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橹小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小集编定,共得二十二篇,去年写的十六篇,算是近作。因为内容杂格咙咚,无可分类,只好按写的时间先后排列,也是学周氏兄弟的做法。这些杂写,或人或事或物,都与书有点关系,故也勉强忝列这套称为“书痴”的丛书。

内容推荐

当我在阳台上望见那潺湲流水,往往会想起橹声欸乃的境界,这声音虽然已是依稀邈远了,但仍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在旧时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场景里,悠悠橹声正是一首轻柔宛转的歌。杨柳依依低垂,遮着水面,先是听到橹声,由远渐近,然后“小舟撑出柳阴来”,或是书船,或是笔舫,或是久别了的友人,总是让人心喜的。

目录

题记

说旧书

也说常销书

新扬州画舫录

文夫先生两三事

蓝印花布

西山的梅花

九中杂忆

说止庵

叶圣陶的《客语》

书船

笔舫

吴兴笔工小志

画人沈三白

李涵的风俗画

《开卷》八年

《弱水书话》序

《看书琐记二集》自序

话说蛙戏

柳如是小影

红豆庄的前世今生

燕园的叹息

孙春阳史话

后记

试读章节

常销书的概念,也因时代而不同。科举尚未废止的时候,坊肆所鬻除制艺试帖外,如《纲鉴易知录》、《诗韵合璧》、《广事类赋》之类,都是“州县书启行箧中物”,而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读物,更是面广量大、持续数百年而不衰,其他如词曲、小说、唱本,也有相当的印数,一印再印,可以算作常销书的。西风东渐,盛行林译小说,再后来就是新派通俗文学,主要是言情、武侠、奇案、娼门等题材的小说,但也只能说是畅销,未能持久。五四以后,新文学小说、散文、诗歌陆续问世,有的名盛一时,印数也就是几千册,远不及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还珠楼主、张恨水们的铺天盖地,自然也不能算常销。民国期间,真正常销的,除影印或标点的古籍外,大概还是周越然、林语堂编的英语教材以及《辞源》等工具书。一九四九年后,最常销的当然是“毛选”、“修养”等政治性读物,以苏俄小说为主的翻译文学,我国作家的长篇小说新作,也盛销了较长时间,当然还有普及本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新华字典》等。这有社会变迁和政治形势的原因,也有大众文化消费局限的原因。

多年来,常销书确实是业内的一个话题,教材教辅和辞书以外,大家都想做一点常销的品种,能持续不断地印一点,最好是每年有印数,每年就有固定的收益。但是难矣,选题既不易得,销售又是问题,况且有些书是依靠出版社的品牌,读者就认这块牌子,如外国社会科学名著,似乎非商务印书馆莫属,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大概已有二百馀种;外国文化普及读物,似乎非三联书店莫属,《文化生活译丛》,大概已有一百馀种;外国文学,似乎又非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专业社莫属。这里有传统选题、策划能力、编辑专业、市场走向、资金投入诸多因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有些出版社就不动脑筋,纷纷去印“四大名著”等古典小说,既省了稿酬的开销,又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甚至不请专家重新整理,随便找个本子就印起来,结果施耐庵、曹雪芹们就只好躺在特价书店打二折三折,即便如此,问津者还是不多。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东边不亮西边亮,总还能走掉一点,回收一点本钱,但与做常销书的初衷相距甚远了。当设想中的常销书刚刚入市,未必畅销,甚至走得很慢,这对出版人的市场预见能力是一个考验。因此,常销书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市场周期的检验,这是很不容易的。当然,出版人更希望有畅销书,畅销书比常销书更有近期利益,一本书一年销六万册,另一本书一年销三千册连销二十年,排除涨价因素,假设码洋相同,投入的回报率却是明显不同的。出版人希望有畅销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现行的出版体制,一纸调令,即使常销书,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认为,有些书可以从畅销到常销,其实不大可能,畅销书往往不会常销,昙花一现,过了也就过了。几年以后,问一般读者,某年有哪几本书畅销的,十有八九答不上来。几年以后,一本曾经畅销的书,收入作者全集,非但不会带动全集的发行,而且不久就又是特价书店的货,反不如刚问世时熠熠生辉。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作品,大部分未曾畅销过,但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阅读,有的成为常销书,有的也只能作为研究者的资料。

有时我随便瞎想,常销书的形成,与构筑“书香社会”有关,如果读书人多,买书人多,藏书家庭多,也就自然形成常销书的市场。曾经有一阵提出“理想藏书”,就是出版社设想的一个“藏书愿景”,以自己的产品来引导读者。出版社自然各有各的“愿景”,也就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在我想来,古典选题仍是一个重要方面,“四大名著”当然还可以做,整理校订以外,特别要注重印装的精美,具有“典藏”的品位。选题上,还可大大扩展,像冯桂芬、王韬这两位对中国现代化极有贡献的人物,至今没有一套像样的书,张岱的《石匮书》、《石匮书后集》,许多年没有整理重印了,《袁宏道集笺校》也脱销快二十年了。外国文学名著、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也应该是常销的,只是如今动辄“全集”,反倒成了常销的障碍,其实选本是一个很好的出路,除选得好和印得精外,还要多作市场引导。大众文化读物是常销书选题的宝库,但要做得好、印装得好,插图本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西方文化大众精品书系》,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房龙的书》,山东画报出版社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汉译精品》等,开辟了一条很好的路,当然丛书中有的选题还可以斟酌。另外,旅游读物绝不能小觑,常常有比较稳定的销量,只是目前做得太滥,作者没有去过的地方,居然也能为它写书,搞得买书的游人稀里糊涂,这样的书当然是短命的。

阅读有年轮,读者也在换代,八十年代前期是一次出版和销售的高潮,二十年过去了,新的读者群体又产生了。钟叔河先生为海南出版社的《人人袖珍文库》拟了一条广告,“都是父亲读过儿子还要读的书”,这固然是常销书,但父亲没有读过,儿子正在读,孙子将继续读的书,也就是新的常销书,它的形成和完善就是文化的传承。P7-11

序言

早春二月,梅花是苏州的胜赏,西郊光福、西山一带,乃是有名的观梅胜地,红葩绿萼,相间万重,幽香遥袭,熏袂染衣,每当花时,游人纷至沓来,势如潮涌。若在往年,我总也随波逐流而去,看花之外,或在寺院里喝杯清茶,或在酒楼上小酌几盅,也是颇为舒畅的事。今年的情形有点特殊,好几样事情都在手上,包括这本小集也耽搁得久了,只好天天在案头劳碌,不敢去问梅花消息。这几天阴雨绵绵,连日不开,寒意料峭,比隆冬时还冷几分,不禁有点喜上心来,梅花或许还不会全部凋零,或许还尚留一些在枝头,特别是背阴的屋后桥边、山湾水角,一株两株,会给姗姗迟来的客人一点意外的欣喜。其实,数十里弥望不绝的香雪之海,只是游人眼中烂熳缤纷的丽景,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几树参差江上路,数枝装点野人家”,倒是梅花追求的境界。

今天总算将这本小集编定,共得二十二篇,去年写的十六篇,算是近作。因为内容杂格咙咚,无可分类,只好按写的时间先后排列,也是学周氏兄弟的做法。这些杂写,或人或事或物,都与书有点关系,故也勉强忝列这套称为“书痴”的丛书。

书痴者,书呆子之谓也,在我想来,也不算贬义词。历史上也有几个被称为“书痴”的人,如唐人窦威,《旧唐书·窦威传》说:“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如宋人赵开,李焘《赵待制开墓志铭》说:“公幼嗜书,多所能解,记诵不舍昼夜,同舍生目以书痴。”再如明人谷淮,《明诗综》卷九十七引顾玄言说:“谷郎能仿文徵仲书法,兼善音律,日以文翰为业,其家诋为书痴。”还有清人林云铭,王睥《今世说》卷三说:“林西仲少嗜学,每探索精思,竟日不食,暑月,家童具汤请浴,率和衣入盆,衣尽湿始觉,里人皆呼为书痴。”书痴的缺点,自然也是明显的,既痴于书,其他方面或就有点迟钝了,不大懂得处世哲学、社会经络、升官捷径、赚钱门道,甚至还有点迂腐,那点痴于书而得来的知识,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休说是日用的权宜、经世的远略了。我并不认为自己真是书痴,但平常总在与书打交道,难免就染上点痴气,这在我自然也无所谓,痴就痴一点吧。古人经常以书痴自嘲,赵蕃有诗曰:“若问乃兄何样似,家徒四壁更书痴。”姜特立有诗曰:“不拥吴姝与赵姬,不笺尔雅作书痴。”陆游虽自认“白头尚作书痴在”,但还是认为“书痴终觉胜钱痴”。想想古人的心态,也就更宽慰了。

谢谢李世文先生,允许我在最后的期限交稿,虽然有的篇什还想再好好看一遍,但这样一来,不仅要拖其他书痴的后腿,就连郊外的梅花大概也会在潇潇雨声里香消玉殒了,这自然是不应该的。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橹小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稼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68368
开本 32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2
13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