种邀请,要不就是明白的性关系,我这样说可能有些庸俗……或者职业化。女人眨眼睛其实是在试探:那么,你来吗,亲爱的?

P17-18

序言

最初的眼泪

哭是一种乐趣,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生活必需。

自从希波克拉底①和他的学生提出“女人比男人忧郁两倍”的观点后,女人为什么更爱哭这个问题似乎终于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事实的确如此,而且,最新的科学、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成果都证实了这一点。现实情况是,女人在青春期到更年期这段时间内的抑郁感是男人的两倍。您可能会反对说抑郁和哭泣是两回事。但是不管怎样,伤心落泪,或者抑郁生疾,这些通常都是女性的特权,而非男性。

最早对此做出解释的书籍大概就是《圣经》了,书中写道:

“我要加重你怀孕的痛苦,你将带着疼痛分娩。”

——这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惩罚之一,因为夏娃引诱她的丈夫亚当和她~起偷吃了能够使人辨别善恶的果子。当初造物主是根据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亚当,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他们两个现在居然得寸进尺,还想变得和造物主一样有智慧,这绝对是不允许的。不过,我们认真想想,难道这个判决仅仅和妇产学有关吗?难道它没有带来不公平、没有性别歧视吗?这个诅咒从本质上讲难道不正是对我们不幸祖先的天大误解吗?其实这里有一个概念混淆,“分娩”这个词被曲解和误译了,难道不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成创造生命吗?

这样一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

 “你已经具有足够的知识和条件,现在轮到你来创造了,但是要知道你将在痛苦中创造生命(和我一样)!”

那么故事就会截然不同:亚当和夏娃长大成人。他们获得了知识,为了证明伊甸园学校学业的终结,很自然,他们只有离开这个家园。可是,耶和华这位好父亲在没有进行完最后的教育和管教之前,没有让他们离开。亚当和夏娃已经是成人,不再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准备去闯世界,他们不再为自己有着孩童的天真而自豪,“他们发现自己赤身裸体”,他们为此感到羞愧。

孩子们长大后,就应该离开童年生活的乐园,离开这个不需要用自己的汗水养活自己、不需要对自己前途承担责任的温柔天堂。一直以来人们对自己黄金岁月的留恋其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父母们期待却又担心的一天终于到来了,小鸟要飞离巢穴,称职的父母应该最后一次提醒他们的孩子,每当他们开创新局面时,他们就会遇到磨难;每当他们试图设想、制造、发明新事物时,他们就会遭受痛苦。总之,要创造就会有痛苦。

从总体上讲,耶和华是人类家庭中一个合格的好父亲,《圣经》的思想主旨其实也很简单:(1)不能再赤身裸体四处走动(你们现在已经长大了);(2)一切工作都要付出努力才能完成;(3)一切创造活动都会产生痛苦。

人类应该明白,离开这位父亲后他们将在黑暗的尘世中生活。由于两性之间存在着肌体差异,所以行为也存在着差异:男人面临威胁、挫折和惩罚时,会争斗或是逃避,而女人则会诉说或者哭泣。一个付诸行动,另一个则转移痛苦。男人制造出物品,女人却创造出生命。《圣经·创世记》中对男女的不同分工也都和生理有关:男人要为生存而战,而女人则要哺育人类。

如果承认创造会产生痛苦,那么你会有趣地发现男人和女人在遇到痛苦时的反应截然不同。首先当然是分娩,因为生育是人类最高意义的创造活动,教母们说“这个美好的痛苦一旦结束就会很快被遗忘”。男人则不可能有这种体会。女人在赋予他人生命时就会遭受痛苦。她们创造能力中的一大部分都是为达此目的而被激发出来的,有时这种冲动会损害其他能力。我有一位女性记者朋友,她同时也是作家。不久前她向我透露,自从怀孕以来,她对写作的欲望就减少了,最糟糕的事情是,她对此并不感到丝毫内疚。

当女人遇到其他与分娩相比轻得多的痛苦时,她们通常会更冷静、更漠然甚至无动于衷。她们可能会流泪或者会用语言来表达忧伤。但是男人在这些痛苦面前则显得比她们激动,他们会有所行动,或是挥拳头,或是(有时)沉湎于酒精。

我们好像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上,这颇具讽刺意味。不管怎样,穴居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女人面对痛苦也会采取一些行动,她们仍然在创造着生命。男人也会哭,他们也会用语言、用交谈来转移痛苦。生活中的这些事情都很琐碎,我们每个人都是矛盾的混合体:男人身上精心隐藏了一部分女性特质,而女人身上也不乏某种男性特质,我们只能说哪种特质更占主导地位。女人比男人流的泪多,男人比女人更好斗。

眼泪总是悲伤的同义词,但是悲伤并不是流泪的惟一情感表达。流眼泪有时会伴有大笑,因为幸福、受到美丽事物的震撼、恼怒、激动、挫败感或愤怒都会让人流泪。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女人流泪绝对不是因为心胸狭隘,最起码在这方面她们并不输给男人。很多女人其实是自愿承认自己容易流泪,或者用更恰当的词说,她们认为自己容易用液体并且是以让人看得到的方式表达情感。对一些女人来说,哭是一种乐趣,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生活必需。不是就有一个女人曾跟我说过吗,她说哭其实是最好的防癌方法。还有一个女人向我抱怨,说她吃了治疗抑郁症的药后变得不会哭了,这让她无法忍受:“没有哭泣就意味着没有生活。”

医生应该学会容忍他的病人流泪,不要那么快就阻止她们……

很不幸,我在学校里时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一点儿也没有学过,所以要给我一点时间尝试接受这个事实。不过我最后还是理解了,其实完全没有眼泪反而是极其严重的抑郁表现:“我觉得很糟糕,心里空落落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我甚至没有力气去感觉,没有力气去表达自己情感,高兴也好悲伤也好,我都感觉不到。”通常,不会哭的抑郁者已经有一只脚跨人了自杀者的行列……因为没有什么比灵魂和心灵的枯萎更严重的了。

不过,谢天谢地,还是有很多女人定期哭一哭的。她们的哭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健康有益的,因为哭说明她们需要交流。她们对交流的需求比男人多,而且也更会表达自己。

当然,我说了这么多,我敢肯定一定有一些认真的女人会从我说过的话中挑毛病,她们会怒气冲冲地反驳我说所有的女人都或多或少会感到压抑,所以她们当然有全世界最充分的理由哭泣。我差点成为性别歧视者了,甚至更大的罪名——大男子主义的帽子就要扣到我的头上了!其实,今天如果想对女性忧郁这个问题给出最正确的解释的话,应该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还应考虑文化和历史的因素。

在黑暗的年代,女人们受尽屈辱、嘲弄,她们甚至沦为奴隶。女人不仅仅是奴隶,而且还被剥夺了享受的权利:她们被迫不及待的男人虐待、折磨、强暴;她们被关进修道院或尼姑庵;她们嫁给某个权贵或者嫁给婚后就成为自己主子的男人,还得感恩戴德、卑躬屈膝,只能默默忍受痛苦,战战兢兢地盼望早日升入天堂或极乐世界。

在希腊人眼里,女人只是生殖工具;至于灵魂的培养,当然是针对男孩子。在现代的日本,这种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日本的男人身边总是围着美丽的艺妓,整夜整夜和同事一起喝酒作乐,即便他们偶尔在家里逗留一两个小时,他们也根本瞧不起他们那些贤良淑德、每日端茶送水的妻子。

西方的女人们即使与男人职位相同、责任相当,她们的薪水也没有那些男同事们拿得高。其实她们每天都是干双份工作,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回到家里,她们脱下医生的长衫、脱掉护士帽,换下总经理的套装、工程师的工作服、法官服或律师职业装之后,还要重新穿上脏兮兮的好像已经穿了五十年的围裙做饭、做家务。当她们收好吸尘器、给孩子擦好屁股,终于结束一天劳作的时候,她们的丈夫正心安理得地在电视机前悠闲地休息。

请原谅我不厌其烦地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可是,我们真的要承认女人确实有充分合情的理由哭泣。这个解释是不是也太简短了点儿?因为,一些男人也有悲惨的经历,也会让人同情流泪。可是哭的男人却非常少,至少承认自己哭的男人很少。公开流泪的男人就更少了。我们难道仅仅把这归到文化问题上去吗?

在整个西方的历史中,只有四个时期出现过男性的眼泪:

——古代,那时的英雄会大声地表现出自己的痛苦。除了狄俄墨得斯①,《伊利亚特》②中所有伟大的英雄人物都会哭,他们往往都是泪洒战场。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③为他战亡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④而发出的痛哭声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荡。而尤利西斯⑤在《奥德赛》⑥中却试图表现得坚强、学着克制自己的眼泪。没有一个人会对这些古希腊英雄的行为提出质疑,没有人怀疑它们是真正的男人。阿喀琉斯的男子气概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中世纪有众多男性眼泪的例子。这是宫廷爱情和男性义气风靡的时期。罗兰①为死去的奥立佛②痛哭。但是大部分时间,这些英勇的骑士不是哭哭啼啼,而是伤心得昏厥过去。查理大帝③在看到满是“被将领鲜血染红的花朵”的战场时,哭得晕了过去。当他通知美丽的奥德④,罗兰已死的时候,奥德当场晕倒,这无疑是悲痛的极致了。伊瑟⑤的美貌和奥德不相上下,她在得知情人特里斯丹⑥已死之后也自杀身亡。特里斯丹的同伴们也纷纷流下了泪水。当杜·格斯克林⑦死的时候,“整个布列塔尼都在为他哭泣”⑧。

——伟大的世纪⑨。男人们在看到悲剧时也总会落泪,这些悲剧总会有一些“眼泪催生器”——悲剧表演中会有一些特别的声音提示,比如“那些在你们头顶呜咽的蛇是为谁而鸣啊”,或者“在沉沉的深夜巨大的恐惧中”。这些唇擦音和圆唇音会提醒你流泪。适时的流泪说明你看懂了剧情,明白这是一出高乃依①或是拉辛②的悲剧,而不是莫里哀③的喜剧。再到后来,光辉的年代④出现了“手绢现象”。当时的女人总是动不动就头晕昏倒。

——浪漫主义时期⑤,男人们哭得更厉害了。这是一个十分奇怪的时期,肖邦⑥、缪塞⑦、维尼⑧以及夏多布里昂⑨们对于抹眼泪乐此不疲;他们哭哭啼啼的同时,对着这个狂乱的世界大声喊叫他们的悲情诗学。突然,乔治·桑⑩出现了,她穿着男裤、抽着烟斗,用愉快的文风愚弄着他们。忧郁之风的流行并不长久,而且当时肺结核夺去了最后一批忧郁男人的生命,这些人在短暂不幸的生命历程中洒满了泪水。

“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而不是女人就不再哭泣了?”罗兰·巴特提出了这个问题。儒勒·米什莱①对眼泪和魅力女人很有研究,他提出男人不流眼泪的历史要追溯到帝国时代,帝制的压迫使得男人的敏感度降低、以至于不会流泪了。这个解释好像太简单了,而且有些牵强。米歇尔·芒索②是不是有理由为男性这种“历代以来吝于流泪、总是少有人哭泣的男人的秉性”担心呢?不一定!好像今天的男人越来越不介意在电视上和电影里显露他们的泪水了,可能这只是我的一个印象吧。在2001年9月11日过后的第二天,世界上最有权利的男人乔治·布什③在坍塌的世贸双子大厦面前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泪水。在纪念日,当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④看到摄像机里回放的纳粹军队迈着有节奏的步伐在香榭丽舍大街行进的镜头时,他一点也不为自己无法抑制住呜咽而感到羞耻。

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因为自己流泪而觉得尴尬或没有男子气。

是时代变了吗?

我们还是不要绕圈子了,言归正传吧。女人们,幸福也好、喜悦也好、受尊重也好、平等主义也好,不管她们是议员还是女权主义者,真正的女人都会哭。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就是事实!在电影院、在墓地、在婚庆典礼上,她们或痛苦或愉悦地哭。她们小的时候会哭、烦恼的时候会哭、悲伤的时候会哭、愤怒的时候会哭、疲倦的时候会哭,难堪的时候也会哭。她们泪水涟涟、呜咽抽泣、放声大哭,她们的泪水弄湿了舒洁纸巾、冲乱了精心画好的妆容、融化了瑞美尔睫毛膏,同时也让她们的男人心疼不已。  那么,我还是想找到这个问题的合理解释:这个如此普遍、如此自然、如此明显的举动有什么作用呢?

柏格森①曾经对笑做过详细的研究分析,但这决不是我们忘记哭的理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眼泪的性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帕特里克·勒莫瓦纳
译者 白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90236
开本 32开
页数 1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322.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197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