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齐地风俗特产/齐文化旅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淄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人文景观底蕴厚重,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故都的所在地,那里有着浓厚的齐文化积淀,本书向你介绍了那里的工业品牌、工艺名产、风味特产、民间文艺及民风民俗等,让你从中了解更多的齐文化。

目录

普及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历史责任 范跃进/1

工业名牌篇

追求卓越的中国名牌——新华制药/3

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牌——兰雁/8

中国陶瓷第一品牌——华光/13 1

工艺名产篇

新奇精美的日用细瓷/21

绚丽多彩的美术陶瓷/29

工艺精湛的刻瓷艺术/37

晶莹剔透的博山琉璃料器/40

神话般的艺术——内画/45

艺苑瑰宝——淄砚/50

历史悠久的渭头河大瓮 /56

驰名世界的周村丝绸/58

蜚声中外的周村铜响乐器/62

美不胜收的青州府花边大套/ 65

巧夺天工的燕子石制品 /67

风味特产篇

人见人爱的周村大酥烧饼/ 73

五百年传统制作的王村佳酿 /77

舒服方便的周村“朝天锅”/ 81

久负盛名的金岭镇清真糕点 /83

味道清香的缠丝鸭蛋/86

外焦内暄的临淄饼角 /88

盛名老号“景德东” /90

千年名吃——博山烤肉 93

独特名菜博山豆腐箱 /96

风味名吃博山酥鱼锅 /99

花样繁多的博山食粥/101

精美可口的“石蛤蟆”水饺/104

别有情趣的菊花火锅 /106

酥脆可口的博山池梨 /108

享有盛名的池上桔梗/110

肉中人参——沂源大锅全羊/112

全身入药的“沂源山蝎”/114

国家名牌:新城细毛山药 /116

皇廷贡品:桓台名优特产 /118

淄博名吃——南源烤鸡/124

松酥爽口的淄博菜煎饼/126

肥而不腻的九转大肠/ 128

汁甜如蜜的临淄西瓜 /130

民间文化艺术篇

尽善尽美的古齐《韶》乐 /135

刺贪刺虐的聊斋俚曲/ 138

独树一帜的五音戏 /141

艺苑奇葩——淄博花灯/ 144

威风八面的淄博锣鼓 /154

民风民俗篇

繁文缛节的婚嫁习俗 /161

精心呵护的生育习俗 /180

尊老爱幼的寿诞习俗 /186

五花八门的酒宴习俗 /190

沿袭传统的岁时节令/ 194

致谢/209

后 记/211

试读章节

博山琉璃花球,问世于清末。它以晶莹透亮的琉璃质外层,内包鱼、虫、花、鸟、兽等欣赏物,制作成圆、扁、方等样式繁多的形体,总称为琉璃花球。它的制作过程精妙引人。首先用熔化的琉璃质打好底料,再用摆、滚、扎等方法,将预先做好的欣赏物嵌入其中,然后用软化水晶料进行套料,后熔整成所需要的形状,抛光、退温后即成。产品光润无瑕,形象真切,景物活灵活现。受人欢迎的《滚瓣菊花球》、《万年青花球》、《荷花青蛙花球》等畅销国外,被誉为“开不败的鲜花”。最为人喜爱的《太湖泡石》大花球,观赏之后,确有“水泡似明月,珊石生水中”之感。1982年,博山琉璃花球被评为全国“百花奖”产品。

琉璃料珠的生产在博山也素有传统,现已达到三百多个品种。用它串制珠帘,图案新颖,光彩闪烁,被称为“珍珠帘”。珠绣珠饰也越来越受人欢迎,光彩夺目的小米料珠已广泛使用于发卡、发带、胸花、衣帽、项链、手提包等许多日用消费品的装饰。此外,博山生产的琉璃挂屏也独具特色。近年制成的高一米八、长两米的大型琉璃挂屏《百花争艳》,是一件技艺绝妙的佳品。它既具有贝雕挂屏和羽毛挂屏色彩鲜艳、光泽晶莹的特色,又具有不褪色、不虫蛀的优点。画面上百花盛开,蜂蝶齐舞,江河壮丽,象征着繁荣似锦的祖国永远是春天。P44

坐月子

坐月子是指孕妇产后一个月内的生活经历。婴儿生下来,产妇就像过了一道鬼门关,一家老少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由于怀孕分娩,产妇的体力受到极大的损耗,身体相当虚弱,需要尽量补充营养和认真护理,这是婆婆义不容辞的责任。照顾产妇叫“伺候月子”。过去农村的饮食以小米粥、红糖、鸡蛋为主。如果没有下奶或下奶极少,再买上俩猪蹄,并加几棵王不留行(一种当地常见的草药,平时也有人拔来储起备用),一块煮好给产妇吃上催奶。要尽量少吃盐,加红糖的益母草水要常喝,以便益气去恶。过十多天后,可以适当吃些比较软的煎饼、面食,吃点豆腐、青菜。街坊邻里、亲朋好友来问候的,也多送鸡蛋、油条之类的东西。

产妇坐月子,民间有许多禁忌事项。

忌食鸡、鱼。鸡鱼是“发物”(引起创口感染之物),会使产妇流血。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忌食爬豆(即豇豆)、豆角、干煎饼等,以免“查奶”,人们误以为这些干硬食物会阻塞乳管。

忌吃生、冷、酸、辣等食物,以免影响牙齿和肠胃的健康。

忌受凉受风,冬天炕要烧热。住房要不透风,不用冷水洗手洗脚;不洗身子,不洗头,不穿短袖衣,裤腿脚得用带子扎起来,尽量不出门,不在风口站,不洗棉子及其他衣物。十日之内大小便不能出屋。P183

序言

普及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历史责任

  范跃进

从公元前ll世纪开始,在现今以淄博市为中心的这方热土上,齐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太公建国,方略荫及后世:桓公治齐,雄居五霸之首;威宣盛世,侪列战国七雄。历经800多年岁月沧桑,在人杰地灵的海岱之间积淀了尚贤、崇法、兼容并蓄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秦汉以降,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齐文化的传承几近湮灭,齐文化研究也一直处于被冷落的境地。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海内外学人为挖掘、研究、开发齐文化资源作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尤其是近20多年来,一批批关心支持齐文化研究的领导、学者更为齐文化研究做了大量筚路蓝缕的工作。

在淄博市委、市政府各届领导和海内外专家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淄博市的齐文化研究一直在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各文化机构和学人对临淄齐国故都文化、博山孝文化及管子学、蒲学等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984年,国内唯一一家专门研究齐文化的机构——齐文化研究所在我校前身之一的淄博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并很快在全国引起了关注。齐文化研究所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孙树木、李金海、张光兴、赵蔚芝、l王德敏l、王志民、宣兆琦、张宇声、战化军等诸位教授、研究员,都为齐文化研究付出了辛勤汗水,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齐文化丛书》的出版,代表着20世纪末期以前齐文化研究的基本水准。1999年l 1月,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淄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齐文化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齐文化研究院。同时,淄博市委、市政府又决定把全国唯一一份专门的齐文化研究学术刊物——《管子学刊》整建制从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划转到了我校齐文化研究院主办,为齐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2000年1月,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作为山东省七大社科规划重点科研基地之一正式成立,挂靠在我校,我任基地负责人。当时,我与时任该基地首席专家的王志民先生商量,准备以齐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加大齐文化应用研究的力度,并产生了编纂一部齐文化旅游丛书的构想;并由王志民先生牵头组织课题的论证和规划,当时任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的陈公水同志负责具体组织工作。但项目启动不久,王志民先生奉调山东师范大学任副校长,陈公水同志调任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我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又忙碌于山东理工大学的筹建工作,这项计划就暂时搁浅了。山东理工大学正式成立后,齐文化研究院的领导宫元海、宣兆琦同志写报告给我,请我把这个项目抓起来,以免半途而废。我不是齐文化研究的专家,但是一个齐文化研究上的支持者,于是便承担起了这个任务。我请王京龙同志任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丛书的组稿、统审等工作,请姚德、邵先锋同志具体负责丛书的出版等工作,该项目得以正式启动。同时,我向淄博市委书记张建国同志,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慧晏同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峰同志,就编写这套丛书的目的、思路、框架作了详细汇报,市领导对这部书的编纂和出版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刘慧晏市长还专门到齐文化研究院对齐文化旅游的研究与开发问题进行了调研。

经过诸位编者近两年的努力,这套丛书终于编纂完成了。该丛书是关于齐文化旅游的第一部大型普及性读物,包括:《齐地历史名人》(上、下 、《齐地山水名胜》(上、下 、《齐地遗址遗迹》、《咏齐诗文选注》、《齐地风俗特产》,五卷七册。这套丛书从大齐文化旅游观念出发,在开拓齐文化旅游研究方向、探索文化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推进文化旅游学研究等方面,做了一些坚实的基础性工作和有益的探索。全书理论和实际结合紧密,专业研究与通俗欣赏相得益彰,基础研究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成,对盘点齐文化旅游资源、调整齐文化旅游发展框架和推进齐文化旅游的深入研究,做出了务实求真的努力,为淄博市文化旅游事业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近年来齐文化应用研究中的优秀成果之一。我盼望着有更多优秀的齐文化研究成果尽快面世,使我们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并为淄博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普及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历史责任。在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变革精神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程度上,齐文化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作为生活在齐国故地的历史文化研究者,挖掘整理、深入研究、开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后人了解、认识当地文化的深厚内涵,继承并弘扬齐文化的精华和要义,是理应承担的义务和使命。在21世纪我国加快发展先进文化的氛围中,我一直在思考齐文化研究如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和鲁文化以文化旅游走向世界相比,齐文化的资源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研究,因此,齐文化的进一步弘扬与光大,急需找到一个激活资源研究和开发应用的突破口。文化旅游无疑是一种大力弘扬齐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化和淄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从淄博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来看,以齐国故都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急需翔实的文献资料和专门性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这套丛书的出版.应该是做好这些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也将为今后的齐文化旅游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山东省掀起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建设高潮,淄博市提出在山东中部率先崛起的发展目标的新的历史时期,我殷切盼望我们的齐文化研究者以普及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勇于贴近社会,敢于学术创新,加大开发应用研究力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承担起历史文化研究者的责任和使命。

值《齐文化旅游丛书》即将付梓之际,权以此为序。

  2003年7月17日

后记

《齐文化旅游丛书》作为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的重点项目,在各分卷编著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已杀青出版。

该项目的完成,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同仁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们衷心感谢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给予的各方面支持和帮助;感谢齐文化研究院在工作上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华书局在出版过程中给予的支持;感谢山东新华印刷厂临沂厂承担并及时完成了印刷装订任务。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书中难免存在不当或纰漏之处,敬请方家、读者指正。

 编

  2003年7月1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齐地风俗特产/齐文化旅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越//高连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40036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03-07-01
首版时间 2003-07-01
印刷时间 200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452.3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