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碧湖里的一条鲤鱼,我和我的家族长辈以及兄弟姐妹一直都幸福栖息在这片美丽富饶的水域里。今天凌晨我睡得正香,突然电光一闪,随着一阵痛彻骨髓的悸颤,我倏然昏了过去……
等我醒来,却发现自己和兄弟姐妹们正躺在一条渔船上。船上有个头戴斗笠的男人正高兴地对一个女人说:“发财了!发财了!今天真顺利,电到了这么多的鱼。正赶上母亲节,一会到市场上准能卖个好价!”他说这话时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仿佛已经看见了一沓沓的钞票。“你别高兴得太早,当心遇到湖管会的人,听说他们现在管得可紧了。”“不怕,那些人我基本上都熟,再说咱也没少孝敬他们,大不了再给他们几条鱼。”男人说着,禁不住加快了摇船的速度。渔船乘风破浪,飞快地行驶在烟波浩渺的碧湖上。任凭我们在寒冷的晨风中痛苦地挣扎着,艰难地喘息着。
果然,船没走出多远,就听见了女人呼喊:“不好了,老程,你看前面有一艘汽艇,不会是湖管会的吧。啊?”“还真是,别慌,我来应付他们。”转眼间汽艇就来到渔船前,绕着渔船飞快地转了两圈,显然他们已经发现了,我们。随后就听见有人冲着渔船大声地喊着:“老程,你他妈还要脸不?说过不允许电鱼的,你怎么还电?”“嘿嘿……原来小高和小吴呀,这不最近手头又紧了嘛,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下不为例!”“这话你已经说过一千次了,还有完不?…有完,有完,哪能没完呢?来这几条鱼就孝敬两位兄弟了,今天是母亲节,正好拿回家孝敬孝敬老娘……”老程一边嬉皮笑脸地说着,一边把我和另外几个兄弟扔到了汽艇上……
于是,我便在老程点头哈腰的笑容里,又一次地昏了过去。
等我醒来,就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一个干净的水池子里。同时也听到了一个女人嗲嗲的说话声:“喂,张浩,我在妈这儿,那儿条鱼我拿这儿来了么?想送给你妈?你妈是妈,我妈就不是妈啦?我不管,今天你必须得过来陪我妈过节,姐姐、姐夫马上就到。你妈那头可以找个借口嘛,你不想要头上的乌纱帽啦?别忘了你可是通过我妈的关系才当上会长的。就这么定了,我们还等着你来做鱼呢……”女人说完,就关了机,睃了一眼水中的我们,一一扭屁股就走了。
十五分钟以后,果然来了个油头粉面的男人。他站在水池旁,无奈地叹,口气,死死地抓住我的一个兄弟说:“本想把你们几个拿回家孝敬我妈的,没想到半路里杀出了一个程咬金——唉,你说她上着班怎么突然又跑回家了呢。这小吴和小高也真够笨的,转悠了一早晨就搞到这么几条鱼。男人边说边用剪刀狠狠刮着我兄弟身上的鳞,看着兄弟痛苦痉挛的身体,吓得我不停地战栗……
就在这时,男人的手机骤然响起,吓得他一激灵,他忙放下剪刀用水冲了一下手掏出手机,刚才那个女人闻声也凑了过来……“喂,妈,对,我知道今天是母亲节,我是答应过回家陪您过节的,礼物我都买好了,可临时又有了任务,就不能回去了。明年吧,明年我一定回去陪你过节。什么?爸爸的老病又犯了,哦……这……我今天真的回不去……我一有时间就和孙娇回去看你们,好,就这样啦,我还有事,嗯,再见……”男人瞟了一眼女人那张阴沉的脸吞吞吐吐地说。“你妈可真是的,净找事,讨厌!时候不早了,快收拾鱼吧。”女人白了男人一眼,不满意地嘟嚷着。“这点儿活,马上就得,你快回屋歇着去吧。”男人匆匆地挂了电话,满脸堆笑地说完,便再次拿起剪刀,向我的兄弟扎去……
转眼间我们兄弟几个就被他弄得开膛破肚、鲜血淋漓了,这次我也彻底地昏死了过去。随着一阵滚烫的熬煎,我的灵魂渐渐脱离了肉体,我看到自己被端上了一个菜肴丰盛携餐桌。
“来,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一起举杯祝妈妈母亲节快乐!”女人嗲嗲的声音再次响起。就在我感到自己即将消失的那一刻,我真想再一次回到清澈澄明的碧湖里。P186-187
闭月
文学,使人富足。
文学,使人丰美。
文学,使人高雅。
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文学赋予我的思想与睿智;喜欢文学给我带来的充实和愉悦。做梦都想当作家,做梦都想出书。那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呢?这源于我有一个爱才如命的母亲。请注意此才非彼财。我的母亲,一个只上过几年小学的女人,却爱才如命,求知若渴。在我懵懂的记忆中,终日操劳不辍的她,只要一有闲暇就会卷不离手。只要一卷在手,她就会全神贯注、旁若无物——任凭我们这些孩子在一旁闹得翻天覆地。看书读报几乎成了她生命的主题,直至今日年过八旬的她,还仍然保持着这种习惯。
因为她的文化程度有限,她读书的时候一直也离不开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或问我们或查字典,直至弄清楚那个字的读法和含义。每每读完一本好书或是看完一篇动人的故事,她都会感慨不已,赞不绝口。每次都会对作者发表一番评论,或者对我们进行一番教育,比如:这个人真有才,写得真好,真是一个才子(才女);再如: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啊,我这辈子最喜欢有才的人了,如果你们哪个有了出息、当了作家我做梦都会笑醒的;你看人家有学问的人,说话办事就是和大老粗不_样。毫无疑问,她老人家对文学的痴迷和那种爱书如命的习惯,深深地影响了我。因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早已播下了长大后“做才女、当作家”的种子。甚至于幻想出,她在捧读自己女儿的书时,那种舒心展颜的模样。
事与愿违。我的学生时代,就在父亲工作经常调动、住处不断搬迁的影响下,再加上自身天资不足、体弱多病的状态中,如水般地淡然逝去了。于是,当毕业于职业中专,只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的我,无限怅惘地告别了学生时代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做“才女”当“作家”这个梦想,的确成了我遥不可及的梦——它已然化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泡影,最终又在我刻骨铭心的悲哀中,渐渐地破灭了。然而,每当看到母亲孜孜不倦读书的身影,我都会不甘心——我都会默默地鼓励自己,即使付出一生的努力,也要让自己梦想成真。因为我知道,这是自己的梦,也是母亲的梦,更是母亲的期待!
结婚生子以后,为了照顾双胞胎儿子。我不得不放弃了职业,在家里当起全职太太,承担起了相夫教子的责任。纷繁琐碎的家庭生活已经把埋藏在心底的那个梦撕扯得支离破碎。尽管如此,我还是继承了母亲的阅读习惯。并经常写一些小诗或顺口溜来排解生活的压力和寂寞。
后来接触了网络,我才拥有了一个圆梦的机会。从只能在电脑上看小说,看诗词开始,到逐渐地走人论坛写诗词、对对联。最后发展到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我知道我离我的作家梦越来越近了。如今,我的作品不仅在网上得到了认可,也得到了媒体报刊的青睐。虽然,这一路走来风雨踬踣,步履维艰,但我却无怨无悔,因为我已经初尝了成功的喜悦!
当我在文学的天空中奋力翱翔时,不经意间又被小小说的魅力倾倒了。自从2007年开始写小小说以后,我便m衷地喜欢上了这种文体。喜欢她的那种尺幅千里、见微知著的艺术魅力,更喜欢她的那种聚焦社会热点、浓缩人生精华、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思想光芒。
虽然,我也曾认真学习了一些有关小小说的写作知识;也曾向一些小小说前辈虚心请教过。但却总也无法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小小说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领。于是我便在学中写,在写中学。虽然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也断断续续地发表了二百多篇小小说作品。可与那些小小说名家们相比,我却有一种自叹弗如、自惭形秽的感觉。其实我知道,在姹紫嫣红的小小说百花园里,他们是枝繁叶茂的大树,绚丽芬芳的花朵,而我只是一个剐刚萌芽破土的小草。我需珊的滋润;阳光的普照。我渴望茁壮成长,我愿意蓬勃向上。同时我也坚信,只要努力,只要我不放弃,我这棵小草也一定会美丽芬芳起来的。
屠格涅夫说:“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捡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一生将美丽而芬芳。”这本集子收集了我2007年至今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所有的适合于青少年阅读的小小说。它是我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我美丽芬芳的生命花朵。
在这本集子即将付梓之际,让我由衷地感谢熏陶鼓励我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母亲,感谢百忙之中为我作序的河北小小说领军人物蔡楠老师,感谢那些曾经关注我、鞭策我的文友们。最后,但愿这本集子在我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中羞涩地面世后,依然能得到你们一如既往的关注和厚爱。谢谢!谢谢所有的师友和读者,由衷地!
郭艳平
2011年7月于闭月雅轩
未认识闭月的时候,就在博客上读过她的诗歌《梦回唐朝》。我扯来山脉一道/捻成长绳一条/奋力抛上九霄/我要系住月亮的腰/抱着月亮睡觉/我梦回唐朝/把月儿往李白的酒杯中一抛/和他一起醉饮明月长舞良宵……
这首诗歌曾让我回味许久。由此我推断能有如此浪漫诗情和丰富想像力的一定是个有着古典情怀的女子。及至我在衡水湖畔,在蒹葭苍苍、荚蕖田田的古典意境里见到了这位白衣黑裙头戴凉帽的小小说作家时,这种推断才得到了印证。她的燕语莺声,她的长发飘逸,她的猫步行走,比我想像的还要古典。那是2008年夏天,一次河北小小说作家短暂的联谊会。那时的闭月告诉我,她原来是写诗写散文的,现在刚刚学写小小说。说着,她就红着脸把一摞稿子放到了我的手中。我吃了一惊,还红脸?现在我可是很少见到说话还红脸的女子了。我又吃了一惊,刚写?这么厚厚的一摞,比我写了好多年的还要多啊!由此,在我对她古典的印象里,就又蹦上来一个很适合她的词:勤奋。
通读闭月早期的小小说,我觉得闭月还生活在那个流行唐诗宋词的时代。她会静静地守候一朵花的盛开,并且那么耐心地倾听花开的声音;她会叹息一片叶子的凋零,并且把落叶托在手上不忍让秋风吹走;她还会念着诗词,为风花雪月流下最纯净的眼泪……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闭月在现实生活中,在小小说里,执著地守候着那份古典情怀,追逐着古典的夕阳。正是这份守候,才有了她对底层生活的热切关注和对小人物悲喜人生的真切描摹。 小小说处女作《人不如狗》写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走失了,同时李波家的狗也生病了。李波去找老人,而李波老婆却带着狗去了宠物医院。在李波老婆的眼里,老人还不如一条狗。更让李波伤心的是,他爹和一个富婆的狗同时上了当地的报纸,寻狗启示占了半个版面,而寻爹启示却排到了一个小小的角落里。这两个细节令人惊悸。道德沦丧、利欲熏心、人心不古,在炫目的繁华的背后,仍然有一些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李波最后也发出了活得不如狗的慨叹。这种只有女性作家独有的对小人物现实生活的敏感观照和细微抒写,很好地凸显了闭月的人文情怀。
读闭月的小小说《悔》,如同看一出悲剧,震颤、惊悸而心痛。“断指、尸体”在开头的不断出现,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性。断指的细节就不说它了,这在香港的赌片里经常见到。我要说的是孩子.孩子的尸体。这个情节的设置,无疑是这篇作品最具震撼力的情节。她告诉人们,赌博的危害不但在于家破,更在于人亡。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缺失。在今天,我们不缺物质,我们缺少的是精神,是高层次高品位的精神追求。如果有一种比赌博更具吸引力的活动,我们还会有小说里的悲剧吗?但同时要问,赌博的目的何在?其实还是物质在作祟。事情的关键不在博,而在赌。如果我们赌的是一本书,一种思想,一个创意,一种精神,那还有“断指、尸体”这样的悲剧吗?这篇小小说的意义,不在于题材的新旧,而在于它把我们应该警醒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从题材上讲,《堵》《逃》《故乡明月》《心目中的经理》等都属于这样一类作品。闭月深得古代小说之妙,她用传统的语言、传统的叙述方式和动人心魄的故事来真实客观地展现她独自发现的那样一种生活,那样一些独特的人物,那样一种充满酸甜苦辣的尴尬人生。《心目中的经理》无疑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孙旺发是个吹鼓手,却让儿子在中考填表父亲“职业”一栏中填上了经理,一家食品公司的副经理。虚荣的背后,不仅掩藏着处在生活最底层的小人物内心的懦弱,掩藏着这个经济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已经改变了衡量标准,而且掩藏着父亲对儿子巨大的爱。这种善意的谎言,终于在8年后儿子大学毕业后被孙旺发病重住院自己戳破。所幸的是,在银行里任职的儿子没有嫌弃父亲,除了给父亲提供住院治疗经费之外,仍然在病历上填上了“孙旺发,六十一,经理!”这样的职务。在儿子心目中,父亲就是他永远的经理。只有这样,他才能把这个谎圆下去。父子情深可见一斑。可以说,这个结尾是很出彩的。这篇小小说也是很出彩的。所以,它在2009年第4期《小小说选刊》发表后,又入选(2009中国年度小小说》等选本。《心目中的经理》,标志着闭月的小小说创作开始走向成熟。
应该说,闭月是怀着古典情怀以现实主义写作姿态写作的小小说作家。但她并不排斥现代主义的写作。也就是说,古典和现代,在闭月那里,有时候是统一的。这些采用现代手法写作的篇什中,体现了闭月小小说创作正向纵深发展和拓进。
《开在石缝里的鲜花》使闭月小小说作品达到另一个高度,它体现了读者对生活的深深思考,也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励志审美的真诚期盼和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好想回到从前》中,一个右肾叙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荒诞而真实。叙述角度新颖。正像敲着铁皮鼓的矮人奥斯卡能从人们的脚底往上看世界一样,这个右肾能从新老两个主人的身上看到两个人只能各自看到的一半故事。作者叙述手法深得现代小说艺术之妙。这样现代的笔法就很好地表现了残酷的现代生活——一个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话题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注意了——救救孩子们!
《通向天堂的电话》男女主人公阴阳两隔,却又彼此相通,这是生活的荒诞,却是艺术的真实。《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中,周喜善在现实和梦境中穿越t妻子白梅也横穿古今,横穿人畜,横穿死生。《上错了餐桌的鱼》写了碧湖里的一条鲤鱼的命运。通篇采用鲤鱼自述,在揭示人类的贪婪欲望无法满足的同时,提醒人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生态平衡是何等的重要。
闭月从事小小说才有短短的几年,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在《红豆》《小小说月刊》《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澳洲彩虹鹰》等报刊发表小小说170多篇,并且入选(2008年中国小小说精选》《精美微型小说读本》《最受中学生喜爱的100篇校园小说》等80多种权威选本。《百花园·小小说原创版》去年上半年还在“明日之星”栏目一下推出她的三篇新作,足见她的实力、后劲和才华。
阅读闭月小小说,在感受她古典情怀、欣喜她现代写作的同时,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有些篇什讲述的东西比隐含的东西要多。而我认为,好的小小说应该是隐含的东西比讲述的东西更多。马塞尔·普鲁斯特说:“书本都是孤独之作,沉默之子。”这里所说的孤独和沉默就是强调隐含的力量。小小说应该讲述好她自己,小小说更应该隐含好她自己。
相信闭月会写出更多更好的小小说,不管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也不管是讲述的,还是隐含的。
蔡楠
2011年11月
2010年4月7日于荷香斋
蔡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沧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小小说》主编。现供职于河北任丘市地税局。著有《行走在岸上的鱼》《芦苇花开》等作品集多部。曾获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冰心图书奖等奖项。
闭月编著的《开在石缝里的鲜花》共收集了作者2007年至2010年间,精心创作的所有在公开刊物发表的,适合青少年阅读,以励志审美为主的小小说作品。
《开在石缝里的鲜花》它的主旋律就是以小小说的形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小小说的形式去唤醒人类内心深处的爱,从而达到让世界充满爱的美好境界。它是小小说百花园里一棵无名的小草,也是作者精神的财富和智慧的结晶。
闭月编著的《开在石缝里的鲜花》使闭月小小说作品达到另一个高度,它体现了读者对生活的深深思考,也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励志审美的真诚期盼和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本书精心创作的所有在公开刊物发表的,适合青少年阅读,以励志审美为主的小小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