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放与战后/二战画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幅精美的二战海陆空战场全景式画卷!一部值得永久珍藏的二战历史图文库!本丛书是有史以来记述二战最全面、最生动的出版物。用近2万张照片及详尽的文字、绘图和地图,涵盖了二战所有重大事件的生动细节:法国的沦陷、希特勒对苏联的毁灭性攻击、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欧洲的胜利和日本的战败等。数千万计的生命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消逝,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恐怖与凄惨,也讲述了灾难中人们的正直、勇气与乐观。本书为第10卷,解放与战后……

内容推荐

本书为《二战画史》的第10卷,即最后一卷,包括第231期至第255期,时间从1946年4月到1947年4月。那时,战争从主体上讲已接近尾声,但有太多的“终结”要用文字或图片刊载,包括阵痛中的世界、忍受新的核时代所带来的恐惧气氛,以及探索和平与安宁的迷茫中的人们。  本卷对许多公众瞩目、却又悬而未决的事件,作了最新特别报道。这一卷有在后续新发现的基础上,对战争重大经历的重述:有对海、陆、空杰出的军事行动比以前更详尽的报道;有我们最优秀的军团、皇家海军舰艇、皇家空军中队和陆军师的丰功伟绩;有一线记者对欧洲各战时首都战后状况的全方位描述。  我们尽最大努力展现1946年6月8日那次令人欢欣而难忘的伦敦胜利大游行,展现著名的领袖以及本土和帝国其他成员领地的那些曾忍受战争苦难的代表们,在游行队伍中经过的场景。4个月后,我们登载了纽伦堡审判:这场历史上最大审判的高潮,是正义最终战胜那些组成希特勒保守势力的纳粹领袖,结束了这场无情而肮脏的一幕戏剧。  我们追踪现场报道纽约的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以及哥本哈根的世界粮食会议。  对我们而言,长期以来在长时间的战争过程中,《二战图解》期刊在出版上没有中断,是我们的最大骄傲。最近,我们抓住时机刊出了与5个前敌对国签署和平条约的情况,以及“四巨头”在莫斯科出席德奥协约设计规划的初步会谈等。  所有渴望和平的人们都翘首期待着这些会议的结果。

试读章节

1940年5月,英国海军部宣布“海豹号”潜艇推迟进港,并做出其失踪的推测。而国外的报道说,艇上的部分水手可能已成了战俘。一时间,这艘英国的新型布雷潜艇充满了神秘色彩。《泰晤士报》海军通讯员的评论文章说:“海军部提到的‘国外报道’可能是指5月6日德国和瑞典发表的报道。报道中提到,德军水上飞机曾在卡特加特海峡截获一艘已完全瘫痪的英军潜艇,并俘虏了艇上人员。德军报道还进一步描述了德军扫雷艇把潜艇拖上岸并俘获船员的过程,但这部分描述可能是虚构的。”

直到6年后,普茨茅斯军事法庭对相关人物的两次庭审,才揭开了排水量1520吨的“海豹号”潜艇失踪之谜。1946年4月9日首次开庭,27岁的皇家海军中尉特雷弗·艾葛尔·比特(现在皇家海军“胜利号”上服役)因未能采取沉船措施,致使潜艇落入敌军手中而面临指控,但最后被光荣地无罪释放。

皇家海军少校鲁珀特·菲利普·朗斯代尔出庭作证。朗斯代尔自1940年4月29日起任“海豹号”潜艇指挥,但5月5日之后,他和他的水兵们渡过了5年的战俘生涯。他为我们讲述了当年的经历。4月29日,“海豹号”布雷艇从亨伯河出发前往卡特加特海峡执行布雷任务,途中遭到敌机轰炸,却毫发未损。后来,在成功布雷后驶离卡特加特海峡时,潜艇撞上了水雷。海底历险 水雷爆炸了,20%r船体进水的“海豹号”船头朝上沉人海底,船尾与海底成18度角。海水从防水门涌入潜艇,大家拼命去关防水门,但白费力气。水泵将汽油和海水抽出艇外以减轻艇身重量。少校说这一切“使水手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肉体及精神上的压力”。大家头晕脑胀,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随后,令人永远难忘的一幕出现了。潜艇无望地瘫痪在海底之际,艇长将全部军官及60名水手召集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念着祈祷文。终于,发动机再次运转起来,在水底呆了22小时的“海豹号”再次浮出了水面。艇上的密码书和其他保密文档都被放进加重的袋子扔到了海里,船员们还砸坏了潜望镜和潜艇探测仪的齿轮。干完这些事情后,大家轮流去指挥塔上呼吸新鲜空气,每次4人。但有些人已处于昏迷状态,难以行动。

正当“海豹号”潜艇无助地漂浮在海上时,又遭到了德机的轰炸。所有发动机都停了,主发动机在开启时爆炸。船员都无法登上甲板,他们稍一露头就被雨点般密集的机枪子弹挡了回来。朗斯代尔少校本人始终操纵“刘易斯”火炮向敌“阿拉德”水上飞机开火。在下图中,艺术家哈沃斯为我们充分展示了这一场景。但后来炮弹卡了壳,而且又来了两架敌机(这一点已在法庭上得到证实),敌我力量相差过于悬殊,艇长只好在舰桥上挂起了白旗。P21

序言

20世纪30年代末,一场正义力量与邪恶力量之间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经过长达6年的激烈角逐,人类正义力量最终战胜了邪恶力量,从此,人类开始逐步走上相对和平的轨道。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纷纷以立碑、举行纪念活动、著书、摄影等方式来纪念和反思那场史无前例的战争。英文版《二战画史》丛书,就是其中的一部鸿篇巨制。

这部巨著融图片、文字于一体,集史料性、趣味性、幽默性于一身,摒弃了一般史书的枯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书中的作者大部分并不是专门的作家,而是亲身经历过某一事件的战地记者、文书或战争目击者,包括各军兵种中下至士兵上至将军各种军衔的人。这些战争中的亲历者虽然没有史学家般的严谨,也没有文学家那样的文字修养,但是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把当时的所思所想、直观感受和所经历的最有意义的事件描写了出来。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绝不可能写出如此生动、有趣、可读性强的文章来的。他们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与者,也是二战历史的真正的作家。他们揭示了那场战争中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让读者真正品尝到了战争的“原汁原味”。

这部巨著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事件既有对大事件的概括描述.又有对具体细节的完整记录,基本上反映了英国及其殖民地人民在抗击法西斯战争过程中的陆海空战场全景以及二战结束时的各种重要场面,如盛大的游行、会议以及战后各国的重建工作等等。特别是在描述陆海空战时,其材料之丰富实为罕见,从小到一个班的战斗经历以及一架飞机、一艘战舰的战斗行动,大到集团军、航母编队、空军的战役、战略行动等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二战史研究资料。

全书的翻译工作主要由国防大学博士生、硕士生和教研人员及有关院校科研人员担任。经过近百人一年多的努力,这卷图文并茂的《二战画史》的翻译工作才终于完成。为了使翻译的内容更加准确,译著者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二战史资料,对有关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帮助,同时,也给大家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记忆。

书中主要描述的是诸多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亲身经历的战斗、事件等,涉及的人物之多、地名之广、事件之全前所未有。每卷所涉及的人物,既包括英国人民,又包括其他国家的人民;既包括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国家领导等各阶层的人,又包括海陆空军下至新兵上至将军、元帅等各军衔的人。要准确查出他们的名字,简直是困难重重。为此,我们翻阅了大量有关二战史方面的人物传记、百科全书、人名词典,尽最大努力查出本书中人物姓名的标准译法,但仍有许多人的姓名只能根据其所在国家起名的习惯来确定。

书中涉及的地名之多也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大到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非洲战场、地中海战场,小到一条街道、一个村庄、一座不知名的小岛。有时一段2000字左右的故事中就涉及近百个地名。我们几乎翻遍了身边的各种英汉工具书,特别是目前国内最权威、阐释地名最为详尽的《世界地名录》,但是仍有些细微的地名无从查起。我们只好按照各国语言习惯,对其进行了音译。

最后,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本书中的有些作者在描述事件、战斗经历、兵团战史等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夸大和突出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望读者明鉴。

由于时间紧、翻译量大,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正。

崔长琦2004年12月18日 于北京红山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放与战后/二战画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战争图解杂志
译者 杜福增//李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49066
开本 16开
页数 4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8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5.2-64
丛书名
印张 2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军2005031号
版权提供者 Trident Press International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4: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