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萨缪尔森经济学(图解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全世界最畅销的经济学教材!

逾3000万经济学爱好者的必备书,40多个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参考书!

张图南所著的《图解萨缪尔森经济学》:联系中国当下实际,比教材更有趣,比原著更好懂!

好懂:186个图表生动解析,不复杂,不枯燥,读一遍就成专家;

好读:125个来自身边的案例,通俗易懂,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有趣;

好用:47次联系中国当下实际,看了就能用,读了还想再读。

内容推荐

萨缪尔森曾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对于我们来讲,能够得到经济学大师的指点,我们的工作、生活、投资、理财都将受益无穷。张图南所著的《图解萨缪尔森经济学》就是了解大师智慧的最佳选择。

通过阅读《图解萨缪尔森经济学》你会明白,房价高居不下的根源何在;为什么国家需要免除农业税;大型国企垄断有着怎样的理论支持;高铁空座率如此之高为何还能保持运行;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对现实企业治理有何借鉴;大片《阿凡达》为何一票难求;“三个和尚没水吃”包含了怎样的经济学道理;时下流行的团购活动的商家打着怎样的小九九;爱侣之间表白其实也是一个经济学命题……内容生动,讲解鞭辟入里,比教材更有趣,比原著更好懂。

目录

西方经济学派源流简表

编者序:大师点活你的经济学思维

本书内容导航

导读卷 陨落的经济学泰斗一萨缪尔森

1.萨缪尔森生平:经济学界最后一个通才

2.数学:萨氏分析的主要工具

3.折中主义:大胆的经济哲学

4.萨氏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凯恩斯主义的出路

5.应对滞胀:萨氏与现代主流经济的新综合

6.萨缪尔森的经济政策主张:宏观需求的管理

7.萨缪尔森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大争论

8.建言中国经济:适度的中间路线

第一卷 关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1.经济学研究的主题:稀缺和效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个体与总体的和谐

3.市场经济与指令经济:我们的经济谁做主

4.生产要素:财富之源

5.生产可能性边界:遇难者的选择

 第二章 市场与政府的博弈

1.关于“看不见的手”:上帝的礼物

2.市场均衡:完美均衡

3.贸易、货币与资本:一个也不能少

4.为什么需要政府:效率、公平、宏观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第三章 供给与需求

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市场的基本博弈体

2.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完美的市场状态

第二卷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

2.供给价格弹性:不可复制的《阿凡达》

3.弹性理论的应用(一):美国政府对农业市场的干预

4.弹性理论的应用(二):能源价格的管制

 第二章 消费与生产

1.边际效用论:满足感的级次

2.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影响消费的哼哈二将

3.关于毒品的经济学:庞大的地下经济

4.消费者剩余:无意中占到的便宜

5.无差异曲线:要红酒还是雪茄

6.生产理论的相关概念:解读生产过程的几把钥匙

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三个和尚没水吃

8.企业组织:公司的力量

 第三章 各种成本分析

1.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高铁空座的尴尬

2.边际成本:决策的好帮手

3.机会成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4.生产与成本:经济学中的镜像

5.企业会计:貌合神离的两个成本

 第四章 竞争与垄断

1.完全竞争:渺小的我们

2.完全竞争下的均衡:当边际成本遇上市场价格

3.竞争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既生瑜何生亮?

4.市场不灵和政府干预:梅西不娶美女

5.不完全竞争市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类型:花花世界

7.边际收益与垄断:我垄断,我做得了主吗?

8.市场力量的衡量:谁有资格做老大?

9.价格歧视:飞机上的阴谋

10.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炮打庆功楼

11.信息经济学:创新的困境

12.熊彼特假说:垄断的曙光

13.不完全竞争造成的损失:无奈的损失

 第五章 风险与博弈论

1.投机与套利:疯狂的大蒜

2.投机的经济影响:提高经济效率的偏方

3.博弈论是什么:男生该向女孩表白吗?

4.占优策略:个个都是聪明人

5.纳什均衡:美丽心灵

 第六章 生产要素

1.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消费者也是生产要素

2.对劳动的需求:从石器时代走到今天

3.劳动的供给:物极必反

4.工会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有困难找组织吗?

5.土地租金:疯狂的地王

6.什么是资本品:吃不完的蛋糕

7.资产的现值:苹果树到底值多少?

8.古典资本理论:需要占卜的投资

9.一般均衡论:经济学家的乌托邦

第三卷 微观经济学的政策应用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

1.什么是国际贸易:《盗梦空间》和香蕉·

2.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神秘的炼钢术

3.比较优势理论:狮子和蚊子

4.贸易保护主义: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二章 政府职能、支出与税收

1.政府的职能:经济列车的看道员

2.企业管制的理论和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反托拉斯政策:警惕大企业

4.政府的支出:以美国为例

5.税收原则:为社会文明埋单

6.美国政府税种分析: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第三章 资源、环境经济学

1.马尔萨斯人口论:如果《2012》是真实的呢?

2.自然资源经济学:买煤填海

3.外部性:环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4.矫正外部性的两种方式:公了还是私了?

 第四章 福利经济学

1.洛伦茨曲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福利国家:你敢透支吗?

3.关于再分配的研究:慈善损害效率?

4.反贫困政策:谁穷,谁就是穷人

第四卷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1.古典经济学派:市场的崇拜者

2.凯恩斯革命:救世主降临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站在国家的视角

2.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让宝剑飞一会儿

3.宏观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战争的建设性

4.GDP:宏观经济绩效的尺度

5.GDP的统计问题:令国人纠结的概念

 第三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

1.消费函数与边际消费倾向:谁人能吃“金钱豹”

2.储蓄函数与边际储蓄倾向:消费的镜像

3.投资的决定因素:你敢借“鸡”下“蛋”吗?

4.投资需求曲线:躲着利息走

5.储蓄、投资对产出的决定作用:均衡下的产出

6.乘数和乘数模型:小乘数,大作用

7.乘数模型中的经济政策:魔幻的乘数

 第四章 货币、金融市场与中央银行

1.金融系统与金融资产:华尔街的旅行

2.货币的演变与构成:用裤子换面包

3.银行系统准备金存在的意义:钱,真的能生钱

4.股票市场:让人欢喜让人忧

5.有效市场和随机游走:选出来的美女真的美吗?

6.联邦储备系统:美国的中央银行

7.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央行的锋刀利剑

8.货币传导机制:留意时滞性

 第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失业的产生与失业的类型:最让政府头大的问题

2.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宁缺毋滥?

3.工资为何缺乏弹性:水涨未必船高

4.什么是通货膨胀:财富不翼而飞的噩梦

5.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政府的阴谋

6.现代通货膨胀理论:难以平息的能量

7.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六章 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

1.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贸易的账本

2.什么是汇率:的哥的困惑

3.购买力平价和汇率:回归商品价格

4.国际货币制度:贸易支付的保障

5.浮动和管理汇率制:政府插不插手

 第七章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问题

1.经济增长的四要素:奔跑的四个轮子

2.经济增长理论(一):亚当·斯密和马尔萨斯的古典动态模型

3.经济增长理论(二):新古典增长模型

4.经济发展模式:市场还是指令

5.指令经济为何行不通:前苏联模式的探讨

 第八章 凯恩斯后的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1.货币主义:陨落的明星

2.新古典宏观经济:理性预期的崛起

附录一 30本必读的经济学名著

附录二 萨缪尔森经济评论

试读章节

经济学界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是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人们将他称为“经济学界最后一个通才”。麻省理工学院校长霍克菲尔德曾经这样评价他:萨缪尔森“改变了他接触的一切”。

萨缪尔森的简历

1915年5月15日,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市,他是犹太人后裔,祖籍波兰。童年时期的萨缪尔森就聪明活泼,善于思考。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接连跳级,因而未满17岁的萨缪尔森就被美国芝加哥大学录取。自此,他走上了经济学的研究之路。

1935年,萨缪尔森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并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哈佛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之后,萨缪尔森在哈佛大学度过了5年的学习生涯。幸运的是,在哈佛,萨缪尔森师从于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里昂惕夫、威尔森以及汉森,并且与伯格森、斯托尔珀、托宾、梅尔泽等知名学者成为同窗。

1936年,萨缪尔森获得哈佛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与此同时,他成了哈佛大学权威经济学家汉森教授的助手。萨缪尔森发表论文的速度极快,21岁时,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关于效用度量的说明》,该文论述了效用的可度量性。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他又发表了《关于消费者行为纯理论的说明》。此后,萨缪尔森以每年发表5篇高水平论文的速度成为世界上最高产的西方经济学家。

1940年,萨缪尔森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在他与同事沃克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把麻省理工学院打造成了世界著名的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心。之后,由于战争的原因,他还从事过设计击退敌人轰炸机的自动伺服机构的数学工作。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问世,这本书已经被译成日、德、意、俄、西等多种文字。目前,第十八版已经问世。1970年,萨缪尔森因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一书中所作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美国人。后来,萨缪尔森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经济学教授,直到2009年12月13日去世。

萨缪尔森的学术成就

萨缪尔森一生中的著作主要包括《经济学》、《经济分析的基础》、《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中间道路经济学》以及《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

萨氏分析的主要工具

数学使经济学变得更为周密,也更为科学。数学在萨缪尔森解决经济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人们有时会对含糊不清的文字产生谬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萨缪尔森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一书中,通过基本一致的数学形式,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成就进行了总结。这不仅标志着以微积分为基础的边际主义时代的结束,而且标志着西方核心经济理论的分析方式已经演变为以数学和推理为主,而不再是简单的图形和文字的说明。

萨缪尔森推崇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数学是一门语言。数学符号和几何图形与文字语言一样具有严格的逻辑性。

第二,数学具有简洁明了的优点。它能将复杂的经济学关系用简单的符号来描述,而且很少涉及定性问题。所以,只要给出正确的前提,数学推理导致的逻辑错误是很少的。

第三,经验表明,很多伟大的经济学家在数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不懂数学的人最终可能会被迫离开经济领域的研究。

由于数学是一门语言,即使是天才,他学习语言也需要时间。因此,让人们接受这一崭新的分析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萨缪尔森使用的这种新方法曾遭到人们的许多批判,他们认为,数学符号也许会将不正确的经济理论掩盖;数学方法所具有的严密性与经济学不相适应,实验方法也不可靠。显然,萨缪尔森的数学分析方式会使那些没有过硬数学功底的经济学家面临“下岗”的问题。

面对指责,萨缪尔森曾诙谐地说过:“这是我到闪着金光的天堂门口时必须说明的罪过之一。”“如果我是只跑出羊圈的小羊,要向上帝和他的仆人证明,在经济学中使用数学是令人痛恨的错误,那么我将面临严酷的判决。然而,即使我能说出顺应别人的话语,我也会像伽利略一样在心中念叨:‘数学确实是有很大用处的’。”“如果对简单的数学概念进行烦琐的文字解释,不仅对促进科学进步毫无裨益,而且是特别乏味的精神操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萨缪尔森对数学分析方式有着怎样的执著。

P24-26

序言

大师点活你的经济学思维

在当今社会,一定要懂得经济学。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你以后迈入社会的基本素养;对于官员来讲,这是你决策的智识源泉;对于商人来讲,这是你市场生存的王道之学;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这是你生活、事业规划的指南明星。读懂经济学,培养一种经济学思维,你的眼光会更为准确和独到,不为所谓“专家”误导。

作为一门历史久长、博大精深的学科,经济学在获得人们厚爱和敬仰的时候,却也显得越发高不可攀。市面上流行的一些经济学趣味读物鱼龙混杂,虽不乏佳作,但哗众取宠和泛泛而谈者亦众。有品位、有层次的读者,需要的是经典的习读,大师的点拨。但前提是,不要让经典拒人于千里之外。于是,有了我们这本《图解萨缪尔森经济学》,让登临诺贝尔奖巅峰的大师来点活你的经济学思维。

在历史上影响了世界的经济学泰斗名宿如天际灿烂的星辰,但是要论对当今社会,尤其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恐怕非萨缪尔森莫属了。简单的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我们常常关注中央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为它影响着我们的收入、物价水平,还有投资、理财等。而这两大政策,正是萨缪尔森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推崇的政府干预经济的两大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读懂了萨缪尔森,就读懂了中国经济。 萨缪尔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这个奖是对他一生学术成果的最高肯定。在他一生中,除了因为这个最高荣誉而做的科研努力外,他还做了两件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的事。第一件,他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第二件,他写了一本被世界无数大学生奉为经典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这部作品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销售以千万册计。目前,第十八版已经问世。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教科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可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相媲美。

萨缪尔森是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他长于数理思维,并将数学的研究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当中,实现了自马歇尔时代起,经济学家们渴求的树立经济学科学地位的梦想。经验表明,很多伟大的经济学家在数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这也许是人们认为经济学难懂的原因。但事实上,萨缪尔森这位幽默的语言大师,会将奥妙的数理论证深入浅出地给以最形象的表达,这也是他为什么能拥有全世界如此之多的大学生“粉丝”的原因。本书会将这一点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学者,萨缪尔森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不囿于门户之见,根据经济现实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理论。这也正是其理论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因所在,使他可以在“肯尼迪减税方案”上面大展拳脚。萨缪尔森奉行“折中主义”经济哲学。在经济理论上,他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并且吸收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主流理论的精华,整合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在经济政策上,他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结合。

正是由于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上无法撼动的地位,其经济思想对现实经济政策不可替代的影响,我们认为将其经济思想进行更好阐释,并以更生动的面貌为读者讲解经济学的方方面面,对于培养广大读者的经济学思维有莫大的好处。而本书著者,研究萨缪尔森多年,成为这部解读萨缪尔森经济学思想的最佳人选,对其智识,我们深感敬佩;对其悉心的写作,表示衷心的感谢。2009年12月13日,萨缪尔森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我们出版本书以纪念这位经济学巨擘。

本书按西方经济学的体例,通过图解形式来展开对萨缪尔森经济思想的解读,内容丰富,既有对“毒品经济学”困惑的解读,也有对“信息经济学”的阐述;每个篇章相对应的图解,让大师的经济学思想脉络一目了然;精美的欧式风格的手绘插画,给你以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可谓“悦读”性、思想性和收藏价值兼具的经济学易读范本。

希望通过本书,你可以尽得大师的指点,尽快地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洞晓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趋势,掌握经济运行规律,让生活和工作更加从容和成功!

书评(媒体评论)

萨缪尔森是经济学领域最伟大的老师。

——伯南克 现任美联储主席

萨缪尔森远远超前于他的时代。

——乔治·阿克罗夫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萨缪尔森对全球经济命脉产生重大影响。

——劳伦斯·萨默斯 美国前财政部长

萨缪尔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实质的推动作用。

——王小广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

他(萨缪尔森)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其研究涉及经济学全部领域。

——瑞典皇家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萨缪尔森经济学(图解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图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55398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8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64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72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35:36