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说擂台(共2册)/儿童文学典藏书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儿童文学的顶级赛事,儿童文学作家的华山论剑,文学世界里的《哈利·波特》!本书收录了第一届“《儿童文学》小说擂台赛”中最优秀的48篇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故事幽默生动,是一部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优秀读本。

目录

写在小说擂台赛之后/徐德霞(1)

去暑找黍/孙朝梅(1)

15岁的枪/牧铃(12)

水自无言/韩青辰(29)

第三只手/王巨成(61)

女儿不再哭/韩辉光(85)

即使趴下,也决不认输/崔晓勇(95)

从沸点到冰点/郁雨君(104)

血疑/张国龙(124)

乡下人,城里人/李有干(142)

蝴蝶吻/孙宏艳(157)

其实不想走/胡若凡(167)

沉沦/林浴虹(180)

我与黑子的一场战争/李建树(196)

在高高的山冈上/肖道关(207)

谁可以给谁幸福/饶雪漫(219)

心灵的眼睛/黄春华(238)

小说二题/葛冰(251)

父亲的肩/李开杰(263)

天堂的孩子/张洁(269)

一桌小肥肥的交锋/伍美珍(284)

疯狂/常新港(297)

阳光少年/高巧林(307)

圣域传说/李志伟(319)

梦徊梁都/范先慧(345)

外号/张品成(355)

淘气包马小跳/杨红樱(364)

别对我说什么青春期/王蔚(381)

金鱼/刘 东(398)

遥远的喜鹊河/杨老黑(415)

流氓兔/丁阿虎(439)

双声道事件/谢倩霓(446)

七年/殷健灵(459)

初一的冬季/彭学军(476)

破坏的欲望/朱效文(496)

饲狼/黑鹤(505)

花舍邮局/薛涛(539)

卓越的力量/北董(546)

令公山上的年轮/古京雨(559)

拜亲/盛永明(575)

雪落无声/谢华良(591)

永远的约定/左泓(600)

亲亲木吉/谢华(612)

胜子秋天里的心事/肖 曦(626)

我们去看夏浪/星天(636)

橱窗模特/车培晶(645)

上当的日子/周锐(657)

家庭日记/刘婧(667)

模范生/杨立(686)

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看家评点/杨亚楠 等(697)

当代儿童小说创作研讨会纪要/胡纯琦(712)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开始年度"华山论剑" /陈 香(716)

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排行榜/《儿童文学》杂志(718)

试读章节

往年,收割机和播种机是分开抓阄儿的,但是,常有收割机和播种机颠倒了使用顺序的情况发生。人们往往自己找对象调换两种机器的使用时间。这样一来,常叫机手们无所适从。这家说,我们跟他二叔家换了号儿,今天该我们种;那家又说,我们应该在他们前边,怎么是先来后到?经常有人为了机器犯争执。性情憨厚的人家,早早地收了还在灌浆的玉米,却要等到进了寒露才种麦子;脾气豪横的主儿,就能既找好又有巧。为了避免矛盾,今年,队委们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才有了这个新方案。

陈福的喊声远了。场上的人们议论开了。

“这回可好,早收的早种,晚收的晚种,那就抓个当中的号!”

“要是抓了两头儿可就吃亏了!”

“吃亏不吃亏,还不是在你自己手上吗?”

“是啊,就看你手指头臭不臭了。”

人们手里干着活儿,嘴里说笑着。

桂子爸拉了一车糜黍来到场中间,擦了一把脖子上的汗,刚要卸车,就听二旺妈尖着嗓子叫:

“咳,你要干吗?你可不能卸这儿!”

桂子爸愣了一下,奇怪地说:“这儿怎么了?这儿不是空着吗?”

“你看不见我摆了一圈儿小砖头吗?这是我晒高梁的地方!”

桂子爸一昕,脸上立即现出了不满:“没听说场还有占下的。你的粮食还在地里长着,我的粮食都拉来了,空着场不让卸车?!”

“我们的高粱明天就收了。这不,花生都在这儿了,一家的粮食还分两处放吗?”P3

序言

《儿童文学》杂志开展的“第一届小说擂台赛”以中青年作家对擂的形式,在一片喝彩声中落下帷幕。在长达一年的对决战中,各位作家倾其心力,笔墨生花,各展才华,为儿童文学园地增添了一朵奇葩。

在小说擂台赛参赛作品结集出版的日子里,我们作为主办方、组织者,在总结工作、盘点收益时发现,举办小说擂台赛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文本及大赛本身。那么我们到底读到了哪些信息、感悟到了哪些东西呢?

一、关于读者

第一个突出感觉是《儿童文学》杂志已经从一份少年读物逐渐扩展为一份家庭读物。《儿童文学》杂志作为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老刊物,经过苦心经营,以其以一贯之的艺术精神,在培养了一大批作家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铁杆读者。1997年《儿童文学》改版时,在封底醒目位置打出了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高洪波先生送我们的一句话:“本刊适合9至99岁公民阅读”。这句话的本意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说实话当时只是一个广告语,或者说是一个奋斗目标,但经过几年努力逐渐成为现实,今天《儿童文学》-杂志发行近40万册,拥有了老、中、青三代上百万读者。本届小说擂台赛评奖,完全由读者投票,一家三代人参与投票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家庭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讨论,投哪位作家的票。有的冢庭意见还不一致,孩子寄来了选票,父亲又随后写信来表达他本人的意见。应该说多年来,本刊的读者群是比较稳定的,它是以少年读者为核心,进而辐射到各个年龄层次,《儿童文学》已经从一个少年读物逐渐扩展为一份家庭读物。家长不但不反对孩子订《儿童文学》,还主动为孩子寻找这份杂志,这也是近几年来《儿童文学》杂态一路攀升的主要原因。

第二,凡是读《儿童文学》的学生都是爱学习、爱读书的优秀生。小学生读者比例加大。

据我了解,学生也是分为不同层次的。有的学生爱读书,有的学生除了上课,课余什么书也不读,看电视,玩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一天忙得不得了,就是不读书。而爱读书的这部分学生,因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成绩优秀,在班集体中也能占据主导地位,在同学中有威望,有号召力,属于学生中的上层。

在爱看书的学生中,细分起来也有区别。大多数小学生爱看故事,中学生(特别是女生)爱看校园小说和言情小说,真正看得懂、会品味《儿童文学》之艺术内涵的只是少数优秀生。曾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给我打电话,他说“黑鹤的作品我一点也看不懂,那么长,不知道他要写什么,可我就是爱看。我就反复看,我喜欢他作品中那个味,他写的草原真好”。可见也有一部分读者不只是看故事,而是在品味艺术,感悟文学,我们刊物就是为这部分优秀学生办的。但因小学生的比重加大,在追求高雅的艺术性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小学生,既要阳春白雪,又不要曲高和寡。

了解《儿童文学》的读者群对于编辑和作家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明白是在为谁服务。在为哪个层面上的读者写作,过浅过深都会失去部分读者的青睐。这次有些作品得票不高,就是失之于对读者群的把握上。比如:牧铃的《十五岁的枪》、孙朝梅的《去暑找黍》,在艺术上均属上乘之作,包括黑鹤的《饲狼》,真的是有希望获得金奖的,就是因为与小学生的阅读趣味和层次不太契合。总结这次经验,为了既保持本刊的高品位又兼顾可读性,在第二届小说擂台赛就专设了两条评选线,一条由专家评选,一条由读者投票,不能否认专家与读者还是有差异的。

二、关于创作

第一届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短篇儿童小说创作的水准和现状,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仅就文学艺术本身来说,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精品,还是永远的精品。《儿童文学》杂志一贯强调“精品意识”,平时就注意调动多种手段组织精品佳作,小说擂台赛就是其措施之一。本届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对此大家多有评论,此不赘述。我只是说,作为一个作家,一定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在艺术上有追求,要有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精神。对稿件要反复修改,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千锤百炼出精品。近年在来稿中有很多草就篇,有的作者在电脑上一写完,一点鼠标就发过来了,连看一遍都不肯,创作态度很不严肃。本来有的作品稍作修改,就可提色不少,但就是不愿改,反正报刊很多,此刊不发就投到小报小刊上。我以为此浮躁、草率之风切不可长。作为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名誉,不要争当高产作家,而要争做传世大家。

第二、注重故事。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也有很多不同,比如在对故事的理解与处理上就有很大不同。作-为儿童文学作品还是要讲究故事性。因为爱听故事不仅是儿童的天性,追求故事的惊奇与完整,一波三折,有始有终也是中国人的阅读传统。本届金奖作品《谁可以给谁幸福》在故事结构上就很讲究,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既顺情顺理又波澜起伏。其实这篇作品在用情上不及韩青辰的《水自无言》,在生动活泼、时代气息浓郁上不及刘婧的《家庭日记》,在文学描写上不及黑鹤的《饲狼》,但它有一个好故事,争取到了大多数读者的认同。

当然,我们强调故事性,不是单纯追求故事,编织一个粗疏浅陋的故事,永远是文学创作上的败笔。

第三、离当代少年儿童近些再近些。对于当下儿童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商业化写作,大家多有异议。对于某些作品表现出来的对少年儿童生活原生态、零距离的描摹也多有担忧。我本人和大家也有同感,反对这种浮浅化、世俗化的创作倾向。我所要强调的是在尊重艺术及其艺术规律的基础上,从题材、内容到语言,都要尽量离少年儿童生活近一些,作家心中要有读者。一味地取悦读者,缺少对少年读者思想上、艺术上的引领的作品不是好作品;心中没有读者,一味地表现自我,为了自我情感的宣泄而不管不顾的作品,也同样不是好作品。

从本届擂台赛很明显地看出,大部分少年读者喜欢的还是描写当代少年儿童自身生活的作品。像刘婧的《家庭日记》、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胡若凡的《其实不想走》、孙宏艳的《蝴蝶吻》、郁雨君的《从沸点到冰点》,这些反映当代孩子生活的作品,因其故事幽默生动,人物形象鲜活,语言具有时代气息,受到了很多读者的青睐。

我认为这次八十年代作家的失利,不是输在艺术质量上,主要是作品内容离当代孩子的生活比较远,如牧铃的《十五岁的枪》、李有干的《乡下人,城里人》,还有几篇反映农村题材的小 说得票也不高。因为本刊读者主要是城市孩子,对农村生活不熟悉,情感上不能息息相通,就难以产生共鸣。

第四、创新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灵魂。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时期已经20多年了,在这期间,成人文学领域已是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相比之下,儿童文学领域比较沉寂,大家还是固守着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创新不够。当然,儿童文学也不是没有进步,这种进步是渐进式的,主要表现在题材拓展、叙述方式、人物刻画、语言风格等方面。但大的方面没变,艺术流派没有变,作为指导创作的文艺理论也少有建树。儿童文学界过于传统,过于平静,多少也有点保守、固步自封了。

《哈利·波特》横扫世界也风靡中国的时候,有位记者问我,我国的儿童文学有哪些有影响的作品?我给他介绍了几位作家和作品,他听了笑笑说:“我看我们还没有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应该说在市场上我们有畅销书作家,只是还没有文坛上的大家;有流行作品而没有可流传的经典名著。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还是冰心、叶圣陶、茅盾等那几位老作家。我们的创作还过于拘谨,思想比较僵化,或缩手缩脚,或拉大架势、煞有介事,还达不到出神入化、举重若轻的境界。另外也缺少大胆而独特的想像,缺少罗琳女士那样超强的编故事的能力,更缺乏幽默感和游戏精神。说到底还是缺乏创新精神和敢为他人之先的勇气。我们只是在一个理论框架内,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行。究其原因很复杂,根源也不只在作家。

我们呼唤创新,呼唤新流派的诞生。《儿童文学》愿意做大家的试验田,并对创新之作给予大力扶植和支持。

二、关于作者

第一,作者专业化程度较高,队伍少而精。

近20多年来,经过商品经济大潮的淘洗和自然整合,儿童文学作家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作家的文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 普遍有所提高,特别是青年作者群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他们大多数都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 和理论素养,是一代理性而自觉的作者群。特别是他们生逢其时,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思想自由,眼界开阔,创新意识强。在这次小说擂台赛中,年轻人的优势比较明显,在作者得票大排行中,前5名中,有4名是青年作者,在前lO名中,有7名 是青年作者。在前20名中,守擂方老将8名,攻擂方青年12名。看到年轻人朝气蓬勃,在文学创作上多有进取,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很高兴,包括这些八十年代的文学老兵,看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他们也是会很欣慰的。

本届擂台赛守擂方的中老年作家,大多是知名作家、本刊的骨干作者。他们的辉煌期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有的人在一年中能发多篇引起轰动的文学佳作,比如,王佐泓、常新港、北董、李建树、葛冰、牧铃、肖道美、王巨成、崔晓勇、谢华、张品成、彭学军、杨老黑等。这批作者为中国儿童文学界留下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最近我主编了一套“《儿童文学》典藏书库”,将创刊40年来《儿童文学》杂志所发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分为《一路风景》、《盛世繁花》、《岁月留香》三个系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 已经销售了80多万册,其中《一路风景》重印了lO次。正如我们在该书打出的广告语:“有些书可以立在书架上五十年不倒”。什么是精品,我认为这就是精品。

在本届擂台赛中,这些老作家挥毫上阵,宝刀不老,风姿不减当年。很多人并不把获奖看得很重,真正是重在参与。和年轻人相比,他们心态平和,少了几分急迫,多了几分从容,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大将之风。我对他们的积极参与热情支持是心存深深的敬意和谢意的。而且他们很多人的作品都有新的突破。如常新港的《疯狂》写一支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毛毛虫大军,写得非常有气势。左泓的《永远的约定》获了银奖,他的作品一直以塑造东北硬汉见长,这次写得这么哀婉缠绵、凄清动人,也是一种创新。还有崔晓勇的《即使趴下,也不认输》,写得那么刚烈,教育激励了很多少年,特别是男孩子。我记得有一封读者来信大意是这样写的:读了崔晓勇这篇小说,受到很大震动,知道了怎么做人和做一个怎样的人,我相信这篇小说会影响我一生的。还有孙朝梅《去暑找黍》,那是一篇多么好的农村题材小说,浓郁的生活气息、声情并茂的描写、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是近几年来不多见的优秀农村题材小说之一。

对于八十年代参赛作家的作品,在此不一一列举,我只是想说,在文学界打拼二三十年,这批作家依然思想敏锐,笔力雄健,这是最值得欣慰的。而且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英骨干,很多当年的业余作者差不多都变成了准专业作家,有的还当了地方作协的领导,这批作家既是儿童文学大厦的基石,也是坚实的支柱。

正因为有了老中青三代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创作队伍,才有今天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不俗成就。反映在这次小说擂台赛上,整体水平也是比较齐的。推出了40多篇作品,各有特色,各有不同的读者群。很多读者来信说,每次投票只准投那么几票,实在难以选择,你们就不能多设几个奖吗?真希望你们把小说擂台赛常年搞下去。

第二,尽管这支队伍很精干,但还是感到作者圈子小,人数少。首届擂台赛几乎动员了全国儿童小说创作的主力军,大都是长期联系的作者,自然来稿很少。经过筛选发表了48篇。在48人名单中,大多数是记者、编辑、教师,所从事的职业都与文 化和文学创作有关,其中没有一个工农作者,似乎儿童文学创作越来越成为“圈内”的事情。作为这么大一个国家,面对三亿六千万少年儿童,我们的创作队伍圈子小、力量薄。文学创作作为其它一切艺术的基础,原创不兴,则其他艺术门类不兴。文学艺术不兴,教育手段不足,必将影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国民素质之大计。因此,培养扶植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当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四、两点感悟

一要守住根本。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幻的多元化社会。社会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很多的选择机会,诱惑很多,机遇也很多。无论是作为一个作家,还是一份刊物,既然选择于斯,就要钟情于斯,切不可心猿意马、患得患失。就《儿童文学》杂志来说,我们始终坚持纯文学方向,坚持精品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形成了《儿童文学》的一贯风格和特色。没有在文学低潮时的坚守,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没有过去的执著,就没有今天的成就。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也是如此,要守住文学这个根本,在任何时候都要想到,作家之根,就是艺术之根。特别是对年轻作者来说,切不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潜心创作,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要在艺术上站得住,挺得直,走得稳。

二要学会经营。我们儿童文学作家普遍经营意识比较差,不懂得自己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产品。既是产品就有双重性,既有社会性也具有商品性。文学事业也需要经营,刊物需要经营,作家和作品也需要经营。

我们反对商业化写作,有些人把为孩子创作当成赚钱谋生的工具,不顾道德,以次充好,或不知节制地把一些文学垃圾倾泄到市场上。特别是一些出版社推波助澜,一味追求市场的最大化,让一些粗制滥造之作充斥市场,这样做的结果,一是误导社会,以为儿童文学的整体品质不过如此;二是误导图书市场,以为畅销书都是好书;三是误导青少年,让他们在一种通俗化、世俗化、庸俗化、粗俗化的阅读中,追逐糟粕,摒弃经典,拒绝高雅,从而损害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作家决不能走这条路。但另一方面,一个有作为的作家,也要转变观念,向畅销书作者学习。学习他们如何把自己的作品推介到社会上去的方法和途径;要学会把自己的原创作品再度开发,综合利用;要学会借助出版社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出优秀作品。不要自视清高,埋头创作,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出版社也有责任把真正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推介给社会,要帮助他们打出名气,要让真正优秀的作品成为市场的主宰。

首届中青年小说擂台赛获得圆满成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2004年8月本刊与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联合,在唐山银安集团的支持下,在渤海湾美丽的月坨岛上举办了“第一届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发奖会暨儿童小说创作研讨会”。本刊举办中青年小说擂台赛之举,得到专家、学者、作家们的一致肯定。大家以这次擂台赛作品为范本,从文学理论的高度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也对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现状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有了理性光芒的照耀,第一届小说擂台赛更有别样意义。

应广大读者、作者之呼吁,今年《儿童文学》杂志又开展了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作家小说擂台赛,该活动由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赞助,擂台赛的范围也扩大到了海外作家及成人文学作家。有众多媒介及广大读者作者的热情鼓励与支持,我们准备把小说擂台赛一届接一届连续搞下去,努力把它打造成一个有影响的品牌活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说擂台(共2册)/儿童文学典藏书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饶雪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74587
开本 32开
页数 7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8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